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写的《中国思想史》

  • d
    doublefat
    楼主的帖子总能让人有所思考 顶IQOO Z1
  • t
    tiens
    程艾蓝是程抱一女儿。
    法国人研究中国思想是很有渊源的,葛兰言、于连都不可小觑。
  • x
    xiaotianhu
    马克 学习 iOS fly ~
  • z
    zw555666
    西方真正的思想只有种族主义
  • z
    zhaiyun
    中国哲学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很复杂 复+杂
  • s
    stevenflp
    HiPDA·NG
  • c
    cewang
    现在觉得西方的主流思想是找中国的碴,不管你怎么做都没用
  • m
    mediafire
    没搜索到epub,mobi,pdf。。。
  • b
    babyvoxme
    学习了
  • H
    Hijhon
    学习到了新知识
  • a
    aidsheroin
    有资源吗? 下来看看
  • a
    amazingforum
    马克 iOS fly ~
  • x
    xvzan
    乳法就完事了
  • t
    tiens
    附件就是。
    Anne Cheng Histoire de la pensee chinoise.epub(5.5 MB)
  • 十二国
    难怪看那段比喻中国画不同视点的论调很熟,原来是程抱一女儿
  • t
    tiens
    细看她的书还是很有法国理论著作的特点:爱摆姿态,喜欢修辞上的策略(比如尖新的隐喻、平行的对照等等),但表述的条理性和论证的明晰性上往往很糟糕;换言之就是初读给人印象深刻,似乎说出了很犀利俏皮的东西,细察之下则根基不稳,很多预设作者自己都没想清楚。。。
  • z
    zhdphao
    刚看完冯友兰贞元六书。

    冯对禅宗和形上学的阐述,还是颇有深度和自己的见识的。所以么,看书首选经典的好呀。
  • w
    warn1n9
    回复9#mediafire
    楼主的书可不好搜 不是内地出版物 iOS fly ~
  • b
    b0207191
    法文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z
    zengdragon
    家学渊源啊。
    程抱一跟唐诗相关的书我看了好几本,别开生面,在细节上很有启发。但是用西方的思维来研究东方的文化,好比用西方的叉子来挑东方的豆腐,偶一为之可以,作为日常用具,那就不怎么顺手了,好些地方甚至比较牵强,因此我觉得,大家有选择有取舍的读,这个态度比较合适。 会将白发倚庭树
  • p
    pjingbo126
    马克马克 iOS fly ~
  • i
    ilovepizi
    不可小觑 iOS fly ~
  • t
    tiens
    坦率说,我觉得近代中国哲学研究领域里最被高估的作家就是冯友兰,没有之一。他的研究方法是特别粗陋的比附或者叫格义(用陈寅恪对这个词的界定),非常机械地以西方概念来套讲中国固有的义理。陈寅恪在给《中国哲学史》写的审查报告里把他狠狠挖苦了一通——我甚至认为,上下部哲学史的实质价值,就是引发了陈寅恪写的两篇审查报告。 冯的思想史功底往最好里说也只能叫皮相之谈,比如他讲唯识论如同休谟的"主观唯心论"云云,这见识浅薄贫乏得像陋巷孤儿。与吕澂的几种“源流略讲”对观,冯几部《哲学史》中的佛教部分简直不堪入目。


    至于他自己的系统性论著,我每次读都有气闷的感觉。举例来讲,民国时期“的地得底”的用法原本是很清晰的,“底”表示所属关系,比如“将军底头”、“人生底意义”之类,都是相当固定的表述了。我们读金岳霖的《论道》等著作,金也很爱用“底”字,就很彻底地遵从了这个原则,所以虽然与现今的通行写法不一样,但仍然条分缕析,逻辑很清爽。而冯友兰明明本行就是哲学,却始终乱用这个“底”,什么“负底方法”,什么“他所讲底”,什么“无意义底话”,完全是另起了一种规则。表面上他似乎与其他人都不同,是在形容词之后加“底”,但细读之下,同一部著作里又出现了“有意义的命题”等说法。这说明冯的头脑基本就上是昏乱的一锅粥,不具备起码的思维严格性。
  • h
    haomao.vip
    先下载学习一下 iOS fly ~
  • l
    lsxs
    楼上几个曱甴真是拉低论坛下限
  • n
    neocc3
    还是要多读经典,读完左转,春秋,史记,资治通鉴,再来说中国哲学的概念。
  • c
    cgy
    关注一下
  • b
    byte
    马克一下下
  • y
    yesnogood
    法文啊,那就算了。
  • z
    zhdphao
    回复26#tiens


    你说的都很对。《中国哲学史》,年轻刚读完的时候,当年我也觉得不行。


    然而冯的哲学史,在那本书中还不如说,是在这本贞元六书中。仿佛那本给小学生看,这本给中学生看。



    你批评冯用西方哲学的框架套中国哲学,这也没错,是当时一种流行的方法。

    然而贞元六书中,大量篇幅是反过来的,用中国哲学的框架,去套中外的各种主要哲学体系。所以这么“垃圾”的书你显然是没有浪费时间去认真读的

    虽然这种套路未必就能说是多么正确,但是毕竟是一种个人角度的洞见,给我带来一些启发,那对我来说,它就是一本无可置疑的好书了。哲学的基本素养之一,就是兼听则明,取我所用吧。
  • n
    notrue
    楼上几个曱甴真是拉低论坛下限

    +10086 iOS fly ~
  • m
    mediafire
    回复17#tiens

    感谢啦。这不是中文版。表示看不懂。。
  • t
    tiens
    哈哈,兄批评得是。冯的三松堂全集都是在大学阅览室匆匆翻的,说实在的真耐不下性子逐字读他那种逻辑昏聩的讲法。无论是《简史》还是后来的《新编》我都没能终卷,至于“贞元六书”,我以为他陈义甚高,却不具备相应的思维透彻性和洞察力。比如“底”字的混乱用法,反应得最集中的正是在这六书里,这从侧面体现了冯非常糟糕的逻辑一致性和运思水平。按我看,所谓“贞下起元”的期许,在冯友兰这里只是一种举鼎绝膑的自不量力罢了。
    我记得牟宗三讲过一个轶事:熊十力跟冯友兰论学的时候,冯随口讲“良知是一个假设”,熊听了立刻棒喝,“良知分明是呈现,怎么会是假设?”熊的狂妄颟顸固然可厌,但冯在牟的转述中对熊居然毫无招架之力,徒令熊的信口胡吣成为后世哲学史争传的佳话,这不能不说还得归咎于冯本人思想的苍白贫弱。冯常自居能对传统“接着讲”,似乎有别于全盘西化的新派学者,但后来徐复观等新儒家破斥最多的恰恰就是冯,这里核心的问题就是冯自己根底太浅,几乎一戳一个洞。他在解放前刻意巴结蒋,在解放后又给毛写信交心,最后被毛回信里一句“以老实为宜”泼了冷水,从品格上说固然失去了“为天下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诚意,但从学理上,也是因为根底弱、无定见,所以才会见风就倒了。
  • s
    shadowmage
    哎呀,今天才知道,合着我不是一个人!!
    我第一次看冯友兰就有这些疑问,但是只敢存疑,问又没处问,这么多年才见到一个跟我意见差不多的。
  • a
    adions
    很好的读书笔记 iOS fly ~
  • d
    dukeorange
    中国思想史,我觉得萧公权才是权威
  • t
    tiens
    现在真正讲中哲的学者,如果主要学理是依凭冯友兰,恐怕会特别让人看不上。这算是当代风气使然吧。
    附带讲讲,冯晚年成了梁效四皓之一,钱钟书甚至说他坑人使妻小俱死。如果搞一个"近代无骨学人排名”的话,他可以跟郭沫若竞争第一把交椅的。这可能也影响了当代学界对他的风评。
  • 1
    14783139
    回复33#zhdphao

    真实,那个年代那能有d板爱锅d开天眼的角度?
    上来就喷,垃圾,反法的这些,啧啧。
    不说鄙视,鸡佬的数学,美术,哲学不值得学习?
    爱锅d吹的这个世界只有日薄西山的美帝了,剩下就是自己?
    呵呵
  • z
    zw555666
    回复44#txdyd

    也是种族主义的
  • t
    tiens
    接着现眼。你嘴里吐出来的“瞎几把黑”、“尿性”就是你的档次。
  • x
    xuefeiyang
    原版,不认识字
  • x
    xxhunter
    感觉我会看不懂小尾巴~
  • e
    etoad
    mark一下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