个人以为,中文文法,以单字表义为上,中文是洗练的语言,搞成双字表义,是矫枉过正。

  • 燕市游徒
    举例: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 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 相与一笑。

    《唐宋八大家丛话》。

    上文所言《唐宋八大家丛话》一书,不能寻见。不过冯梦龙《古今谭概》有《书马犬事》一篇,与本文一字不差。

    再举个例子,是“细思恐极”好听,还是“仔细想想,可怕极了”好听,哪个更为洗练。

    代表一个中国文化人的文化水平与修养的古典诗词曲赋,莫不以单字表义为主。

    近代白话文,尽量语言直白、通俗易懂。然而有点矫枉过正。

    尤其在五四以降,当代白话文中,大量采用双字表义,其中从日本舶来的双字词不少。这些词汇,窃以为不好。明明是一个字可以表达的意思,然而为了让老农民与大老粗可以听懂,就硬生生掰出双字。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而已,我又不是砖家叫兽,只是个草根,人微言轻。但是我认为中文文法,应以单子表义为主。

    虽然我自己也在使用双字表义的白话文,但是我却对单字表义的文言文更为欣赏。

    起码在书面语中,应如此。

    [本帖最后由 燕市游徒 于 2017-12-31 04:46 编辑]
  • g
    godnos
    那你咋不用单字写这篇贴呢
  • 燕市游徒
    虽然我自己也在使用双字表义的白话文,但是我却对单字表义的文言文更为欣赏。
  • d
    dusk
    现代汉语的音节比中古汉语少得多,单字会带来更多的歧义
  • c
    cc0128
    普通话辅音运用十分粗糙,还不如粤语。
    单字表意容易出现大量同音字。。
  • 燕市游徒
    我对音韵学懂得很少。什么时候汉语只剩下四声的?
  • 我爱屁挨死屁
    单字表意可能对文学韵味,吟诗作对有帮助,然而对表述自然科学、逻辑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来说,都是灾难。
  • 燕市游徒
    自然科学、逻辑学、工学、法学、经济学,这些不都是些西学吗?为何不直接用拼音字母如英语来写?这样的话还更加准确。

    非要用汉语来写,不是鸡同鸭讲吗???
  • c
    cloudian
    给外国人讲中国古代文言的精妙,我觉得用“郑伯克段于鄢”六字最有代表性。

    但是,仅限于炫技了,正经交流,还是好好讲话最高 -_-||
  • 燕市游徒
    文言文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老早以前,书面语是用刀子往石头、竹简上刻字的,自然是越少字越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中古之后,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达,文言文也不是那么的非要往最少字数说不可了。到了明清,文言文的内涵已经很丰富了。
  • 道克斯
    做不到
    近现代很多事物用汉语单字表达不了

    而且楼主说的都是书面语言,真正古代人之间的口头交流,应该也跟现在类似,因不同文化、年龄、地域的差异而有区别,不一定有文学作品中那么洗练
  • s
    sigmaxion
    口语肯定不行,想想那个什么石氏轼狮的玩意
  • n
    nosmoking
    古时用文言文是因为书写成本高
  • g
    grammyliu
    楼主的问题主要是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
  • 燕市游徒
    你说的太对了。我现在要抛开游戏和网络,潜心读书才对。然而,我网瘾太大。该电击了。
  • 億万千
    学习成本太高
    中文也不应该是洗练的语言,实际上中文不应该是任何被规定的语言,自然发展就好,又不是程序语言
    其次在表述你所说的西学中,不光不用中文,连英文都不怎么用,是用符号语言
  • W
    WO0DYSUN




    简单优雅,欣赏不?
  • 萝卜
    新品种的进制片?
  • a
    asj
    试试看


    题: 愚见,中文尚单字,专用双字,矫枉过正矣。

    如: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 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 相与一笑。
    《唐宋八大家丛话》。

    文引《唐宋八大家丛话》,遍寻不得。尝读冯梦龙《古今谭概》《书马犬事》篇,与之一字不差。

    再如,“细思恐极”佳? 抑或“仔细想想,可怕极了”佳?何者洗练。

    举中国之文章表率,诗词曲赋,莫不主单字表义。

    近代白话文,尚直白、通俗、易懂。然矫枉过正矣。

    尤五四以降,当代白话文,专用双字。颇杂以倭语双字词。愚所不取也。一字足以明义,然以村夫野老便,衍一字蛇足。

    不学滥言,然愚者一得,中文固应以单字表义为主。
  • y
    ylgtx
    缺少细节
  • V
    VODKA
    语言又不是越简练越好。。。。。

    方便理解最重要。。。。。

    中国很多古代文献有争议就是因为表述不清导致有多种解释。。。。。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路径也类似,从穿孔纸带到汇编语言到c到cpp到c#,是个由简入繁的过程,虽然命令越来越繁复,但编写难度越来越低,程序的可读性也越来越好了。。。。。
  • y
    yubu
    汉语 特别是古汉语
    是高度压缩的语言
    接收方也得有解压缩的能力
    学习成本太高
  • z
    zero3rd
    洗练的结果就是大量的细节丢失,当事人还觉得抓住了大方向。
    拿LZ列举的例子为例,以写史而言,欧阳修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反倒是他嘲笑的两种写法才是正确的写法,其中最好的是第二种写法,因为在相近的字数下,信息量最大最丰富,基本上完整叙述了相关的情况。

    逸马杀犬于道。
    我们只知道有一匹马在路上碰跑时杀了一只狗,路是什么样的路,狗是被马撞死的还是踩死的,狗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都不知道。后人想要搞清楚这件事的时候,比如说分析交通事故时,是奔马全责还是狗也有一定责任,我们没法搞清楚

    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有一只狗躺在十字路口,一匹马跑过来把它踩死了。
    狗死的地点确定为十字路口,狗当时的状态为躺在地上,狗是被马蹄踩死的。细节全面信息丰富。


    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一匹马在十字路口奔跑,一只躺在地上的狗碰到了它结果被杀。
    这句话和上面一段比大致上一样,但是差不多的字数却让信息变得不是很明确,所以相对差一些,比如说虽然我们能根据卧犬猜测出是被踩死的,但是也有被别的方式杀死的可能,像是奔马撞倒东西压死。


    只不过古代就算是用印刷和纸张,著书的成本也很高,购书的成本也不低,所以从经济角度不得不这么写而已,按照欧阳修的写法我们还有可能见得到这件事,按照另外两种写法有可能连这事都见不到了。但是不代表这就是先进方向,如果顺着时间发展来看,著书的成本是一路走低的,而写文的发展却是越来越白话的。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7-12-31 11:15 通过手机版编辑
  • V
    VODKA
    而且还是有损压缩,在压缩过程中丢失了一些信息。。。。。
  • V
    VODKA
    中国古代有纸啊,这成本比西方用羊皮石板可低太多了。。。。。

    但几何原本照样写得严谨极了,绝不丢失任何一个细节。。。。。


    根本就不是成本的问题,书写成本来说古代中国绝不算高的,就算竹简也是可以重复书写的。。。。。

    而是文化的影响,反过来这种模糊的文字表述方式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喜欢搞春秋笔法,逻辑能力低下,因为逻辑学是严谨的,严谨的东西往往很繁复,中国古文的行文习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本帖最后由 VODKA 于 2017-12-31 11:2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迷样图书馆
    泥潭语言洗练第一人,藤大。
    结果被喷走了
  • d
    dusk
    普通话辅音比粤语多,少的是元音和声调

    另外楼上问什么时候汉语只剩下四声,这个问题是不对的,汉语本身就包含普通话和其他方言。切韵里是四声,现在普通话也是四声,反而很多方言不止四声
  • s
    seek
    喷了。我给楼主民科一下。

    上古汉语一个字是发多个音节的(而且貌似无声调),一个字类似于一个单词。

    五胡乱华、民族大融合以后,汉字退化为单音节。但是单音节毕竟容易有歧义,为了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多字表意才开始占据上风。

    单字表意,我能接受,但是必须也要回到上古汉语一个字多音节的模式,否则就是东施效颦,太容易引起歧义,太不精确,太装逼,太low。

    本帖最后由 seek 于 2017-12-31 16:2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万物
    魏晋之前一个字有两个元音有什么考证么?
    从乐府诗经上来看,即使有,也应该是非常偶然的极端现象。

    本帖最后由 万物 于 2017-12-31 22:2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0
    000月
    ipv4不够用啊
  • i
    ihsahn
    就是为了让大老粗能使用,才能解放生产力,文字语言是生产工具
  • C
    Chuoqi
    狮氏石室 屎时逝世
    某集权游
  • 燕市游徒
    http://club.tgfcer.com/viewthread.php?tid=7425052

    论坛上面的一群傻叉,你们不是鼓吹白话文吗,你们不是觉得文言文是傻叉的吗。

    元朝皇帝圣旨碑够白话了吧,什么兔儿年,羊儿年,够通俗易懂了吧,你们怎么不奉为圭臬?

    仔细想想,从南宋到元,文化受到了多大的破坏?

    这种词义粗鄙的白话都能登大雅之堂了,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吧。
  • 燕市游徒
    又蠢又坏的反串黑,你好野。
  • j
    jjx01
    洗练的代价是歧义

    另外,楼主你找得到第一段红字的原文出处吗?
  • j
    jjx01
    仔细想想,真是可怕至极
  • 雾桑
    抱歉,可是中二这词真挺适合你的。
    想的多,也很积极,但是局限性确有问题。
    楼上很多楼都点到了,语言一直在进化和发展,但是你的回复是我不听我不听……
  • 越狱的游客
    弱智楼主...
  • r
    rommelst
    语言文字本身只是工具,单字表意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训练才能比较好的运用理解,一般贫苦人民哪里可能花那么多时间训练。
    我个人觉得 大众普及其实更重要
    楼主的想法和 何不食肉糜 的差不多
  • j
    jjx01
    有钱有学问的古人解文言文也大多不可解,强为之说
  • 胸口有毛
    人在年轻时候刚睁开眼看世界,还不会用世界的视角反思自己,就会觉得自己很特别与众不同,于是做下种种蠢事说各种蠢话,还特别喜欢翻犄角旮旯的东西提出荒谬的观点来支持自己所谓特立独行。
  • b
    berserkme
    楼主大概以为古人说话也之乎者也的
    同音字那么多,一个字一个意思谁TMD明白你说啥
  • o
    ouaicl
    巍然块石数枝松,尽日游观有客从。
    自是擎天真柱石,不同平地小山峰。
    东连舟楫西津渡,南望楼台北固锺。
    我欲倚栏吹铁笛,恐惊潭底久潜龙。

    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
    两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昨夜严陵失钓钩,
    何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
    也有清光照九州。

    元朝皇帝的诗,鄙人才疏学浅还真看不出来哪里倒退了。皇帝说白话就是倒退?朕知道了。
    以后再说哪个比哪个倒退,请拿出同领域的具体案例作对比,别凭主观信口开河。

    [本帖最后由 ouaicl 于 2018-1-1 11:47 编辑]
  • 燕市游徒
    如果我服软,这帖子不就讨论不下去了。还能有这么多人借题发挥吗?
  • j
    jjx01
    先找找你一楼奔马毙犬的原文出处
  • u
    ultra312
    有道理,现在用的名词,大多出自日语对西方名词的翻译
  • A
    Alloyo
    哈哈哈哈
    古文只是记录,日常一样说的一大串

    看三国有感,一大帮子人开会一人一句文言文笑死了
    其实都是史官记录,大史官成文

    再说古代能识字的不到万分之一,说句大不敬的,关羽夜夜读春秋,怕是有一半字不认识,在瞎琢磨呢
  • m
    monkeypower
    特别支持 这对整体的沟通 制度的进步都是有好处的
  • 5
    532
    我一个想法

    楼主要是去干程序猿,那就不得了了,搞不好整一篇东西不是0101敲出来的,可能就是一堆打了孔的纸带拍个照就发上来了

    当然了楼主也有可能有低级版本的,会讨论既然键盘上有01两个按钮为什么还会有qw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