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一轮牛市的路线图,时刻提醒自己认清市场【警示】

  • y
    ywgywg
    原文地址http://xueqiu.com/3416934698/332 ... mp;isappinstalled=0
    文章的开头,我们先要破除一个错误的常识。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经济好了股市就好,经济差了股市就差,其实宏观经济和股市的关系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中国GDP增速是美国的4倍多,但A股跌出了屎,而美股连创新高。决定股市能否走牛的关键是:市面上有多少钱,以及这些钱愿不愿意进股市。炒房能赚钱,放高利贷能赚钱,何必来炒股?只有房子和高利贷这吸金黑洞没人去玩了,这股市才能牛,此时股市就变成了下一个吸金黑洞。

    A股已经熊了六七年,这已经是中国最长一次熊市,但光是这个因素还不足以结束熊市,关键是从今年开始楼市、理财产品这两块业务不行了。

    从这两块释放出来的资金起码有数万亿,这些资金不会趴在银行的账上睡觉,必须要找一个出路,放眼望去,所有资产中最便宜的就是股市。

    现在股市才2000多点,而十多年前的股市就有2000多点,你找不到比A股再便宜的资产了。中国的股市有个神奇的特点,它可以在短短的1-2年里,把十年的涨幅都完成,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下跌的。也就是说,涨两年跌八年。如果你错过那上涨的两年,你就要苦八年。

    光便宜还不足以结束熊市,还需要一个政策推动,那就是10月底马上要开通的沪港通,A股不仅在中国是最便宜的资产,放到全球范围内看,也是最便宜的股市。外国的资金可能会通过沪港通这个窗口蜂拥而来。美元和欧元的利率已经史上最低,这就说明洋人的资金成本非常低,他们借了如此廉价的资金,买入中国低估的股票,未来会赚到难以想象的财富。到时候中国人又会抱怨说:为啥把这块最肥的肉给了外人?

    以上这些是基本面分析,从技术面来看,股市也有走牛的动力。我们都听说一句话: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沪指从6000点下跌以来的任何一次较大级别上涨行情都属反弹,原因是不论上涨幅度多少,都是在前期大幅下跌以后的上涨,属于超跌反弹,并非牛市。而本轮行情与此前任何一轮上涨都不相同,并非在前期连续大幅下跌后出现的反弹,而是在经历长时间震荡筑底的基础上酝酿出的上涨行情。从技术面来看,这次上涨不是反弹,而是反转。

    既然文章的标题是《下一轮牛市的路线图》,那么老端就来猜一猜牛市的实现路径是怎样的。

    1,这几年老百姓大量的存款跑去买银行理财产品,从去年开始是余额宝之类的宝宝军团,理财产品本质就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高利贷,他们拿了你们的钱跑去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理财产品收益率那么高,貌似也没啥大风险,那么老百姓自然把股市的钱拿去买理财产品了。

    2,经济不太好,特别是楼市涨不动了。那么开发商的投资就会谨慎,一旦开发商谨慎,地方政府也会谨慎,因为地方政府本质是搞土地财政。楼价涨,地价才涨,地价涨了,政府就能搞大规模基建了。

    3,余额宝之类的宝宝军团吸引了不少闲散资金,但政府一定有办法把余额宝的收益打到5%,甚至是5%以下(目前只有4%多一点点)。此时余额宝也没多大意思了。

    4,由于经济不好,上市公司也不敢追加投资,此时手里大量未分配利润还不如分给股东算了。于是你会看到股市的分红率大幅提高。

    5,股市大比例分红这件事儿,在以前是很罕见的,于是媒体不断报道,这让那些保守型投资人发现了机会,他们会想,与其买不知道谁发的理财产品,还不如买这些正经的上市公司,分红率也不低啊。不仅比定期存款高,比余额宝高,甚至比理财产品还要高。此时理财产品不仅吸引力下降,发售规模也下降了。

    6,光靠股市那点存量资金根本不可能折腾出牛市来,必须要吸引增量资金进场,第一批冲进来的增量资金是最保守的投资者,他们看中的只是低估值和高分红,他们还没想过投机这档事。

    7,能不能有牛市,就看这第一批冲进来的人能不能尝到甜头。如果他们能够尝到估值和分红双份甜头,即不仅拿到了超过7%的分红,股票本身的涨幅就很可观。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赚钱效应。目前就是这个阶段,典型例子如上汽集团,从3月底至今,股价上涨了59%,同时还有接近8%的分红,可以说第一批冲进来的人都赚到了。

    8,赚钱效应是一切牛市的基础。一旦他赚到了钱,他就会不断加大投入,而且还会鼓动别人一起来入市。如果出现了这一幕,那么牛市就真的要来了。所以,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决定了这只是中级反弹,还是根本性的反转行情。

    请密切留意每周的A股新开账户数,目前大约每周新开15-17万户,在牛市顶峰,每周新开超过100万户。我觉得每周新开超过25万户就已经进入牛市中期了。

    9,如果赚钱效应非常微弱,那么这波行情就到此为止了,此时还是熊市思维,即每个反弹都是逃命机会,每次买入都让人后悔。如果赚钱效应强劲,且媒体也不断鼓吹,那么就要立刻切换到牛市思维,即每个下跌都是入场机会,每次卖出更让人后悔。

    10,要想有赚钱效应,必须大蓝筹要发飙。创业板涨那么高,都没有赚钱效应,这是因为创业板都是少数机构在玩,赚到钱的人比例很低。只有当中国石油、工商银行这样的大象开始起舞,才会有足够的赚钱效应。

    赚钱效应的目的就是让没买股票的人都砸锅卖铁入市。

    2007年为啥股市如此发疯?我们来转发一段2006年底的报纸评论,我们看完就知道原因了:2006年年底,股指仿佛被工行、中行等大盘指标股给绑架了一样,随着工行、中行的不断创新高,沪综指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从2100点涨到了2700点以上,尤其令人疯狂的是,工行、中行等股市巨无霸居然一次又一次被封到涨停,它们成千上万亿的庞大市值规模,居然在炒家的哄抬下,犹如一只小盘股被不断拉高。【赚钱效应】

    2006年底A股其实已经从最低点涨了一倍了(1000点到2000点),此时大盘股才开始发飙。下一次大盘股要发飙,A股必须先要涨到3000点以上才行。

    11,目前炒股的人都是大爷大妈,年轻人很少,人民日报曾经发过这样一篇文章《年轻人为啥远离股市?》。现在股市里50到60岁以上的大叔大妈级股民持仓占比创下至少7年新高,而40岁以下曾经的主力股民占比连年萎缩。年轻人都跑去玩余额宝了,成立不到一年的余额宝,开户人数就超过了股民数量。这简直让人看不懂,按理说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高,但他们却不炒股,跑去拿5%不到的年化收益率,而大爷大妈年纪大,反而风险承受能力高,都在玩股票。

    12,年轻人都不玩股市这反而是好现象,这样一来,等到将来A股涨到很高的点位之后,他们就会冲进来高位接盘。此时媒体上的黑嘴门再鼓吹巴菲特的长期投资,让他们买下高市盈率的股票还打死都不卖,套了个结结实实。

    13,牛市初期,大家都很胆小,没人相信牛市到了,等到把新股民全部套在了高位,且所有人都相信大牛市来了。那么此时,下一轮大熊市就该到了。

    14,牛市能否启动,最重要的就是三条,第一,被低估值高分红吸引进来的首批投资者能否尝到甜头;第二,他们尝到甜头之后能否引发赚钱效应,继而开始滚雪球。第三,到最后股市能否把新股民全部套在高位,不把他们套在高位,就不可能有现在满仓的股民的暴富神话。

    15,如果从指数上来看:

    第一步:大盘极度悲观,空头肆虐,但是不创新低。

    第二步:先知先觉资金入场,大盘反弹。

    第三步:大盘回调确认。

    第四步:蓝筹股股指修正。

    第五步:经济面好转,股指上升。

    第六步:经济繁荣,投资情绪乐观,指数大幅上升。

    第七步:市场极度乐观,估值大大超越合理估值。【】

    第八步:先知先觉资金撤退,大盘高位震荡。

    第九步:人人相信黄金十年到来,大盘会永远上涨,此时牛市结束。

    16,一旦进入牛市,那么会发生以下这些事情:

    全面消灭低价股,低价股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绝对股价的低,比如2元、3元的股票;另一方面是相对股价的低,比如市盈率不到8倍的个股,市净率只有0.9的个股。这期间会涌现大量的戴维斯双击股。

    券商和保险会被爆炒。

    牛市炒券商,这个从来不错,保险涨是因为保险公司有大量股票类权益资产,大盘一张,保险公司也会赚翻。某个公司只要参股券商概念都会被爆炒。

    强者恒强,发疯一样涨的股票还会继续上涨,追都追不回来。

    所以在牛市里一定要敢于盈利,不能赚了点钱就害怕,就卖出。【敢于盈利和持股】

    你熊市套了那么多年都熬过来了,现在涨了反而就拿不住了?

    每次涨多了,就会出现突然的暴跌,但跌完立马就会反弹。

    市场开始讲故事,各种故事只要有人信,股价就会涨,涨完之后信的人就更多了。牛市里会出现大量的并购重组事件,每一次都会刺激股价发疯一样上涨。


    点击查看原图

    图中横坐标是时间轴,纵坐标是价值轴。虚线是股市的真实价值,而红线是股价,或者也可以说是股指。整个股市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潜伏期、醒悟期、狂热期和幻灭期。其中潜伏期延续时间最长,而狂热期延续时间最短,但是潜伏期的股价几乎很少上涨,绝大部分的涨幅都是在狂热期完成的。

    潜伏期是熊市的中后期,此时经济数据非常难看,几乎看不到复苏的希望,绝大多数股民已经被深度套牢,媒体上关于股市的信息也不会有多少人继续关注了。券商的营业部可以说门可罗雀,围在一起斗地主的股民都比看大盘的股民更多。但是那些聪明钱开始悄悄入市了,他们逐步逐步的吸纳股票,他们坚信经济复苏是迟早的事情,目前的股票实在是太便宜了。

    潜伏期之后是醒悟期,此时机构投资者开始大力加仓股票,并且集体唱多,股价第一次穿越了价值线,股市开始真正启动了。有趣的是,此时散户是净卖出的,他们不相信股价能够涨那么多,所以遇到上涨就抛售,然后彻底离开股市。此时股价会有几次大幅的下挫,这被称为“空头陷阱”。但是他们抛出的股票都被“聪明钱”捡入囊中。

    【目前应该属于醒悟期】

    醒悟期之后是狂热期,老百姓开始涌向券商营业部,人人都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跑去买股票。大家都觉得,这辈子不可多得的赚钱机会就在眼前了,如果错过了这个店,就没有这个价了。

    媒体此时也开始推波助澜,成天播放股市的相关新闻,一会儿是某某民间歌手创作的炒股歌曲,一会儿是某某介绍投资的微电影。上班族在工作的时候,全都开着股市小窗口看盘,他们心里想的是:一天的波动就是我几个月的工资啊,谁还好好上班? 【还没到这一步】

    每个人心里想的就是“贪婪”,此时的股市也非常顺利,不管是什么股票,你一买入就能赚钱,就算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子,只要买了股票,他就能轻松挣钱。

    此时股价已经远远脱离了其真实价值。一些聪明钱开始悄悄的撤离股市了。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会走的,因为经济数据非常好,不管是GDP、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全都保持在高位,实在看不到经济会衰退的征兆。在股市的顶峰,人们喊出了一些奇怪的口号,比如A股最忽悠人的口号“黄金十年”,号称股市还要涨十年,此时人们购买股票靠的只是幻觉了,股价几乎是直线向上涨。支撑狂热期到底能够走多久的关键因素就是货币政策,在宽松的政策下,人们很容易搞到钱,那么狂热期可以延续的久一点。但不管多久,泡沫早晚会破灭的,正所谓“树再怎么长,也不会涨到天上去”。

    狂热期之后很快就是幻灭期,股市急转直下,最初人们开始否认并自欺欺人的说,这只是短暂的调整而已,结果股价还真的开始反弹了,此时就是“多头陷阱”,但是股价却怎么也无法突破前期高点。

    失望的人们开始继续抛售,不管是聪明钱、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此时一心想的就是赶紧跑,所以股价会在极短的时间里遭遇自由落体——市场崩溃了。此时买盘非常稀少,谁要是敢买入,立马就是亏损。与此同时,糟糕的经济数据开始不断的击垮市场信心,以前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的负面信息,现在竟然成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

    幻灭期的末尾股价竟然大幅跌破了真实价值,甚至跌破了股市启动之前的价格,大盘已经超跌了,市场上你能看到的只有两个字“绝望”。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买入机会,最终股价会恢复到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但不可能再有大涨,因为散户们已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没有散户的狂热参与,股价是不可能有大突破的,然后就是绵延数年的大熊市。
  • s
    superzz_0
    比较理智的文章
  • 量产QUBELEY
    老文章了
  • x
    xenogearfan
    雪球的东西太脱离实际情况了,看看就行了。
  • 无蟹可击
    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人人都想在狂热期全身而退,但又有几个人能看到狂热期和幻灭期的分界?又有几个人可以淡然接受自己错误的判断?
  • s
    shchon
    雪球的东西恰恰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 B
    BlackGod
    根本原因是注册制 你不搞个牛市不弄个赚钱效应 那些在银行那里弄不到贷款的小企业怎么存活怎么创新 小强头都愁白了 就等新韭菜们上套了
  • 奋斗男
    这要如果周1 2 3 连续3连大跌跌破2900 估计就有人就开始振臂高呼:认清形势,大熊市来了
  • 量产QUBELEY
    说实话我今天踏空,心情很焦躁,下周一还涨说不定就要杀回去了
  • y
    ywgywg
    大牛市,抱紧就行了,别以为自己有预测短期市场的能力,我比较笨的,买了蓝筹睡大觉。偶而看个盘
  • a
    aiplus
    现在想想可转债真是好东西
    可以提前在熊市以面值价格买入埋伏好,拿在手里也没有太大压力
  • y
    ywgywg
    还能安全的上杠杆。不怕被套,你要做的只是等待牛市的到来就的行了
  • Y
    Yit
    马克
  • d
    dorashop
    这次牛市明显不会这么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炒股门槛的大幅降低会让狂热期来的更快,加上有各种类似的文章让大家警惕狂热。都在警惕的狂热就不会来或者让人意识不到他来了。
  • 量产QUBELEY
    心脏受不了啊
  • y
    ywgywg
    买一张去月球的机票!哈哈
  • 泡面哥
    看看就行
  • 不吃胡萝卜
    好文学习了,求问现在进场还来得及吗?
  • 百鬼
    配合真实大大的预测下星期就应该到2-2顶了接下来的2-3就是文章图上的初次回调
    这个应该是大家重仓的好机会
    熊有各种的熊法 但牛的走法就只有一种确实就是这个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