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第五篇大结局】掰开来说胆固醇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 甲级战犯他祖宗
    第一篇生酮饮食:http://club.tgfcer.com/viewthread.php?tid=7532521
    第二篇为什么胖:http://club.tgfcer.com/viewthread.php?tid=7543525
    第三篇恶魔是啥:http://club.tgfcer.com/viewthread.php?tid=7544309
    第四篇吃肉变胖:http://club.tgfcer.com/viewthread.php?tid=7570518


    首先照例声明一下:
    - 仅分享知识,不构成饮食建议。
    - 我的立场很明确:本人是严格低碳水生酮饮食执行者(具体看上面第一篇)
    - 同样表明立场:我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垃圾是垃圾是垃圾(重点说三遍,具体看上面第二篇)

    声明完了,开始

    上面第二篇提到了一个点:...葡萄糖会在肝脏被消耗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化变成一大堆以VLDL/JNK-1为首极坏极坏的大魔王...本文将围绕这个VLDL进行解说(至于另一个JNK-1大家知道会引起炎症就足够了)

    问题一:什么是胆固醇?
    答案:胆固醇是一种脂类分子,分子式C27H46O——一共74个原子。分子结构在百度百科能看到这里就不贴了。
    这玩意可是身体细胞的必要组成成分。就算人不吃胆固醇,身体也会制造胆固醇。

    问题二:凡是看过血检结果的人都认识两个名词:HDL和LDL,所谓“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胆固醇也分好坏吗?
    答案:胆固醇只有一种分子结构,就好比O2氧气只有一种分子结构。胆固醇不分好坏,就好比氧气也不分好坏。所以“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表述完全是一种误导

    问题三:既然是误导,那这HDL和LDL是啥玩意儿呢?
    答案:是载体。HDL/LDL全名High/Low-density lipoprotein,高/低密度脂蛋白——不是胆固醇(脂类),而是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结构很大,形成一个球状物包裹住很多东西,其中包括各种脂类比如胆固醇。为啥要用蛋白质包裹住胆固醇呢?因为脂类是不溶于水的,自然也不溶于血液。直接往血里倒油,就好比直接往你家洗手盆倒油,都粘在洗手盆上了。为了把脂类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需要用LDL/HDL将这些脂类包起来再运送。可以把HDL/LDL想象成一个个包裹着脂肪的“脂肪小球”在血液里来回流动。

    问题四:那所谓“高密度”/“低密度”又是啥意思呢?
    答案:密度高低取决于载体大小。既然是血液中包裹着脂肪的小球,那么越大的小球密度越小——因为脂肪密度比血液小,越小的小球密度越大。因为大小不同,HDL/LDL担任了不同的角色。

    HDL我们都知道是好东西,这里就不谈了。现在重点关注LDL这个“坏东西”

    问题五:LDL为啥是“坏东西”?(为啥用引号?)
    答案:这个问题其实不成立。LDL并不是一类脂蛋白,而是一大堆(7类)不同脂蛋白的总称。具体看图:

    实验表明,LDL1和LDL2未经氧化,完全无害。只有LDL3~7经过了氧化,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所谓“胆固醇堵塞血管”就是这几个家伙造成的。

    现在定理一:摄入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液LDL。具体看图,这是病人甲的血检结果:

    病人甲吃了很多饱和脂肪,然后LDL1和LDL2突破天际了。
    如果他去血检,医生一定会吓一跳说胆固醇爆表了赶紧多吃青菜少吃肉。不过实际上我们看到,虽然他的LDL1和LDL2很高,但LDL3~7可以忽略——这人健康得很。只是很可惜,常规血检最多只会检查总体LDL含量,是不会检查下面的子项的。病人甲被误诊了。

    那有人会问了:那我不吃饱和脂肪不就不增加血液LDL了么?岂不是更好?
    那就看看病人乙的血检结果吧:

    病人乙没吃太多饱和脂肪,但是吃了很多碳水化合物。是的他的LDL水平比病人甲低,但是LDL3~7高多了——这人更不健康更容易得心脏病。但是很遗憾,他的医生会非常满意,说你的饮食很均衡,请继续保持。病人乙也被误诊了。

    所以改写定理一:摄入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液LDL,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上面那张图的标题是“碳水化合物让LDL变坏”——重点关注“变(TURN)”字

    【本文重点】
    问题六:碳水化合物怎么就让LDL变坏了?
    还记得本文开头的“大魔王”VLDL吗?VLDL=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超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LDL其实是一类东西,只是VLDL体积更大罢了——体积越大的脂肪球密度越低。
    碳水化合物吃下去以后,一部分被肝脏转换成VLDL——个头很大的脂肪小球。然后这些小球通过血液被传输到身体组织,装载东西被释放出来,体积不断缩小同时密度不断上升。渐渐从VLDL变成LDL了。具体看图:

    注意看LDL上面插了个B100标签。这是一种蛋白标记,存在于每颗LDL小球的表面。这个标记的作用是一种“身份标签”。当VLDL在血液里游走一圈变成LDL回答肝脏的时候,肝脏能识别这种已经完成了使命的“载体”,并且进行回收。换句话说,VLDL/LDL生于肝脏也死于肝脏,就是靠B100的指路功能。

    那么万一这B100被损毁了,会发生什么事?很简单,肝脏无法识别完成使命的LDL“载体”。LDL只好在血液里漫无目的地游走。直到有一天,某个血管壁发生了炎症引发一群巨噬细胞去救火。这帮巨噬细胞一边努力扑灭炎症一边会吞噬血液中的迷路LDL,胆固醇因此也就沉积在血管壁——这就是所谓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胆固醇堵塞血管之说就是这么来的。


    B100又是怎么被损毁的呢?
    答案:糖。看图:

    LDL被糖化,再被氧化。这个过程中B100就被损毁了。

    以上都是理论。实际临床数据又怎么样呢?最后一张图:

    X轴是血液胰岛素水平(血糖越高,胰岛素越高),Y轴是血液胆固醇含量,Z轴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可以看到,血糖低的人,胆固醇高低对发病率影响不大。但是血糖高的人一旦有高胆固醇,发病率程指数级别上升

    如果上面那些都不看,请记住定理二就够了:碳水化合物才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 C
    Cylone
    mark一记
  • r
    reinhaidvon
    mark,虽然已经看不懂了
  • 龙与俯卧撑
    本人高胆固醇还爱吃糖,是不是就等着血管壁爆炸了,;企鹅打滚;
  • g
    gopcboy
    即使是相反的论断
    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证据
    最重要的是均衡饮食
    单一的认为哪一种食物(特别是人类几千年验证过的)是恶魔 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上只是对看帖的朋友提醒一下

    至于楼主,当然完全有实践自己笃信的理论的自由,希望你能健康。
  • d
    djkiller
    感觉lz已经走火入魔了 其实论文么就像ls说的你能找到几篇支持的基本就能找到几篇反对的

    [本帖最后由 djkiller 于 2018-11-26 12:03 编辑]
  • g
    gopcboy
    没有哪种食物是一定有益或者有害的

    其实要做到不挑食,丰富食谱,爱吃的不多吃,不爱吃的不少吃,已经差不多够了

    可惜大多数人做不到,宁可去相信什么最新的理论,养生的秘诀之类。。。
  • d
    djkiller
    每年体检完医生不给你意见么?
  • r
    rover
    均衡饮食意味着营养和毒素也会被“均衡”

    前者偏低,后者偏高。
  • 兜兜头有糖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