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物质状态:液态玻璃

  • -
    -j-
    物理学家在玻璃的固液转变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他们称这种介于固态和液态(如凝胶)之间的新物质状态为“液态玻璃”。

    图片来源:pixabay


    编译 | 周郅璨

    审校 | 王昱


    研究人员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球状的聚合物核壳胶体粒子,并用不同的荧光基团染色。之后对胶体粒子进行热机械拉伸,使其成为椭球状,冷却并稳定化处理后,再将它们混合入合适的溶剂中。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胶体粒子尺寸为微米级别,它们相对于原子和分子更大,更便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形状,这种粒子更具方向性。


    粒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插图为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横线长为5μm。图片来源:PNAS January 19, 2021 118 (3) e2018072118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软凝聚态理论教授马蒂亚斯·福克斯(Matthias Fuchs)谈到:“我们的实验从理论高度来看十分有趣,它为临界波动和玻璃状阻滞之间相互作用的存在提供了证据,这是科学界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当材料从液态转变成固态,分子通常会排列成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但玻璃并非如此,其分子会被锁定在无序的状态中。研究中,研究人员改变了悬浮液中的粒子浓度,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追踪粒子在三维空间中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当粒子密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转动自由度被冻结,而平移运动依旧存在,由于粒子呈椭球状,因此可以观察到转动自由度被冻结时粒子的角度。他们发现,这些粒子聚集形成了取向近似的局部玻璃态结构,在材料内部形成阻塞,阻止液晶的形成。该状态即被称为液态玻璃,这意味着,这些粒子的灵活程度高于玻璃中的分子。


    康斯坦茨大学物理化学系教授安德烈亚斯·祖姆布希(Andreas Zumbusch)解释说:“由于我们的粒子独特的形状,它们具有方向性,这是不同于球状粒子的,这导致了全新的、从未研究过的复杂现象。”


    实际上,液态玻璃产生于两种相互竞争的玻璃态转变的相互作用:一是规则相变,另一种是非平衡相变。其中,影响液态玻璃制备的关键因素是粒子的形状和浓度。此前,液态玻璃一直是理论上的预测,研究人员希望这次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玻璃态转变是如何在微纳尺度下工作的。


    该研究进一步表明,这一发现不仅仅局限于玻璃体系,类似的动力学还可能有助于揭示,从最小的生物细胞到整个宇宙系统中,所有无法解释的复杂系统和无序状况背后的原因。同时,还有助于指导生产应用,如胶体上层结构的自组装,液晶器件的未来发展等。

  • l
    lintianshu
    玻璃本来就是液态的
  • l
    liuju8956
    液态玻璃摸起来是什么样的手感。
  • n
    noshare
    玻璃本来就是液体
  • e
    elementsrain
    我记得玻璃是液态,之前好像是说研究欧洲教堂的老玻璃,好像是玻璃都变成下边厚,上边薄的了。
  • h
    htao12
    没有折痕的柔性屏幕?
  • m
    mslmz
    这是个历史悠久的谣言…教堂玻璃上下不一样厚,是因为当时工艺造出来的玻璃两端不一样厚
    玻璃在几百上千年的时间里并不会产生可观测的流动
    证据1: 有些教堂的少数窗户的玻璃是上厚下薄的
    证据2: 和这些窗户同时代的玻璃器皿至今仍然完好,并没有变得奇形怪状
  • t
    tiret
    千年前就有“玻璃金属”了:非晶体金属,用淬火工艺制成,机械性能更佳。
  • z
    zhenyue
    玻璃本来就算液体啊, 中世纪教堂的玻璃不都证明了
  • h
    howlet
    玻璃态,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
  • e
    elementsrain
    回复8#mslmz

  • z
    zhanghe
    玻璃不是固体?那固体是什么?
  • m
    marnes
    回复11#howlet

    不是晶体,而不是不是固体
  • 老蜜蜂
    算了不说了
  • f
    fenglu
    玻璃不是固体?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