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母亲去世的舍友回来了

  • 孟德
    才50多就过身了,我见到他我就感到有点害怕,皮肤温度直降的感觉。很怕自己亲人也遭遇这种的。他说他妈当时是呼吸困难送去医院,然后第二天就说是静脉大出血,问为什么大出血医生也不说。
    血小板只有3点几单位(我没听错的话正常人是200几个单位),第二天医生就知道救不了了,第四天才说救不了。期间搞了6份血小板一份两千多,只能让她升到4点几单位,44个人捐血x200C。
    走了,好可怕。
    舍友还说看着没救,都说明天签字出院了,那天早上还吊了三瓶水,那一撤掉仪器其实就循环不了了,过身时一脸胀起来。
  • b
    bevz
    看漏了那字
  • m
    magotan
    …… 反复看了几遍标题

    丞相你这是要搞出都市传说啊
  • 龙舞天堂
    看了好几遍才看懂
  • c
    chroot
    哈哈哈哈.给我把睡意整没了
  • 维尼熊
    唉,我舅妈18年骑电瓶车车祸去世了,前几天我舅舅一个人在家不知道是脑溢血还是酒后呕吐物窒息也去世了。我表弟年纪也就25岁,真的心疼。太难了
  • 纠结怕怕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 s
    safeirose
    什么病?听着有些可怕
  • 孟德
    就说本身有点肺炎和肝病。但想不通呼吸困难怎么会演变成静脉大出血的,舍友就想质问医生这个,但他爸说人都去了别闹了
  • a
    ald5566
    身边一个40左右的,节前摔了一下,膝盖破皮,自己用碘伏消了毒,后来发炎发烧,十四说回家过节,十六再回医院,结果十五晚上因血栓走了,家里人半夜发现的时候已经凉了。。。
  • 暮岚荒
    血小板正常值是150-180,哎,这病难治,尤其是原发性的,西药只能用激素类。
  • k
    konamicc
    尼玛的标题我看成“那舍友去世的母亲回来了"
  • b
    becoming
    有一种病就是天生的,血小板就是那么低,身体只要某个地方出血,必死无疑,因为没有凝血能力
  • c
    cdcdcced
    我家老二这几天因为血小板低住院了,24,打了一次丙球,升到140了,还做了骨穿,还没出结果。
  • 看我的右脸
    周二知道救不了但是努力到周四才宣布,应该是医生担心不作出一些象征性行动家属会认为医院救人不尽力,人还看着好好的为什么不救。

    有时候觉得医生、执法机关、这些职业由人类来做对当事人双方都有压力,未来AI技术成熟就应该全部换成AI来操作,人对没有任何情感的机器的宽容度和对人完全就是本质的区别。
  • 大板凳
    有的人全身都快散架了,还能救回来;有人一个指标不行就没了。。。
  • l
    lexaser
    那母亲 去世的舍友 回来了,有和我一样断句的吗?
  • a
    apsiva
    医生又不是万能的,医疗科学的另一个称呼是“遗憾科学”,老年人身体各脏器和组织本身就是很脆弱的,呼吸困难变成静脉大出血,又不是医生的过错(除非能证明),谈何“质问”???
  • h
    has8ad3r21
    我是看成了“那舍友去世的母亲回来了”
  • 孟德
    我舍友懷疑插呼吸管的時候操作不當,不過我覺得再不當都不会令血小板暴跌吧。50几不算老年人吧
  • W
    W丶
    17年我爷爷胃溃疡住院,前面都挺好,毕竟也不是什么大病,结果第四天忽然通知要转院,然后直接被推进了重症,医生出来说什么胆动脉出血,最后输了2000cc的血,用了一大堆药,一个星期医保外自己还花了2w多。
    后来情况好起来之后去问为什么胃溃疡会变成什么胆动脉出血,当时专门查了查,胆动脉在很多器官里面,被包裹着,平时也根本碰不到,我爷爷说当时在第一个医院,每天打针是打肚子针,怀疑是打针的时候同捅错了,但也没证据,第二个医院的医生反正就说都有可能,具体什么原因说不清楚,反正送来就这样,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 a
    apsiva
    1、血小板的生成机理,我们高中生物学有介绍的,不知道您舍友是否了解?!也不知道是否咨询过专业人士,气管插管的技术好坏,和血小板指数过低,有何关联???
    2、个体差异很大,身体的生理年纪,与实际年纪,有时候会有相当大的差异;简单地说,有人年纪轻轻,身体各脏器的衰老程度远超实际年纪应该达到的程度;也有人实际年纪不低,但身体各脏器,组织功能情况尚好。
  • s
    swfzz
    我同学也是,三十几摔个跟头就走了!人呐有时候真不好说
  • s
    shm
    看一段人世风光。。。。。。
  • 孟德
    血小板的生成机理我舍友知不知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知道!
  • y
    yest1212
    小时候奇怪,为什么每对生孩子的父母,谈起对孩子的期望,都是健康成长

    人这一生能走到七八十岁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