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百度百科深深的打败了

  • f
    ff0402
    刚刚有个“肉馅”的英语单词想不起来,就记得香港是用音译翻成“免治”(是免,不是兔)
    然后百度“免治”,出来的第一条是百度百科:免治肉。解释为“免治肉是一道以兔肉为原料的菜品”,并配了个麻婆豆腐的图


    这都是些什么人那么无聊,非要去建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词条啊?

    顺便:“免治”是英语mince的粤语音译,肉馅、肉末的意思
  • c
    comaron
    互联网版本的“走近科学”
  • g
    guodam
    无聊,当然是了。
  • 可以吃
    哈哈哈,哈哈哈
  • c
    cskeleton
    他这麻婆豆腐里有肉沫,没毛病啊
  • h
    hcfucl
    百毒百科是可以自己建词条的,完全没有任何权威性。。。。。
  • j
    jcd_chh
    当年曾经还尝试提交修改错误,后来我把一段明显是胡编乱造的东西删掉,结果百度审核不通过说我删了有用信息
    看百度百科就当看笑话吧
  • v
    vikier
    以前边抄边改的那批人,还算有点知识的,现在都直接到维基上去改了。现在的那批人基本都是零点五元,加临时工,加上AI辅助,然后与搜狗和360形成三角抄。
  • 翰墨留香
    走近科学只是渲染的气氛有点过分了,实际讲的东西还是很科学的,毕竟本意就是做科普、打破迷信的
  • z
    zyysfy
    坑杀了无数人啊
  • o
    option
    哈哈哈,哈哈哈
  • n
    nikition
    维基有没有?
  • t
    timtu
    是么。。。我怎么觉得完全是反科学
  • c
    cfan7777777
    有搞笑合集,很多和科学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寺庙的树叶每天突然不见了,调查了无数人,进行了无数分析,最后结论是被风吹走了,这和科学有关系?
  • 深圳老胡
    走进科学,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来查找某个小巷子每到半夜都有规律性咯噔咯噔奇怪声音的话题。用了整整两集的时间,最终查到了声音的来源是巷子里住了一位空姐,每到深夜下班,行李箱在巷子的石子路上颠出来的。

    尼玛看到最后的唯一感觉就是实在忍不住把那期的编辑全家女性挨个问候了三遍。
  • 翰墨留香
    我没看过这一集,不过猜测里面应该会有人宣称这是非自然现象,然后才有的调查分析……
  • a
    alredstone
    走近科学这两年没看过了,前两年待改进的地方确实多。比如,拼命的卖关子、雷声大雨点儿小,5分钟以内就能讲明白的东西硬生生给拖到20分钟以上。当然,央视10不少节目都是这个套路,可能是为了完成任务批量生产的吧。
  • 翰墨留香
    嗯,这种毛病确实特别多,有些事情确实本来就不复杂,但偏偏还要占用一集的时间,那就只能注水了

    顺便,《走近科学》已经停播整一年了,去年国庆之前停的
  • G
    Grayness
    看编辑历史可以看到一个叫xingxing_006编辑加了个兔肉,
    然后再搜下可以看到这个
    https://tieba.baidu.com/p/6786062900


    再看看wiki:
    免治係隻澳門菜式,顧名思義係用免治肉去整,材料可以用牛肉碎、豬肉碎,再用欖油同生抽調味。免治通常會配隻煎太陽蛋喺面頭,再送白飯食。
  • m
    mettea
    维基百科也有这种情况
  • 长醉不醒之梦
    走近科学我看过一集讲的是监控到夜间就会拍到龙形生物,还会飞来着,然后就是怎么怎么调查,最后发现就是小虫子在飞而已。
  • 2
    2015
    本来就是网上的人自行编辑的,有错误也正常,就是这个错得有点离谱。
  • h
    hujvnyi39
    我还生造了一个姓在百度百科,然后被各大百科抄走。接着被各种文言文网站,文库等等抄袭。现在搜那一句话,已经能搜出来上百个结果了吧。
  • c
    crcrane
    你们说的《走近科学》这几集只是注水严重而已,并不是反科学。这些事情现实中可能发生,也给出了真相。
  • l
    luqi131313
    百度百科超级吊,本人申请删掉百科对自己的介绍都不行~~~

    ,最后还要花钱找公关公司删
  • j
    jk2336968
    著名的GTX690。
  • C
    Crane
    最该倒闭的公司,危害社会最大的公司,有啥说的说他不丢人吗
  • d
    d-maxheman
    百度百科是可以任何人修改的,比如前面某流量明星说错了一个字的读音,粉丝直接把百科词条给改成错的读音~
  • h
    holl
    我对这集特别有印象!说是发现一种新物种叫“飞棍”,然后还建了个模型来分析这个“新物种”,最后发现就是晚上光线差,摄像机要调慢快门速度导致的,然后主持人也变成了个“大飞棍”…当初兴致勃勃地看,结果结局是这个……
  • c
    coolcatlin
    维基中文最近几年真是被5毛祸害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