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子同游、笑傲风云――鸣谢:电脑商情报

  • y
    yao
    基本同意,如果<沙加>要出在ngc上,那我一定会去买ngc,最好要与gba联动.其实我一直在想,wsc或许可以当作pocketstation2用呢,只要出一张wsc用的大容量可擦些卡就行了.
    看来ngc是非买不可了,还好不太贵.
  • 卡洛德
    不会全发,但内容会有部分重叠之处,体现“和平”
  • 卡洛德
    事件的数个关键词:

    这部分应该也是DB写的,问答部分呢?
  • M
    Meltina
    传说中的“跨平台”战略
  • 卡洛德
    呵呵,这两家没啥矛盾啊,DB现在好象S,有点吧?
  • l
    levnskano
    SQUARE和任的矛盾嘛,我不想说拉.不过这对任何一个玩家来说一定是一件好事.
  • F
    FF-安迪(BH)
    任天堂的\"大撒把\",可以说是拯救史克威尔于水深火热之中了(笑).

    强强连手!!! 无敌了~~~
  • M
    Meltina
    “ 请问DB兄,这篇文章到底有多少是你写的? ”

    我想都是DB写的吧
    从文笔风格判断的

    不过好像太长了
    SQUARE的历史一段COPY保留中
    :)
  • a
    abiao
    DB分析的还算合情合理。

    但是,DB遗忘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时间

    N只有在今年中(最晚明年年初)拿到确实的成绩(指S的原创NGC版游戏或DEMO)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否则这样一时轰动消息是很容易被大众遗忘的。就象MS在去年初也曾放出大话要拉S入伙(现在还在继续),结果呢?

    尽管N的确比MS干的漂亮。但其仍须与时间赛跑。

    如果在明年中才能公布,这样的胜利已经无法改变战局了。

    另外:NGC的SAGA,是否还是走PS时代的风格?转平台后,SAGA就能重振昔日雄风?做为SAGA系列的死忠,我拭目以待!
  • M
    Meltina
    坂口说过,ROMANCING系列的SAGA若有续作,必定以任天堂主机作为平台;
    现在game designer studio的领导者是河津秋敏,这个可能度至少80%了吧!
  • t
    tenji
    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不过现在看来当初BANDAI和SCEI所说的WSC和PS2连动功能一次也没有发挥过,NGC和GBA的连动却在眼前了...
  • 卡洛德
    报纸上的情况:第一部分 关于历史 未署名 看起来应是DB写的

    问答部分 作者想是其他人

    世事如棋 署名DB 还有其他两人的评论
  • 卡洛德
    游戏机何以 何以会默许DB加盟商情报呢?道理非常简单,商情报对于游戏机的威胁远远不足以和电软的威胁程度相比较。TV游戏业报道不过是游戏机整体战略的其中一环,而游戏机和电软共同的目标都是争夺未来整个游戏刊物市场,
  • 逍遥游
    我觉得是sony以为square不行了,才让其为别的游戏平台开发复刻版赚钱,这样作为第二大股东的sony来说也有好处,可是象square这样多平台发展,会失去更多的玩家青睐的,sony的最终目的是不是为了打跨任天堂而牺牲square呢?这个还不清楚,估计sony不会那么傻,让自己旗下的游戏厂为别的游戏机开发游戏的。
  • 逍遥游
    另:db兄,我把这个帖子转到tgfc,你不会介意吧?
  • d
    darkbaby
    我和王骏生、叶伟之流不同,并不是该杂志的买断枪手!
    在稿酬待遇上和普通撰稿人也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没有任何理由不跨平台。
    现实就是现实
  • 卡洛德
    呵呵,DB大作也不是一个游戏机登得下的,不管怎样,能在商情报上看到还是很高兴
  • 英俊莹
    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 整个回归事件都是SONY和任天堂在幕后操作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微软挤出游戏机市场!任和索已达成默契,用那么几年的时间把游戏主机市场将被划分为两大版块,一个是家用机(由索尼控制);另一块就是掌机(由任天堂掌管)。两者互不侵犯,甚至还可以互相帮助。也许再过那么几年就可以见到PS3和GBA2互动的场面了。 ^_^!
  • s
    silence
    哈哈,我看这个贴子到后面会变成讨论杂志中N(游戏机)和S(电软)的竞争了。
    其实对于撰稿费的人来说,并不存在完全的枪手,尤其是tv这一块,根本没有本土的产业,何来枪手一说?
    至于叶伟王俊生“他们”(还分成两个?苦笑),确实没有选择自己发言的平台,说的难听点,是不需要。因为他自己已经在业内,已经天天身体力行的考察着电玩行业大大小小的波动,而且有收入不菲的稳定工作,不需要像我这样爬格子来骗生活费。最重要的是,他和电软的合作持续了7年,双方都互相信赖,如果想说些什么,也确实不会选择其他的“平台”。就好比电电也好,游戏机也好,都有自己“专属”的作者,却不是什么“买断”与否的关系。

    作者和杂志之间,尊重是最基本的一点。虽然双方有劳力和支付报酬的关系,但我们也不会把这种关系变得如此单纯吧?
    db你的提法略微有失妥当。
  • T
    TerryForever
    跑题了~跑题了~
    不过象在下这种业外人士没有资格去说这些的啦~
  • 卡洛德
    象王那样的情况,如果算成是电软的员工,大家就无话可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