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搬运】今日:“妈”字的由来。

  • r
    rain2813
    没事儿搬运点有意思的文史小知识,回帖更新。有些还很有趣的,有朋友有有意思的一起贴出来。

    ---------------------------------------------------
    “妈”字的由来

    “妈”大多连用为“妈妈”。“妈”由女和马合成。妈对子女和蔼可亲,甚至有些子女小时可将母亲当马骑着玩,因此妈者,即为当马骑之女(慈母)也。

    说也奇怪,在东西方国家迥然不同的语言里,都有妈妈这个词。虽然拼法和书写形式不尽相同,发音却差不多。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地方言土语虽千差万别,但小孩喊妈妈声音也大致一样。

    语言学家认为,这与婴孩的自然发音及条件反射有关。婴儿吸乳后便咂咂嘴,发出ma ma ma的声音,表示满意。小孩开始讲这种话时,表达的意思是很复杂的。但聪明的母亲却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理解它的含意,满足孩子要求。久而久之,就在小孩的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当他想吃东西时,他就叫“妈”;当他想玩时他也叫“妈”;甚至我国成年人碰到一件意外的事情时,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叫出:哎哟,我的妈呀!

    [本帖最后由 rain2813 于 2012-10-26 13:05 编辑]
  • r
    rain2813
    “叔”字最初指兵器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叔”字:“父亲的弟弟或称呼跟父亲辈份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但在古代,“叔”字丝毫没有叔意,没有一点长辈的意思。

    “叔”字最早只是一种武器,一种仅次于“箭”“戈”的战争武器。甲骨文“叔”字左边是个“箭头”,下面系着“绳索”,像戈射之缴,中间弯曲得像一张弓。金文的字形结构与甲骨文基本一致,只是把方向反了一下。这个字形到了小篆时,已看不出与甲骨文金文有什么联系了,今天的“叔”字是从小篆沿袭来的,已经没有了古代的武器之形武器之意。

    “叔”位于“箭”“戈”之后第三位,被古人顺手假借过来用于兄弟间的排行,如果生四个儿子,按“伯、仲、叔、季”排序,“叔”就是老三;如果生八个儿子,“叔”就是介于“仲子”和“季子”之间的所有儿子的统称,即中间五个儿子都称“叔”。后来“叔”字又转变为持豆荚拾豆子,也就是《说文》中说的“叔,拾也”的来源。当然,“叔”在兄弟排行中处于老三的位置仍然没有变化。以后的“叔”就慢慢地成了“小”的化身,即小于老大的兄弟都称“叔”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对丈夫的弟弟也称为“叔”了,嫂子的子女也跟着母亲喊“叔”为叔,由平辈上升为长辈,变成了今天的“叔”了。
  • r
    rain2813
    古代的“新郎官”最初指什么

    众所周知,如今的“新郎官”是指刚刚结婚的男子,与“新娘”相对称,合起来称为“新人”。但在古代,“新郎官”却是指新科进士,类似于现在刚刚录取的“公务员”。

    “郎”在古代指年轻的男子或者是对男子的敬称。从汉朝开始,“郎”还成了一般官员的代名词。到了唐代,六品以下的官员统统称为郎了。也就是说,老百姓把那些身居“郎”职的人都称为“郎君”或“郎官”了。

    实行科举考试后,男子中了进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做官的希望,新录取的进士还往往被分配到中央官署里任校书郎、秘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把新登科的进士就称为“新郎官”了。正像称呼宰相的“相公”一词流传到民间成了尊称一样,“郎官”也由称呼中下级官员演变成了人们对其他职业人的敬称,如唐代后期,大家对读书人称为郎中,明清时期,南方人又把职业医生称为郎中等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也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与金榜题名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还有“小登科”的美称,既然新登科的进士可以称为“新郎官”,作为结婚新人的男子,称为“新郎官”也就是顺理成章、非常自然的事了。后来,“新郎”就已经没有古代的新科进士之义,都是新婚男子的意思了。
  • 聋则嗅明XP
    妈 明显形声,叔 是假借。
  • 哎哟大白
    @哎哟大白 mark
  • e
    eastwoodwest
    怎么那么不信
  • b
    bigwizard
    妈;《廣韻》莫補切《集韻》滿補切,音姥。《博雅》母也。一曰牝馬。 又俗讀若馬平聲。稱母曰媽。
  • r
    rootbeer
    的确。其实除了小婴儿肚子饿以外,成年人在遇到不顺心事情的时候也会反射性的反应出这个发音,比如说“他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