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中国跃居世行第3大股东日本丧失投票权最多

  • m
    masterfish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改革后,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自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一直是全球各大峰会上的主要议题。2009年9月召开的G20匹兹堡峰会就曾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配额调整达成一致建议,同意将IMF5%的份额和世界银行3%的投票权重新分配给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
    世界银行投票权前七国家:

    名次国家改革后投票权改革前投票权
    1美国15.85%15.85%
    2日本6.84%7.62%
    3中国4.42%2.77%
    4德国4.00%4.35%
    5法国3.75%4.17%
    5英国3.75%4.17%
    7印度2.91%2.77%

    世行:发展中国家投票权提高到47.19%
    新华网消息称,在当天世行通过的投票权改革中,日本创下自1952年成为世行成员后的最大投票权减幅,但仍以6.8%的投票权位列第二,中国投票权上升六成至4.4%,排名第三。
    世行的本次改革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通过了国际金 融公司提高基本投票权以及2亿美元规模的特别增资方案,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公司整体的投票权从33.41%上升到39.48%。
    会议还决定世行进行总规模为584亿美元的普遍增资,提高世行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的财务能力。
    国际财经时报》报道,对于这次改革,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说:“尽管所有国家都同意投票权的改革,但很明显,那些不得不减少投票权的国家并不乐意。”
    南非财政部长普拉温·戈登(Pravin Gordhan)对新方案表示失望,指出某些本来应该获益于此次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反而被减少了投票权。
    “我 们对此很失望,因为这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投票权减少,尽管国际社会都承认需要保护他们。”戈登说。
    佐利克表示世行成员同意在2015年的下次审核中建立新方法,建立更加平衡的机制。
    IMF:明年1月前完成改革计划评估
    为期两天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25日在华盛顿闭幕,有关“加快金融机构改革”等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会议中,IMF的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承诺,将要求所有成员尽快批准关于配额和投票权的改革计划,并在2011年1月前完成对新配额改革计划的评估。
    到目前为止,IMF新的配额改革计划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对此,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在2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解释说,造成新的配额评估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IMF各成员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收集工作目前还没有结束,配额调整需要依据该数据进行;其次是因为IMF各成员在配额问题上存在分 歧,影响了这一工作的进度。
    目前,发达国家在IMF拥有57%的投票权,发展中国家拥有剩下的份额。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敦促IMF加快工作,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配额和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