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me Home这个游戏到底怎么样,为什么媒体和玩家差那么多

  • Z
    Zero-Sein-Final
    蝙蝠侠出了,各大媒体都给了高分,就GS给了7分。
    于是A9一群人在黑GS,其中有人举了一个例子说GS曾把Gone Home这个无聊的解谜游戏评为9.5的超高分,由此证明GS评价垃圾。
    那么高分给一个解谜游戏确实有点不寻常,我就搜了一下这个游戏;
    没想到一搜发现IGN也给了9.5分,GT和PC Gamer等媒体几乎清一色也都给了高分,Metascore有86。
    还在想那么一个高分游戏怎么就错过了,再一看用户评分竟然才5.3。

    所以我就疑惑了
    这个游戏究竟如何,为什么媒体个玩家的评价竟然如此之大
  • i
    icowei
    拖延症还没打穿,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比较闷,不过全语音还是挺有气氛的,当小说读不错
  • q
    qzy741147
    去steam看看用户评价好了
  • j
    jjmint123
    ……根本就不算解谜吧,好吧我是不知道啥时候喜+1的然后想着这游戏名气还挺大的于是就拖出来玩了,结果…结果我当然没打完啦,游戏本身就是拿各种东西,然后看各种文字…没打汉化结果看得有点头疼,觉得挺无聊的后来就没玩下去了。
  • 兽性
    没什么吊意思,也就是个旅行回来的人在一间大宅子里翻箱岛柜,看各种纸条,了解家人们发生了什么情感问题而纷纷离开这个家.
    而且我也没看懂这种想要营造代入感的步行模拟游戏搞的这么的阴森恐怖是为了什么.
  • f
    fr0m
    这游戏的氛围和音乐都比较赞,背景是一个90年代的普通美国家庭,虽然好像气氛很诡异,但其实完全不是恐怖游戏,是个暖心的治愈作,流程也不长,一上午就能打通,作为一个喜欢生活类题材的细节控,还是觉得蛮赞的。
    对了,这游戏被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价格,就算我挺喜欢这个游戏,也觉得这游戏确实不值20刀,如果定价在5~10刀会得到更多好评~
  • f
    fr0m
    父母只是暂时外出,妹妹离家出走,这游戏从头到尾都是在讲90年代美国对**的态度啦
  • S
    S.I.R
    Gone home虽然给高了。但是不算离谱。虽然我没怎么打,但听解谜游戏玩家评价都很高。

    蝙蝠侠我要为GAMESPOT叫好,三作垫底,哦,我说的是没有优化问题的家用机版。
  • S
    S.I.R
    ……又发重了。
  • 哈罗
    因为性价比太低
  • 萨尤克
    GS这次还真没打错分,蝙蝠车部分简直就是骑在玩家脸上喂屎
  • p
    pk_man
    GONE HOME不算解谜游戏,但剧情和氛围都不错,尤其是对80年代过来的美国玩家,STEAM上的喷点无非就两个,1.太贵,2.和预告片期待不一样。
  • 周愚
    盛名之下的矫情文艺游戏而已。当然有时人也是需要点矫情来滋润的,但在媒体大力鼓吹神作的前提下,看着形同恐怖游戏的宣传,结果发现是个讨论人性社会的走路模拟器,根本不存在什么游戏成分,又有多少人会觉得花20美元来满屋子走路读纸片“值得”呢?
    说到底这是一个需要心态的“故事”,不是“游戏”,却还卖得死贵,对于慕名而来想看看神作是什么样的玩家,当然很容易坑了。
  • q
    qzy741147
    好吧。原来楼主说的是gone home。我以为楼主想说grow home
  • S
    S.I.R
    对的,先不说大量倒胃口的蝙蝠车解谜(大部分为了让这个累赘能越过一个台阶开进来)

    那个坦克模式打起来比坦克大战还弱智是什么鬼??
  • 天悬星河
    说真的,媒体打分跟风现象严重
  • b
    best32167
    4刀买了还没玩
    看样子得早点玩下,不对就退款233
  • n
    nierqing
    当初玩的时候一直胆战心惊
  • 真奥丁神
    高分信媒体,低分信自己

    这句话不适用于欧美媒体,最近几年洋片给你们吃药吃得还少么
  • 社友者
    树大招风,尤其是这种小众神交游戏
  • l
    libindi
    这个游戏可能还是要美国玩家才有共鸣,这游戏主要就是历史氛围做得好,就好像以后要是有个国产游戏也是这样,让你在8,90年代风格的家里翻那些童年回忆的东西,我们也会觉得有感觉,但是老外就觉得这什么吊东西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