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同学思路跟不上这个时代了,我简单介绍一下

  • 2
    22333
    最近被疯的人有点多,有人就问了,这好几亿用户的软体,这么大数据量,怎么一条条检索到个人?感觉是大海捞针,天方夜谭。于是还怀着侥幸心理,继续乱逼逼。

    其实人家根本不需要大海捞针。用的是分布式,网格画的思路而已。系统一级一级下放,设置关贱字和检索,片区管好一亩三分地就行了,这个片区可以是市,也可以是区,也有可能继续往下延伸,这样工作量就小多了。数据还没到企鹅的服务气就先给你筛一遍。所以张小龙说,他们不看用户记录,也不保存,也能说的过去。因为锅不在他们,他们看算个j8 233,早被别人看完了。

    本帖最后由 22333 于 2018-7-19 16: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b
    beterhans
    Ai 机器学习识别
    自己体会一下
  • t
    todleoni
    举个例子,手机自身已经本地审查了一遍,敏感的就上报,上去再筛选,程序化一层层筛,估计效率很高的
  • b
    bbbok
    本地审查那能力有限,容易被混淆了,那符合特征才上报岂不是漏掉很多。。。
  • f
    firedog
    网格员了解一下
  • m
    moyanljx
    你发过一次应该就进名单了,id下面跟着所有信息,数据不断积累归档水表等级。以上都是胡乱猜测
  • 傲笑乾坤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w
    windsorwind
    说实话 这地儿也不安全
  • a
    aries白羊
    程序化的东西得要多少人力,大多数软件帮你算好了

    所以过几年如果全面监控也就是改改几个参数的事了吧
  • f
    fanti
    用微信发表自己见解的人真当自己是名人有那么多人看吗
  • n
    npcdiablo
    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帖最后由 npcdiablo 于 2018-9-14 15:4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