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大表哥2的一些感叹(剧透警告)

  • k
    kifissa
    以下包含剧透



    ===============================================================

    我基本没玩过摇滚星的游戏,对于1代故事也止于百度百科的程度,RDR2跟风买下,上手摸了之后我就大约知道这游戏大概就是受众有明显倾向了——不过,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一直到游戏的中期,我都是很淡定地推着进度,然而,游戏故事在此时发生了重大变化。
    那就是亚瑟摩根得了肺结核,命不久矣了。
    对于我来说,这个转变可以说是很惊艳,不过我也看到网上一些评论好像并非如此。

    在游戏前期的主线故事里,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大约就是一个无情而冷漠的匪帮打手,纵使偶有感情流露,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坚定地执行首领的命令。(基于此亚瑟也被调侃为西部工具人)可是一旦切换到支线任务,亚瑟的行为就显得有点突兀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棍,被对方稍恳求一下就心软答应帮助了,从逻辑上来讲过于违和。
    这种人设上的割裂感,其实在游戏就是很常见的现象,我简单地解释为“玩家角色扮演”。对我一个在网游热潮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来说,由玩家来诠释角色的RPG再常见不过了。一切都没什么好奇怪的。
    所以,当故事来到中后期时,我仿佛被R星迎面拍了一锅底。
    在生命的尾声,亚瑟摩根开始质疑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过去的他打从心底相信达奇,又有过创伤,于是他封住了个人的感情和想法,将帮派忠诚置于最高,做一个只用服从命令的杀人机器,也许罪该万死,但是却也有着逃避思考和抉择的轻松。故事就此急转直下,亚瑟开始决定反抗达奇的错误做法,遵从自己内心的引导,用自己所剩无几的生命去拯救别人,也是在这里游戏清楚地点了题:救赎。
    我看到一些评论说,亚瑟在前面章节的表现和后期相互矛盾,可是对我来说,这种矛盾有近乎叙诡的震撼:你以为的亚瑟摩根只是一个玩家代入视角,但其实他却是一个有血肉有故事有想法的人物。

    有没有可能摇滚星只是人物刻画上欠缺火候,是我自作多情了?我想可以当证据的细节和刻画实在太多了吧。基于游戏叙事上的立体,你可以触发到很多东西,包括日记或营地谈话等等。
    例如说,在前面的章节,当我们接到催债任务时,面对欠债人,我们有两个选项:
    A.威胁
    B.殴打
    这其实根本不是选项,它更像是一套恶棍COMBO…而实际上它就是我们剧情选项根本没鸟用的写照。你就是恶人,剧情要继续,你必须犯罪。(相信好人玩家在这些时候会很憋屈。)
    可是第六章的催债任务,我们的选择是这样的:
    A.免除债务
    B.免除债务并给予援助
    情况完全倒过来了。此时我才明白,这些选项只是R星演出的一部分。
    这种带有反差效果的演出比比皆是,甚至如果你之前是按剧情走的劫了三个农场,我们还可以在第六章,“打劫”最后一个农场并跳出奖杯。然而这一次,你并非使用暴力杀人掠夺,而是在多次帮助了寡妇之后她感激地对你说“屋里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拿”。
    游戏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主角已经时日无多,抽个烟咳出血,数值上变得虚弱,脸色越来越苍白,走到哪里都被人嫌弃是肺痨鬼等等……然而,正是这些丰富的细节坚定了我,陪亚瑟走完最后一段救赎之路。
    “你还好吗?先生。”
    “我从没有如此好过。”


    当然,作为游戏,大表哥2并不完美,但如上所述,对于我,它就是最好的之一了。
  • 盖·福克斯
    其实大表哥2能在中盘给主角判死刑,打完还并不感觉喂屎我是心服口服的。


    —— 来自 Xiaomi MIX, Android 8.0.0上的S1Next-鹅版v2.1.2
  • 漫漫来
    要不是这弱智操作弱智设定剧情真的可以吹…今天下午久违的打开来刷白金,被恶心到了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雪菜碧池
    3楼真够KY

    大表哥2除了亚瑟,达齐的转变也很有意思,马斯顿比较没劲。
  • m
    misaki_d
    马斯顿在本篇其实没什么戏份
  • k
    kifissa
    我觉得比起死亡,还有在其之上的东西,可能就是这些东西改变了(说转移不太好)玩家的观感
    最后查尔斯和约翰有对话,他们都表示比较羡慕亚瑟的死法,对一个亡命之徒来说,亚瑟已经是能走到的最好的结局了。
    再加上我在主楼提到的那种反差,更令人感觉所作所为都充满了意义而非常值得。
  • 漫漫来
    感叹一下罢了,我又没有否定剧情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S
    SergeGlenn
    亚瑟实际上并不是在肺结核后才开始质疑自己的所作所为的,你在前面的章节就能触发亚瑟和玛丽贝斯相关的营地对话说到亚瑟内心的负罪感。所以我说大镖客的状态描写本身是牛逼的,但状态太少变化的过程层次感不丰富是个问题
  • q
    qianoooo
    从海岛开始 亚瑟线剧情展开太快了 还满可惜的
  • k
    kifissa
    关键就是这些东西是需要玩家去触发才能被发现。大表哥并没有把“故事”一股脑塞在一起,而是把很多来龙去脉都放到玩家交互的地方。我想表达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在主线里(前面部分)亚瑟是一个冷漠的悍匪
    在其他时候却能感受到另一面
    他外冷内热的形象的完整是由玩家拼凑起来的,我觉得会自然地带有一种亲切感。
  • N
    NF17
    RDR2被风评影响了应有的评价,并不适合浮躁与喧嚣地欣赏,但绝大部分玩家也只能停留在玩梗上面了

    但RDR2还是表现出一个问题,玩家与开发团队直接到底该如何交互才能降低玩法乐趣与作品叙述间的割裂感
  • 系色可符香
    第一章救了寡妇,抓了死对头的人也没杀,抢劫火车表示不滥杀无辜,几个守卫都交给你处理,第二章集体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压榨普通百姓,亚瑟收账自己也是千百个不愿意,这帮人还是有原则的,怎么就冷酷无情了?
  • L
    Loony
    说实话,还是1代更纯粹,二代就是塞的太多了。一部以故事走向为主要玩法的游戏,还是需要更清晰的主线去集中玩家的注意力
  • k
    kifissa
    这里说的主要还是前面感情流露少,只负责执行命令,这一点亚瑟后面自己也提到过了。他们固然是有底线的,但是匪帮就是匪帮,说实话达奇如果要亚瑟一枪蹦了基兰,恐怕亚瑟不会多说一句。
  • k
    kusanagi9999
  • x
    x3c
    对大表哥2的剧情其实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不满,感受角色剧情曲折发展与玩家意志自由驰骋西部之间所谓的割裂感问题其实并不大,无非就是吐个槽而已,真正的不满是集中在糟糕的操作带来的“不好玩”上。
  • k
    kusanagi9999
    米迦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 殲滅
    我个人最感动的是结局都给出了剩余帮派成员的去向,厨子还在店里摆上了一起合照的照片,代入亚瑟真的是把帮派当成家族,只是一开始太相信达奇的plan以后会有稳定的好日子,没看出达奇已经陷入了无穷的欲望。 也真的是感叹时代在改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s
    samuel-j
    可能R星想要做出一种十九世纪蒸汽朋克邪恶科学家的感觉
  • f
    fengziwanwow
    前期做支线看得出本身亚瑟内心的负罪感挺重的 操作上要是简化点,能让剧情更流畅点就好了 不过这剧本还是我最喜欢的
  • N
    NF17
    “你老婆被我们都上过”
  • 点男
    很多人觉得达齐转变快显得突兀,但我倒觉得达齐的转变挺正常的,换个角度看完全可以理解,一代从亚瑟和马斯顿也就是玩家的角度来看是找出反骨仔最后大仇得报的剧情。但是从达齐的角度来看,帮派渐渐走进死胡同,原本忠诚抱团的手下到最后各个都有异心不少准备趁乱一走了之,身后平克顿侦探紧追不舍,队伍里又有身分不明的内鬼,本身就是一群穷凶恶极的匪徒,一不留神随时背后都可能被捅一刀,对亚瑟和马斯顿见死不救,对脱队人员不闻不问根本就是排除法,队伍少一个人就少担一份心,在这种情况下反复脱队反复死里逃生的亚瑟和马斯顿反而嫌疑比较重,更别提这俩人后来每次一出现平克顿侦探马上赶过来,最后亚瑟指认迈卡的时候在达齐眼里也是亚瑟突然回来指认,空口无凭又没有证据,肯定会陷入混乱,直到山崖上亚瑟最后的遗言,直到死还不放口才动摇了达齐,其实一直到这里达齐内心都没有确认过谁是内鬼,最后所幸一走了之。
    后来比尔和哈维尔相继脱队自立门户,最后跟在达齐身边的只剩下小人迈卡,迈卡其实并不想害死达齐,就像官方人物简介说的,他只是想活到最后,拿到钱,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俩人拿回黑水镇的钱占山为王,也算实现了俩人的愿望。几年后雪山上马斯顿再度出现,原帮会的内鬼问题又被拿出来讲,这次就是二选一,俩人里面有一个肯定是内鬼,马斯顿靠打亚瑟人情牌+嘴炮的方式动摇达齐,而达齐这次一咬牙干掉了迈卡,也没有理马斯顿,新手下被马斯顿全灭,帮派彻底覆灭,只能在一代另起炉灶

    结果一代里马斯顿一出现就光明正大的帮着平克顿侦探做事,还眼睛都不眨的干掉了比尔和哈维尔,即使马斯顿再解释是因为家人被绑架,达齐也不会相信了,在达齐眼里马斯顿就是那个平克顿卧底,靠一己之力坑死了原帮派所有的人,自然不会对马斯顿有什么好脸色
  • 梦诗歌雪
    楼上说的挺好的,以前我几乎都没有站在达奇的角度思考过,为什么他对亚瑟和麦卡的态度那么反复无常,到了尾声雪山那里他还有脸diss马斯顿自己离开。这么想确实有道理啊,还是作为玩家太主角视角了,没能深入到配角的内心
  • E
    Exm842
    达奇是活在过去的人,被时代抛弃的人。
  • 买猪排盖浇饭
    我认为达奇心里很清楚,他只是不愿意去承认自己一直都错了,时代变了,自己所谓的梦想是一堆空话,同伴因为自己的错误和偏执送命,他过于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仍然是个强大、靠谱的帮派领袖,舔狗迈卡只是刚好迎合了这种需求,而亚瑟约翰这时能给他的只有质疑。他是重视帮派和原则的,但是这些最终还是无法战胜他脆弱的自尊。六章最后达奇举枪要所有人选边站队,是不是叛徒不重要,他只想要能继续服从他的人。尾声跟莎迪聊天,马斯顿说也许达奇只是展露了真实的自我,莎迪却认为他是一个逐渐堕落了的好人,实质上可以说是两者都有吧
    一代那三个都堕落得很彻底,比尔的帮派是当地一患,穷凶极恶残杀平民,哈维尔在墨西哥名声差到连妓女都唾弃,达奇又在坑印第安人,当着马斯顿的面射杀人质小姑娘,说实话还真没脸diss马斯顿
  • s
    sxh1991
    RDR2-RDR1 一口气打完才能搞明白为啥叫Redemption. 但是RDR2中期的剧本写的有点草率琐碎了 算是个遗憾
  • n
    nukacolamania
    道理我都懂,这个网站是怎么回事?
  • U
    UmarIbnLaAhad
    感情都在日记里,任务对话很少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鬼眼见证人
    明明就是一群为了钱谁都能杀的匪徒,不知道在感动什么,只不过穷途末路之后精神状态失常了,后面也不过是基督式的赎罪游戏,作为一个玩家,我是体会不到什么用心良苦,只有强行跪下认罪。早早封盘出掉了。整个游戏玩得最开心的只有自由狩猎部分
  • U
    UmarIbnLaAhad
    “早早封盘出掉了”
    我觉得你剩这么一句就完了,放那么多黑屁是干什么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k
    kyowzq


    狗头人玩1代时候的截图
  • 点男
    本身就是罪犯,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原形毕露罢了,达齐经过2代的事估计也很难相信身边的人了,再加上受迈卡的影响,最后大概变成了他一直讨厌的奥德里斯科的样子,再加上时代给他留下的夹缝越来越窄,自己活下去就好,手下都是工具人,做事更加残忍更加不择手段,至于diss马斯顿,我感觉diss倒不至于,就是无视了他,马斯顿卸甲归田的事他应该知道,不是一路人没必要继续一起走下去,马斯顿也不像迈卡那么能折腾,给不了他任何希望,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从此就当不认识吧,至于一代的事,就是知道马斯顿是平克顿派来的人以后纯粹的恨意了
  • U
    UmarIbnLaAhad
    因为那个时代确实有一大群假借科学之名坑蒙拐骗的家伙,而且说实话那时候的不少社科类学者的观点现在看来都非常浅薄,一代也有对这种现象的吐槽和讽刺
    我觉得挺好玩,玩这种历史模拟不就是要用现代人的视角看古人出洋相嘛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鬼眼见证人
    意思是只能吹不能批评?不然就是黑屁
  • U
    UmarIbnLaAhad
    别装了,把这故事套个罪犯脑子瓦特基督式赎罪的帽子,我寻思是样板戏入脑,是不是看个水浒传也要批倒批臭踏上一万只脚
    这游戏黑点是多,我发售以来一直慢慢在打全收集,现在写东西黑它的话黑料简直罄竹难书,但是你这样张嘴就来放黑屁的我看跟发售之前只会拿马蛋和八亿吹牛逼的是一路货色,建议找他们碰一碰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鬼眼见证人
    扣帽子还是你比较熟练
  • 胡桃丶
    要是亚瑟每次写日记时候强制玩家拿出来看的话会好很多,
  • U
    UmarIbnLaAhad
    有种放黑屁没种对线?
    那好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说这帮人都是“为了钱谁都能杀的匪徒”,问题是整个剧情里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是达奇扯的不滥杀无辜的义贼虎皮大旗与迈卡奥帮为代表的残忍悍匪做派的碰撞,亚瑟在为帮派、为达奇、为义、为善之间游走纠结最后下定决心贯彻自我,探讨的这种义贼精神也是国内外众多文学作品与民间传说里的经典内容,你是从来没听说过水浒传罗宾汉还是阿凡提?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鬼眼见证人
    哪里来的“义贼”?整个帮派从头到尾核心思想就是大赚一笔过好日子,只不过时运不济走上了穷途末路。主角跟着德奇干了半辈子,最后人之将死开始反思,这不是赎罪是什么?水浒传从来也不是什么义贼精神,而是反抗精神。
  • 买猪排盖浇饭
    营地亚瑟桌上有份剪报,报道了多年前的一起银行劫案,金额巨大,没人受伤,事后还有人目击到劫匪把赃款分给了穷人,这几个劫匪就是当初的三人组达奇亚瑟何西亚。亚瑟一直保留着这份剪报,至少对于他来说那是帮派贯彻原则劫富济贫的黄金时代的回忆。
    达奇虽然本质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乡巴佬,但是他读书,并且好死不死读了愤青米勒的《美国炼狱》。他把自己的法外之徒生活包装成为自由抵抗资本和文明的战斗,相信自己是有原则有理想个信念的寻梦者,直到最后才连自己也骗不过去,发现自己只是想要带一堆人搞事不受现代社会的约束
    而亚瑟,他在日记里写自己从来没想过要宽恕和救赎。老酋长说人不会改变,只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达奇,也揭示了亚瑟的最后一段旅程只是做回了真实的自我,终于放下对达奇的忠诚和法外之徒的身份去做好事,这才是真正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