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333车队老板和CTCC运营商--夏青的寡头之路

  • B
    BDlive
    夏青,从一个赛车行业的门外汉,到拥有两家赛车俱乐部,并且最近又成功接盘CTCC(全国房车拉力赛)的中国赛车界标志性人物,他身上有着太多业界和媒体想要挖掘的新闻点。虽然之前一直有人试图解读夏青的神秘之处,可是夏青依然神秘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赛车界的神话。在夏青的娓娓叙说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条逐渐清晰的迈向赛车行业的寡头之路。


    夏青与他的车队在比赛中一路中曾经一路飘红,战绩连连。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得到当时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商上海大众全面支持的赛车俱乐部,事实上却并不赚钱。这未免有些可笑。

    钱都花到哪去了?夏青说,车队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除了要聘请好的车手外,车辆的改装、赛事的运行维护、媒体策略、广告策划、客户的挖掘与维护等等等等,都是需要往里砸钱的。

    夏青始终是个商人,他不可能把赛车当做一项纯粹的体育和赛事来经营。商人的直觉告诉夏青,车队必须要有新的盈利模式来进行自身的造血,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盈利,而不是单靠赞助商的钱。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赛车上升到一种纯经济的运作方式,必须做出自己俱乐部的品牌。

    发展的脉络清晰了,夏青心里也有底了。从2004年起,夏青带领俱乐部进行了从“围绕车队和赛事”的单一运作,向“以333为品牌,做赛车产业链的多项目经营”转变。正式成立了独立的公关部、赛事部和市场部,分别负责333品牌建设和各项入门级赛事的组织推广、赛车手的培训、赛车装备的销售、场地出租和公关活动等。推出了333自己的产品,逐步建立起了属于333车队自己的品牌。

    2006年,俱乐部再一次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更加明确了“以333为品牌,经营赛车产业链”的思路。俱乐部独立承办了全国性的单一汽车品牌赛事——POLO挑战赛,以及参与门槛相对较低的拉力赛事——全国汽车超级短道拉力锦标赛;配合了新浪公关部“试车英雄”项目的线下执行;培训了占全国60%以上份额的新赛车手;开发了一批高品质的流行车型的改装件等等。并且为了适应新的经营模式,夏青做出了一个更加重大的改变,实行了部门独立,由“集权制”转变成部门“分权制”。旗下的上海大众333车队和上海斯柯达红牛车队两支车队独立运作,而无论是市场、公关还是赛事,都有独立的公司在进行商业化运作,各公司负责人也都是曾经跟随夏青“南征北战”多年的得力干将。

    在理财中,往往开源比节流更重要。尤其在赛车行业,不是应该想尽办法去节约钱,而更应该去想如何挣钱,而且要懂得应该赚哪些钱。夏青坦言,希望能够通过公司上下共同的努力,使俱乐部成为中国汽车运动赢利第一家,而自己则成为国内赛车赢利第一人。

    除了开发出赛车衍生品,找到了永续的盈利模式外,夏青还考虑到了赛车人才的可持续问题。这是在赛车事业中一直称强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上海大众333俱乐部在这方面这几年做了不少的工作。通过中汽联对上海大众333的信任,333俱乐部获得了场地和拉力两个培训资格,从2002年起俱乐部培养了源源不断的新赛手,为了让新赛手尽快成长起来,又开辟了一些入门级的拉力与场地赛事,给新手们去比赛。这样,培训、初级赛事,直到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就形成一个产业链,无论是对赛车手新人的培养还是对俱乐部的自身经营,都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坐拥天马山赛车场的夏青,如今不仅赚到了不少钱,而且还找到了一个能够不断生出钱来的“聚宝盆”。但夏青一直强调,其实赚钱的秘诀,就在于不赚钱。



    2000年的时候,由几位上海车迷自发组建不到一年时间的“333车队”陷入窘境难以为继,夏青经过朋友的引荐正式对其接盘。虽然对赛车一窍不通,夏青却以商人神奇的商业嗅觉预测了赛车业未来的前途。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是因为2000年的上海,国际化趋势已经初露端倪,凭借上海这座城市的经济环境优势,做什么都更容易成功。其二在于当时中国汽车业发展正在开始抬头,而职业赛车对于当时的中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带着一种近乎投机的心态,夏青以100万元的低廉价格正式涉足赛车业。

    今天夏青再次想起这段回忆,心里还是会有些后怕。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而自己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行业。他设定了两年的试验期,幸运的是,恰恰在这两年里中国的车市大火。他坦言,“如果说一年要花上千万元,我可能就不去碰了,毕竟不是我本行的东西,投入太大,没有把握。所以我是有点误打误撞进来的,没想到现在能发展到这样的规模。”

    夏青是强大的,他的强大在于他想到了赚钱的方法。从他开始思索如何赚钱的时候起,他已经不再是抱着一种玩一玩或者只是捞一把的心态,而是一个赛车界寡头崛起之前的困惑与觉醒。尽管后来的夏青依然是一个投资商给予多少他就回报多少的“笨小孩”。

    9年时间,盈利能力、赛车人才、品牌、权威……都有了,一切似乎都在为夏青成为赛车界的寡头做了最好的铺垫。夏青说,赛车业是个烧钱的行业,而且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不是你有钱就能烧出效果的,品牌效应也很重要。所以未来赛车业注定是少数人玩的游戏,是几大寡头之间的较量,再有新成员加入进来,由于进入行业太晚,格局已经基本锁定,想在竞争中取胜还是有很大难度的。这跟其他行业是一样的。就像十几年前中国有许多人下海经商,因为到处都是机会,一干一个准,为大量的穷小子造就了翻身的机会。但将来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一夜暴富的现象在十年以后恐怕很难再看到了。

    从夏青的语言中能够感受到他对自己在赛车行业的地位非常有信心。他的信心来源于名下两支车队(上海大众333车队和斯柯达红牛车队)已经兑现的品牌效应,而最近他又正式受命成为了CTCC的赛事运营商。这就好比一个足球联赛中,他既是联赛的联盟组织者,又是实力最强的球队。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试问还有谁能够与之抗衡?唯一能够动摇夏青在赛车界寡头地位的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游戏规则推倒重来,但在朗朗乾坤的清平之下,这种事几无可能!

    [本帖最后由 BDlive 于 2012-6-4 13:16 编辑]
  • a
    aironline
    韩寒果然有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