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相声要被取缔?

  • 阿毛
    可惜上海都没相声听,唉
  • t
    ttsyyh
    马三立和侯宝林在坟里得气活过来
  • 阴到你是我水平
    是姜昆吧
  • 紫魔
    针对郭德纲之流吧,看人家赚钱眼红了。
  • T
    Tales.J
    姜昆这人已经沦为德艺双残了 人性太次了
  • h
    hourousha
    真想周末去天津听次小剧场相声。

    姜昆的相声?印象中最后一个让我觉得还算个东西大概也就是哪年(90年)春晚上的《着急》了
  • 代号snake
    姜昆现在可是某派别一条线了.人越活越胆小看来不是没道理
  • 井冈山剿匪记
    要是梁左没死就好了。
    我觉得梁左死早了是90年代我们国家最大的一损失。
  • z
    zxsoft
    相声不是本来是从小剧场出生的?姜昆这混蛋不认得妈了。早知道上次听他相声的时候拿弹弓射他小JJ


    什么时候取谛在自己家做饭?以后吃饭必须下馆子
  • a
    abe1007之马甲
    他这个提案估计人家连正眼都不会看一下。马季侯跃文一死,官面的相声界让他当老大了,真是蜀中无大将啊。
  • a
    aweiwei
    真的是姜昆?
  • z
    zxsoft
    还有虎口脱险呢,搬家楼道历险记!:D 以前很喜欢他的,他说话快,声音亮,听着就可乐。但是rp不行啊!想靠当官来压郭德纲?
  • 谁家那个小那谁
    提议并不可怕(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可拍的是 这种提议被通过

    [本帖最后由 谁家那个小那谁 于 2008-3-10 21:08 编辑]
  • z
    zxsoft
    不提议怎么通过,万一通过了。想听郭德纲只能看和谐电视了?
  • 谁家那个小那谁
    所以我说,可怕的是通过二字。那才叫“一片漆黑”呢,相声就更没发展了
  • l
    lusiwen
    什么都一样,物极必反,看着吧,河蟹到头了,会咋样呢
  • 芝村舞
    和谐就是一种毒品,现在Z腐中毒越来越深了,虽然吸起来很爽,可是副作用不会小的。
  • z
    zxsoft
    石富宽会支持谁呢?徒弟在剧场,自己在荧屏
  • 没头脑
    现在这些几个总上电视的相声演员有几个是科班出身,都是曲艺团出身的,不灵啊
  • O
    OpEth
    姜昆太杂碎了。。。。。
  • 雄狮亨利
    你们不要欺负姜昆老师啦
    姜昆老师在反三俗的道路上表现出了壮士断腕般的勇气
  • f
    flykinger
    石富宽、师胜杰这几年都和郭德刚走得挺近的
  • 雄狮亨利
    姜昆:小剧场能否闯出大天地


    2006年11月14日 04:05 深圳商报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专电】(记者周玮、隋笑飞)在京城,若打听听相声的好去处,人们大多会推荐周末相声俱乐部、郭德纲的德云社。曲艺小剧场的魅力可见一斑。

    如何借鉴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德云社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本地区的曲艺小剧场运作模式,成了第八次文代会上曲艺界代表讨论的热点话题。

    “中国曲艺家协会近日联合相关单位对各地曲艺小剧场展开调研,了解发展状况,总结实践经验,也从中反思失败的教训和存在的问题。”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说。

    为百姓创作给百姓演出

    姜昆认为,“由于高票价、演出场所萎缩等因素,前几年普通百姓很少有机会进入剧场欣赏曲艺。”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等曲艺小剧场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为老百姓创作、给老百姓演出、让老百姓满意”的口号,长期坚持公益性演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直坚持20元的低票价。而在天津,各类曲艺小剧场一直实行5元至10元的低票价,演出场场爆满,有时还需要在茶馆门口加座。

    “曲艺小剧场坚持为观众服务,满足了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姜昆说。

    锤炼新作品锻炼小演员

    “看似低廉的票价不仅重新唤起群众对曲艺的热爱,更实实在在地推动着曲艺事业的发展。”姜昆认为,曲艺小剧场在培养曲艺演员和推动作品创作两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关注和研究。

    繁荣相声艺术的表演创作曲目是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宗旨之一。自开办之日起,俱乐部演出的节目60%至70%都是新节目,并规定上台的节目在半年内不得重复。此外,俱乐部还举办了相声创作讲习班,邀名家授课;成立相声创作沙龙,研究讨论作品;出资为作者、演员出版作品专集。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新节目不断涌现,促进了相声创作。

    “与电视、广播不同,剧场演出为新作品的锤炼提供了一个前两者无法比拟的平台。”姜昆说,“曲艺小剧场的演出使演员、观众之间能够近距离互动交流,曲艺作品通过舞台实践,经过时间的打磨、剧场的选择,正所谓‘一遍拆洗一遍新’。近两年来,在全国大赛上获奖的《咨询热线》《挑战主持人》等优秀作品,正是在不断的演出过程中锤炼而成。”

    不仅如此,长期坚持曲艺小剧场一线演出,也有利于曲艺人才的培养。老演员在舞台上“传帮带”,年轻演员通过演出实践积累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如2005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中获专业组第一名的何云伟、李菁和获业余组第一名的甄齐、李然,就分别在德云社和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长期演出,积累了大量舞台经验。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德云社等曲艺小剧场一时火暴,不少地区纷纷效仿。姜昆举例说,2005年10月辽宁相声俱乐部在沈阳成立,但仅仅3个月就黯淡“退场”。相声题材陈旧,优秀作品缺乏,却选择在能容纳1100名至1300名观众的剧院中演出,效果可想而知。

    “作为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江南分部和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实验基地的无锡阿福吉祥幽默俱乐部,探索出适合自身条件的运作方式,值得借鉴。”姜昆介绍,在送欢笑进社区、打造品牌的同时,这家俱乐部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电视台联姻,创办了全新的综艺电视节目《阿福讲无锡》;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推出了具有本土曲艺特色的原创舞台滑稽戏《阿福嫂到上海》,半年内在华东地区巡演100余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曲艺小剧场成为当前曲艺观众重要的文化消费场所之一,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曲艺小剧场不能代表曲艺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根本生存手段。”姜昆强调,大部分曲艺小剧场并非纯营利性的演出团体,资金上不乏政府支持,完全独立运营、任其自生自灭是行不通的;曲艺小剧场经验的大面积铺开和全面推广是不现实的,还必须重视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的传播途径,培养更多曲艺迷;曲艺后备人才的培养、创作的推动等重大问题不可能由几个曲艺小剧场来解决,需要曲艺院团、曲艺市场、曲艺教育等各方面的努力。


    作者:记者周玮、隋笑飞
  • r
    redpill
    郭德纲已经成气候,
    姜昆气也白气。
    有种去取缔
  • 萝卜
    姜昆现在还配叫相声演员么
  • 雄狮亨利
    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不是相声演员难道是凭的唱大鼓?
  • 萝卜
    郭德纲还是评剧协会的副会长呢,算评剧演员?

    [本帖最后由 萝卜 于 2008-3-11 09:59 编辑]
  • b
    bountyhunter
    太不要脸了,天津北京这些靠演出活着的演员不整死他。
  • 雄狮亨利
    好歹会唱啊,姜桑会说么
  • 萝卜
    虎口脱险也不算小品啊

    现在就是一个垃圾,就剩个名了
  • 雄狮亨利
    何云伟的博客文章
    常来德云社的朋友们,如果有一天你们不能再在古香古色的茶园里观看你们熟悉的演员们为你们挥汗如雨、热情奔放的演出,不能再随性而喝彩,不能再“噫 ”的时候,你们会怀念这样的场景么?不要奇怪我为什么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只是刚得知了一些消息,有感而发,很想来这里和知心的朋友们聊聊,抑或应该说对贴己的你们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懑。 什么样的消息呢?据说某位“前辈”,(不知道这样的尊称他是否受得住)近来又“直抒胸臆”、“忧国忧民”了,倚赖他“光鲜”的政治头衔,要为站在他身后的追随者们争得能够继续混在曲艺行业的机会,这本无可厚非,都是为了生存,但是实现他们的利益的手段之一是消灭不与其为伍仍然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团队,真是让我们这些做晚辈的所不耻,而且居然“堂而皇之”的用了一些让人“喷饭”的所谓“理由” ,如果不是性格使然,我真要很“三俗”的用一些不雅的语言表达一下怒意了。 曲艺来自于民间,从露天的撂地,发展到有了专营的茶楼、茶园,可见是深受普通人民的喜爱,否则早就夭折于路边的地摊子了。想想当年曲艺的繁荣,正是由于有了一个又一个小型演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它们之间的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使演出的内容和演员能够“优胜劣汰”,就像“市场经济”机制一样,因为曲艺是表演给普通的百姓看的,它能否存在一定取决于是否得到百姓的认可。有些话也许说出来会犯错误,边缘性的提提吧,就是如果文艺团体都能够靠自己的真材实料、真知实干在社会中生存、盈利,那国家得节省多大一笔开支啊! 我佩服师父,不光是他的天分和毅力,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角儿,什么是“角儿”,过去马连良、谭富英、裘盛荣、梅兰芳……是角儿,因为他们不但艺术好,还有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了一个团队,在文艺“争相”被国家扶持、救济的今天,师父不“破罐破摔”“混吃等死”的去追随着那些“前辈们”拖国家经济发展的后腿,而是靠着惊人的执着和努力,为相声,这个随曲艺一同开始走向没落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的百姓心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在这个被外来文化充斥着的现代社会里,能够让人们自愿的甚至争先恐后的掏钱奔赴古朴的茶园坐上三个小时的硬木椅子,把听相声当作茶余饭后或者周末消遣的娱乐之一,凭良心说,容易么?今天的德云社成立了公司,有百八十口子人,都是在师父的带领下靠自己的本事在挣饭吃,就像其他行业里欣欣向荣的企业一样,纳税,创收,给百姓送去欢乐,这难道不是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吗? “三俗”,这个词我都已经不想再去评论它什么了,百姓的娱乐,民间的文化,“俗”其实就已经包含其中,凡事都有个度,“三俗”的分寸掌握得当博大家一笑,仅此而已,在舞台上表演的都是成年人,来剧场看演出的基本也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这样的尺度难道不懂得吗?懒的再说这个话题了,有辱我的智商。说说把笑话揉到相声段子里的问题吧,我还是相声界的小学生,所做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个人以为一个节目的形成必然要采众家之长,有自己的创作,也有对他人的借鉴,这种借鉴也许是在灵感上的提示,也许是内容上的引用,经过自己的理解,再次加工,揉到自己的创作当中,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相声的目的就是给观众带来快乐,与时俱进的加进一些小包袱小笑话,不影响节目的主体,又增加了娱乐性,何乐而不为呢。其实这些问题,将它们提出来的“前辈”,自己就是背着它们一路走过来的,只是在今天,他感觉到我们这个特立独行的团队对于他的追随者的“生存”是威胁的时候,绞尽脑汁又将这些自己的问题挑出来作为批判对立面的资本,真是“慌不择路”,徒增笑尔。 个人以为,德云社为曲艺乃至戏曲界做出了一个良性的表率作用,靠国家接济不是发展艺术的方式,文艺也应该参与到市场竞争的体制当中,靠艺术自身的魅力,靠文艺工作者的实力和努力,靠观众的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这样的艺术才是真正亘古不衰、源远流长的艺术,这样的演员才真正配得上“演员”这个头衔,这样状态下的观众才是真正快乐的观众。
  • 绅士刑警
    道理分析的还行,不过何大拿这文笔一般啊,这事儿要徐德亮喷可读性会高点儿:D
  • 雄狮亨利
    徐德亮的小说绝赞,可惜他没写完
  • r
    redpill
    郭德纲对得起这个“角儿”的称谓
  • k
    kelaredbull
    我就等着听少帮主开唱呢……
  • 绅士刑警
    姜昆这人神了,他的人生格言有三条:第一条是鲁迅讲的,“我愿中国青年只向上走。”第二个是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一个人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第三是方志敏说的,“人总要奋斗。”这人做曲邪副主席可惜了,至少应该官拜翰林院掌院学士啊:D
  • 雄狮亨利
    出将入相,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上炕认识娘们下炕认识鞋
  • k
    kelaredbull
    这两句反了!得正过来形容姜老师
  • 绅士刑警
    其实他们混电视混晚会的捞银子也够狠的,我去年在顺义一宾馆开会,正赶上一楼大厅办喜事,碰上糖杰忠了,让俩姑娘掺着给人当嘉宾出席婚礼,要说挺不容易的,毛儿都白了还要靠这个捞外快,不过我一打听那天结婚的貌似不是什么好鸟,40多岁的东北人,号称顺义一霸,娶的是一20出头的姑娘,最神的是那天婚礼还找了毛周邓三个特型演员,上台一番宏论之后开始给大家伙发糖敬酒,我看着那场面还是挺欣慰的,至少形式上让人感到领袖是平易近人的:D
  • O
    OpEth
    有人能贴贴姜昆的原文么?
  • n
    navydern
    应该是这个吧:我觉得是反应过度了,不排除某人借机炒作

    姜昆只说存在灰色地带,希望引起注意,怎么就扯到“取缔”上了呢? 他还说短信呢,难道我可以说姜昆要取缔短信??




    随便在网上搜了下,得到的都是姜昆支持相声小剧场演出的言论:[本帖最后由 navydern 于 2008-3-11 10:54 编辑]
  • j
    jonathan
    我就觉得郭德纲的段子很一般,不太好笑,非常俗,虽然他还调侃别人把相声档次提得太高了,可是他的东西我就觉得没什么可乐。

    侯宝林的段子多有意思,现在听,听多少遍还是有意思。
  • 雄狮亨利
    姜昆老师能唱么?侯宝林死了多少年了,如果侯宝林是百步,郭德刚是五十步,那姜昆老师是几步啊
  • 萝卜
    走到49就不再前进的家伙
  • R
    Redofish
    大江已东去!
  • O
    OpEth
    不错,炒作的可能性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