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鸿毛

  • m
    monkeyking
    先抢一

    晚上来细看
  • ラングリ
    游戏人6早就买了

    但至今我只看了这一篇文章

    写得确实很好啊!

    能够强烈引起读者的共鸣(起码我就是)
    1:在我辈心中,机房里攻关的岁月是永远难以磨灭的,但和DB不同的是,我小时侯机房里认识的朋友们都不知道对方名字的,但大家都十分熟
    2:真正的游戏人正如楼主所描述的一样,对所谓的游戏派系、厂商、局面并不会多加评论,只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就足够了!我到现在都十分尊敬这样的玩家

    PS:梦幻模拟战初代第一关在不用秘籍的情况下升到6段,我至尽未达成,我最多到6段差一点点!但使用秘籍后我可以顺利到8段多一点:)

    渴~
  • s
    snoopys
    我和许多同时代的玩家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主机后却并没有因此充分感受到预想中的快乐,隅隅独处而无法感受到原先在包机房里那种竞争与交流相结合的氛围,但当我们试图再度回到包机房时,却蓦然发现那已经是一片完全不属于自己的天地,黄口稚童们的笑语声足够让年齿渐长的老玩家退避三舍。
  • f
    fan_55
    原来db也去过城隍庙甘谷街啊?

    那里可是我们很多朋友以前的根据地呢。
  • J
    JB-5th
    哦.............那还是我一命通赤色要塞的时代.................
  • ラングリ
    昨天武汉的聚会就是在机房里

    许多小朋友也在那里玩PS和PS2

    引起我注意的有3个小朋友
    其中一个小妹妹一直窝在角落里玩PS2的WE(第几代我不知道),十分专注
    另外两人玩着一个画面极烂的ACT游戏,不时的笑出声来,对周围的PS2游戏莫不关心
    我想,每个人都能找到游戏带给自己的乐趣吧
    看着他们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

    渴~
  • X
    Xenogears1978
    这...
    DB...
    我服了...
  • h
    hsu
    所有人的感触都一样吧.......
  • p
    playerstation
    在街机厅里,在下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实力超强的新人太多了。
  • D
    Dendis
    闻风而来,看样子还算及时
    ,先占个好位置。^^
  • 帕帕斯
    我不是,我从不去机厅和街机房,我总是一个人玩
  • 雨鱼
    顺昌路的那家叫仙乐吧,那时还读小学来着,天天中午往那里跑,楼上的包厢只去过一次
  • 方便
    过来留名的,虽然现在看到新的游戏也会突然有想玩的冲动,但是真正拿起手柄的时候确发现自己已经对游戏不在那么专著了,前几天专门下了放浪,FFT,arc the land 2的镜像文件,本来想再研究研究的,结果...........现在大多数时间不是再睡觉就是在看动画,估计现在很难找到象我这样的闲人了吧,1天24小时无事可做,却连玩游戏的心境都没了,有时候玩游戏的时候甚至觉得还不如上个月专心备考的那几天有意思的说。难道我真的老了?还是闲在家里大半年,闲出病来了???
  • パックマン
    从来没有钱去包机,游戏的感觉是在卡带互相传借的情况的积攒起来的。
  • c
    crono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让我想起包机房的岁月。
  • k
    krit
    嗯...大致我的经历也和大家差不多吧,怀念ot,怀念第四次,怀念f,完结篇以及和一干朋友共同度过的那几年...
  • l
    lopez
    就算包机房还在原点,人也已经不在原点了。

    回不去的不是游戏,是人自己。

    主角也许是太过执著想停留在那里吧

    看完此文,坚定了不玩网游的信心
  • f
    fei
    至少在97年以前我脑子里是没有“包机”的概念的。1块钱,4个币,街机房,一下午。
  • b
    babbly
    感动DB。。。。。
  • 赤影
    说起来,哈想念过去PS机房在济南鼎盛时期的某些老板们,有些老板还真是不错~
    可惜99年整顿清理之后,一个个下落不明……
  • s
    sbl
    认识的人中

    最bt的都是有自己主机在家的

    最神的都是在机房认识了
  • s
    soki
    经历相似....

    还记得我FF6的心得日记写了一本子
    打FF8把游戏时间打成了紫颜色

    现在拿起PS2的手柄 望着一箱子盘不知道该打哪个
  • 好蓝啊
    感慨万千啊。
  • 悬辰北斗
    感觉DB兄写的是回忆录,不过同样让我回忆起了以前在游戏房包机通宵的经历,另外,为那位朋友感到伤感。
  • 风後
    我也算有过这段经历吧……最怀念的是每天放学和三四个同学去挑魔强统一战的日子。原来关系一般的同学,从这时候起就成为了一生的挚友,不得不让我感叹游戏的魔力真是巨大。
  • s
    snoopys
    很抱歉,严肃主题不接受无关广告贴
  • 新生
    永远无法忘记和朋友奋战双截龙、和邻居大哥一起通关魂斗罗2的时光
    机房由于大都龙蛇混杂,家里不批准,也少去,但是那种偷偷在一边看高手玩清版act和stg的情景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的
  • d
    dongdong-remix
    这文……
  • B
    BABY
    可惜,我当年的活动范围只在静安,卢湾.
    延安路上的机房也随着道路拓宽消逝已久. 可我依然记得机房们外FC手柄的墙画和用三夹板隔出的游戏室.
    那里记录着我初中的游戏岁月.FC的 DAO REI MEI 赤影战士, MD的乱世群英,大战略,梦模, SFC的机战...

    我真的很想哭...
  • d
    dongdong-remix
    南泉路在PS、SS时代刚起的时候
    我到那里混迹过很长段时间
  • B
    BABY
    \"茅忽然伸出一根手指,随即又伸了三根手指\"

    对不起,如果可以的话,是否能告知这个的意义.

    假如很伤感,就请无视我吧...
  • d
    dongdong-remix

    我也一直没明白
  • 衰神newsoul
    猛抽着烟看完这篇文章。我不像你们上海北京或是沿海城市人,我生在黑龙江一个比较偏僻的小镇,90年的某天邻居买了部FC开了机房,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游戏机这东西。95年的夏天偶然间见到了报亭补货补上的一期电软(95/2),那会家里还很落后,我只能通过各种渠道从外地搜集各类游戏杂志,而周围的人也都根本不知MD,PS为何物,我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游戏。见过很多类似回忆自己以前游戏经历的文章,可惜的是我从来没有过类似的经历。现在大了,却很少有想玩游戏的感觉,也许我不是真的喜欢游戏吧~唉……突然有想到外面哭的冲动,不知道是为这个故事还是为我自己
  • h
    hirro
    这文太强了,号称从不逐字阅读上K文章的我也破例细细读完
    不过由于年龄的关系,处境虽有类似却不大同,那么多人,细述起《霸王的大陆》,都会一样潸然泪下的呀……
  • h
    hirro
    3,就是指3人的小集体吧……
  • 金田一明
    虽然在下属于D所说的那时的小屁孩........但在下也很怀念那时强手云集的机厅.正是那时在下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拜一个,给所有喜欢游戏的前辈........
  • 水户天狗
    就是始终执着的“三上”
  • h
    hsu
    原来是这个意思?!
    大叔莫非是DB肚子里的蛔虫
  • 水户天狗
    你多遇到他几次就知道了
  • h
    hsu
    遇不到...
  • 卡洛德
    这是最能引起广泛共鸣的文章
  • h
    hasire
    T_T
  • d
    darkbaby
    其实我也自己当时也没有理解,但我猜想是交往13年的意思.
    还有很多可以用\"1\"或\"3\"来概括的往事,但交往13年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
    除了隐去部分健在者不想涉及的东西,文章中的背景和人物都基本属实,其中王顺龙先生在上海电玩界非常有名.

    另外一个必须涉及的细节――最初包夜的奇特事件为防止风化问题我做了很大改动,因为那位小老板实际是个......gay,读者应该能够了解到我当时所感觉到的震惊。
  • d
    darkbaby
    某论坛的某高人将茅晓东评价为“孔乙己+葛朗台”,这令我有些啼笑皆非。
    如果说是“孔乙己”的话这确实说中了点子,现实里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孔乙己情结,我在文章也暗示了自己当时的孔乙己心态。

    但“葛朗台”又从何说起呢?现实中的茅是个很慷慨大方的人,我猜想某先生是指包夜吧?!
    或许出身某先生出身大富大贵之家,或许某先生有些年老健忘,他完全不了解1991年前后上海一个普通职员或工人的月收入也不过200-300元(1994年开始出现飞跃),当时以小时计费的包机房绝对可以说是奢侈的消费,为了钱的问题与老板争执和图省钱包夜是许多当时玩家都经历过的事情,跟“吝啬”跟本就沾不上边。

    在现在月入上万甚至更多的某些朋友来说,当年为几元几毛斤斤计较的玩家真实写照似乎非常好笑。
    但同时“孔乙己+葛朗台”的高论本身也相当具有讽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