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的看大家吵架,忽有所感,可能是闲的

  • l
    liyufei
    我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因为一个小事跟室友辩得面红耳赤,最后谁也没说服谁。

    这个事情就是——到底什么是荷包蛋。

    我理解的荷包蛋,是水煮的,就是类似煮面条的时候,打一个鸡蛋进去,完整的出锅。

    但室友理解的荷包蛋,是油煎的,就像《天空之城》那顿简单的早餐里的美味。

    我说,你那个不叫荷包蛋吧,就是煎蛋啊。

    他说,你那个才不叫荷包蛋,那是水扑蛋。

    后来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差异”,比如到底什么是葱,什么是蒜,什么是蒜苗,什么是蒜薹,什么是红薯,什么是地瓜……

    再后来我们就习惯了。我们一致认为,这类分歧属于语言文化上的地域性差异。

    还有一类分歧,是属于饮食习惯上的地域性差异,比如粽子是应该吃甜还是吃咸,比如豆脑是甜还是咸,豆浆是甜还是咸,该吃饺子还是吃年糕,去饭馆吃饭碟子到底应该装菜还是吐骨头……

    再有一类,就是客观条件造成的认知地域性差异了。

    比如说,一元钱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一度以为,一元就应该是一个钢镚儿,要不投币什么的怎么设计?

    后来第一次去北京出差,吃惊地发现原来大家公交投币居然都用的纸币。

    当然北京算是比较见多识广的地方,起码一元硬币还是能用的,虽然公交投币的时候啪啦一声人家都会下意识看过来,搞得有些尴尬(很多年前了,现在去北京都是地铁或者打车,很少坐公交了)。我去的某些城市,居然很多地方不收一元硬币。

    后来我特地查了一下,发现只有某些铸币厂所在的区域,会推行一元硬币,全国大多数地方都还是纸币。

    类似的事情随着逐渐变成油腻的中年大叔,也就越来越多,于是遇到分歧的时候,往往我会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地域性的文化差异或者客观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认知偏差。

    比如说有人说海边到底能不能捡到某些东西,这个我觉得如果不限定区域的话就比较容易因为地域不同环境不同造成比较大的分歧,即使限定区域,也可能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产生一些刻板印象的观点。正如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

    也许,从某种意义上,大家都是对的。

    只是当把各自的经验和定义,用类比的方式套在同一件事情上,分歧就很容易地出现了。

    很多人(包括我)习惯性地建模,用简约的模型去对某件事情做总结。

    到底某件事是适用“偷菜”模型呢,还是适用“敲诈”模型呢?

    但往往实际情况,比简化的模型要更加复杂,地球在某些模型中可以简化为质点,然而它并不是一个点。

    也许真实的情况是,在一方看来是“敲诈”模型,另一方却认为是“偷菜”模型。

    具体情况到底怎么样,我还是不想妄下结论,就看看再说吧。

    日常版喃,没有劝架的资格,没有搅局的能力,仅仅有感而发。

    可能我自己也不小心把这事儿套了一个“文化冲突”的模型吧。
  • c
    chim
    硬币在温州乡下的普及起码是97以后。之前我去花硬币,都不找钱,必须花光。
  • l
    liyufei
    我查了一下,大概是这样——

    1992年,央行正式在上海、辽宁、浙江、深圳和江苏五个省市开展小面额货币硬币化的试点,逐地实行一元以下小面额货币单一投入硬币。

    因为这些地区靠近铸币厂,运输成本较低,方便货币的迅速调拨。

    上海自1996年后,小面额货币投放基本以硬币为主,目前已达到了纸币零投放的水平。

    在2001年,央行又在江苏、浙江、上海、广州、深圳、山东开展了小面额货币硬币化的试点。

    我一直以为是全国同时推的,后来发现原来是试点。
  • 张全蛋
    能理解并尊重别人的地域习惯,习俗,饮食也是一种高素质的表现,比如你认为的吃法,好吃的东西可能在别人看来根本就是不值一提,问题是很多人只会觉得自己的是对的,自己从小到大见过的就是正确的,只要不同就是异类
  • g
    guchg
    南方硬币多,因为潮湿纸币容易烂
  • 星辰大海
    不告而取视为偷不是地域差别问题吧
  • 4
    4color
    南昌有段时间公交不让投一元硬币,因为假币太多
  • 爱旅行的安娜
    什么是葱,地瓜,红薯,这都有争议?难道你们来自两个国家?iOS fly ~
  • 挺能说的
    荷包蛋为啥叫荷包蛋,不就是因为长得像荷包吗?管你蒸炸煎煮
  • 玛丽隔壁的老王
    在我概念中,这两种都是荷包蛋
  • g
    ggggjcf
    和而不同的态度
  • s
    sunrisering
    写得真好!见识、文笔俱佳!感谢楼主分享!小尾巴~
  • s
    seraphcso
    顶一下。。。
  • o
    oicqgod
    煮荷包蛋和煎荷包蛋。煮、煎,制作方式;荷包,形状描述;蛋,食材。
  • w
    william7744
    两小儿辩日 iOS fly ~
  • r
    ricosh
    瞧瞧人家,自己都不好意思打字了
  • x
    xin.h
    回复1#liyufei


    小时候我们都学马克斯哲学观,都学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
  • R
    R.R
    这文笔超过大部分公众号了
  • 不羁的猪
    小时候我爸爸煮的荷包蛋很完整漂亮 我自己弄都散了一堆沫沫咋回事呢Google
  • 我是哥拉斯
    只要蛋白和蛋黄整一起没搅碎的都叫荷包蛋。
  • c
    clouday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 y
    yangsir169
    文笔好,这种事居然也看完了
  • j
    josses
    地瓜是有争议的
  • m
    metalkj
    本版这种太多了怀疑大学都没上过 要知道大学宿舍是地域文化冲突最强烈的地方
  • 令狐飞云
    水开了就要小火,大火容易烂,还有就是不要戳破蛋黄
  • 令狐飞云
    广西对硬币接受度也不高,太容易丢了,掉了心疼,去找又不值得
  • e
    eddie777
    硬币的假币太多
  • 爱旅行的安娜
    回复23#josses
    地瓜有啥争议呢? iOS fly ~
  • 爱旅行的安娜
    想不通葱,蒜怎么会有争议?有点不可思议,莫非还有地方把葱说成蒜,蒜说成葱? iOS fly ~
  • l
    liyufei
    啊!是传说中的富士康小王子,好像最近没太出镜,是去阿里了么
  • 张全蛋
    回复31#liyufei

    最近在充电
  • j
    josses
    有的人认为 地瓜就是红薯,有的认为 地瓜是这个
    Hi_200627_0941.jpg
  • l
    lakefar
    楼主写的很好,赞一个。

    我再补充一种现在很普遍的情况,也会造成争执和对立,而且相当尖锐。

    那就是立场,有些时候因为立场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会产生巨大的分歧,现在网上的论战多是这种情况。
  • 电饭煲
    荷包蛋当然是煎的,水煮的是水煮蛋 iOS fly ~
  • C
    CraZyPC999
    我记得70年代就有1分 2分 5分的硬币

    小时候家里一堆,一看年代,都很早,为啥说不普及呢?
  • h
    hslcn
    北京驻点时找人换了好几千一元纸币。。回去坐火车感觉像黑社会交易。。好多捆新钱,整整齐齐
  • s
    snnk8026
    中国硬币就不该发明,没任何用

    你看香港很多硬币很好花出去,很多种
    国外也是如此,中国硬币有些地方人不收

    中国各种纪念硬币,说是能花,基本人家都不收,国家就是卖纪念币兑现的
  • r
    ryoluo
    33楼的在广州叫沙葛
    在小李子在戏里面有句名言,中文大概意思是,但你要批评别人时,请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一切。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 z
    zhdphao
    撸主一把年纪了终于收获到中学毕业的常识。
  • t
    tedzhang
    说一下蒜:
    两个湖北黄石的同事说,蒜就是指蒜瓣,蒜薹就是指蒜叶(苗),而蒜叶(苗)就是指蒜。
  • l
    liyufei
    地瓜前面有人说了,葱其实我现在觉得主要因为是品种问题。但观感真的差很多。
    我小时候概念上的葱是这样的:

    虽然没有像山东那种整根卷着吃,但切出来的葱花,是超大的,有拇指粗一层一层的。

    后来发现同学概念中的葱是这样的



    放在菜里跟蒜苗似的。

    当然了什么是蒜苗,我们认知也不同,比如我所说的蒜苗,他们叫蒜,而我以为的蒜,他们叫蒜头,他们的蒜苗,我们叫蒜薹……

    至于红薯的争议我查了下,好像也是品种的问题,就是长的圆的。
  • h
    hhygm
    馄炖 在全国范围内有十种以上叫法吧

    iOS fly ~
  • j
    josses
    一 个大葱,一 个小葱。
  • F
    Facebook
    哈哈,遇到喜欢争辩的,只回一句:你说的很对 iOS fly ~
  • 爱旅行的安娜
    回复35#电饭煲
    荷包蛋当然是煮的 iOS fly ~
  • r
    rsrteam
    这个我们叫葛薯 iOS fly ~
  • 我爱黎明
    对,主要是显得太蛋疼。
  • 五家渠
    在现实中男人间是不会有这种你来我往的长时间互怼,基本上很快就会动手。
    珍惜网上互怼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