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多年前正版软件的价格。。很多人可能有误解。。

  • j
    jimanna
    刚才帖子提到了当年正版软件的贵。。。包括用房价去衡量等等,还有说就是因为这个价格,正版死了之类的。。这些有的是真的,有的是误解
    首先,先说明,当年价格的贵,是有缘故的。。因为实体盘没有锁区的做法,如果你定价和国外不同,那么会造成大量的CD反倾销回去
    而实际上,国内的游戏,相比全球,绝对价格已经是低价位了。当时94-99年,美国这边游戏平均是29-59刀,国内售价是98-168,当时汇率7以上,大家可以算算

    之后,当时大家拿房价来衡量游戏,是非常扯淡的一件事。。你现在会拿能买多少个缝纫机来衡量游戏价格吗?
    94年底我记得才开始有商品房的政策出台,正常老百姓买房都是02年后的事了。。因为当时单位是分房的。。
    所以你不能拿一个根本没有人关心,也没人买的东西,去衡量游戏价格。。不能用这个,说明游戏的贵。。。实际上你去出国人员服务部买东西(当年应该大部分人都去过。。)这个买游戏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虽然的确贵,但是并不是贵的离谱,当年很多东西价格比现在还贵。。)我记得那边随便买点东西就上千。。
    包括去北京吃饭,有著名的“三刀一釜”大家也可以查查,吃顿饭几千德国马克(是的。。当年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直接外币买单的)相当于几万RMB,90年代下海潮后,中期万元户的说法已经落伍了。。开始涌现大量的小资产XX

    然后谈谈网络,当时比较热门的是上网(不像现在人人都可以上。。当时还是挺时髦的一件事。。包括时髦这个词当时也挺时髦的)
    我记得96年家里搞定网络后,开始比较扣扣索索的上。。。主要用netscape,看看bbs,爸妈他们看看邮件,看看国外的一些消息

    网络游戏的热门主要是2个时间,一个是98年左右笑傲江湖的mud,一个是97-01年的UO,后者因为太花钱所以我很少接触
    玩笑傲江湖那些,我通常都是离线网页,写好帖子后,再连,上线后直接点发送,节约钱。。。


    后来00-03年,ISDN和ADSL开始普及,我记得最夸张的,是我的朋友玩石器,一个月网费是1300多。。是的,你没看错。。他月收入不到2000,但是当时只是觉得舍得花钱。。
    现在的话,不是一样一堆本科毕业生,月薪7,8000,然后花4,5000去玩手游嘛。。。这是一样的啊。。

    所以,请不要神话那会的价格。。不愿意的,中关村一样有3块钱的藏经阁,有的还有毒。。。但是正版游戏当年大陆还是不少卖了5-10万套的。。你要是参考下现在的游戏价格和收入。。会觉得当年正版市场真的没那么惨

    而正版风暴也不是金山开启的,是新天地的50元正版任意购(99年)。。
    后来01-02年还被某些无良企业,搞了个“伪正版”的事。。算是打击了不少积极性

    但是总的来说,那会的价格,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正版销量。。。因为电脑本身的价格,决定了,能买得起的,家里都是比较倾向于用这个做娱乐方式的(和PS/土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个家长没几个同意的)因为父母也可以上国外网站,所以照样有很多人买正版,而正版的定价高,反过来也催生了他们只需要几万套就可以过得非常舒服,做出精品游戏(那会的游戏质量可以看看每年的发售列表。。。仅仅是单机而已,比现在好太多了)
    所以那会可以说,PC游戏从来不是大众娱乐项目

    那么,正版游戏既然活的这样舒服,干嘛还会死?
    因为网游啊。。。

    所有的当年的PC端的游戏公司,无一不是死在了网游代理/研发上,说白了,网游就是一次赌命,你赌对了,就活下来了,赌错了甚至搞自研发去了,那就死了
    比如最有名的奥美,当年无人不知吧,你看看他们的孔雀
    比如大宇,从仙1之后,接连做出了阿猫阿狗,轩辕剑3,天之痕,大富翁4,明星志愿等等多个叫好又叫座的游戏,为何死了?
    除了失败在3D转型上,另外,他们的仙剑OL。。。
    汉堂,炎龙OL
    当时的台湾三杰,也就智冠,靠着金庸OL,缓了口气(顺便说下,金庸群侠传绝对是历史上最被现代人高估的中文RPG。。当年啥地位都没有。。。常年被各路神仙压着打,因为当年不存在只有画面没任何可玩性的3A这个概念,所以可玩性在当年可真的不是评价指标。。后来空洞3A多了,才开始反而催生了游戏必须好玩的要求)
    所以为啥汽车公司现在这么急着都搞混动和电动。。。因为怕啊。。万一真的大变革,自己没应对手段就死了。
    当年的游戏公司,01-03年的2年,可以说各个公司的决策,就已经决定了之后几年的生死。。陈天桥靠着一个质量不算出众的游戏,由于先发优势直接成了首富,奥美握着暴雪的合作,由于自己的贪婪(扣cd-key)和转型慢,直接错过了黄金的2年,从超一线的发行直接破产。。

    回到我们的话题
    单机游戏的定价,和网络游戏比,则显然是过高了。。举个例,金庸群侠传客户端简装版是9.9,传奇的点卡才30,这些游戏对于从来没接触过网游的少年来说,杀伤力实在是比节奏慢,高难度(网游是1分付出1分回报,手游现在是1分付出2分回报。。)的单机,高太多了
    所以网游的出现,才是真正决定单机死活的东西。。和定价真的没啥关系
  • g
    gripen001
    那会有一阵游戏也就是49 69 99什么的 但突然价格就涨了 游戏也少了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l
    leolodge
    新天地当时一众游戏都是49
  • 剑鹰
    美国1994: US$33,178,1999: US$40,816,百度的,不知道准确与否,1994-1999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多少?查了一下,9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人均不到4K,99年是人均不到6K
    用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来比,您莫不是搞笑呢
    说正版软件就别光说游戏了,来说说windows和office的价格吧
  • 偶滴小乔
    伪正版是芝麻开门什么的吗
  • L
    Lunamos
    不看房价看工资总可以吧。下面是城镇在岗职工数据(城镇户口+有工作,在国内已经属于冒尖)


    再想想一个1995年一般家庭有没有买正版的可能性。
  • t
    tx165256
    这是我国只有北上广系列?
  • W
    WarChief
    初中的时候买过不少可能是“正版”的游戏碟,在新华书店,十几块一张在卖,还记得买过头文字D,进化GT,忍者神龟系列,狙击手,三角洲等等
  • b
    bigheadnotbig
    楼主论点有一个是对的
    当时能买得起上万PC的 游戏百来块是能接受的 那时候买得起万元PC的是真的有钱的家庭 非富即贵
    我小时候就跟着我三叔去他的大学同学家里玩 看人家打古墓丽影 铁甲风暴 半条命等等 那个人家是真的大 他父母买了一层楼的两间房打通成一间房 人家一个客厅比我家面积都大 然后我就看着他俩打游戏
    游戏也都是正版的 不少都是英文游戏 他俩还时不时翻着词典去玩 玩英文游戏的时候我看不懂就跑去打fc 买游戏都是去新华书店买 或者是去邮局邮递 我去帮忙跑腿 老百元大钞的样子印象深刻 买完游戏后都会带我去吃个肯德基 妈的我家里过年都不一定能带我吃一次 太贵了
    后来人家全家出国移民了 少了个大腿 可惜
  • c
    cubesun
    当时电脑游戏有好多价格跟便宜正版相仿的伪正版,这个危害比盗版大多了。

    而且因为防盗版措施,有些正版用着比盗版难受。还有奥美之类的,自己本地化搞得一塌糊涂。正版对比盗版一点优势和优越感都没有。

    游戏主机领域就不用说了,正版完全跟中国人民消费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上,除了家里有矿的,没见过谁考虑坚持正版路线。
  • C
    ChrisSnake
    说单机游戏死了是因为网游我就笑了 自己游戏做不好能怪隔壁抢了你的饭碗吗 仙剑也不是没出过网游 分分钟就死了罢了
  • 精灵狮
    当时我一个土豪亲戚来我家做客,送我一套正版的星际争霸1,奥美的,盒子上标价298元。对我来说是天价……
  • e
    eaglevil
    前面说lz关于“买得起电脑就一定有钱买游戏”的观点是对的的朋友,这观点其实同样不靠谱。
    电脑和游戏机不一样,很多人对电脑有刚需,但对游戏没有。
    我家老爷子(外祖父)九十年代中期就买了电脑,为什么?因为他要查资料、写东西、整理文稿。我妈九十年代末也在家里制备了台式,因为她是it工程师,又时不时在家里办公。但我家就是普通家庭,最多算个小康。买电脑是因为这对于很多人是必需品(至少是需求比较大:写文章/写代码/管理软件/工程软件),就算不便宜也得买。如果你说要买游戏,肯定是想多了。
    所以说,认为那年头电脑不便宜,所以买电脑就是土豪,就买得起正版游戏,纯属晋惠帝行为。
    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pc之所以能战胜游戏机,是因为这玩意是生产力工具,而非小资们的玩具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t
    trow233
    我记得当时父母工资一个月也就一两百,联邦软件里,WINDOWS 1998元,一般武侠游戏69元,当时FF7 PC 四张碟 240多元

    DIABLO 攻略本 台湾出的,40元,很厚,质量很好,至今收藏

    我刚开始买D版碟的时候,一张20元
  • s
    samuel.j
    纠正一个错误,正版风暴的开启者是20年前的风云游戏版,我清清楚楚的记得25人民币的价格

    伪正版兴起要等到2004-2005年左右,芝麻开门那种翻新盘大量普及之后,正好碰上国内正版游戏引进审核速度最慢的时候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 拱猪
    大家都买不起不就是贵么,不比较收入纯扯淡,九几年的时候能够眼睛不眨的买正版游戏的,都是土豪。那时候软件市场也乱,伪正版多,书报亭夹着卖的鬼知道正版还是盗版,后来我去新华书店买的天之痕正版4CD,CD3还是他妈读不出的,简直气爆,活该后来软星大宇之流越活越差。你拿现在的市场环境,去套当时的,根本是错的厉害
  • s
    samuel.j
    不过以95年作为讨论时间背景也要考虑当时的存储因素?

    那时国内流行的主流游戏还停留在依靠磁盘媒介储存上,我见到第一个活的光驱是96年的事儿,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买不起正版那是必然,但在小圈子中利用磁盘拷贝交换来传播游戏并非没有可能
  • 海峰重工
    一看又是北上广 出来的。。
  • D
    Dya
    90年代有个叫电玩一族的杂志用牛肉面当换算单位来比较中日游戏价格,还介绍了日本的中古店系统。
    至今回忆以来依然觉得是杰作。
  • 航空母舰
    风云25,心跳回忆PC版38,没问题
  • c
    cloudskate
    然而当初盗版也很贵,97年一张CD-ROM(容量650MB)的盗版游戏是25元人民币,不保证一定能读出来。比起价格,不如说盗版的渠道优势更强一些,种类更多更容易买到,更贴近游戏主要消费者的未成年人。

    顺便,94年我配的第一台电脑是intel初代奔腾,处理器速度100MHz超快的,硬盘800MB,总价约2万元,可以拨号上网我这辈子再也没买过这么贵的电脑。。。
  • n
    nukejoker
    不是没有道理。
    网络游戏对单机游戏打击最大的不是夺走了玩家群体。
    而是夺走了单机游戏制作人和公司的心。
    当一款素质平平的爆款网游一个月赚到你单机公司一辈子的钱的时候,还有几个愿意踏踏实实做单机的?
  • a
    alitonz
    当时是低收入国家,再怎么乐观,也极为有限。
  • u
    uneedme
    人家工资挣多少

    咱挣多少?
  • 血之暴走
    结论是没有问题的,除了系统软件外,其他并不“贵”
    宽带普及前,PC的普及率是远不如90年代中期的FC,摸过PC的人里还有很多人是在电脑房里玩,自己家里并没有
    而90年代中期FC盗版都要好几十,贵的上百也不稀奇
    只是后来PC盗版更便宜罢了
  • w
    w酱
    低收入国家的低收入群体,还买正版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 d
    dumplingpro
    讲真,九十年代后期还好,九十年代初,一台电脑上万好吧。

    买得起机器,软件费用也不算贵了。
  • 藤井紫
    @samuel.j
    磁盘…你是不是对过百m游戏跟只有1.44m的磁盘有什么误解



    ----发送自Xiaomi Redmi Note 4X,Android 6.0
  • R
    RAMDA
    144m的磁盘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8.0.0上的S1Next-鹅版v2.1.2
  • w
    windtrack_qh
    3.5寸磁盘是1.44m,不是144m...实际可存储空间一般在1.2m左右
    玩游戏的话最常用的是拿他来拷贝GBC的ROM...
    一个REW模拟器+ROM大概正好塞满一张盘

    说到游戏容量,有一个叫江湖的游戏我印象很深,当时这个游戏一大宣传点就是能装1G,很震惊。当时硬盘好像一般也就6G 8G左右。
  • n
    nukejoker
    江湖时代硬盘6g,8g就没这么多问题了。
    江湖出来的时候容量是1.4G。你说的6.8G的希捷火球放那时候是顶配中的顶配。
    大多数电脑用户还用着1.6~2.8G的硬盘。更何况很大多数时候都还分了区,直接导致大多数电脑不格式化硬盘装都装不上。后续这游戏bug频出甚至还要求玩家用56k猫的网速下一个400m的补丁包。。。
  • 御风八极
    因为买电脑已经是很多家庭的超前消费了
    98年左右,一台电脑上万,本就是个赔钱货。全靠着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在支撑。
    一个操作系统再来个一两千?三五百?一个游戏再来个一两百?那时候刚好是下岗潮啊!很多家庭甚至没什么靠谱的收入!大城市一套商品房也不过十万二十万。
    顶级消费场所是有高消费,但家用电脑的主要用户还是中等收入家庭。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2000年以后在各大媒体的呼吁下正版软件的价格终于下降,但是国内游戏玩家的心已经不在那了。
    2002年左右,我在街边看到正版的极品飞车69块,支持全程联网赛车,比起一个月三十块的网游卡是便宜了。但是消费习惯已经走向免费入门型体验了。
  • 御风八极
    你提的几个软件都是国产软件,主要用户完全在中华文化圈。
    但高品质大用户群体的游戏还是欧美货,那时候星际争霸也要一百多,不便宜。
  • w
    windtrack_qh
    没那么贵,星际正版我记得没错的话是68(有没有CDKEY忘了),母巢是45(这个肯定没CDKEY)
    MM6我小学同学借我的,68
    MM7和MM8我都是自己买的,没记错也是68
  • 御风八极
    两个加起来一百多,我的印象是这样
  • w
    windtrack_qh
    说来也是搞笑,小时候我一直以为买了母巢就能直接玩母巢不用买星际了,结果学到原来还有资料片这种东西
  • h
    hourousha
    不对吧,我印象中双子星传奇2和westwood的大地传说2都是新天地代理的,前者定价是128还是148忘了,入手好像是120,后者定价198。
  • h
    hourousha
    PC游戏49元我印象中是智冠起的头,那会魔法门英雄无敌1卖49真的让人觉得非常超值。
    但其他游戏还是挺贵的,比如EA的,代理的FF7是248定价,地下城守护者好像是198还是158忘了反正应该是超过150了。新天地的我上面提过了。仙剑最早的卖220的没买,买的是后来出的一版120元。此外就是光荣的游戏,定价都高。
  • s
    samuel.j
    98年前都是这个价位,我记得双子星传奇是148,大地传说2沙丘2K都是198,当时因为初一期末考试全科达到八十五分以上成绩买了一套沙丘2K
  • 一剪平四狼
    康柏两万元的时候,虬江路还是有5000元的兼容机放在街边卖的。
  • l
    leolodge
    我应该是2000年之后开始买的,那时候降下来了
  • 失身招领处
    楼主的童年少年和我不在一个世界

    —— 来自 Xiaomi MI 8,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2.1.2
  • h
    hotstar
    第一个过3g的游戏印象中是圣女之歌,当年的正版游戏还没gb卡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