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够级”扑克玩法,究竟是天朝青岛还是日本人发明的?

  • 大宋忠臣黄文炳
    一般认为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北海道[1],是一种由6个人用4副扑克进行的一种高智能、强竞争性、特别强调战斗队配合的一种非常有趣、百玩不厌的扑克娱乐活动。在英文中写做“Hokkaido goki”(北海道够级)“够级”就是“ゴキ”(goki)的是日语译音。
    够级活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发端于北海道,七、八十年代在本州岛蔓延,而后自东向西、由亚洲向世界逐步扩展。
    够级在80年代开始普遍流行于日本全国,目前已流传到亚洲及各地,并已经由亚洲人士带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在北海道,每逢重大活动,如麻将大赛、大相扑对抗赛等,都举办一些群众性够级比赛活动,参加者多达万人;在北海道的大街小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北风飘雪,只要您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那里一定是有够级场子,所以中国国内有时又称“够级”为“日式跑得快”。


    另外一种说法是够级起源于70年代未发源于青岛沧口地区,80年代开始普遍流行于山东地区。


    话说我从小到是听的打青岛够级。 不过天朝那年月能发明这种玩法?俺比较怀疑

    顺便这安卓平板上居然没有一个单机能玩的够级游戏? 搜了搜竟是一堆斗地主德州扑克。
  • 老衲法号吃肉
    身为一个山东人,我说我不会打够级,周围人都是炸裂的反应。
  • p
    pioneer1983
    鲁南地区还是6副扑克的够级,每人一副
    跟青岛4副有点不同
  • s
    sweetie
    百度了下规则,愣是没看懂
  • 加勒比海带
    似乎主要山东玩。北京这边主要是拖拉机。
  • T
    TG春上春
    我老妈最喜欢玩这个。从日本传来的说法有些奇怪。明天问下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玩这个的。
  • s
    sailor
    我奶牙没掉的时候,已经在打够级,即将而立之年的青岛人
  • p
    potus
    不知道,从小就打,非山东地区,233
  • 山海经
    大学时玩过,对于牌点数一大就要“吼”的规则很不适应。
  • s
    sonnen
    同意,太混乱了。
  • 火锅
    没听过
  • 大学时好几个山东来的同学强烈推荐,说这是高智商游戏,易学(xio第二声)难精,变化无穷,多玩锻炼脑力。
    可惜班里山东人不够人数,要玩得去外系拉人,玩了几次就还是改升级和斗地主为主了。
  • 为谁涅槃
    够级和保皇是山东人必玩的吧
  • x
    xiaozhupao
    普通够级规则非常简单,就是够级牌只能对门打就行了…
  • d
    dio1982
    规则比升级简单多了
  • s
    shssbb
    哦 这玩意 还是真人玩毕竟好,在网上玩会让猪一样的队友气死
  • a
    aeiou2008
    跟着他们打几遍就会了,不复杂
  • a
    aeiou2008
    不仅仅要吼,还要拍桌子,每次打牌都要惊天动地,吵得四邻不得安宁。
    大学时候看他们拍桌子,我说这不够劲啊,我给你们人手找块板砖,这样拍着多霸气!
  • 鬼冢英吉
    普通够级跟点烧闷拉的纯够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游戏,普级玩的是智慧,纯级玩的是激情。前边朋友说的大吼一声,其实不是规则,而是你打住对方点或者烧对方牌时发自内心的呐喊,这种呐喊在别的游戏中很难出现。
  • 鬼冢英吉
    打够级是一项体现综合能力的运动,记忆力,判断力,团队协调能力,牺牲奉献精神……首先你要靠记忆力记住对门的牌,开始可以从级牌记起,慢慢要学会记住所有牌,然后是记住对方三家的牌甚至全部五家的牌;出牌的时候还要预判对方的出牌策略,选择最好的博弈方式;当然,够级的精髓还在于团队协作,3V3的对战模式,逞个人英雄是没用的,必须要与队友默契合作,联手杀敌,好牌有好牌的打法,烂牌有烂牌的打法,牌好可以抢科清人,牌烂可以留在后边圈拉,必要时甚至要为了团队利益牺牲个人……够级的博大精深让人叹为观止,每一场精彩的够级对决都可以作为一堂MBA案例,值得所有人学习。
  • n
    neo1tgfc
    纪事开始就打够级了,够级挺讲团队合作的,憋对门是门学问
  • i
    imwhatim
    以前隔壁办公室中午打够级,我戴着眼罩耳塞午觉硬是被吵醒

    打起来很讲究团队配合和有趣味性的一种玩法。
  • d
    dio1982
    规则比升级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