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瓦解“民谣”应先问责“官谣”

  • t
    ttsyyh
    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830/c78779-22753679.html

    网络谣言泛滥被人人喊打,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刚露头的“官谣”。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出四起官方“先否后肯”的“官谣”,希望能引起那些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的相关部门的重视。(《新京报》8月29日)

    最受关注的一起“官谣”,当属“刘铁男被实名举报、国家能源局曾称污蔑”,此案至今余波未平。与“民谣”相比,“官谣”更可怕,它赌上了政府公信力,也更具辐射效应。新华社记者梳理的这四起“官谣”,其实缘起相关部门的四起谎言。揆诸现实,政府部门或官员撒谎的例子不在少数,这四起只不过更为典型而已。民众痛恨“民谣”,也痛恨“官谣”,对“民谣”应围而歼之,对“官谣”更应零容忍、人人喊打。

    政府部门、官员撒谎掩盖事实,不只是发生在我们国家。美国政治学教授、知名国际关系理论家温德尔·哈里森专门写过一本书,名字就叫《为什么你的政府会说谎?》,其中谈到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应该是,“当政府犯下大错或政策失利,便会利用谎言保护自己或同党,以免于应得的处罚。”有些部门、官员之所以撒谎,正是为了掩饰,以免于应得的惩罚。掩饰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害怕舆论监督。

    不撒谎应该是政府官员的底线,不糊弄民众本是政府部门最基本的权力伦理。事实上《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严禁公务员“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如果官员撒谎了就一律免职,他们一定有所忌惮。遗憾的是,不少时候官员撒谎简直就是零成本。“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官员掌握着公共权力,更应该有信用、讲诚信。有信用,才会依法行政,用好手中权力;讲诚信,才会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政府的公信力是社会公信的支柱,官员守信用是个人美德,更是基本的政治伦理。因此,对“官谣”必须落实问责措施。
  • 玩NDS的穷人
    LZ很关心的政治的原因是希望TG早死?
  • 一点真
    语死早吗?
  • e
    elia
    政治家有信誉?
  • c
    cion
    政治家是婊子,但官僚系统必须得有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