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相声绝对糟糕,艺术得被ZZ牵着鼻子走到啥时候?

  • 高城紫门
    相声的话我还是怀念黄俊英和杨达~~粤语相声后继无人,真是悲哀啊
  • l
    latty24
    不看这文章,还真不知有这个小品,正在在线看。
    想起《顽主》里有这么个台词,葛优他们举办一个颁奖典礼,门口检票时候
    观众男:能否透露一下今晚的节目?
    张国立:我可以告诉你,今晚的节目相当庸俗。
    观众男:(大喜)嘿,哥们儿我还就喜欢这俗的。
  • 灭神者
    我平时扭大秧歌,跟十八个老娘们………………

    这个低俗啊···
  • 6
    6533186dc
    今天那个什么相声我很喜欢
  • O
    OpEth
    俺就喜欢三俗。。。。。
  • 瞎狗
    春晚的相声真的很没什么新意~~~
  • 甩棍轰飞老丈人
    今年没有一个节目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声
  • c
    chovosky
    解放前,为满足资产阶级和封建余孽的低级趣味,相声一度只是抽科打浑、相互辱骂,相声艺人以“作贱”自己及同伴来挣得营生。
  • w
    waterfirestart
    今年的相声我喜欢。
  • 雄狮亨利
    解放后,以候宝林等为代表的相声艺术家从净化相声语言着手,创作了大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段子,使得相声发展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形式。

    看来作者的意思是相声要像雅乐的方向发展,争取2010年以前达到能剧的境界
  • 芝村舞
    标题只是让你进来看红字而已不必回答偶
  • a
    aweiwei
    相声本来就是逗乐的。

    要不说郭德纲的相声能火的。
  • 网上的final
    雅久必俗;俗久必雅。
  • 芝村舞
    赵本山悖理的娱乐让人有点别扭

    赵本山、宋丹丹与刘流在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奥运题材小品《火炬手》,沿袭了从前的“白云”、“黑土”系列。在《火炬手》中,赵本山、宋丹丹两人的装扮与之前并无太多出入,小品讲述了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准火炬手“白云”,在得知老伴“黑土”是真正的火炬手后,前后鲜明的心理变化及一连串故事。得知真相前,“白云”高傲、自大,净欺负自己的老伴“黑土”。还定了什么家规:“伸左手,倒水,伸右手闭嘴,跷左腿揉腿,跷右腿亲一口。记住没,死鬼?!”在事关重大的网友投票环节,更是仗着自己识字多,会英文,出尽风头。显然,这又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新”故事。不少媒体多次指出,赵本山的的小品为全国人民带来了热烈健康、酣畅淋漓的笑声。这恐怕得打个问号。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看法:当下,赵本山虽然对小品已驾轻就熟,但粗浅的笑料和牵强空泛的立意是难当春晚“救命稻草”的重任的。赵本山在不少场合说过他自己是个农民。我说不对,他曾经是个农民,但现在肯定不是。于今不少早已有权有钱、飞黄腾达的人都说自己是个农民,也许那曾是其过去的身份。果真让其回乡务农,“躬耕于陇亩”,恐怕衮衮诸公是极不情愿的。赵本山说“我就是个农民”,大概是指他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色,如憨厚、朴实等等。不过,他究竟做得如何,我们也不能只从其在作品中的表演来评价。这是很简单的常识,不说也罢。


    娱乐这个东西,就好像是挠痒的玩艺。不管它如何变换,只要富有刺激性,让人感觉愉快,就会有人叫好,甚或趋之若鹜。看多了小品之类的文艺作品,我也有了麻痹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千万不能太当真,当作新闻事件来理性解读和探究。如果你这么做,甚或“上纲上线”,那是非感觉别扭不可的。


    不客气地说,赵本山似乎愈来愈像个江湖艺人而不是艺术大师了,他常常不停地插科打诨、搬弄笑料,而品位则不高,比如思想内涵失之匮乏,甚至让人感到浅薄而悖理。他刻画的农民形象,似乎都有点憨且傻,还不时掺点刁滑,甚或有以低俗伺人之嫌。这样的“小人物”形象,广阔农村之中倒也不乏其人。但如果你以偏概全,依此评断当今中国农民的素质就是这么不堪,就是这么个怪现状,那就大谬之极了。


    曾几何时,特别是国人为极左政治所裹挟的那阵子,一说到工人阶级就如何如何,一说到农民阶级就如何如何。其实,农民是个复杂的群体,岂可一概而论?他们有自己的悲酸和欢乐,不能给他们戴同一顶帽子。如今,这个群体更加复杂而多变。总体而言,单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依然不少,他们多少年来都是为填饱肚子而含辛茹苦着,并表现出一定的文化特征。我们看到,在当下如火如荼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交往日益广泛而深入,城乡互动增强,公民身份转换现象频仍。在新的形势下,广大农民遇到了不少新课题或新困境,比如:人地矛盾愈来愈突出,一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失修、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医疗、孩子上学等花钱的地方太多,一些利益群体和地方政府在恶意挤占和剥夺他们的正当权益,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农民不出去打工,维持家计恐怕都颇为艰难。张鸣先生去年撰文(《为什么会有农民怀念过去的集体化时代?》,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在谈到如何以组织的形式维护农民权益时,着重指出:“现在农民的组织问题,实际上是两个,一个是进城农民的组织问题,一个是留在农村的农民的组织问题。由于现在的情势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进城的农民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是城市所不可或缺的,而且进城的农民也不打算离开,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生活,基本上已经变成城市人了。由于这一部分农民,实际上是农民的主干成员,因此,进城农民的组织问题,要更紧迫些。也就是说,他们更需要自己的组织来代表他们自己,也需要组织来自我约束。”诚哉斯言!


    就《火炬手》而论,其话题看似新鲜,但故事情节是荒诞的、匪夷所思的。试想,作为这么大岁数的农民,老态龙钟的,就算有条件不为生计忧愁、挣扎而可以颐养天年了,会有如此高涨的热情参与所谓“2008北京奥运会辽北农民火炬手选定”活动吗?这种闭门造车编造出来的故事,只要加上逗乐因素,也会让不少人捧腹大笑的。这么说可能有些苛求,或被斥为过于严肃。我注意到,杂文家刘洪波先生最近发表文章《春晚第一病根:娱乐得不纯粹》(2月8日《南方都市报》),就对当下春晚存在的所谓“严肃”问题有所指摘。他认为,“从精神上讲,春晚不是一个制造或者配合大众欢乐的晚会,而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阵地。它装作很高兴的样子,装作很随兴的样子,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其实它是内紧外松,将刻板的神色以如花的笑脸掩盖起来。它需要如花的笑脸,是因为大家春节时都有好心情;它很刻板,是因为负担了提醒大家把欢乐上升到天空般高度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春晚要审节目而且审很多遍,而通过的不二法门总是看上去笑得很自如但精神上却极其严肃,春晚绝不提供纯粹的欢乐,而是以笑的形式传布严肃的道理。”“什么时候春晚能卸下那教育人‘树立正确认识’的重责,回到给人纯粹快乐的位置,那么它即使做不到人人喜闻乐见,至少不至于大过年的败了人的胃口。”当然,我所谓“严肃”,与刘先生所指不尽相同。

    无论如何,以文艺作品制造的娱乐是民众所需要的,但总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至少不可因随意而悖理。
  • O
    OpEth
    政治挂帅这个原则一百年不能变。。。。。
  • w
    waterfirestart
    忘了以前从哪看的了,赵本山说他的作品就是一方面反映现代农民的新生活新面貌,一方面讽刺他们身上的种种缺点.........
    火炬手本身没什么东西但本山的表演还是值得称赞的,那几个表情.............

    [本帖最后由 waterfirestart 于 2008-2-10 19:19 编辑]
  • 芝村舞
    吴祚来:从赵本山卖拐到蔡明售楼

    一些笑料是基于人性的弱点,另一些笑料却基于人体的缺陷。前者充分揭示与表现出来人性的另一面,我们说它是优秀的艺术,它使人们探视每个人内心世界与因人性造成的缺憾,并致力去修补这些缺陷或对他人因人性而造成的弱点产生同情与宽容,而后者呢?

    我们许多民间笑话与相声作品,都利用的是人体的缺陷或一些人的病症,以此来制造笑料,娱乐公众,我们说这种艺术表现不是真正的艺术,而是一种低级的噱头,甚至是一种不道德的社会行为。

    早几年的春晚,赵本山用连续剧的形式推出了他的《卖拐》小品,许多人一笑而过,但却遭到一些网友的严厉批评,认为赵本山与央视春晚没有尊重残疾人朋友,表演中的一拐一颠的步履,别人看起来可能会成为笑料,但对残疾朋友自己或其家人来说,却永远是一种难言的伤痛。

    从相声到小品,我们总能发现这样的趋势,就是表演者们互相攻击着,自己与观众却同时快乐着。因为这种攻击谩骂事不关己,而且能使自己看到自己的优越感,这种不关己的优越感成为潜审美力量,使观众与演员都获得一份兴奋与愉悦。可惜的是,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愉悦,因为它是建立在别人身心缺陷的基础之上,并同时使许多受众难堪或不安。

    今年春晚节目中,蔡明卖楼,这位明星口中不时会出现“老年痴呆症”这样的骂人语言,现在让我们看看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它会使多少受众不安。

    老年痴呆症学名是阿尔茨海默病,已被正式命名一百多年了,目前中国有老年痴呆症患者500万人之多,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仅北京就有近20万这样的病人。这样的社会群体性的病痛,在春晚这样的热闹温馨的场合,却肆意用来成为口头禅,尽管它的出发点是好的,蔡明在小品中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但一旦它成为“名人名言”就有可能在新年里流行,而在春晚观众群中,可能有数百万家庭因此而不安。它的影响力还不仅如此,一些青少年朋友也可能将其引入同学调笑语言中,使民间攻击性语言增添了新的恶意语汇。

    央视春晚小品越来越占据重要分量,因为它喜闻乐见、轻松活泼,并与生活紧密相联,它给过年的人们增添了许多欢乐。但是,影响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一些调笑语言甚至低俗的语言不应裹入其中。

    所以啊,相声小品真不好过了,都玩起“文明社会”“育人教人”来了。
  • 雄狮亨利
    应该封侯家马家等八家为相声八家,每家五千石,八家的家元,每年春节举行御城相声战,天览试和,胜利的可以担任一年的相声所.连三年胜出的为名人,连续五年胜出的为当世的名人.演出也不公开,只有将军老中,寄和众以上旗本可以出席.而且不许鼓掌叫好.表演之后将军下赐名马,腰刀.:D

    [本帖最后由 雄狮亨利 于 2008-2-10 19:22 编辑]
  • 设定
    个人就觉得那个抓违章的小品和后面那个说炒股的相声,还有点乐~~
  • O
    OpEth
    每次亨利的帖子都这么华丽。。。。。
  • w
    waterfirestart
    雄狮最近在研究战国历史?:D
  • a
    abe1007之马甲
    我觉得卖楼和炒股那俩节目不错。
  • F
    FCUKBM
    你不是开得太快,你是飞的太低
  • w
    waterfirestart
    也赞这句,但我老爹说这种说法老早就有
  • 雄狮亨利
    我觉得相声之所以有机会被批三俗就因为它还没死,要是死了就大可以像幕府对待能剧那样把它风干保存了
  • 网上的final
    句号的表演 超赞 的
  • t
    ttsyyh
    你们懂个屁,相声是要教育人的!
  • s
    shinken4503
    炒股那个有点牵强,卖楼最后的打假烂尾了
  • x
    xtpl
    在N年前(N至少大于10了)的《故事会》上看到过类似的笑话,所以这句绝对是抄的……
  • h
    hbk0
    只要不是為了政治宣傳服務,其實沒什么,本來就是搞笑
  • g
    gunflame
    不是粗布粗俗 我觉得关键是没有分级。。。每个人群看得东西都不一样
  • w
    waterfirestart
    ls说得对,特别是姜昆的,过瘾。
  • O
    OpEth
    讽刺不讽刺俺倒是不在意,够乐就成,不过现在春晚的相声哪头都挨不上。。。。。


    话说八十年代的言论空间确实比现在更开放。。。。。

    不然也不会狠打资产阶级自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