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榨干所有价值后,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

  • t
    tripx
    这是2014年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真实而残酷:每一个或依然活跃或慢慢荒芜的乡村,都是一批人回不去的故乡。但在故乡,有着他们的爹娘。还有仍然生存在这些乡村中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爹娘。这些爹娘日渐老去,不再能为家庭创造价值,在不孝的子孙和无奈的现实面前,悲愤地选择自杀。




    内容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宣金学


    林木文沐浴之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这个69岁的老人坐在堂屋中间,一边在火盆里为自己烧纸钱,一边喝下半瓶农药。纸钱烧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他很久以前就开始计划自杀了。”刘燕舞后来听说。待人们发现时,林木文已经没有了呼吸。在这个距湖北武汉不到100公里的村庄里,村民猜测老人自杀的原因是与儿媳妇失和。“他怕将来死了,孩子连纸钱都不给买。”一名村民对刘燕舞说,“这样死,还‘体面’些。”

    那是2008年,刘燕舞所在的研究团队在湖北省京山县进行田野调查。当问到村庄里有没有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现象时,得到最多的回答竟然是:“我们这里就没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

    这也成为刘燕舞研究农村老人自杀现象的开端。6年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的刘燕舞走进湖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贵州等11个省份的40多个村庄。他发现,林木文的悲剧不是个案,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他用驻村400多天的调查数据,画出了一条“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曲线: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不久前香港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近10多年来中国自杀率陡降一半,“跌至世界最低行列”,每10万人自杀人口不足10例。

    “中国的自杀率总体上是在下降的。”刘燕舞告诉记者,然后换了一种沉重的语气说,“但是,农村老人却越来越难以摆脱这条(自杀的)路,这或许是他们稀释和消化现代老龄化社会痛苦的特有方式。”

    比起亲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可靠林木文的死,并没有在老人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激起多少波澜。甚至,老人曾当过村支部书记的儿子,也没有像刘燕舞以为的那样责怪妻子,而是“很坦然”:“人总是要与活人过的,难道还与死人过日子不成?”

    刘燕舞说,自杀在当地被视作正常、甚至合理的事。村民们觉得犯不着议论并得罪他的儿子,“死了的也就死了”。

    不仅是普通村民,乡村医生对待自杀的态度往往和村民一样,“将其看作正常化的死亡”。特别是当老人得了疾病又“磨不过”,选择自杀,乡村医生“都不觉得这是自杀”。

    这让刘燕舞一行人震惊不已。“越是平静,越是让人不寒而栗。”刘燕舞的师兄杨华告诉记者。他们刚开始访谈老人自杀案例时,往往气愤得不行。一次访谈一个老太太,3天后老太太和媳妇吵架自杀身亡。学生们参加了老人的葬礼,眼睛死死盯着谈笑风生的老人的家人。

    倒是老人比这群年轻人看得开。“我们这儿的老人都有三个儿子。”一个柴姓老人乐呵呵地告诉满是疑惑的刘燕舞,“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这三个儿子最可靠。”

    实际上,老柴还有两个让他“引以为傲”的儿子。大儿子在镇上工作,小儿子在外打工,一个在镇上有楼房,一个在村里盖了楼房。但是7年来,老柴一直和腿脚不便的妻子住在逢雨便漏、倾斜得随时可能坍塌的土坯房里。

    与刘燕舞一起调研的,还有另外40来个师生,他们分成10个小队,驻扎在湖北京山县10个不同的村子里。他们都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老师和博士生。

    在京山调查的半个月里,有村子又发生3起老人自杀事件。经统计,各村去世的老人中,死于自杀的比率高得惊人,“至少30%,还是保守估计”。

    刘燕舞慢慢发现,林木文的死,并不算严重或者惨烈。在过去6年的调研里,他听到的故事“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不少老人,因为行动困难,拿不到药水瓶也站不上板凳悬梁,便在不及人高的窗户上,搭起一根绳,挎住头,蜷起腿活活吊死。有两位山西的老人,儿子不给饭吃,还屡遭媳妇打骂,头朝下扎进家里的水窖中。“这些都是有必死的决心的。”刘燕舞分析道。他还记得有人跟他介绍说,一位老人要自杀,但怕子女不埋他,便自己挖了个坑,躺在里面边喝药边扒土。

    这样的案例接触多了,刘燕舞不禁叹息:“很多故事村民嘻嘻哈哈跟你讲,但都悲惨到难以想象。”这个脸被晒黑的青年学者说,“有时候会有股想逃离的感觉,就觉得这个世界不属于我。”

    在农村老人寻死的故事里发现“他杀”的影子更让刘燕舞等人震撼的,是在农村老人寻死的故事里,发现“他杀”的影子。

    杨华了解到,有一对老年夫妇,同时喝农药自尽。老太太当场死亡,老爷子没死,但家属并不送到医院。第二天家里人给老太太办丧事,就让老头躺在床上看。第三天,老头命毙,就着为老太太办丧事的灵棚,立马又为老头办了丧事。

    还有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发现父亲没有要死的迹象,这个儿子就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老人随后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现代性讲究市场理性,讲究竞争,看重核心家庭的利益最大化。”刘燕舞解释道,当农民之间,甚至一家子父子、兄弟间都开始按市场的思维方式处理关系,人们开始算账。

    不少人跟刘燕舞讲过给老人治病的账:假如花3万元治好病,老人能活10年,一年做农活收入3000元,那治病就是划算的;要是活个七八年,就也不太亏本;但要是治好病也活不了几年,就不值得去治。

    在不少老人心里,这笔账的算法也是成立的。“农村自杀的老人中,有超过一半带有‘利他’性质。”杨华将农村自杀老人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利他型”的老人最多,他们倾向于为子女着想。

    “这些老人不想变成子女的累赘。”杨华说,“自杀的后果也将给子女带来收益。”甚至,他们即便自杀还处处为子女着想。他们有的不会在家里自杀,而是选择荒坡、河沟,帮子女避嫌;或者与子女争吵后不自杀,待到关系平静后才自杀;还有两个老人都想自杀,也不会选择同一天或同一屋自杀,而要错开时间,以免对子女家庭产生不好影响。

    刘燕舞认为,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老人都不会轻易选择自杀。“一些老人说,宁在世上挨,不往土里埋。所谓‘利他’的表象背后,实质上更多的是绝望。”

    刘燕舞的老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将这种已然形成的“自杀秩序”归因为“代际剥削”:自杀的老人们年轻时“死奔”(干活干到死),给孩子盖房、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务”,丧失劳动能力,无论是物质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馈却少得可怜。

    “被榨干所有价值后,老人就变得好像一无是处,只能等死。”贺雪峰说。

    在“代际剥削”大行其道的地区,与之伴随的,是农村老年人自杀潮的出现。特别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突出明显。

    刘燕舞将这种自杀潮的出现称为病态。“2000年以后,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升高特别快,且水平极高。”刘燕舞不无忧虑地说,“用‘极为严峻’来判断这一形势并不为过。”

    刘燕舞认为,在病态的自杀潮背后,更多的是经济高度分化后,给中年人带来的集体焦虑,那就是他们如何在市场社会中轻装上阵,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并胜出,无疑,作为比他们更加弱势的老人,就成了他们要甩掉的包袱。“我自己负担都这么重,我哪能顾得了老的?”一些访谈农民直白地告诉刘燕舞。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京山的今天可能是很多地方的明天每年,刘燕舞有3个月在农民家中做田野调查。据贺雪峰介绍,整个中心每年的调研时间有4000天,“平均每天有10个人在乡村做访谈”。

    “我在全国跑的感觉是,随着现代性的侵入,传统性的没落,各地农村都在向京山的方向靠拢,只是严重程度不同。”刘燕舞说。

    与他们的调查一同跑步前进的,还有中国的老龄化水平。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去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一比例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去年全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

    这意味着中国仅老年人口数,就相当于印尼的总人口数,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日本。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递增,去年已达到2300万人。而且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而据刘燕舞介绍,在农村自杀的老年人中,有六成多集中在70岁以上年龄段。“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京山的今天可能是很多地方的明天”。

    许多尚未踏入老年的中年农民,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明天做筹算。他们在完成“人生任务”的同时,不再指望养儿防老,而是留着部分积蓄购买商业保险。在法治意识较强的东部地区,有的老人向法院起诉子女应尽赡养义务。

    据刘燕舞统计,农村老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是生存困难,其次是摆脱疾病的痛苦,两者合计占直接死因的60%,之后是情感问题。“换句话说,要减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就要解决三个问题:不饿死,不病死,不寂寞死”。

    刘燕舞建议,缓解当前矛盾,可以建立一种“新集体主义”,通过半市场化、半国家化的居家养老,来缓解当前农村的养老和医疗矛盾。“要治本,还是要给农村和乡土文化存在的合法性”。

    国家推行的新农保每月只有55元,让不少老人有了盼头。“那就先不自杀了,再挺两年。”不少老人对刘燕舞说,“终于有人管我们了。”

    另一方面,贺雪峰在湖北洪湖、荆门等地,陆续发起、成立了4个老年人协会。协会由老人们自发推选会长和理事,村里有老人过80大寿,协会去送块长寿匾,有老人病了,协会去看望,有老人过世,协会去送花圈……据当地老人说,有了协会,村里“挂面条”(上吊)的老人少了。

    研究了6年农村老人自杀,刘燕舞最大的希望是这一问题能引起。“老人们应该活得舒服些,能从容幸福地面对死亡,能走得有尊严点,而不是采用非常规的手段,那太悲凉了。”刘燕舞说,“人都会老。”

    “事实上,多数自杀身亡的老年人,其实是不想死的。”刘燕舞还记得2011年冬天去应城农村做访谈的情景。在他去的头一年,离他住处不远的一户人家,照料着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那年年底,子女们商量,给老人断水、断粮,希望他在年前死掉,“免得过年家里来客人,屋里臭烘烘的”。

    这是个倔强的老人,“拼了命地活下去”。他躺在床上嗷嗷大骂,抓起粪便在屋里到处乱扔。一直坚持到大年初一,老人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 a
    applegreentea
    这贴好像看过 不过还是要说 起码有一半锅是tg必须背的
  • 鬼冢英吉
    我老了也自杀
  • 夜曲
    TG治下的社会保障太差了。GDP增长再高又有什么用?
  • 田中健一
    农民里面没孝心的太多了。自私自利父母都不顾。
  • z
    zero3rd
    平均人每天辛苦工作50年,突然被迫退休,然后被送进养老院,希望在病痛缠身之前有尊严地死去. 那不算疯狂吗?
  • 中国总共的行政村数量,根据1998年国家行政局统计的数据是1865247,作者只采访了40多个。

    而且估计样本分布极其不均,来江浙一带的农村采访看看?
  • s
    shepherdami
    这锅真不能这么甩,大犬收了这么多税,转身把养老责任全扔后代——如果房子没这么贵,如果物价没这么贵,我想不孝子会少很多。
  • d
    dgrca
    中国梦。有希望了。
  • f
    fengniaoyihui
    日吗的,这贴都要有人洗地?简直丧心病狂了
  • 神秘的陌生人
    这就是中国,发展不平衡,一些人猛往前冲,一些人远远落在后面。自求多福别掉队吧
  • 喜欢它likeit
    态度一向很明确啊,赵家以外都是鹅

    这也不是坏事,自己年轻时和后代当前创造的产值都不够高(当然有社会原因),老了资源不足,用这种方式节约资源

    如果硬要为产值不够高的人买单,其实不是均富而且均贫,300块专家挂号费耗费大量人力来抢就是现状


    最好的办法是不扭曲价格信号,该4500挂号费就得4500,看不起只能看不起,自杀也是个人理智的体现
  • 神秘的陌生人
    太残酷了,说这话要被扣js的
  • c
    cool4jazz
    毕竟跟不上队伍就是思想有问题
    不被历史淘汰掉是不科学的

    这是第二类洪水
    这些愿意让至亲死掉的人 心智完全满足洪水的条件
    道德批评没有用
    老鼠乱窜那是因为船要沉了
    你还在责怪船上的卫生条件不好
  • z
    zero3rd
    富人交税为穷人谋福利其实和交保护费的性质是差不多的,而且富人也可以过着更自在舒适的生活,理论上说是双赢。
  • 腚眼冒热气
    这楼里那几位恐怕都是资产很牛逼的,买房如买白菜,到时候早打点好出国享福了。 砍死的也只是一些普通走不脱的中产罢了。
  • 田中健一
    我觉得我自己运气已经算不好的了,运气好已经在瑞典躺床上数2500美金了。
  • s
    shepherdami
    我们是在讨论公正性还是讨论可行性?

    如果是讨论可行性,那还讨论啥呢,不爽太不服井咯。
  • i
    iamevil
    我爷爷四兄弟,其中三个都进城工作了,只有二爷爷一直务农。当年是一个多么健朗、热情的老人啊。
    病了之后身体就垮了,这两年人也逐渐痴呆了。而二奶奶早就耳聋了,腿脚也不利索。三个儿子,一个在外地,钱倒是常寄,可人不在身边也是没用。另两个儿子都在本村,自己盖了房,把老两口丢下独自生活。去年大年初一我们去拜年,老两口吃方便面呢。。。大年初一吃方便面。。。更凄惨的事我都不愿意提了。
    这几年二爷爷要上医院还多半是我爸帮忙接送、帮托关系找专家。可是作为侄子,又不是亲儿子,最多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所以说儿子多有屁用。。关键是儿子把不把你当爹看待啊。。
  • 我懒
    计划死亡制度没跟上的后果
  • b
    beterhans
    老头老太没法 井冈山 没人会关心 除非能出现商机
  • c
    cyq9111
    我亲戚那里农村房子拆迁后,换了个环境后,在近2-3年时间里,老人陆陆续续的一个个死了,而且是各种死法都有,但自杀倒没听说。到现在80岁以上的都死了差不多了
  • 暗影公爵
    如果是个例,那么也许问题比较简单,如果趋向普遍,单纯责怪他们的子女并不能解决问题。
  • j
    jovizhu
    一句TGBXS多简单啊,而且永远政治正确

    这里这么多键盘常委怎么不想想怎么解决?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严格限制农产品进口?让农民回到土地上去?
    呵呵,然后再转成另外一个TGBXS话题?
  • z
    zebra97
    当然不叫人,深得中央和计生委心态的北朝早就说了,这些废物早死早好,敢上街东风伺候…………
  • v
    vh01
    我去,这种问题是个人能解决的么……
  • 岩波书店
    嗯1799年波旁正统派、奥尔良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乃至热月分子都流亡在布鲁塞尔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 d
    dsdante
    楼上诸君别着急,这种事才刚刚开始
  • s
    seek
    这样搞有成功的先例么?社会、文明能发展的更好么?没有事实支撑只能是空洞的纸上谈兵,形而上学。

    建议你相信达尔文主义。人类价值观是优胜劣汰保留下来的。而不是来自于空洞的理论推理
  • 4
    405307516
    我是湖北的,这里的老人不是自杀……而是被自杀,
    亲身经历,一对老人,老太天生强势且说话刻薄护短,但十年以前下半身瘫痪,今年老头受不了自杀……我爸在外地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说,老头死了老太也活不久。结果一个月之后又一次去葬礼。
    等我回家之后才听说,一天就给一包牛奶,老太一个月就完了
    村里其他人(叙述者)态度就是觉得事情本该如此……甚至觉得牛奶富含营养万一没死可不好办……当然这说法也可能是安慰后人


    另外再说一个,还有相当大部分老头老太不想死,后人给钱花,又有大房子住,而且还有社保领钱!医保80%额度报销!
    是不是很美???
    房是农村自建房学校3、5公里远必须走校车,社保是一个月30-50块,低保尚未开通,请耐心等待国家富强。医保各种进门费(不能报销的初始费用)就不说了。
  • 喜欢它likeit
    当然有先例,天朝这30年的发展哪里来的,不就是这个逻辑
  • 神秘的陌生人
    这才是挂倒挡。
  • O
    Ominislash
  • L
    LTFYH
    去农村里看看就知道,大部分农民是如何的麻木和自私了,我相信这里面自杀的老人很多子女都是有能力赡养的,真的,不然为啥会有那么多哄抢车祸现场物资的,这种情况在城市里要好很多。
  • s
    seek
    你逗我?全是泡沫,完了人均gdp还不到世界平均值,这叫成功?

    我是结果导向,你是过程导向。你始终在关注空洞的推理、趋势。
    我看重最终结果,不看重中间过程,结果拿不出手别找理由乱bb。
  • t
    terrysong
    真难得,一直以来坚持精英主义,认为底层人民就是贱的你,没想到也开始读起哲学书了
    这很好,应该多读一些,人的世界观总是伴随着年龄和读书不断改变的
  • 喜欢它likeit
    这是好事,天地万物,本身就在淘汰不适应者


    如果有些地区对待老人普遍不好,现在的中年人就会受到影响,把更多资源投入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为下一代投


    其下一代的境况就会进一步下滑,这是什么,这就是淘汰。反之,优秀的老人,教育出来的精英中年,乐于投资下一代,所以生存状况就会进一步提升。阶层固化?这是好事,凭什么要把优秀
    的阶层跟垃圾阶层拉平?

    道德不是人空想出来的东西,是一切从自利出发的社会共识,如果你不遵从规律,你(以及你的后代),就被淘汰,仅此而已。
  • c
    cool4jazz
    现在的情况是
    任何的解决办法 都会比 让现状继续烂掉更糟糕
    这就是 判决降临的先兆
    你只有事后去解释和批评 却不能阻止它的到来
    淘汰的逻辑开启后就不会停下
    唯一让人宽心的是
    比如 楼上某些东西 会很快加入被淘汰的名单 而不会有任何人来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