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组京沪高铁动车因故障召回

  • t
    ttsyyh
    posted by wap

    来源: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 刘春瑞 郭超)昨日,中国北车向铁道部请求召回在京沪高铁运营的全部54辆CRH380BL型动车组,以对故障原因系统分析,全面整改,已得到铁道部同意。
    近期,中国北车所属长客股份公司生产的CRH380BL型动车组连续发生热轴报警误报、自动降弓、牵引丢失等故障。中国北车宣传部长谭晓峰表示,铁道部近日决定对全路运行图进行调整,利用这个档期,中国北车报请铁道部同意,在已暂停长客股份公司生产的17辆CRH380BL型动车组出厂的基础上,召回所属生产企业已投入运营的全部CRH380BL型动车组,以对故障原因系统分析,全面整改,确保源头质量,确保安全运营。
    谭晓峰向记者透露,CRH380BL型动车组出现故障70%归因于零配件供应商的不合格产品,30%归因于工作人员现场处理故障不力。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欧国立认为,北车的主动召回,说明该型号列车在质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瑕疵,在稳定性、安全性上还存在漏洞。召回也是迫于安全的压力,至于是不是受到上层压力,目前还不清楚。
  • 结城晶
    我颤抖了。。。。
  • H
    HarryDean
    擦。。。。这算不算承认自己吃回扣了????

    70%质量问题?采购时候官员们就只看票子,女人,回锅肉了吧?零件啥情况被忘到宇宙另一端了?
  • z
    zwxworld
  • c
    cold
    关于高铁降速,提供两个材料供对比 [ 忘情 ] 于:2011-04-15 03:22:17 主题帖

    针对河里的激烈辩论,我转两个材料给河友进行参考对比。这是今年春节后跨越及其四大护法之首在武汉动车基地的讲话,路内正准备进行全员记名学习,跨越就倒了。中国的事就是人亡政息。跨越一倒,有关他的任何文件、讲话都迅速消失了。

    但是,人倒了,问题就不存在了吗?有问题不可怕,关健在于如何解决问题?有人选择了退缩,但如果跨越在,他肯定选择前进,在前进中解决问题。可惜了呀。

    动车也好,高铁也罢,问题的根源在哪儿?我认为在人。这个问题我以后有空会专门写一篇来详细谈。在非公开场合,跨越的话讲得更猛,应对动车存在问题的思路更给力。其实许多事情并不一定非要得到内部消息,大家从这两个曾经公开下发的材料里其实也能品出许多隐台词。

    附一:刘部长“2.6”在武汉动车基地的讲话摘要

    2011年2月6日,刘志军部长到武汉动车基地检查并作重要讲话,摘要如下:

    新春佳节来看望大家,为同志们的成长感到高兴。我详细查看了动车组三级修设备设施,以及即将投产的四五级修检修库房,也检查了二级修作业,了解了动车组检测和探伤的关键设备。今天,铁路局、高铁运营单位以及主机厂、动车基地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代表都在场,我提几点要求。

    要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高铁是国家的名片”。我们要认清,从事中国高铁事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工业化进程中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肩负着中国铁路发展事业的历史使命。我们的高铁快速发展,是在为提升整个国家的装备水平服务,是在为基础工业现代化服务。要教育每一名职工,对每一名进入高铁的职工都要讲入门第一课,讲使命感、责任感,还要讲事故案例,讲“4.28”、“7.29”等事故是怎么造成的。要设法让职工理解,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抱负,要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只有理解了、增强了,才能做到敬业爱岗,才能在每一个岗位上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现在我们发展到这个程度,社会上是有疑问的,有的人说发展过快了、速度过高了、规模过大了,还有人说我们在“洋跃进”,国外也有一些声音,有些日本人、法国人或德国人心里不服气,贬低我们的管理。这些都不要左右我们的思维,我们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要确保每一列车上线运行是绝对安全可靠的,用可靠的质量、用绝对的安全来回应社会的质疑。

    要切实保证绝对的安全可靠。无论是工厂、还是运营的同志始终要围绕“安全”这个核心。我们讲高速列车是陆地航班,其概念是什么?就是要绝对万无一失。陆地航班的概念就是绝对万无一失的,上线的高速列车就是要比照卫星上天、比照空中的飞机,卫星和飞机发生故障能“停车”吗?列车司机就是要集中开车,不要担当机械师角色,就是说车一旦上线就不能有故障,动车组在一定运行时间内、一定运行里程内、寿命周期内是绝对安全可靠的。为什么要把基地主任配成副局级,也是为了增强管理责任。责任的具体体现,就是要牢记“不懈怠”,一旦我们懈怠了出现了问题,毁的是什么?是整个事业,所有的在建规模都会停止,影响中国铁路发展、影响民族复兴伟业、影响党的执政形象。我们要吸取协和飞机被迫进入博物馆、德国ICE降速导致发展停顿的教训。高铁每增开一条线,我们就会多一份责任。现在里程已经达到8000多公里,到2012年是1万5千多公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果要享受事业的成就感,就必须承受巨大的责任感,如果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安全出了问题,那后果是灾难性的。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高铁的安全成败在移动设备。我们的固定设备是可靠的,一片梁有9吨重,是足够承载动车的。安全的关键就在于“车”,怎么保障车的安全?靠动车基地、动车运用所来保障出库的绝对安全。

    要注重科学管理。三年的时间能建成如此规模,使高铁列车的运营维护有了基本保障。我们要认真思考,在“机控”的设备设施到位后,不能忽视“人控”,要着重考虑“机控”与“人控”的有机结合。“机控”的关键在于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人控”的关键在于人员素质,必须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使之适应中国高铁的发展需要。

    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动车基地的干部职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要看到,中国高铁运营的时间还不长。与成熟的运营维修机构相比,我们的动车基地虽然硬件好,厂房及设备设施优,但是我们在现阶段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以及员工的工作理念还有一定差距。武汉动车基地三级修试修取得了成功,但是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作为运营单位,理应先当好“徒弟”,需要向师傅学习。铁路局、动车基地的领导要告诫我们的职工,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尤其在现阶段要虚心向“师傅”学习。在检修管理方面,要重视运营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主机厂的制造技术是运营技术的源头,可以担当“师傅”的角色,动车基地应当好“徒弟”,通过开展技术合作,逐渐丰富检修运营经验。

    要把中国高速列车的制造和运用舞台搭建好。主机厂要深入发展,离不开铁路事业发展的大舞台。中国的舞台如果不够大,我们引领世界先进,世界的舞台很大,但关键是要把国内的事情做好,才能到世界舞台做好事情。制造与运用之间要相互支持,制造商支持运营商就是支持自己,关键是正确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不要“留一手”,培育运营的专家就是做大舞台。铁路的发展,需要大批的领军人物,将来不管是制造方、还是运营方,你们中很多人能够到国外担当专家,应该有自信。

    附二: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关于贯彻落实刘部长讲话精神的要求

    刘部长在春运期间下基层检查工作,事先安排要看动车基地。今天用了一个半小时全面系统地检查、考察了武汉动车基地,从四五级修到一二级修到配件库,看的很全面,并在二级修现场做了详细的了解,是我们动车基地建设以来,刘部长进行的一次深入、全面、系统的考察。

    刘部长在检查过程中的兴致很高,谈了近半个小时。请装备部安排近期组织全路机辆部门学习贯彻刘部长在武汉动车基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做好机车车辆装备制造、运用维修和运用管理。为什么说刘部长讲话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高铁发展到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刘部长做的一次重要讲话。这和当初我们引进、消化吸收那个时候的历史条件不同,和第六次大提速第一批时速250公里动车组上线也不同,这是在一个新形势、面临新的任务、新的挑战的情况下,刘部长提出的系统全面的一次要求。在30分钟的讲话中,对装备的设计制造、运用维护、配件管理、源头管理、我们运用维修工作中的现场管理、人员素质等方方面面都做了阐述,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甚至构想到了我们以后走出去以后怎么办,既想到了我们面对困难、面对挑战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反复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在取得成绩、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同时,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刘部长的讲话很全面,装备部、武汉局、工厂一定要贯彻落实好。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刘部长讲话提四点要求。

    第一,系统学习和领会刘部长讲话精神,牢牢抓住精神实质,他的实质、他的核心就是要把中国的高铁事业、中国的高速列车制造、管理、运用真正推向能够引领世界的高度和新的平台,真正做到世界第一,这是核心内容,一定要认真贯彻领会。

    第二,安全为核心,这是刘部长自始自终强调的,有了安全,我们就有了发展条件和环境,没有安全,我们将失去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刘部长对这一点讲的比较重,无论是工厂的同志还是运营管理的同志,都要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从高铁走下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来之前,我看了两个文件,一个是上海对火灾事故的处理,一个是河南矿难的处理,感觉责任在肩,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和后果,必须承担安全出了问题以后的所有责难。心情很沉重。为什么刘部长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就是原因。所以,安全的问题请在座的同志要想的更复杂一些,想的更重一点,决不能让中国高铁发生悲壮的那一页。但大家不要过于乐观,一个这么大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我们的思想认识中,要把安全这个问题放在我们学习贯彻领会刘部长讲话精神、抓好当前工作最最重要的位置。

    第三,今年适当的时期,要认真总结动车组的运用检修工作,从修程修制、检修方法、检修体制、工装设备进行认真梳理,包括目前形成的架构,制造是运用维护的源头,部件供应生产又是制造的源头,如何把三者融为一体,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的,刘部长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我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把他们剥离开,因为其中的技术太复杂,对于这些架构型式的考虑,要认真开一次会议,把目前的做法、未来的走向、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固定下来,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最终是自上而下。因为最终是要统一的,自下而上是一个群众性的创造性的过程,自上而下是一个标准统一的过程,装备部要认真总结检修模块中好的实践经验。现在四个动车段,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创造和探索,都有自己好的做法,怎样及时标准化,装备部在今年六月份前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要很好地总结,今年下半年,动车段一至、四级修都已经覆盖,该统一的一定要统一,在这一点上四个动车段做了很好的探索,装备部也要组织好。

    第四,对工厂而言,对高速列车检修运用的情况不断进行整改完善的力度还不够,从广州调研的情况来看,三型车故障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必须抓紧时间。究其原因,思想上有什么问题、管理上有什么问题、技术上有什么问题,我怀疑是思想上的问题。380B在杭州发现了故障,又是轴温报警、又是封锁,沪杭线不到160公里,这个状态京沪线还能开得了?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解决,不能再把这个问题带到京沪线上。三是工厂自己解决三型车的问题。要把京沪、380做成精品,目前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刘部长的讲话主要是针对动车基地,我就提这么四点意见,必须立即抓好落实。最后,刘部长委托我,转达对大家的节日问候。需要强调的是,春运真正的高峰在节后,所以一定要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把动车搞好。现在担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检修周期,任何人不能修改,安全第一决不能动摇,当前动车使用效率必须服从于质量和安全。二是出库质量,高速动车必须确保出库质量,做到万无一失。
  • a
    aweiwei
    人倒政息啊……

    整个盛光祖真是差远了,不能因为再过两年就退休,非要把高铁生生毁掉啊!
  • h
    horabmw
    和刘志军差太多了。。
  • O
    ORICONF
    "刘部长好啊,太好啦。。。。。"
  • 李鬼
    讲讲话就能解决问题的话, 影帝也就不再是影帝了
  • i
    iorilu
    我预感高铁整个可能推倒重来了, 不过对tg来说好事啊, gdp又有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