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 戒了
    开学了,郑州市中小学生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不过,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

    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课文


    更换9篇,改动1篇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30篇课文,有9篇被更换,一篇文章有改动。

    删掉的课文:

    沈复的《童趣》

    流沙河的《理想》

    《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梁衡的《夏感》

    蒲松龄的《山市》

    鲁迅的《风筝》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新增的文章: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改动的文章:

    《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有变化。

    结构


    单元顺序大调整


    “没有《风筝》了,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八年级学生王浩然翻看过新教材后说。在他看来,鲁迅的《风筝》是七年级语文教材里最难懂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去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确实不太好掌握。”郑州七中初中部语文组组长、郑州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张玉明说,新教材用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代替了这一亲情主题的文章。

    张玉明说,以往的写作融合在“写作与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有了单独的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文言文的分量也加重了。”整个初中阶段必考增加了11篇古诗词,“这传达了注重古文化的信息。”

    旧版语文教材的开篇为王家新《在山的那边》,而新版调整为莫怀戚的《散步》,从单元上来说,由以前的人生体验转而为家庭亲情。

    “第一单元讲亲情,第二单元讲学习生活,再到自然美景、人生体验,新版教材由浅入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余年的张玉明认为,新教材的章节顺序更接地气,“编排更紧凑,主题也更集中。”

    分析


    教材修订紧跟社会变化


    2012年初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部分学科新教材去年秋季投入使用,语文新教材今年才和师生见面。“去年用的是新课标,但语文教材还是老教材。”一位一线语文老师说,今年新修订的教材将更加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新教材的修订有详细的说明,其修订原则为落实2011版新课标要求,吸收合理化建议,实现平稳过渡。

    修订内容主要是:框架微调、阅读单元的调整(撤并单元、调整次序)、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练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以及课后练习的调整。

    一般来说,教材每隔一个周期都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一来吸收新的文学成果,二来紧跟社会变化。“七年级上册是变化的起点,第一轮教材修订中可能就会出现莫言的文学作品。另外,将来的说明文中可能会有中国航天科技的一些内容。”张玉明分析说。

    观点


    初中生的阅读不宜过于深刻


    “删除鲁迅的一些作品,我认为是正常的编辑思路。”昨天,青年作家赵瑜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赵瑜认为,初中的孩子,大部分还停留在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修辞训练上,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重在接地气,有常识,且有趣味。

    赵瑜说,鲁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岁以后写的,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

    “《伤逝》、《祥林嫂》等文章,不是孩子们能感知的。”赵瑜认为,鲁迅是以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评价世事,鲁迅的种种好,应该是成年后才能体味。

    “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赵瑜认为,初中生的阅读,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多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一定年龄进行一定的阅读。”

    他说,别让孩子过早涉入思考、判断等阅读领域,要让他们逐渐积累自己的见识,渐次靠近思考边缘。他们的阅读,并不具有指令性或者强迫性,也不只是温暖和励志,还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相关新闻
  • 戒了
    鲁迅的文章还不接地气?都快把现实世界洞穿了,真的讽刺。
  • p
    peizixing
    风筝确实对小孩来说有点太难理解了
  • p
    peizixing
    特别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了
  • 香蕉一号
    不是早就开始删了吗??
  • f
    ft1959541
    上学的时候学了一堆的鲁迅的文章,可是一个中学生谁能理解他文章中的含义呢?读完阿Q,有多少中国人可以对号入座,小朋友哪懂得?看完狂人日记小朋友知道这是在写什么么?人血馒头、九斤老太这些小朋友们有知道在说什么?拿《纪念刘和珍君》为例,小朋友们哪懂得这文字里渗透的鲜血和愤怒?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有残到这地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我朝某刘姓猛士入狱,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想我这样的人只能选择'在沉默中灭亡"。我请问一点生活经验的小朋友学习这种文章有什么用,他根本就不懂。
  • s
    sunzhensz
    不是鲁迅不接地气
    是周围的官媒不接地气,导致学生脱离现实
    所以,完全看不懂鲁迅在喷什么
  • c
    clockworkjian
    不过初中生真不能懂 最多背些中心思想这种 不会有太多体会的

    鲁迅这家伙就是有体会的会捧上天 没体会的不屑一顾 我基本属于前者
  • c
    clockworkjian
    可以讨论的是对于中学生目前还不能深刻理解的东西 要不要给他们学。。。
  • 笼中鸟
    一直在删吧
  • 后来的多米诺
    删的好
    有人生体会再去读一些深刻的东西
    初中生读点温情的有趣的更合孩子胃口
  • l
    lyt777
    每次看到人教删陆逊的文章我就会想起两颗枣树的梗…………

    说真的,删了好。
  • a
    aironline
    少年闰土适合初中,孔乙己适合高中。
  • e
    et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删你让老师怎么分析段落,算给老师减负了
  • 道克斯
    有种书店下架,操你大爷
  • c
    cloudian
    posted by wap

    中学语文都太深刻了,讲点早恋题材的,学生还能接受些。
  • 蜜桃精小勺
    小学时候学的闰土 和 在仙台 挺好的啊
  • 风筝是什么时候进的教材?为什么一点也没有当年在学校读过这篇文章的印象?
  • m
    migiry
    鲁迅看中国人看的太透
  • s
    st00ar
    小学初中生,直接学学福尔摩斯哈利波特算了
  • S
    SHAN
    怕了,于是删了。。。
  • 达尼.阿尔维斯
    你跟现在的小学 初中生谈鲁迅吗
    高中部分文青学生还看一看.......
  • w
    wsldu
    所以才要删嘛
  • 长尾景虎
    鲁迅的文章就要成年了才会深有体会,但是学鲁迅的文章哪怕是死记硬背最合适的还是中学阶段,长大了自然会慢慢懂,我们这代人不都是这样吗,学生时代最痛苦的课文,到了现在反而是感悟最深的之一。
    不然你让现在的孩子什么时候去看鲁迅呢,没强制性的教学,现在的学生会有多少还会去看这位大师的作品,别说大学语文里安排,大学又有多少人认真学语文呢?就算成年后会去读这些作品的人,数量也不多,还不如以前那样中学填鸭,长大领悟。
  • m
    mephistofele
    风筝明明是最接地气的

    只要老师和教育大纲不强迫你往“封建制度黑暗”之类的方向去解读,所有孩子都会有共鸣
  • y
    yy3010
    我觉得初中生 读读老舍 看看朱自清算了 何必看鲁迅看得那么苦呢 把小孩子对于文字的感情先培养起来再说么
  • n
    nierdaye2
    我就想问一句,鲁迅是不是按照绍兴方言写的文章?是不是?????
  • c
    clockworkjian
    我要和你困觉! 这个中学生应该喜闻乐见~
  • 一只纯猪头
    当时是不怎么明白,如今回头想想是不是恍然大悟?
    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啊...
    小时候不看
    长大了还指望有多少人再去看...
    呵呵
    加油,争取以后满篇郭小四,这才接地气
  • 孤独的卡卡
    纪念刘和珍君不懂,那八八该懂了吧

    其实这都是最现实最残酷的人生的体现,中国人的世界好可怕,继续把小孩的头按入蜜罐吧

    [本帖最后由 孤独的卡卡 于 2013-9-4 17:29 编辑]
  • 阿弄
    现在娱乐方式多样化,小时候不读书的人,成年后要他去读书基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小时候读过鲁迅的书,至少能记得关键的只言片语,某天印证到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了当时没能了解的内涵和细节,突然间就懂了,然后就可能会去重读他的书,因此即便当时确实不懂,记住那么几句都是非常值得的
  • n
    norush
    删了就删了吧 也没什么 反正我的孩子我是一定要引导多读一些书的
  • l
    lastescaper
    posted by wap

    以前的教材鲁迅的文章确实太多,文学并不只有讽刺文学,还有很多美好的种类。并且鲁迅的文笔实在是很一般,他文章的价值在思想上,这个只要意会就行了,大段的背他的文章对学生的写作没什么好处。

    我认为鲁迅的文章可以减一部分,但不要全删了。可以加一些和他同时期的作家,比如梁实秋,他的文笔就比鲁迅好太多了,文笔优美,意境高雅。
  • k
    kirbyx
    鲁迅的文章难道比魏巍的文章还不接地气?
  • 不死鸟
    鲁迅的文章真的好,读懂了会有要哭出来的感觉。
  • 善良的大灰狼
    我倒是觉得需要像《小橘灯》那种让人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文章。整天踮脚骂社会黑暗人心叵测到头来自己就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了。
  • 阴谋
    在微博时代,人人都是鲁迅了。没必要了
  • m
    moon2007
    鲁迅先生要是看到学自己文章学出来一群微博公知级别的货色的话,一定会不瞑目的。
  • k
    kazuya
    社戏当中要背的那段印象满深,"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 林知行
    鲁迅的文笔很好,中学没体会出来,后来真的觉得背他的书获益良多
  • s
    soloyu
    闰土和纪念刘和珍君我觉得挺不错的啊
  • 鬼冢英吉
    你们上学的时候不学鲁迅,现在还成不了tg黑呢
  • 处男也是人
    鲁迅影射社会了
  • G
    GreatFireWall
    纪念刘和真君绝逼好文
  • G
    GreatFireWall
    讲真,梁的哪一篇,文笔能和纪念刘和珍比
  • 善良的大灰狼
    我上高中时候就有问题没搞明白,刚好趁这个机会讨教一下

    ----------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

    谁能跟我说说,为啥子弹是从后背进入的。难道是有人在背后放冷枪吗?
  • 星无火
    我觉得语文课的首要目的是教孩子学会写通顺流利、没有语病的文字,准确简练地把心中的想法转换成文字。
    以这个标准来说,解放前那些文学家的作品、所有古诗词、文言文都应该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删除。
    因为那些作品和现代文学差异太大,根本不能让孩子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哪怕是一点点。
    以现代标准来说,鲁迅作品中的很多表述方式都存在语病。大师可以那么写,但一般人那样写就是不知所云。
    不单是枣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而且我始终认为,文学就是文学,单纯完整的文学作品才有参考价值。
    鲁迅作品大多都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特殊历史背景,对那个年代一无所知的小学生根本就看不懂。
    比如《纪念刘和珍君》,成年人也许觉得很深刻,还能联想到后来的88,但小孩子懂什么?一上来又是悲痛又是出离愤怒,只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通篇不知所云,还不如乌鸦喝水呢。

    鲁迅的作品有没有价值?当然有,但前提是对成年人而言。它很适合收录在中文系或历史系的大学语文教材中。
    对小学生来说,鲁迅作品甚至还不如郭敬明作品。
    读郭敬明作品,起码还能学会用“仰头45度”来形容悲伤。
    读鲁迅作品能学会什么?什么也学不到。

    [本帖最后由 星无火 于 2013-9-4 20:45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