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来了,湖南从清末开始兴盛,人才辈出,百年粤汉线功不可没。

  • 巴香水印
    来d版这么多年,楼主终于说了几句正经话,虽然不一定对。 11 Pro iOS fly ~
  • p
    provbenzano
    我怎么感觉和曾国藩带队出门去劫掠有很大关系。。嗯哼
  • l
    lnq55555
    岳麓书院
  • 0
    004
    现在湖南公检法....... iOS fly ~
  • m
    moritl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说湖南有文脉,王夫之是集大成者。另外,平定太平天国也给湖南中兴提供了政治机遇,一大批湖南官员得到重用,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
  • 折腾常乐
    楼主的这三个湘西名人都是怀化的。。。湘西,张家界都应该涵盖进来吧
  • s
    sgh151348
    补充个,

    还有造纸术那个菜伦 iOS fly ~
  • f
    fanconi
    祖籍湖南有用么?
  • c
    cjiangj
    回复3#provbenzano


    你这是学界正经观念,楼主那是异端
  • a
    arnaud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 猫知道
    回复15#ihahe

    如果你说的湘南指的是郴州,那一个府出状元 出尚书,都是偶然性很大的,偏远地区一个朝代没有,很正常,明朝能出两个就很厉害了。

    明朝,湖南比较出名的尚书是李东阳 刘大夏 夏原吉。

    所以明朝郴州算运气不错的了(而不是在清朝不给力),除非是 浙江 江苏 江西这种地方的显赫州府(其实就是输出进士特别多的州府),其它边陲州府在明清(特别是清朝,高官大部分都是八旗),出不了尚书才是正常的。


    清朝郴州虽然没有,但是长沙就至少出了四个尚书(我只比较了解长沙,毕竟是稳定输出进士的一省核心),长沙的尚书(最后一个是湘乡,清朝也是长沙府),这也不都是湘军出来的(刘起来算早的,纪晓岚的徒弟,乾隆朝的官僚),梯度也可以。长沙府包含以下四个但不仅限于(我也没查别的,记得的就这几个,特别查证确定了一下),就算湖南其它地方都没有,这也够了。


    张百熙 工部 吏部 户部
    郑敦谨 工部 兵部 刑部
    刘权之 吏部 礼部
    杨昌浚 兵部
  • k
    kindle8
    我记得李鸿章是安徽的,不过是曾国藩的得意弟子
  • 猫知道
    回复21#ihahe

    湘南和宜章县,这可是两码事,宜章了代表不了整个湘南,哪怕是郴州其他地方明清没出过尚书,这么说也有误导的嫌疑。

    这两人我不熟悉,查了下,就是一个村的,好像还是亲戚关系,实际上一个县(如果不是进士大县)哪怕是出一个尚书,都有很大的偶然性。


    实际上即便是明朝,湖南人也只能去武昌参加乡试,一直到雍正年间,湖南才有自己的贡院。所以整个明朝,湖南的进士人数全国倒数几名,还没有江西一个府多,不过明朝的的时候,常德 郴州等地相对进士数量不算贫瘠,这才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到了清朝,无论是雍正前还是单独设置贡院以后,长沙垄断了进士一半以上的人数。哪怕是整个郴州,考上进士的人只占据全省不到3%,你说怎么会有那么容易出尚书。更何况明朝都是汉人做高官,清朝满族人才是主流,特别是晚清以前,当尚书自然是一件难度相当大的事情,不要说一个县,即便是一个府,大概率也是剃光头,清朝整个湖南才出了几个尚书(不算湘军时期的就更少了)?

    明朝,区区一个县,哪怕是一个州府,出两个尚书都是很大的偶然性,真不要当做日常标准,好像清朝也要出一样。
  • 浮华的寓意
    当然有用,出外上班不用被举报iOS fly ~
  • s
    sshen012
    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江西书院比湖南多,奥汉铁路江西不要,当时有国家驿道。后来就相对变差了。
  • s
    sharpmaster
    是的,我也看过,主要还是湘军在外见识多了,当官的人多,用本乡的幕僚,所以大家开眼界早,这才压过江西
  • 猫知道
    回复27#ihahe

    但凡理解能力到位的,就会知道我这是捧哏,夸一个县就出尚书,还两个,劝你要宽心,你这还追着别人夸你的人骂,真是太强了 。


    我当然知道,土木堡之变力劝无效。而且我说的是抬举话呢?你能这么反着理解还真是让我惊讶。您可要看好了,您的原话可是,“我们湘南这么偏僻的地方”。既明指湘南,也还要欲扬先抑地称托说一个“偏僻”。而我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区区一个县(你自己自谦说偏僻,我给你润色成“偏远地区出一个朝代都没有,很正常”,言下之意是郴州一个县出了个两个,很牛逼,我还说的是任何一个非省会和江浙进士大户的县哪怕不是偏远的都不能期望一朝能出一个尚书),然后你居然可以说我说你“这么偏的地方”。这都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是说的都是夸赞的话,其它的我没说过任何的“偏僻”,你这自己反过来理解,自己说的偏僻,还把屎盆子扣到别人的捧哏身上。我还特意强调偏远地区出了一个就厉害,但是不能用这个做参照想代代出尚书,还特别讲到了清朝尚书难度大于明朝,因为满族人当官才是主流。

    你这说的就是湘南,我还不能理解为整个?如果别的县有尚书,自然你说话就不合适,因为不等价,如果别的地方没有尚书,自然可以等价。这是外延和内涵的区别,但是通过对话我发现你特指宜章,所以说你这么说不一定合适(主要是结合你的假设和语气,如果只是一个县,真不是代代可以出尚书的,基本没有)






    我说的是你理解成出了两个尚书就是很牛逼了,不要抱着每个朝代就要出尚书的心态就宽心了。
  • 猫知道
    回复27#ihahe

    我还真的很少碰到,这么去夸别人,去劝别人宽心,不厌其烦地说清朝明朝不可比,居然可以反过来说我,算是马屁拍到马腿了(呵呵,我没指望拍马屁,只是实话实说,这里是比喻)。你要修改这话,我也没啥意见,我夸别人又不指望别人要谢我。

    可是我讲的都是你可以去推敲的,你可以去看上下文去推敲我说的话经不经得起考究。

    最后我要补充一下,你说偶然什么必然什么,哪有什么偶然必然的(你给修改了,我不太记得了)。

    当然有这个考究。
    有明一朝,大官绝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宰相更是基本都是庶吉士(前者还可以破例不少比例,后者破例的屈指可数)。

    说明了啥,也就是当文官大官基本都得是进士出生,可以理解为基本是必要条件,这就是“必然性”。

    但是进士却不是大官甚至是尚书的充分条件,所以这就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很多人即便贵为状元,反而当不成大官,明朝位极人臣的宰相,大部分都不是状元(但是绝大部分是庶吉士)。

    也就是说,有明一朝,哪怕一个县只考上了十来个进士,出了两个尚书,也是有这个进士的必然因素(如果没有一个进士,那么基本就没可能尚书)。

    假设有一个县,除了几倍的进士,比如三十多个进士,也有可能一个尚书和宰相都没有,这就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只能说他们高官转化率太低,时运不济。
  • 猫知道
    回复29#ihahe

    你如果是描述性的,那就是我多心了呗,但是我的本意是不是夸,是不是要别人宽心,这种逻辑关系你可以去看原文(反正我都没修改过)。

    至于你说的对别的地方有多了解我不好说,但是湖南是我最重点了解的,基本上所有的地区都会涉猎。

    首先,你说的分省,恰好是湖南崛起的一个弱因素,因为有了独立的贡院,清朝湖南有了贡院以后,进士人数相比明朝优势跨越性的飞跃。

    而且湖南至少所属的州 道 路,很大程度上只是派出和监察机构,直到元朝才有行省和形成很强的层级实体。并且在元朝的湖广之前,湖南很多地区只有在宋朝才改为治所在湖北境内的荆湖南道,其它时代有过的单独湖南湖北在一起而且治所在湖北的很少,比如荆州在西汉就是纯监察区没有什么实体,到了东汉实体化了,治所大部分时间也在湖南境内。

    湖南的科举,也不是偏远就一定不好,长沙也就是清朝才占据极度统治地位(和本省贡院有很大的关系)。明朝再往前,领一时风骚的还有永州 湘东地区。

    最开始我就说的很明白了,郴州在明朝,进士在湖南省相对并不很少,但是也就你们县出了两个尚书。但是到了清朝,进士进一步往长沙府(长沙府不等同于现在的长沙)集中,加上汉人做官比较难,所以尚书更难了。

    清朝科举,整体上湖南在进步,但是相对上除了长沙,比例都在下降。
  • l
    lam4
    都讨论曾,左干什么?说说毛才是正经,一百个中兴之臣和开国之祖都没法比.....
  • e
    eistein
    我觉得是重视读书。
  • 寻寻觅觅
    湖南人,本届ZZ局剃光头了,真是没办法,没落了
  • d
    dtsw183
    在长沙市博物馆看过的以前人写的对联,对联典故出处不是湖南,但是也挺应景。
  • L
    LBT
    不是不想要,是争不过。要不没多久就修了丁点长的南浔铁路呢,这条平行粤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