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硬盘都弱爆了 富士胶片:400TB磁带在路上

  • m
    markland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997463.htm

    目前磁带的存储密度为每平方英寸8Gb,而机械硬盘还徘徊在1.xGb。2017年的时候,IBM、索尼就展示了201Gb每平方英寸的磁带存储技术,但要到2026年才会投入量产。

    现在富士胶片进一步提高到了224Gb每平方英寸,从而做到400TB级别的整体容量(严格来说是384TB),只不过还要等10年才能量产。

    富士胶片能取得如此进步,主要原因是将现有磁带存储中的钡铁氧体(BaFe)更换为锶铁氧体(SrFe)。

    在元素周期表中,锶的位置比钡高一行,其原子也小得多,从而可以放置更多存储单元,而且性能属性表现基本一致,从而同时得到更大容量、更高性能。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磁带存储平均每2.5年容量翻一番,富士胶片提出的2030年搞定400TB磁带也是符合这一趋势的。

    容量稳步前进的同时,磁带的性能也在同步提升,但一直跟本不上容量的节奏。

    目前的LTO-8级别写入速度为360MB/s,12TB容量需要9个多小时才能填满。400TB(384TB)的速度能有多快还不好说,但是估计200TB的会做到2.4GB/s,但即便如此填满也得22个多小时。




    民用这种磁带有可能吗?成本要多大?容量和速度都秒现在的机械硬盘,而且存储密度还在不断上升,感觉机械硬盘已经到头了

  • u
    ufo-bug
    恢复很麻烦的。。都是企业级玩法
  • x
    xwjrain
    只能顺序读写还是支持随机?提起磁带脑子里还是随身听那种样子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理论上找到需要的资料得比较久啊?
  • l
    ljy1005
    顺序读取,只能备份用
  • l
    logic90
    数据中心的存储,冷备是必须的,冷备用这个成本也许能降一些?

    家用的话,一般都直接用公共服务了HiPDA·NG
  • s
    shadowmage
    所谓速度秒只是个线速度而已。比如你有个文件存在硬盘的D盘,要拷到E盘去,差不多有个读写过程;磁带应该是在D区读取,然后存到内存里,再卷到E区,从内存里写入E区。这一次两者速度可能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如果你拷到一半,想起来还有个文件需要从D拷到E,硬盘顶多也就慢一半算是极限了;磁带可是需要重复卷回D区,再回E区写入,这个过程,细品一下具体速度会不会比磁盘快吧
  • e
    eddie777
    回复1#markland


    云端的冷存储啊,写入便宜,读出贵,基本读是写的十倍价格
  • c
    chaos
    考虑磁带机的费用,除非要用到大量的磁带,才有价值 iOS fly ~
  • a
    abcbcafe
    想一下小时候的磁带吧,切一首歌多麻烦,这玩意只能用于备份
  • z
    zeroxia
    想起英语课老师按那个录音机,疯狂的重复倒带,老师没疯也是不容易。
  • m
    metalkj
    这叫德味
    德味 懂吗
  • s
    shadowmage
    确定是德味不是日味?我怎么感觉磁带好像日本人做得最好
  • l
    lidongbest
    不是冷备,是归档用。
  • m
    metalkj
    宾得也是德味 和德国无关
  • 黄金狮子
    本来就是民用的,或者你想说家用?小时候中华学习机就能用磁带拷贝程序和文件,94年家里就买了Iomega的Ditto
  • e
    ekil
    这种设备磁盘都不贵,只是读取设备非常贵,不是民用级别能承受的


    参考这个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Z4y1W7mW
  • p
    pocketsnail2003
    磁带是顺序存储的,类似字节设备而不是块设备,访问不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