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完省会合肥多个小区强推人脸验证进小区

  • 刁德一
    新安晚报报道

    派出所居委会物业推荐

    实际数据给科技公司

    ,越来越好

    现代的刑事诉讼法,普遍推行无罪推定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任何人被法院判定有罪之前,都在法律上被推定为无辜。然而,当下的各种安保措施,怎么看都是基于有罪推定的思维。所有人都被推定为对公共安全具有危险,需要无一例外地经受越来越严格的安检。要说这样的安检措施,竟是用来保护包括你我在内的一般公众的,除非人格分裂,不然谁信呢?

    或许有些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是我对这样的事件反应过敏了。大致归纳一下,可能存在四种看法。

    其一,有人会认为,是我自己想多了,竟不能体味与感恩政府如家父般的保护善意。

    我只能说,这样的善意恕我不愿领受。

    掌控数据的人显然不是上帝,他们有自己的私欲与弱点。所以,他们会如何使用我们的个人数据,会如何操控我们的生活,都不得而知。更不要说,这些数据因保管不善而被泄露或是被黑客侵入,导致为不法分子利用所可能产生的危害结果。



    其二,有人会说,只要不干坏事,便无需担心政府掌控你的个人数据。

    我只能说,我不想成为透明人;成为透明人的想法,让我觉得非常不安。

    在一个正常社会中,个人理应拥有正当的权利,反对任何组织随意获取自己的个人生物学数据。法律之所以保护个人的隐私权与住宅自由,就是要让个人有自治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允许他人侵入。

    这里的他人,不单指其他的个人或是一般的组织,也包括政府,包括国家。倘若个人的生物学数据也能以安全为名未经同意而随意获取,则法律上对隐私权与住宅自由的保护,还有什么意义?无隐私即无自由。

    其三,有人会提出,自己并非什么重要人物,别人想必也没有兴趣来了解我们的个人信息。

    持这种看法的人想来不少。对于大规模收集个人数据的做法,即便自身是作为被收集的对象,很多人也不以为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主要的理由无非是,我们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别人应该不会有兴趣来关注。所以,自己仍然足够地安全。

    我只能说,当你把个人安全的问题,寄希望于别人的忽视时,基本上就活得如亡命的赌徒一般了。并且,你赌的不只是自己的运气,同时还在赌,掌控数据的人是天使一般的存在。非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能赌赢的人,我在佩服你鸵鸟性格的同时,窃以为大概还需要上交一些智商税。

    此类乐观人士,最好能认真去看一下《国家的敌人》这部二十多年前的电影。电影本身的结局还不错,恶人最终遭到了恶报。不过,倘若你是剧中主人公的话,怕是没有那份才智与幸运,只能等着悲剧收场。最惨的是,到最后大概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我只能说,攸关自身重大权益的事项,如若我们自己不站出来反对,做出应有努力,自然更不可能指望别人出来帮着呼吁。在没有做起码的努力之前,怎么就知道反对无效呢?即便反对最终无效,也终归比驯服地给自己套上枷锁要强。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做过一些抗争。

    作为被侵害一方的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默默地忍受,甚至不敢表明反对的立场,就等于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帮助对方来算计与加害自己。在这样的事情上,退一步并非海阔天空,而很可能从此坠入深渊。因为这根本不是靠一味忍让就能解决的问题。眼看着一步步地走向深渊,这样的遭遇,至少部分是我们自己一味地隐忍所酿成的。

    本帖最后由 刁德一 于 2020-10-31 15:0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怎么说呢
    鹅博朋克
  • L
    LCH01
    哈尔滨在推行安装到单元楼道安全门上的人脸识别,更具体…还借着抗疫的名号
  • d
    darkryu
    合肥对智能安防监控产业支持力度很大的,2018年开始就陆续有针对的在老旧小区开展人脸识别门禁安防系统改造了,基本都是财政资金拨付,好多贴牌企业赚翻了。产品研发(贴牌)拿一次补贴,量产(批量贴牌)再拿一次补贴,中间靠着各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沾边的产业支持政策还能拿好几轮补贴,直到最后市场应用实际上还是补贴。

    本帖最后由 darkryu 于 2020-10-31 12: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刁德一
    本科同学大多留合肥,觉得人脸识别好
  • m
    marsghost
    北京已经很多小区都弄了
  • t
    taxidriver
    珠海,厦门,江苏那边,弄了两三年有了。数据直接接入gaj
  • k
    kyoyky
    科大讯飞在合肥啊
  • j
    johentai
    上海很多小区门口都按上了
  • c
    choudi
    边缘人士监控力更强?

    比如哈草的诈骗的进过宫的
  • 墨凡
    科学养鹅
  • m
    maghana
    合肥的政策很激进。
  • a
    assa
    不知道怎么会有人怕家门口安监控

    [本帖最后由 assa 于 2020-10-31 23:14 编辑]
  • 刁德一
    清华教授劳东燕:人脸识别技术的隐忧,让人不寒而栗!

    前日从新闻中得知,北京地铁将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对乘客实施分类安检,理由是提高乘客的通行效率。

    读到这个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疯了吧。幸好,昨日看到光明网评论员的文章《别把人脸别技术搞成现代“刺黥”》,心有戚戚焉。不然,看舆论如此之悄然,似乎没多少人关注此事,我要怀疑是不是自己疯了。

    对安保的无节制投入,究竟是要防谁,要保护谁,我是越来越困惑了。我原本以为,自己应该是被保护的对象,但在这样的连番举措之下,我分明感到,自己就是被防控的对象。作为一名合法公民,自己平时遵纪守法,没有违法犯罪的前科,工作比较敬业,也能与人和睦相处。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防着我?

    生活在这个社会,我经常感觉自己不被信任。无论是科研费的报销,还是不断升级的安保,所能感知到的,就是无上限的提防。在前一场合,觉得自己被当作盗贼一样防着;在后一场合,则是作为社会潜在的黑恶势力被提防。这应该不是我个人特有的经历与感受。
  • q
    qazqaz
    非蠢即坏来了!

    “你不犯法怕什么”、....懒得打字了。
  • 刁德一
    现代的刑事诉讼法,普遍推行无罪推定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任何人被法院判定有罪之前,都在法律上被推定为无辜。然而,当下的各种安保措施,怎么看都是基于有罪推定的思维。所有人都被推定为对公共安全具有危险,需要无一例外地经受越来越严格的安检。要说这样的安检措施,竟是用来保护包括你我在内的一般公众的,除非人格分裂,不然谁信呢?

    或许有些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是我对这样的事件反应过敏了。大致归纳一下,可能存在四种看法。

    其一,有人会认为,是我自己想多了,竟不能体味与感恩政府如家父般的保护善意。

    我只能说,这样的善意恕我不愿领受。

    掌控数据的人显然不是上帝,他们有自己的私欲与弱点。所以,他们会如何使用我们的个人数据,会如何操控我们的生活,都不得而知。更不要说,这些数据因保管不善而被泄露或是被黑客侵入,导致为不法分子利用所可能产生的危害结果。



    其二,有人会说,只要不干坏事,便无需担心政府掌控你的个人数据。

    我只能说,我不想成为透明人;成为透明人的想法,让我觉得非常不安。

    在一个正常社会中,个人理应拥有正当的权利,反对任何组织随意获取自己的个人生物学数据。法律之所以保护个人的隐私权与住宅自由,就是要让个人有自治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允许他人侵入。

    这里的他人,不单指其他的个人或是一般的组织,也包括政府,包括国家。倘若个人的生物学数据也能以安全为名未经同意而随意获取,则法律上对隐私权与住宅自由的保护,还有什么意义?无隐私即无自由。

    其三,有人会提出,自己并非什么重要人物,别人想必也没有兴趣来了解我们的个人信息。

    持这种看法的人想来不少。对于大规模收集个人数据的做法,即便自身是作为被收集的对象,很多人也不以为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主要的理由无非是,我们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别人应该不会有兴趣来关注。所以,自己仍然足够地安全。

    我只能说,当你把个人安全的问题,寄希望于别人的忽视时,基本上就活得如亡命的赌徒一般了。并且,你赌的不只是自己的运气,同时还在赌,掌控数据的人是天使一般的存在。非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能赌赢的人,我在佩服你鸵鸟性格的同时,窃以为大概还需要上交一些智商税。

    此类乐观人士,最好能认真去看一下《国家的敌人》这部二十多年前的电影。电影本身的结局还不错,恶人最终遭到了恶报。不过,倘若你是剧中主人公的话,怕是没有那份才智与幸运,只能等着悲剧收场。最惨的是,到最后大概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我只能说,攸关自身重大权益的事项,如若我们自己不站出来反对,做出应有努力,自然更不可能指望别人出来帮着呼吁。在没有做起码的努力之前,怎么就知道反对无效呢?即便反对最终无效,也终归比驯服地给自己套上枷锁要强。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做过一些抗争。

    作为被侵害一方的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默默地忍受,甚至不敢表明反对的立场,就等于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帮助对方来算计与加害自己。在这样的事情上,退一步并非海阔天空,而很可能从此坠入深渊。因为这根本不是靠一味忍让就能解决的问题。眼看着一步步地走向深渊,这样的遭遇,至少部分是我们自己一味地隐忍所酿成的。
  • y
    yzf91
    感觉基本是美国队长2洞察计划的雏形了
  • 寒火
    昨天同事的小区刚刚强装了,坐标北京
  • t
    tj0221
    我们小区几个月前就已经安装完毕了,人脸识别开门,但是基本没鸟用,从车行入口还是进来很多闲杂人等。
  • 共产党员
    强推,用的不好。明明是加速推进科技化进社区,让社区百姓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是不忘初心的一种形式
  • s
    sig1b
    社会科技更进步后,很难想象对于存在的人,缺乏详细数据。所以大家以后都是透明人,是发展趋势。。。
  • a
    assa
    希望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监控岂不是又蠢又坏
  • a
    assa
    正常人难道不希望自己处在安全的环境中
  • a
    aso
    “你又不是嫖娼,和你老婆做为什么不正对摄像头?何况政府只是想指导一下你们的姿势而已,全民都提高一下性生活水平难道不好么”
    离这一天还有多远?以目前洗地蠢逼们的愚蠢程度来看我看是快了。。。

    本帖最后由 aso 于 2020-10-31 16:1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i
    inmay
    杭州好像要禁止用人脸
  • i
    inmay
    杭州好像要禁止用人脸
  • L
    L1
    推广个鬼,到现在没看到,大前年被入室盗窃。到现在没破案。
  • s
    saintwei1979
    对比加拿大,一商场装人脸摄像头就被迫撤下并删除已收集数据。
  • a
    assa
    先查一下楼上那些害怕摄像头的,不是同伙也是同行
  • s
    shrocksun
    为什么你可以没有任何证据就断言别人是罪犯

    文盲好歹也懂点法律啊
  • a
    assa
    讽刺都看不懂,恐怕不是文盲就是真的罪犯吧
  • s
    shrocksun
    讽刺都看不懂,和是不是犯罪有什么关系

    文盲逻辑?
  • d
    dabing
    讨厌可以吗?
  • s
    shrocksun
    仔细看看,你这是讽刺吗,这叫诽谤才对把
  • s
    shrocksun
    为什么不是罪犯就同意你的观点

    文盲的逻辑真心难以理解
  • m
    mailps3
    深圳也是,小区在装了今天
  • 朱爷吉祥
    感觉现在海康威视为代表的安防公司,地位相当于美帝洛克希德,你果维稳费相当于美帝军费,每年采购大幅增长,出师有名、政治正确,和政府深度捆绑为利益共同体。
  • 夏拉非
    如果能有效打击犯罪,那我支持增加监控、人脸识别

    问题是之前手机实名时也说过要打击犯罪,最后呢?毛用没有

    安全和隐私之间需要平衡。我觉得在公共场合增加安全、降低隐私可以接受。但是那些摄像头需要的时候就是好的,不需要的时候就是坏的,连看都不行,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
  • p
    psi
    疑罪从无是西方的糟粕,别拿来套中国人
  • a
    assa
    因为在罪犯看来就不是讽刺而是指控,能看懂吗?
  • s
    shrocksun
    如果我不是罪犯又觉得不是讽刺怎么办


    愿意赌吗,谁输了吃屎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