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了,要说这魔都也的确离不开那些外地人啊。

  • T
    TOSHIKI1980
    最近开始那些外地的基本都开始返乡了。

    最直接的影响是早上起来卖早点的摊贩差不多都回家了,现在买个早饭难啊。特别是有几家卫生度和口感都不错的。现在早点只能开封菜解决了。

    然后是菜市场的摊位直接减少,那些熟识的也回家了。偶尔买些烤鸭啦,炸鸡的都不在了。想话小价钱打牙祭的愿望只能等来年了。

    不过最操蛋的是外地现在那叫一个慢啊。

    就想到以上这些,还有想到的大家来说说啊。
  • 少先队员
    其实谁都离不开谁吧。。

    知识、能力、效率、劳动力、分工等等。
  • S
    SC5120801
    。。国家的一些制度该改改了。。福利什么都不配套啊。。农民工真的挺辛苦的
  • c
    casiosushi
    我倒觉得过年清静多了
  • h
    handsomeken
    社会分工而已。
    福利配套了,快递估计就很难10块钱一单了,蛋饼也很难2。6一个了。
    谁都离不了谁,好比美帝和天朝的关系。
  • d
    darkgame
    国家有钱都买美国国债了,哪来多余的钱给P民啊
  • a
    aironline
    福利配套了凭什么快递就不能10块一单了?
  • t
    taxijyl
    他们不回来,我宁可天天开封菜

    6块钱的早晨,营养和卫生成都秒杀门口的锅贴生煎
  • S
    SC5120801
    我说的不是工作。。是社会福利。。农民工不能享有当地人的福利。。这个确实要改。。福利不配套农民工的消费就上不去。。刺激内需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 b
    blood
    多花2元钱,去吃mc和kfc也成啊
  • f
    fat508
    6快钱的kfc有营养?
    难道上海的各个kfc早餐不一样?
  • S
    SC5120801
    。。买美国国债一方面是投资保值。。另一方面是跟美国搞好关系。。另外外汇是用来买技术买资源什么的。。不过欧美封锁了死活不肯买。。我们的汇率确实也有问题。
  • r
    rb
    实际上离开了他们,自然有其他人来填补。
  • J
    Jeffrey
    K房小姐少了,选择余地小很多
  • Z
    Zico2003
    外地人还是少点好,魔都本地吃早点的地方多了去了

    买菜什么的可以去超市大卖场,质量,新鲜度一样的……
  • h
    handsomeken
    您一个月所得税四金啥的交多少?卖煎饼的交多少?
  • h
    handsomeken
    卖场的工作人员都是本地人?菜都是本地长的?
  • 东北打机的汉子
    这贴赤裸裸的排外了,我是硬盘,我就是不走!
  • 1
    1945
    方便不是价格优势吗?
  • Z
    Zico2003
    过年了,超市生意比平时好了很多,并没有因为外地人返乡了就关门倒闭啊,究其原因,可能我家附近这几家超市卖场就根本不依赖外地人吧,还可能有别的原因,那就不好说了

    菜么,魔都郊区有的是大棚,啥菜种不出?!
    再说了,菜本不本地好像没啥关系吧,非要钻这犀牛角尖就很没意思了……
  • J
    Jeffrey
    小摊的早点不太敢买啊,害怕地沟油
  • S
    SC5120801
    。。还在读书呢。。。。这方面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城市化福利配套不了的话真的是虚的。。国家这方面的研究调查很多了。。
  • 夏川光
    KFC的豆浆还不错。。。
  • 1
    1945
    我觉得KFC的饭量,根本不考虑我这种饭量大的人。

    我一般不愿意吃KFC,人家能饱的量,刚把我的馋瘾勾上来。

    所以我一般吃体积大一点,分量足一点的,起码填饱肚子。
  • 1
    1945
    超市里那种10几块一整只的奥尔良烤鸡,我喜欢买。

    那肉量,要买KFC起码得花30元以上。
  • 文丑但颜良
    233 不知道为啥有人觉得那些滩头买的早饭干净还营养。自己超市里点牛奶什么的泡点麦片。就着面包之类的不比那些营养干净吗。这些东西难道弄起来很烦吗还是自己弄早饭都懒的弄么。哪怕弄点隔夜饭泡开水做个菜泡饭或者白开水泡饭过皮蛋和咸蛋什么的都美味无比啊。更何况超市还有那么多速冻水饺方便面之类的可以选择。实在想不出去吃滩头的理由
  • d
    duryu
    对不起,起码魔都的郊区有好多菜地,本地人农民种菜的也大把,乡下阿婆挑出来卖的菜还比大棚菜要贵很多,因为本地人下手没那么狠,可惜市区里的好多老百姓天天都在吃大棚里出来的农药菜。
  • 井冈山剿匪记
    晚上睡的晚,早上起的早,懒人们都是掐点去上班,还真没时间在家准备这些。
    最关键是早上起来面包麦片之类的甜的东西我根本吃不下去。。。
  • 耳朵
    经济结构吧…毕竟整个经济体要靠那么多人养活着…全走了的话,很多超市很快就会关门的…你指望平时他还有那么多生意么…然后你就会发现找个超市走走路也不是那么短时间……

    上海之所以是上海,因为是窗口,一个各路英豪聚集地,你不欢迎也没办法,地理位置决定,并不是说你想怎样就怎样,如果早年没有大量人员的聚集,也就没上海,上海也就是个其他普通沿海城市一样,本地人现在的优越感也就没那么好了吧……

    你要彻底不给人家外地人呆了,那么跟闭关锁国有毛区别?-_-

    外地人都走了,目前的公司、工厂,就凭现在本地人那些要价要求能搞得起来?没了企业上海税收全靠房地产么?- -没人窝上海,房产搞个毛……
  • r
    robroys
    交通流程了 街道干净了 最喜欢过年时候的上海
  • 呕吐啊
    6块吃不饱 3个6块还差不多
  • s
    shiningfire
    外地人春节返乡北京半瘫痪 市民吃早餐成难题
    http://www.sina.com.cn2011年01月27日01:57 新京报
    位于光明路的一处早餐点,几天前已经停业。 本报记者 张伟峰 摄

    本报讯 (记者张伟峰 朱开云)离春节还有一周的时间,随着大批外来务工者的返乡,新一轮的保姆荒、废品荒、用餐荒正在蔓延开来。

    外地人当家小店提前歇业

    近两日,记者通过走访京城10余个社区,发现一些早餐铺、废品回收点、维修店等都已歇业打烊。

    河南人程乾欣从1993年就在石景山雍王府村收废品,昨日,程乾欣说,去年12月份,他每天能收五六百块钱的废品,随着年关的临近,许多收废品者都回家了,即使在废品价格未变的情况下,他的废品也好收多了,每天比之前多收几百块钱的废品。

    据西城大院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冯宝良称,其所在小区的一些餐馆、小店今年返乡时间较之往年提前。他分析说,是因为他们今年的收入都增加了,越晚走车票越不好买,因此,很多人早早就回家了。

    市民生活感受多方面不便

    在西城大院社区,居委会原本打算在小年请孤寡老人到附近餐馆吃个团圆饭,但因为餐馆关门,昨天只能改在小区里,买来面、肉、菜,由大家一起包饺子。

    提起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多市民都感到极大的不方便,家住虎坊桥的市民张先生称,为了修手机,他走遍小区周边都吃了闭门羹,几乎所有维修店都关门了,至今,他的手机还处于瘫痪状态。

    在天通苑,平时不在家做饭的蒋先生称,他在国贸上班,周末的饭都是在楼下的小餐馆解决,吃个盒饭就可以了,而从上周末开始,楼下的两家餐馆歇业,他只能多走20分钟的路去别的餐馆吃快餐,不但时间长,而且开销也增加了。

    住在新东城左安浦园社区的刘先生称,他家楼下原有个收废品的站点,他每月都会将家中的报纸等废品送到这里回收。本周一他休息,为迎接春节,他准备将家中的废品清理一下,但他发现收废品的人已经不在了。据他了解,这位收废品者也是回家过年了。现在他不得不将废品堆在阳台上。

    而在有的小区,由于保洁员集体回家,居委会工作人员只能自己动手打扫卫生,身兼“多面手”,显得十分繁忙。

    专家建议早意识早做准备

    昨日,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称,目前,北京市民因外地人离开遭遇生活的困难,表明北京的发展,离不开外地人的贡献。但是,这种困难只是暂时的,同时,市民也应该早意识早做好准备。

    冯宝良等多位人士则称,春节期间市民生活遭遇不便,不光是流动人口走了,也说明现在的人依赖性增强。他们建议,春节期间,市民可到超市购物,自己学着做一些家务等,积极寻找替代办法解决这种短期的生活不便。

    ■ 人物

    身份:环卫工

    姓名:孙玉海和陈玉梅

    10个春节仅回家一次

    昨日下午,朝阳门桥的南侧有两间简易房,一间是会议室,一间是休息室。此时,会议室桌子和椅子上,放着猪肉、饮料和瓜子等,而另一个约6平米的房间里就是环卫工人孙玉海和陈玉梅夫妇的住处。

    “我好多年没回家过年了,”孙玉海憨厚地笑道。他称,夫妻二人今年仍将在京过年。

    孙玉海说,他是河北沽源县元房子村人,家有40多亩地,因为地里收成不好,家里困难,2000年12月31日,他和爱人来到北京当了环卫工人。

    每天早5时至11时和下午1时至5时,是孙玉海夫妻的工作时间,没有休息日。

    孙玉海说,为了省下车费,他们来北京的第一个春节就是在这里度过的。除夕夜,两人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时,心里一下子就难受起来,他想家里60多岁的母亲。直到2004年,他们的春节才是在家过的。

    他说,如今不回家过年,完全是因为10年来的生活,他已深深爱上北京。春节期间,将烟花碎片扫干净,也是他愿意做的。

    ■ 案例

    取暖 平房市民买煤无人送

    50多岁的市民马女士一家住在新西城大院社区的一座平房里,多年来,他们都是依靠烧蜂窝煤取暖。

    前日,马女士说,每到冬天取暖季,他们取暖和做饭,每天要用8块蜂窝煤,一个冬天要用近1000块煤。但是,因为她家环境狭小,不能一下子将一冬天的煤买下,而是用完一车再买一车。

    马女士说,1月22日,她家的蜂窝煤快用完时,她就给辖区的蜂窝煤站致电,但该站拆迁了,而联系其他煤站,对方告知许多送煤工回家过年了,无法及时送到。“可把我急坏了。”马女士说,如果买不到蜂窝煤,她都无法过冬。

    早餐 烧饼店歇业街坊郁闷

    6年来,新东城东壁街的胡同里,有一家烧饼店,因该店的烧饼好吃,口碑远扬,每天都有许多人排队购买。

    市民陈先生说,这家做的烧饼香脆,吃着特别爽口。他就在该烧饼店附近上班,每天早上,他喜欢到该烧饼店购买三个烧饼吃。

    但1月22日,他再次去购买时,该烧饼店已歇业,他的早餐也因此遇到困难。

    该烧饼店房东马女士称,该烧饼店是安徽人经营的,因回家过年就关门了。估计将在正月十五后开始经营。

    另一位84岁的李大爷说,他也爱吃这家店的烧饼。往日,他要排好长时间的队才能买到。现烧饼店关门,也让他很郁闷。“看来,大家谁都离不开谁。”

    家政 十人找保姆只能解决俩

    往日,位于新东城东四十三条的农家女居家养老服务社里,总是坐着许多等活的家政人员,而昨日,仅三名工作人员在值班。

    “很多人都回家了。” 东城区农家女居家养老服务社负责人方为芳称,他们家政公司有150多人,年龄在20岁至50多岁,每人都会洗衣做饭,都是收拾家务的好手。因这些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从本月12日起,就有人开始回家过年。之前,家政人员比客人多,现在客人比家政人员多。从本周一开始已有10人要求找家政人员,而他们最终只安排了两人。

    本报记者 张伟峰
  • j
    jammin
    嘻嘻看吵架
  • 四百击
    宁愿不方便点也想图个清静
  • 腚眼冒热气
    哇 又有地域贴可以看了~~~
  • q
    qdfishmen
    看这个帖子的回帖,就应该让那些排外的上海人 多来几天 没有外地人的生活

    希望有上海本地人 能主动的去从事 炸油条 送快递 清洁大楼等一干 外地民工从事的工作
  • 腚眼冒热气
    我天天吃的那家鸡蛋饼师傅, 今早上聊天说他二十九才走,明儿给他拜个早年辛苦了一年,天天起早贪黑,两口子挺不容易的
  • 伊肯
    这种行为跟一边享受中国制造供自己消费,一边骂中国人的美国SB有什么区别?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在乎这些的往往是没竞争力,工作生活被别人威胁的。
  • k
    kingjob
    很简单,我们的工作机会受到外来人口的竞争,所以必然排斥你们。

    当然等我们到了一定层次了,压榨你们的劳动力还是很爽的。

    便宜,听话,是新人。等老油子了辞退好了,反正也只是一年一签的临时工。

    关键的关键就是,说什么技术性的东西不能让你们学会啊啊

    咔咔咔咔
  • f
    fat508
    楼上的楼上别太当真,没意义的。

    [本帖最后由 fat508 于 2011-1-31 00:14 编辑]
  • 我不是苍雪
    哇,真扭曲啊
  • 母狮亨利
  • D
    DvRyu
    接触过不少本地农民,大部分田都是包给外地人种的,但自己会留一点地,自种自吃,不单是为省钱,外地人种出来的菜他们不敢吃,农药化肥啥的滥用,洗起来就直接在工业污染的河水里涮。。。
  • x
    xdd
    Kfc mc 也是外地人过半的
  • m
    mirokuneal
    这贴充分反映了
    某些上海本地人的下限
  • h
    hhhiro
    卖场本地人干不了?没外地人就歇业了?菜肯定不是全都本地种的,所以请回去种菜,你们来了谁种地?
  • S
    SeanAngela
    别想当然了
    现在魔都郊区本地人还有多少人能吃得了种地的苦?
    大片大片的菜地都是承包给外地人在打理
    本地人都忙着打麻将呢
  • y
    yangjuniori
    这些本来就应该是上海人干的事情 被YP抢掉了饭碗头了
  • 杀戮者
    posted by wap

    早点和烧烤难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