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核聚变怎么样?据说比去年差?

  • 凌河萌
    今年没去,据我去过去年的同学说比去年差远了?





    事实上我本打算在机核网只写故事烩了,后台压着一堆文章等着改,但是千里迢迢走一趟北京,还是把所见所想写出来。本文全部是批评,言辞较为激烈,但绝非抬杠,字字皆自肺腑。如果能够给各位制作人在开发思路或调整迭代上有所帮助,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中国式家长》的试玩展区思路出了问题


    《中国式家长》的试玩让我十分不满。


    《家长》已经是一款成功的作品,经受了市场考验。根据我旁敲侧听的消息,游戏销量达到了足以让很多其他独立游戏眼红的高度,甚至有可能超过了《ICEY 》。《ICEY 》那可是累死累活上了多个平台,售价还便宜一半,结果被价格贵一倍只上PC的《家长》追上。
    网上很多人说这游戏是靠海量宣发获得高销量,其实不对。《家长》初期的表情包版本确实很逗逼,但是随着其不断更新内容,在女儿版更新以后获得了一波大爆发。这游戏的内核绝对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质量跟不上,过度宣发只会无限放大缺点而已。
    平心而论,官方对游戏更新还是有诚意的,网上一直在互动,但是这次椰岛展区的表现实在愧对这款已经成功的游戏。展区策划似乎并不了解游戏的卖点是什么,仅仅是把游戏最开始婴儿阶段放给玩家试玩。在我这个老玩家看来,这是适得其反。
    《家长》最精华的内容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女儿版,具体说是女儿13岁阶段。


    女儿版更新了一大波漂亮的立绘,符合国人审美需求,同时更新了女儿专属音乐,特别是13岁的钢琴曲简直就是神来之笔。随着13岁立绘和音乐的展现,是能够抓住玩家眼球的。那么为什么展区只是如此敷衍了事的把婴儿阶段放出来呢?而且没有耳机,听不了音乐,键盘还很脏,整个试玩效果极其糟糕。

    [backcolor=rgba(0, 0, 0, 0.298039)][url=][/url]
    [backcolor=rgba(0, 0, 0, 0.298039)][url=][/url]







    用这两个小土豆来做试玩实在是下下策


    既然女儿13岁没放出来,那么跟着的神曲自然也不会放了。这个展区的策划大概没玩过游戏,不知道卖点是什么。

    [backcolor=rgba(0, 0, 0, 0.298039)][url=][/url]
    [backcolor=rgba(0, 0, 0, 0.298039)][url=][/url]













    真是一言难尽 ╮(╯▽╰)╭


    试玩是要在有限时间内尽量展示出游戏最吸引人的内容,让玩家留下好印象。如果我是策划,我会给游戏准备很多女儿13岁的档,玩家来试玩,我帮忙读档,让玩家能一开始就能体验到游戏最精华的部分。不用怕玩家玩了以后就失去兴趣了。这游戏是快速多周目,分支极多。用女儿最漂亮的立绘和最好听的音乐抓住玩家的心,然后说如果想知道这个阶段在哪里,请您支持我们的游戏,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这才是《家长》展区应该做到的。

    《月影之塔》的试玩也没做好
    《月影之塔》这种纯粹的解密游戏,卖点应该就是独特的美术风格、优美的音乐和引人入胜的剧情。结果呢……
    我坐到试玩的笔记本电脑前,居然没找到耳机!志愿者小哥尴尬的说,先生您自己带了耳机吗,这音乐很不错的。呃,我瞬间石化了。如此重要的展会,竟然连试玩设备都不全吗?椰岛展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展会太吵了,我根本就听不清音乐,但是总感觉音乐还是有特点的,遗憾!
    然后呢。笔记本电脑键盘很脏,键盘按钮之间全是灰尘。这就让我很尴尬了。所幸这游戏只需要鼠标。难不成椰岛展区的游戏全是鼠标流吗?不需要键盘?其他笔记本也是一样。我对椰岛展区挺失望的。有些小姐姐玩家也是不碰键盘,只动动鼠标就走了。这些问题实在不应该发生。


    《代号·硬核》看似完成度很高的表面之下也有问题
    《代号硬核》我玩的是单机战役。总体来说,游戏完成度很不错,无论从各方面来说在展会的国产独立游戏算是独树一帜,也不愧获得了如此大面积的专属展区。但是仍然有问题,就是手感过于“沉重”,为了表现出机甲的厚重感,有些过于刻意的增加了操作的延迟感。比如跳跃躲避攻击需要一定预判,在试玩版最后BOSS战时,遭遇敌人正面圆锯重击,我几乎无法成功跳到足够高度,每次都是靠药苟过去。
    这些都还没什么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技能全部都有CD。对于不太熟悉的新玩家来说,过于频繁的CD会严重打断战斗的节奏,使得爽快感严重受挫。主武器需要换弹匣,这个CD可以理解,副机枪也要换弹匣,也行可以理解,但是近战也有CD就很蛋疼了。
    按照对机甲战的理解来说,近战是弥补武器换弹的攻击手段,威力大但危险也大,无论我怎么按,主角就是只能打一下,有冲撞和拳击,右下方的装备栏显示确实近战是在CD 的。是,也许试玩版没技能升级,后面应该能降低甚至取消CD,但这个试玩版让我手忙脚乱,最后无奈只能R2挡,让后开枪,再挡,硬是把如此酷炫的动作游戏玩成回合制游戏。
    冲刺也有CD,我一顿乱搓手柄,就是无法连续冲刺,而且似乎不能四面八方冲刺,只是地面横冲和跳起来冲。既然下方已经有能量槽限制冲刺,那么为什么不能连续冲刺呢?冲刺是为了快速接近敌人近战,在后面密集的敌阵中成功突围。如果冲刺限制太大,近战就会变得很鸡肋。当然我相信后面可能有升级,但试玩版为什么不能展现出来呢?这对于试玩玩家来说已经造成了困扰。
    中途换敌人武器也很鸡肋,威力差不多,有一种枪拿着竟然不能跳跃,不知道是不是我按错,我还以为手柄出问题了。敌人武器无论是威力还是容弹量都没什么优势,十分之鸡肋,我都懒得拿。当然这是第一关,鸡肋就鸡肋无所谓,当个点缀也可以的。目测可以把敌人武器换成默认武器,也许可以把子弹攒下来到关底一口气把怪打成筛子,但是试玩只有一次,我没试过。这也算是打法选择吧。


    总体来说,游戏为了表现出所谓的“硬核”,有些过了。操作并不算复杂,但就是流畅不起来,让我感觉很别扭。时间不长的试玩无法让我体验到这游戏应有的趣味性。我认为像辅助机枪这样的副武器应该无CD无限弹,设计成自动锁定手动换目标,像鬼泣那样。副武器专门对付飞过来的导弹和人类士兵,对机甲只能有很轻微的伤害甚至干脆无伤,而且在防御是也能使用,这样就和主武器区别开来形成比较立体的战斗操作。
    玩家冲刺进一个新区域,近战打死一个机甲,格挡防御正面火力,用副武器扫荡导弹和士兵,然后再次冲锋打掉后面机甲,最后边移动躲避边用主武器打掉高处的机甲。只有主武器换弹有CD就可以了,其他攻击需要用连贯性来填充主武器换弹时间。
    现在很多制作组对于“硬核”这个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要硬核就得让操作很厚重,要让玩家和手柄为敌,要受苦受苦再受苦,这只是浮于表面的理解。硬核只不过是玩家对于成功游戏内容的调侃,并不代表具体的要素。我现在很反感动不动就说硬核。游戏的形容词只有“好不好玩”,切莫迷失了自己应有的方向。
    现在有很多网上调侃说哎呀现在游戏都太宠着玩家了,玩起来很没劲。于是不少制作人就把这话当真了。可千万别再有这种想法了,至今也从没有过哪位大佬说过这种话。动作游戏流畅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搞清楚。

    [backcolor=rgba(0, 0, 0, 0.298039)][url=][/url]
    [backcolor=rgba(0, 0, 0, 0.298039)][url=][/url]










    世嘉土星主机上的《重装机兵雷诺斯2》是一款很别扭的游戏,《硬核》和这游戏很像


    我没玩多人对战,不清楚不说了。单机和多人的体验完全不同,单机无所谓平衡,怎么爽怎么来即可。希望游戏能够获得成功,祝大卖。

    《惊奇剑士》的制作组目测有些迷茫
    《惊奇剑士》这个游戏初看还可以,战斗手感很好,特效丰富多彩,美术风格不错,但是根据我试玩第一印象来看,这游戏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

    [backcolor=rgba(0, 0, 0, 0.298039)][url=][/url]
    [backcolor=rgba(0, 0, 0, 0.298039)][url=][/url]










    游戏毛病多还可以补救,怕就怕制作组自己懵了搞不清楚


    首先试玩版我玩的PC,但是游戏明显是先手游再移植PC ,画面上居然还保留着手游的虚拟按键。鼠标没有做单独的立绘和功能,还是电脑的默认小白鼠标,点击都不会变形提示。大地图无法缩放,试玩版没有首页画面。整个PC试玩版给人一种仓促上阵的感觉。没问题,这是未来预计的PC移植版,先不管这些。
    点进武器界面,我就感觉不对。首先武器选择实在太多了。武器属性都是四种:剑、盾、光球、拳头。剑是物攻,盾是物防,光球是魔攻,那么这个拳头是魔防?志愿者小哥说不,这个拳头是回蓝速度,实际盾是全防御。
    这就是我第一眼感觉不对的地方。制作组并没有合理的安排游戏画面上各元素的位置,对玩家形成正确的引导。如果是我理解的那样,我会认为这游戏魔法必定真实伤害,那么魔法是大杀器。玩家可以用魔法作为一击逆转的大招,同时要特别注意分辨躲避敌人的魔法。
    这就是老炮玩家看一款新游戏所判断出来的深度。结果制作组没想那么远,只是没单独做出魔防标志来。盾应该要画两面颜色,钢铁色代表物防,再画半边蓝色代表魔防,同时把光球和盾换个位置。盾紧跟在剑后面会对玩家产生误导,玩家以为这肯定是物防。


    武器选择中有一些串串食物,我就很纳闷,这个回血道具也是在武器中装备吗?结果小哥说这些食物也是武器。这些外形独特的武器不是不可以做,但一定要和其他传统外形武器有所区别,比如有特别的功能。而且我注意到武器下面有注释文案。这些文案内容实话说感觉丝毫没有说明武器的功能,只是随便写一点调侃而已。
    武器实在太多了,而属性里没有类似增加暴击率之类的功能,所以显得十分臃肿。这个游戏目测流程不会很长,撑不起这么多武器选择的深度。因为有些武器居然还有减属性的负面效果,如果没有特别功能,那么玩家必定抛弃这些武器,做出来有什么意义呢?
    建议大副精简武器数量,把一些外形相近的整合到一起作为升级武器。有些名字具有引导性的武器,比如带有“恶魔”、“屠龙”词缀之类的名字,可以设计专门的敌人和关卡,增加战斗策略深度。
    防具选择也有问题。防具太多,选择起来必定有最优解,预计很多防具都是浪费。我注意到有个防具是“站在原地缓慢回血”,这个技能简直就是鸡肋。在如此强调高强度移动战斗的游戏中,你要求玩家原地不动怎么可能呢?而且还是缓慢回血,这个效果肯定性价比很低,
    如果是像撸啊撸剑圣那样大回血倒还可以接受。这个防具必定会被玩家抛弃。建议改成“脱离伤害2秒以后缓慢回血”,这样可以让玩家风筝怪,在灵活跑动中用魔法和远程战斗,大副增加战斗深度。
    魔法虽然是一个盾属性全防御,但文案描写有雷火冰区别。这个试玩没有体现我不多做评价。不过如果这个游戏体量不大,建议魔法一定要在效果上有所区别,不然必定有最优解。建议制作组多从成功游戏里借鉴技能机制。


    《奇奥英雄传》的制作人请一定考虑周全
    玩《奇奥英雄传》的时候,志愿小哥热情的为我介绍玩法。初看这卡牌游戏,第一印象还是很棒的。美术风格相当有趣,既借鉴了炉石又有自己的特色。游戏创新的使用井字棋来作为战斗机制,即使是完全不玩的新人上手也能很容易理解。


    我的忧虑就在这个井字棋上。我问小哥万一这个井字棋被卡填满怎么办?游戏会自动判定平局吗?小哥说之前有试玩就遇到这事,但是抽到了能消除其他卡的技能卡。我问,那么万一是两个非洲人死活抽不到消卡的呢?
    小哥瞬间懵逼了。他也许以为我是故意来刁难人的吧括弧笑。制作人就在展区,他赶紧找来对付我。制作人说会有丰富的手段消除卡牌,不会出现井字格被填满无法继续的情况。我问万一呢?制作人被我问得很尴尬,有些不知所措。我还没有继续说万一游戏出BUG死活不出消卡怎么办,估计制作人会石化的。
    小伙子,我绝不是故意跟你过不去。根据我的认识,卡牌游戏应该算目前游戏类型中最难驾驭的种类了。昆特牌被迫全盘重启,不会数3的那个死胖子宣布自家卡牌失败,炉石虽然做成功了,但是这么多年被骂得多惨,一直做一直改,和最初已经完全不同。这个不是你一拍脑袋就能做好的,现实有可能很残忍。


    你已经把游戏大体做出来了,可喜可贺,所以我希望能够给你建议帮你避雷。你说游戏PVP为主,更增加了我的忧虑。PVP要求人多,只要人一多就会出各种怪事,游戏不平衡造成的BUG迟早会耗尽你的精力。请问你的团队是否有足够能力来应付这个局面。一旦热度褪去,人数开始流失,真想继续玩的玩家也会流失的。现在桌游卡牌动不动就请数学专家来做数据平衡设计,这对于我这个纯外行玩家来说简直无法想象,希望制作组对于潜在风险要有足够认识,切不可有侥幸心理。
    我当场给出的对策就是赶紧做PVE,单人不需要考虑平衡,打电脑怎么爽怎么来就是了。甚至可以像星际2那样搞双人合作打电脑,设计一个9X9的大桌面,双人打一个电脑,电脑设计得强力一点,一次可以发两张牌。然后还可以像怪猎那样,单个玩家不联网自己单挑合作电脑。然后给出相对的各种成就奖励这种挑战高难度的玩家。
    我当时就说了,这游戏最好赶快做手游版本。用PC 玩这个游戏我觉得浪费,装手机里打发碎片时间是很合适的。现在大作太多,PC如此重要的设备肯定要玩大作。制作人说一开始还没做手游,我就很担忧。游戏马上要上了,希望能够得到好成绩。

    总结一下:还是希望大家能再上一层楼
    我认为核聚变作为国内越来越知名的动漫展会,在国际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确定展区分工后,志愿者、制作人和代理商一定要通力合作,把介绍流程定好,尽量考虑到所有情况的应对方法。所有人都要注意试玩设备的保养,维护展区卫生,给玩家留下好印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志愿者支援,单凭游戏制作人势单力薄很难应付这么多玩家。没有提前预定好的流程,很快这些新游戏就会被淹没在展会汹涌人潮之中,完全起不到宣发作用。
    原本我不准备明年再来了,但转而一想,明年是不是会做得更好呢,所以明年还是再来看看吧。最后感谢大家的努力,让我体验很不错。特别感谢那些站在幕后的投资大佬们,希望你们能够多给制作组一些时间和机会。做游戏这事确实很难,但机会肯定是有的。
    感谢大家,明年再见
  • t
    tuiskusuomaa
    这游戏我一个没去玩,光挑战游戏排队就累死人了,希望下次重点优化排队体验吧(当然排队闲聊体验很棒)
  • 秋开
    我记得S1有不少黑粉的(就是那种一边骂一边听的核心粉)。希望能给个相对客观的评价,老是机核牛逼的喊感觉对人家办展也没什么提高...
  • 叶雾
    7周年去了,当时各种挑战的排队是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引起很多人不满了,机核给了一个解释是我们没算好,票卖多了,将来会改善。然而看这两年,我只能说很庆幸没再去。。
  • u
    urvark
    我没去核聚变,看你写的这文章,完全是在说参展的各个游戏制作公司和渠道商有问题,没说核聚变本身有什么问题啊
    你应该多说说核聚变的组织,网友互动等方面的事,至于参展游戏的部分,他们恰饭的拿钱办事,讲道理只要钱给得够哪怕是坨屎人家也愿意让他们参展……
  • 邪紫
    国内这种展会从来就没兴趣,中国式家长买来玩了一周目后又滚回去玩我的美少女梦工场去了2333
  • z
    zhssf
    标题欺诈,退票
  • B
    Booorunestud
    有陆剧变脸看,满分
  • p
    pandaman7777
    我也以为是讲活动组织的问题……
    不过上次广州场那个集徽章的事情搞得玩家大炎上,不知今年的有没有吸取教训
  • o
    ouhloo
    不是,这文章里面提到的游戏和这次的核聚变有什么关系吗?这次核聚变都没这些游戏的试玩吧
  • n
    nonecat
    前几楼你们是怎么做到无视这么长的跑题淡定回复标题的
  • M
    Miwiki
    这次有喂狗组搞的线下速通表演赛,算是这次一个看点吧,蔚蓝那个是真的牛逼
  • e
    erewrerwe
    文章内容和主办方没任何关系
  • c
    cauchua
    是谁?陆夫人?

    —— 来自 OnePlus ONEPLUS A5010,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1.3.2.1-fix-play
  • 最美人贩子
    还说不是营销,现在都在营销。
  • 飞灾
    长文不看 不是泥潭基本功吗?
  • 飞灾
    今年没有黑暗剑系列的预告,负分
  • 山竹罐头
    人实在太多了啊,排队二三十分才能玩一小会,机核到底是超卖了多少张票。
  • E
    Emmerich
    说个题外话 去年weplay咋样...
  • 六步走天下
    今年有陆巨婴微博表演

    —— 来自 samsung SM-G950F,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2.1.2
  • c
    cubesun
    7周年那次不已经算是大教训了吗。8周年就有改进。

    今年人数限制的比较合理,挑战任务排队五到二十分钟,翻台比较快,就是庙会那边人很多。

    不过试玩区排队时间有点太长,尤其独立游戏那边。其实队伍不是很长,但试玩时间没控制住,翻台慢。

    好在现场有访谈和速通挑战之类的,懒得排队就可以去看那些了。
  • e
    exiaexa
    认真把这文章看了一半的自己感觉就像个傻逼

    为什么你们都淡定的无视了这篇跑题文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c
    cubesun
    核聚变定位就不是个游戏展,起初不就是个大型玩家线下聚会吗。凑一起玩玩游戏乐呵一下,所以新游戏展出都是附带的,可看可不看。多数也是独立游戏。

    我觉得这种大杂烩形式挺好,有得玩有得看。速通挑战就很有观赏性。只狼的弦一郎挑战,还上来一个技术了得的软妹子。

    就是量还不足,比如今年来了3A,还有HARDCORE的成品,以后可以再多搞点玩具厂。
  • w
    w酱
    你们不知道独立游戏参展全靠用爱发电搞不好试玩机还是程序员昨天编程剩下的么
  • アーシェス
    这不是稽核上的文章吗,这些游戏没出展那是编辑眼瞎?
  • 一夜四次羊
    首先楼主去了没?
    没去的话搬出一个别人家的文章,并且用这个标题不太合适
  • s
    siebten
    黑点?我想想啊…丽华快餐?
  • f
    footmanpon
    "动漫展会"
  • d
    diodio233
    北京初二去过会儿就再也不想去了,希望能来南方
  • z
    zag
    排队太累,想玩的游戏我自己都有,去了一次就没去了
  • 烟囱烟囱
    北京广州都去过,一个词形容就是 饱和式恰饭,票量拉满完事
  • a
    a-ha
    该排队还是要排队,虽然非金币挑战的区除了神界那边以外都控制的很好了,但是金币挑战区该犯的毛病一样犯:要么位置太少,要么单次游玩时间太长-_-||,最夸张的几个区可以排到1-2个小时以上
  • s
    shyso
    泥潭第一时间没出现黑贴,大概是办得很成功了
  • 串行总线
    这文贴的和核聚变办得怎么样有什么关系?我想机核的员工并不会去指导每个游戏该怎么展出吧。
  • e
    empz1992
    太远了啊 以前在西站不是挺好的
  • w
    wzk3232
    让人带进去的,我只能说,这么个玩意要让我花130那我真是脑子有包
  • z
    zerobr
    现在挑战的话应该没有那么久了,但是独立游戏排队都要一小时以上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k
    kyonkoism
    这次喂狗组展台速通表演太棒了导致缺点都不怎么在意了

    不说蔚蓝的最后全场倒数
    只狼的你行你上路人哥宇宙级开局
    羽毛和爵爵子的友情duel
    最后伴着楼座打完尼尔速通后的结尾曲谢幕,四个大字
    牛 逼 疯 了
  • 傻大猫
    试玩机太少了,不知道是鸡盒的原因还是厂商不自信。。。
  • S
    Srain
    社畜+太远了没去过 说实话还是很想去一次看个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