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跟我想的不一样?”——写在《哪吒-魔童降世》票房或将破30亿之际。

  • l
    liyufei
    哪吒被吹爆了。


    今天是7月30日,仅仅上映5天票房已经破了10亿。在写这个标题的时候还是昨天,昨天猫眼的票房预测是27亿,我估摸着按这个趋势应该会破30。今天的预测数据已经破了34了。当然,这只是预测,作为一个成年人就算没破我也不会吃键盘。


    《哪吒》的票房爆棚,可能有许多客观原因,比如牛逼的宣发,比如正值暑期档,比如幸运地没有其他有力的竞争者,比如“三大一白”团队合力出品的强大阵容……但不得不承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哪吒是受到大多数首批观影者认同的(虽然不想这么早地站队但不得不承认这里面包括我)。经过半个月点映,哪吒首日排片30%,第二天就提高到40%,今天第五天,排片率更是推高到60%。


    然而,随着朋友圈里第一波吹爆哪吒的声音逐渐沉寂,更多的负面评论接踵而至。最近的帖里打1星的呼声增加,甚至让双方都在怀疑看的根本不是同一部电影。同样的情况,也曾经出现在《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片上,当票房日益增长时,舆论反响反而没有刚开始默默无闻时那么高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比例的人认为“这不是我要的电影”?


    对于这个问题,我试着从曾经在一个帖子《试用【三观阈值漂移】理论探究“D版反指”现象》https://www.hi-pda.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367580中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表达了其中一个角度的观点,这个贴当时为了冷幽默写的有点反人类,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就是别人都说好,就把期望值给提高了,带着这么高的期望去看,当然会有更大的概率不满意。这就像如果介绍人越是把相亲对象夸得美若天仙,见面以后则越可能掀桌一样。而第一批赞誉有加的观众则是基于类似的却截然相反的心理过程——大部分第一批的观众在看之前都没把国产动画的期待放得太高。


    第二层原因,我认为是目标受众的稀释。动画,在电影分类中属于相对小众的门类,从豆瓣评分可以看出,动画类的电影,和纪录片类似,评分是普遍偏高的,一个原因就是除了爱好者,对动画不感兴趣的人会天然不去选择观看,而爱好者自然打分会比较高。比较常见的理由是“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然鹅随着排片的比例不断上升,很多本身对动画不感兴趣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去观看,自然会出现相对负面的评价。


    最后我认为,以上这些原因,都只是海面冰山上的一个小尖尖。一部文艺作品能否得到认同,根本的原因,是能否获得受众的通感,能否让观众有代入感,能否在过程中有价值共鸣,说白了就是能否让受众入戏。如果形象地描述的话,这就像是动漫EVA中所描述的“同步率”,同步率越高的个体,会对这部文艺作品表达越高的评价。而一部作品的综合评价,是看能有多少观众取得更高的同步率,也就是说,理论上这台EVA越是泛用型设计,越是能得到更高的评价。


    这有点像是人类对自身的审美——大众审美是非常简单的,总体就是平均值。网上曾经有各地区人面孔的一个平均模型,看一下会发现每个地区的平均面孔都是俊男美女。这倒不是说统计学上这个水平的面孔能够达到大多数或者中位数,恰恰相反能达到平均面孔的真人估计凤毛麟角。这也是“整容脸”难以区分的原因——从目标上,就是一致的。


    能够实现“中庸而平均”的作品是好的,猛一听起来觉得很奇怪,仔细想想的话,这有点像是柏拉图的“理型人”模子的概念。所谓商业片的套路,其实更多的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有些人说哪吒更“迪士尼”了,我是认同的,虽然套路不代表正义,但只要试图迎合观众的潜意识,总会殊途同归。


    而对哪吒的低分评价,根本原因也是因为这部分观众和这部影片同步率太低,当然直接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审美的不认同(哪吒太丑),比如价值观的不认同,比如观影人数增多必然导致的绝对数量上升……其中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就是:这个哪吒跟印象中的哪吒不一样。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会让“三观阈值宽容度”低的个体同步率下降很多。

    “这不是我要的哪吒!”我想,他们打1星,主要就是表达这样一种情绪吧。
  • 卖糕的

    哦,卖糕的!
  • z
    zhyubz
    太多了,看不下去
  • 尼可波勒
    真心闲 这个剧怎么做的我很清楚 我怎么觉得从制作方,发行方,出资方所有人都想法很简单啊
  • 蛋闲得疼
    刚看了,不错
  • f
    fanshen123
    写的有一定深度,还有发散性思维,赞HiPDA·NG
  • l
    lovaxi
    写得很有深度,这才是地板的德味
  • l
    liyufei
    厉害了大佬。

    作为动画爱好者,从微观角度这个电影怎么诞生的我也大概了解,虽然可能没有你那么清楚。各方面的动机,虽然都可以展开来谈,但这个帖子都没有涉及,主要是展开的话就又要写得很长,根据我的经验写的越长越没人看。

    这里我想表达的主要是试图对为什么有人打1分的一种宏观层面的解释吧。
  • C
    Connet
    写得很好啊,哇楼主牛逼 iOS fly ~
  • s
    skeletonhead
    楼主把一个不复杂的道理讲得很通俗
  • 哈利波特大
    打一星的估计是水军,引起大众质疑,爷,为毛评分差距如此之大,我得买个票去看看,套路啊























    我瞎猜的
  • 寻寻觅觅
    还是对动画片无感
  • s
    skyey819
    我觉得好多人都是票房小白。猫眼那个预测是有模型的,每天的预测数字都不同,根据当天的实际票房进行调整,当天高预测就高,当天低预测也会跟着调低。另外这片光线前期根本没宣发,你们线下看到过宣传吗?连电影院都没有宣传物料。纯粹靠点映的口碑爆起来的,自来水才是功臣。 iOS fly ~
  • 老兵-猫族
    回复14#skyey819

    《哪咤》宣发很强啊……现在你还觉得宣发就是印彩页么?………
  • s
    styeath
    LZ写的很好!喜欢爱思考的人iOS fly ~
  • w
    wwtbyr
    回复1#liyufei
    想的太多,如果学过营销学,应该知道一星也是宣发的需要,而且是必要的 iOS fly ~
  • l
    liyufei
    嗯,这也是一个原因,不过我觉得宣发的1星党应该不会潜入D版😂,D版的1星党估计是真的同步率太低。
  • s
    stillness
    写得好!观点千差万别,但思考、归纳的过程才是价值重心。
  • l
    lancelot1979
    昨天刚看了IMAX 3d版 一个字 值
  • h
    hbjjb
    回复17#liyufei


    收《银河》的钱到不至于,本身就是一家公司的出品,也就是说,目前为止今年暑期档的80%的票房被一家公司拿去了。。
  • w
    woodylew
    爱思考的人,点个赞,观点我也都很认同。 帅五进九 ~
  • d
    difro
    没看,只看了大家贴出来的形象,不喜欢。但是票房这么好,应该有其独到之处,今天早上听广播,导演好像说这是商业片,就是要迎合观众,我觉得这个观点不错。
  • c
    compressor
    制作可,题材熟,档期好,需求报复性反弹,天时地利人和相互促进
  • p
    peanuto
    LZ语言通顺调理清楚。
  • w
    wangweiares
    为什么我看完后觉得改得很好呢。
    如果拍成原版封神演义那个李靖,我觉得观影体验会大打折扣。
    这都9012年了,那种过激的剔骨还父反抗父权的主题不太会被接受了吧
    另外,有1分评价也说明大家世界观越来越多样化了,这是好事啊。
    如果全是10分评价,我觉得那才是大恐怖……
  • h
    hbjjb
    哪吒的宣发之前还被人诟病。。。
  • l
    liyufei
    我也觉得改得不错
  • l
    liyufei
    确实很厉害,我看这趋势莫不是要奔40亿去的。。。
  • l
    linlance2000
    原创啊。。不错。。写的挺好的。我还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