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平板显示行业为何进入寒冬

  • m
    mj2010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83803?adchannelID=&full=y

    平板显示行业为何进入寒冬
    张原峰:今年平板显示行业需求下行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巨量投资,引发行业的超常供给过剩,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只是催化剂。

    收藏
    更新于2019年7月30日 02:39 张原峰 为FT中文网撰稿
    平板显示行业的旺季通常都在每年的七月份如约来临,由于受到每年宏观经济状况和主要消费市场的消费者信心表现的影响不同,一般会持续三到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如同其他电子部件行业一样呈现较为规律的周期波动,但在2019年,期待中的旺季失约了。

    平板显示行业的产品是消费者随时接触到的显示屏,主要包括液晶(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子纸(Eink/EPD)等几种技术类型,平板显示是所有消费电子和IT产品不可或缺的人机交互部件,也是每天沉浸在信息海洋的现代人最频繁接触的电子部件。

    根据市调公司IHS Markit 的统计,2018年全球平板显示的产业规模接近1100亿美元,但是较之2017年的124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已是近10%的衰退。不过在今年年初的预测上,多家行业调研机构都对今年面板销售持谨慎乐观的预测,乐观的底气依据几个层面的原因,微观层面是韩国与台湾的面板企业会关停部分老旧产线,淘汰低效产能和过时的工艺技术,工厂关停之后其对应的需求空间需要填补。

    中观层面是判断电视面板销售尺寸年均增加1.5英寸的趋势依旧会延续,而电视面板的销售面积占全部平板显示产品的七成以上,这会带动整体面板的销售面积持续提升;5G时代的到来,高带宽、低延时的通讯技术有助于激发大屏幕、高清晰影音内容的消费,引领新的手机换机需求,也会带动大尺寸、高清晰手机面板的消耗。

    宏观层面是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通过首脑磋商与相互谅解,得以缓解,全球经济面临贸易战冲击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增强了各个领域的产业信心和发展动力。之后,美中两国2019年一季度呈现的经济数据,都进一步支撑了全年经济基本面稳定向好的一致判断。

    从现在这个时点回望2019已经走过的时间,平板显示行业都是在无尽的下坠中度过的,除了在微观层面,部分面板企业关停产能的经营措施确定执行过之外,所有期待中的利好都没有发生,或者说即便有利好也没有转化成为需求,而在这个面板价格本应触底反弹的时间,依然看不到止跌回升的任何迹象,7月份面板价格下跌这种反常现象曾经在2008年发生过,大家都知道那一年发生过什么,但是2008年上半年,平板显示行业却经历着一轮狂飙突进的涨价,直到年中雷曼次级债事件之后,消费信心全面崩盘,所有行业都进入了冰冻期。平板显示行业自2008年以后的十年里,即便在部分行业低谷的年份,至少也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会有价格企稳、小幅反弹的市场表现,

    以笔者置身产业的长期观察来看,造成当前平板显示行业需求异常疲弱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产能持续大幅成长,以电视面板为主要目标产品的八代及更大世代面板工厂为例,全球当前在建和规划兴建的面板工厂超过八座,有七座工厂落户在中国。中小尺寸面板的产能主要针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在建和规划兴建的液晶与OLED六代线及以下世代工厂超过九座,全部位于中国境内,预计2019年较去年新增产能,以面板面积测算超过3000万平方米,相当于四条以上的八代线产能投产,这不仅是面板产能的大幅扩张,也是以中国为目标的产业转移。

    第二个是需求不足,平板显示有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对应于五个大宗消费电子和IT产品市场,分别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和电视,这五大应用市场消耗了所有平板显示的95%以上的出货面积,2018年在手机市场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之后,五大主流应用市场很不幸地全面进入存量时代,桌面显示器和电视品类能够依靠产品尺寸增加带动面板面积的需求成长,手机面板产品也呈现尺寸不断成长的趋势,但五大应用品类均将面临出货量萎缩的持续压力,近几年桌面显示器和平板电脑市场更是以每年接近两位数的负增长率萎缩,所以总体上看,面板出货面积的增加和面板出货量降低正在呈现逐步抵消的趋势。

    第三个是全球经济预期恶化,从2018年开始中美贸易冲突逐步升级,双方的对抗从单纯的贸易与经济领域蔓延到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进而全面触发两国政府在广泛的话题上不同程度的对立,特别是在以关税为手段的互相制裁,极大的影响了全球化最为充分的电子行业,这个行业已经是高效整合的一体,中国作为全球电子行业生产制造效率最高的地区,集中了80%以上的终端生产制造产能,作为电子行业分支的面板行业,从2019年起,中国出产的面板市场份额也将超过50%。由于美国威胁对第三阶段中国3000多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些商品中涵盖了前两个阶段所没有的各类消费电子和IT产品,虽然威胁只是针对中国输美商品,并不会对全球其他地区的需求造成直接影响,但由于北美市场体量庞大,无论是终端品牌商推迟订单执行,还是当地零售渠道担心加征关税后需求不足而直接取消订单,都会将市场预期锁定在价格下行通道当中,进一步加强了本已非常浓厚的市场观望气氛,对全球的总需求都造成了更加负面的影响。

    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中,前两个原因来自于趋势性的产业与市场变迁,是造成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供需失衡的态势愈发明显。第三个因素则是突发性因素,逆转了年初的乐观预期,抑制了全面的需求,激化了产能过剩的市场表现,三个因素叠加造成行业罕见的“跌跌不休”、景气蒸发的现象。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全球需求预期已经见顶,为什么中国还有这么多产能建设依然前赴后继、持续投入。

    平板显示行业的特点首先是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一座高世代的主力面板工厂动辄投资300~500亿人民币,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精密生产设备和建造洁净厂房。其次是营收规模庞大,主力面板工厂建成投产后,通常每年会有百亿人民币量级的产值规模,第三是产业带动效应明显,面板上游供应链繁杂庞大,工厂附近通常都需要供应商和客户就近供应和需求衔接,一座面板工厂可能会带动千亿营收规模的上下游企业聚集。第四是中国的面板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了面板制造的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尤其是液晶面板制造领域,更是全面形成自主能力。

    平板显示行业的上述四个特点,对中国国内的各地方政府来讲,符合招商引资理想的要素条件,具有非常明显的吸引力。工厂运营和产业聚集形成以后,不仅能直接拉动所在地的GDP规模,助推税收显著提升,还能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带动本地的就业。比如像安徽省合肥市,在引入龙头平板显示企业后, 围绕产业大力吸引相关企业聚集落户,配套当地面板产业需求,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持续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很快就在几年内形成了一体化的纵向产业体系,合肥市的GDP规模也从2010年的2700多亿人民币大幅上升到2015年的5600多亿人民币。合肥的成功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2015年后中国众多地方政府纷纷仿效这种模式,规划产业锚定项目,吸引平板显示企业入驻,相比同样是高技术领域的半导体行业,中国企业已经掌握平板显示核心制造技术,所需的人才也比较丰富,不用再受制于国外的资源,只是2017年以来,中国金融政策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管理已经收紧,城投债及信用抵押等融资手段的成本较2010年前后明显上升,不过相比产业落地后的诱人前景,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于是各地平板显示项目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一直持续到现在。

    今年平板显示行业的需求下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巨量投资,引发行业的超常供给过剩,进而引起的史无前例的供需失衡,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只是催化剂,如果该行业在今后的2~3年内没有实质的产能出清,供需失衡的情况将不会根本改善,行业的波动规律可能会更加不明显。

    而当前中美双方的贸易冲突如果长期持续,并进一步升级,很可能会对全球产业分工造成严重影响,最危言耸听的结果是,产业体系解体分化为中美两套阵营,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那时聚集在中国国内的庞大产能将何去何从?

    对于平板显示行业来说,2019年是个酝酿已久的冬天,它会漫长而寒冷。
  • c
    compressor
    车寒冬,空调寒冬,电视寒冬,还有什么寒冬的?
  • m
    mj2010
    一直不明白,天朝地方政府为什么这么喜欢投资 类似面板这类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即使这类企业已经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根本没法盈利。这篇文章算是给了一个答案。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全球需求预期已经见顶,为什么中国还有这么多产能建设依然前赴后继、持续投入。

    平板显示行业的特点首先是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一座高世代的主力面板工厂动辄投资300~500亿人民币,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精密生产设备和建造洁净厂房。其次是营收规模庞大,主力面板工厂建成投产后,通常每年会有百亿人民币量级的产值规模,第三是产业带动效应明显,面板上游供应链繁杂庞大,工厂附近通常都需要供应商和客户就近供应和需求衔接,一座面板工厂可能会带动千亿营收规模的上下游企业聚集。第四是中国的面板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了面板制造的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尤其是液晶面板制造领域,更是全面形成自主能力。

    平板显示行业的上述四个特点,对中国国内的各地方政府来讲,符合招商引资理想的要素条件,具有非常明显的吸引力。工厂运营和产业聚集形成以后,不仅能直接拉动所在地的GDP规模,助推税收显著提升,还能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带动本地的就业。比如像安徽省合肥市,在引入龙头平板显示企业后, 围绕产业大力吸引相关企业聚集落户,配套当地面板产业需求,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持续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很快就在几年内形成了一体化的纵向产业体系,合肥市的GDP规模也从2010年的2700多亿人民币大幅上升到2015年的5600多亿人民币。合肥的成功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2015年后中国众多地方政府纷纷仿效这种模式,规划产业锚定项目,吸引平板显示企业入驻,相比同样是高技术领域的半导体行业,中国企业已经掌握平板显示核心制造技术,所需的人才也比较丰富,不用再受制于国外的资源,只是2017年以来,中国金融政策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管理已经收紧,城投债及信用抵押等融资手段的成本较2010年前后明显上升,不过相比产业落地后的诱人前景,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于是各地平板显示项目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一直持续到现在。

    今年平板显示行业的需求下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巨量投资,引发行业的超常供给过剩,进而引起的史无前例的供需失衡,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只是催化剂,如果该行业在今后的2~3年内没有实质的产能出清,供需失衡的情况将不会根本改善,行业的波动规律可能会更加不明显。
  • v
    volkswagon
    鼠目寸光,中国面板扩张是为了抢占市场,形成产业垄断。全球最新的10代以上的LCD线基本都在中国了,台湾和韩国面板厂要么关厂,要么转线,要么做零碎订单,基本都在亏损,没几年就得死。半懂不懂的人不要拿三星反驳我,三星也在关LCD线,竞争力靠AMOLEDHiPDA·NG
  • z
    zhenhunge
    回复3#mj2010

    钢铁、石化等重工业都有这样的属性,都是政府的最爱
  • y
    yhny
    听说惠科放假了 iOS fly ~
  • v
    volkswagon
    太阳能面板还不一样,因为门槛低。显示屏的生产线,一条就是300到500亿,你只有一条还活不下来,因为屏幕规格很多,你不可能一条线生产各种规格。起步投资就是2000亿人民币,活不下来就打水漂,你还担心垄断没利润吗?HiPDA·NG
  • s
    storespace0930
    七八个工厂就能供应全球需求。工业化太可怕了
  • d
    dos4gw
    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放在三星身上就叫逆周期扩张,放在天朝就叫重复投资,盲目扩张?
  • z
    zxy_9023
    西方的产业模式是喜欢趴在现有市场吃稳定垄断利润。
    中国是来者不拒,西方市场要抢,亚非拉美也不放过。
    十几年前诺基亚也觉得手机市场就这样了,大家过安稳日子挺好。
    而现在华米OV传音是既要进城,也要下乡。
  • j
    jiandanbill
    回复12#dos4gw

  • w
    wangxt
    Zf能和三星比?
  • y
    yzjpyq
    直播盛夏,自媒体盛夏
  • h
    hanbing135
    有些人天天唱衰国内的显示产业 三星当年逆周期被这些不要脸的玩意吹上天 怎么到了京东方这么干就成瞎折腾了
  • c
    cwnd
    国内目前在搞资本密集型投资,,因为TG很明白,没有一个企业能和TG抗衡。

    所以,目前在面板、芯片、闪存方面大规模投资,,按这个路子下去,再过5年,全世界的IT产业就得看TG的脸色了。也算是产业升级。

    然后基于这些基础材料,统治pc设备、手机。。中美分工达成,中国负责硬件、美国负责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