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早高峰地铁扶梯上晕倒,抢救无效离世

  • h
    hkagami
    9月25日,北京。一男子在地铁13号线站内扶梯处晕倒,现场有热心乘客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公交民警出警处置。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该男子被送医之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 东北打机的汉子
    熬夜看脱口秀了吧
  • L
    LCL
    北上广活的那么累。想不懂为啥非得去
  • o
    oooooooad
    45岁,做销售的
  • j
    johentai
    上海现在很多人员密集的场所都布置简易除颤仪,突发心脏骤停的话,有机会救命。等120来早晚高峰的话很难。
  • j
    jidatui
    过劳死,国内医学界不让这么叫。海归李冬日教授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发表了很多SCI文章。,国际领先水平了。

    先进的地方在于,传统理论认为,过劳死是有疾病基础的。也就是说,你这个人不行,本身就有病。

    李教授的研究表明,健康人也可以过劳死,长期高强度劳累会损伤心脏,引起心脏性猝死。

    虽然李教授的结论听起来天经地义,但是以前学术界的认知确是相反的。
  • A
    Alloyo
    意思说发动机拉缸不保养烧机油最后报废呗
  • 无印凉粉
    都劳损了还不算有疾病基础?
  • c
    casiosushi
    帝都地铁这拥挤程度不出点心脏病才不正常了
  • i
    ikaruga
    我在深圳上下班都坐地铁,很多人瘫在座位上睡觉,看上去就很疲劳
  • m
    mp3308
    可惜了
  • 流浪的枪骑兵
    因果关系,劳损是果而不是因
  • 任天狗
    城市太大了,公共交通太累
  • V
    VODKA
    按这个逻辑,最容易过劳死的应该是运动员。。。。。

    普通人哪有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 永远的士官长
    运动员出成绩要讲科学,恢复环节也是很重要,不能一整天傻练

    社畜天天996,可能还喝点酒抽点烟多应酬,身体严重过劳不是不可能
  • k
    kklai
    说反了
  • 永恒蔚蓝
    人生不易
  • 朱爷吉祥
    秋冬季节有心脏疾病的都得小心
  • v
    vpvolvo
    光是热身运动和运动后拉伸就花一个多小时了,你在家跑个步都未必比这个时间长
  • 非教徒
    996,高强度脑力劳动
  • 坚定的左派
    要是让进了AED,地铁方面就要担更多责任。既然如此,索性不进还少点麻烦。
    只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就这么完了。
  • 成濑川景太郎
    微博上把责任归咎于北京地铁管理方死活不愿意在站内设置AED

    南京上半年出过一个健身房心脏病发,跑到楼下地铁站借AED把人救回来的。
  • L
    Logicool
    智商不行别总提逻辑,多听听

    好好一个帖子你一开口就跟来个文盲似的张嘴就喊 “哎呀妈呀唠啥呢”
  • B
    BDjoe
    如果心梗,基本无解了。叫120都来不及。
  • V
    VODKA
    傻逼
  • 0
    0:00
    AED配置还是太少了,哪怕是上海也不是每个站点都有的,看到过新闻图里那种体积挺小的AED装置,大规模的配置不是问题,问题还是在于地铁方的想法,以及法律法规上的滞后,毕竟涉及到救人的责任归属。但其实心脏病突发最关键的也就前5分钟时间,去年那个高以翔完全是没有,有个机器至少还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