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事故事发路段为何是“S”形?

  • 烂鬼东
    428事故事发路段为何是“S”形?搜狐新闻揭示临时便线背后的博弈(限时帖)



    428事故地点,处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和家庄村地界的一条临时施工便线。这段呈“S”形的临时线路,两个弧形间的距离约为600米。列车经过时,呈现出长蛇般行进的轨迹。

    “火车这么拐来拐去,听着哐当哐当的声音,我的心都会咯噔一下,”和家庄村一耿姓村民说,“是条蛇还行,火车这么走让人害怕”。

    如此走线,附近村民凭着简单的常识判断都觉得吃惊,而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设计也不合常规。据了解,铁道部第二勘查设计院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临时便线并没有呈“S”形,而是一条更为平缓的线路。然而,在与和家庄村民的博弈中,施工方最终选择了“S”形———不拆迁民房、不占用耕地。

    2007年,正式开工建设的胶济铁路客运专线从和家庄村中间穿过,几乎呈四方形的村庄由此被从对角切成两半。村里100多亩地被征用,160多户房子被拆除。

    “路是越走越宽,我们村减少耕地大约在300亩。”和家庄村支书王隆治称,在胶济线2004年实行电气化改造后,和家庄村民便与施工方产生了摩擦。

    据村民介绍,施工方给村民的房屋拆迁补偿,最初是250元/平方米,庄稼地则没有补偿。“被拆迁的,都盖不起新房子”,村民们愤怒了。

    2004年7月8日,上百名村民冲上了胶济线,将线路堵住了近两个小时。据称,上百名不明身份的人员袭击了村民,并由此产生群殴。事后,有数名村民被判刑———冲突的结果,是拆迁赔偿提高到了350元/平方米。

    “出门前面是铁路,转身看后面也是铁路”,和家庄村支书王隆治说,和家庄村可能创了中国之最,“三条铁路(胶济线老线、客运线及货运线)通过一个村庄”。王称,自从胶济线实行电气化改造以后,和家庄村“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运材料的、施工的,整天噪音不断,粉尘飞扬”。

    和家庄村与胶济线由此积怨。

    2007年1月8日,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该工程工期17个月,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投入使用,客运正线长362.5公里,13个车站,目标速度为每小时200-250公里,采用电力机车牵引。

    据了解,胶济客运专线工程是山东省、铁道部共同市场化筹资建设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配套工程,新胶济线将在今年7月上旬投入使用。届时,将实现“客货分离”、“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济南到青岛通行时间也将从4小时缩短为2.5小时。工程概算总额95.8亿元,2008年5月31日前各项工程将全部完成。

    在和家庄村地段,正是胶济线客运线与货运线的交接点之一,为了实现客货分运,需建起一座名为“大尚庄特大桥”的铁路桥,客运线在桥上通过。

    为了不中断交通,施工方在新建铁路桥的路段建设了一条临时施工便线,将该施工路段的胶济线连接。据当地村民称,“他们得找最近的点,花最少的钱”,临时便线本可沿和家庄村通过,但为了避免和村民产生冲突及可能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便线最终绕过了所有民房从和家庄村北侧通行。在和家庄村西边的大尚庄村,负责胶济线该路段的施工方、中铁二十局的一位施工人员的说法佐证了村民的猜测,他说,临时便线在特大桥建成通车以后便会废弃,这样也避免了浪费———由于是施工便线,技术等级较正规线路低,所以需要限速通行。

    3月12日,第一趟火车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顺利通过“S”形的临时便线;此后,在一个月之内,该路段的限速提升到45公里/小时后,再次提升到了80公里/小时———4月28日,T195次列车以时速131公里行驶在这条便线上,最终酿成惨剧。
  • 烂鬼东
    25-45-80-131。。。

    汲取教训。
  • x
    xiejia31
    火车设计质量太差,发现水平偏转就要调整速度了。在高速行驶中,汽车和火车没区别的,汽车漂移叫帅,火车漂移会死人的。台湾的高速列车在过弯时车身会自动倾斜以保持水平。
  • 烂鬼东
    看看汽车的销量在看看火车的。。。指望他们技术能领先到什么程度。。。


    还是人的因素导致的事故。。。


    现在很多人批评铁道部需要合并到交通运输部里,恰恰相反,,,铁道部在中国国情下,是需要单独作为一个正部级单位的。
  • z
    zhaolinjia
    十次事故九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