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最近我已经浑身无力了

  • x
    x634
    孩子马上三年级了,这两年也就参加一下学而思数学培优而已,由于喜欢和别的家长交流下孩子的教育就建了个群大家互相贩卖下蕉绿和打打鸡血。
    通过一个月的交流发现太多牛娃了,这就不表了,以后慢慢说。只说一下大家交流的未来小升初的情况,广州是个特别的城市,初中优质学校以私立为主,筛选孩子主要靠密考(因为教育局这几年不允许公开考试,所以改为秘密考试,简称密考)。
    如果要拿到密考资格,孩子的要求是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上学期语数外三门课满分300,以前要求是290,这两年已经提高到295,还有什么英皇八级,体育这些都不表了,都是加分项。最重要是数学如果拿到过华罗庚杯夏令营和冬令营一等奖,英语是pet优秀水平,基本上可以进广州前10的初中。
    前10的初中读完,基本上100%可以读前10的高中,那就意味着有至少50%机会可以上一本……广州市区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本的大学。这也就是说孩子如果去不了这些初中,那么以后连在家旁边读书的机会都没有,要不去周边的韶关,中山,佛山或者外省读书,这些二本其实就是当年我们读大学时候的大专而已。
    然后我就看了看二年级奥数题,不好意思,12道题我只会做两道,很多题我连题目都看不懂。
    再去看看英语吧,pet优秀相当于高中优秀毕业水平,差不多是雅思6分……你和我说一个小学毕业孩子要雅思6分?特么这是超人吧……
    不好意思,现在很多五年级超人都是这个水平,我研究生同学儿子现在五年级,华罗庚杯四次一等奖,英皇钢琴八级,pet优秀水平,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我看的眼花缭乱。我问她,你这个娃这么牛啊!她淡淡说:这只是平均水平,最多在广州只能排到同年龄段前1000了不起了,清华北大是不敢想,现在也只能敢想考个中山大学或者华南理工大学。
    听到这里,我浑身无力……


    ………………………………
    不少人回帖有各种声音,我觉得也正常,我只是代表了一小部分的人。毕竟广州一个年级的小孩有15-18w,而有择校需求的只有3w左右,真正能有能力择校的孩子最后只剩1w。大部分人有别的想法也很正常,从这个比例也可以看出。
    我本人是一个大学站票下车的人,和传统中国人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和传统中国人一样想把自己身上没实现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实现。我觉得关注这些好像并没有错,大家理念不同也很正常,我只是称述一个现实的事实,并不是虚假的东西,不希望和大家争论什么,只是抛砖引玉探讨一下。
    诚如我下面的回帖:争赢了有意义么?是我多块肉吃,还是你多碗酒喝?作为一个四十不惑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是能够拎的清的,望合理讨论而不是抬杠。
  • 7
    7-eleven
    代际更替啊!
  • i
    irony
    孩子的要求是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上学期语数外三门课满分300,以前要求是300,这两年已经提高到295

    ??300--》295
    我这里
    很搞笑的教育,公立初中不允许考试,不许择优,不许特长班,不许尖子班,结果不爱学习和爱学习混在一起,老师怎么教?到初中,老师只需照顾前30%的学生的进度。

    另一方面,几所名牌私立是没考试啊,但看六年和毕业考成绩,285-290以上才可以面试(不笔试)哦,结果私立学校霸住名牌高中学位的大多数
  • y
    yutingay1
    都是他妈逼的吧,有一个是自愿的吗
  • f
    flagration
    1000已经很可以了吧,属于天赋和后天培养都很好的
  • n
    nineapple
    儿孙自有儿孙福...楼主不要难过想那么多
  • x
    x634
    写错,以前是290
  • x
    x634
    不是逼的,那些牛娃……卧槽,都不知道别人怎么养的,好学礼貌学习体育乐器啥都牛逼
  • y
    yutingay1
    那就是逼的
  • y
    yinde0
    都泯灭童心了。
  • x
    x634
    真不是,被逼的孩子我在学而思见多了,读了两个学期自然家长就退费不学了。这种孩子是找东西学,天天要求学这个学那个……
  • m
    mel
    看看我家的 哎
  • x
    x634
    还真没有,我接触过好几个牛娃,我女儿学而思班上的孩子,那些孩子真的是玩起来比谁都会玩。
  • y
    yutingay1
    我那废物弟弟小时候就这样,现在蹲家收房租
  • 张瑞冬
    为何小学生抱负要这么高,为何兴趣小组一定要去上什么奥数之类的,为何不能发掘甚至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比如美术,体育等等),而随之参与相关的小组呢。是不是在这个环境里,就得活成成人预想的样子,不仅攀比心理过重,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真的好吗?

    另外,不是打击LZ,孩子学习成绩好是好事,但是小学成绩再牛逼,跟考上什么大学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跟成不成才更没有关系。预想是好的,但是请不要拔苗助长。

    有句老话说的好,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教育机制已经如此,我只想说社会是多元的,人各有志
  • 量子纠缠
    没办法,天分确实存在
  • w
    weih26
    以前担心要给孩子学什么,我只说要学好英语,还他妈说你不用操心学什么,现在幼儿班的孩子都吵着自己去学,妈妈我要学篮球 妈妈我要学钢琴,妈妈我要学....听完我觉得头大,她同事孩子学钢琴,孩子没怎么学好,带孩子的奶奶在一旁学会了....
  • x
    x634
    你说的东西是有道理,都对,我也是懂。
    但是你不能回避的是:如果初中不择校,你只能读普通初中,那么高中都考不上。现在全中国有50%的孩子考不上高中,走中职路线。当然,走中职也可以,但是未来出路有多窄和多难,相信你也是清楚的。
    谁都愿意让孩子做分子而不是分母,现在的难题就是:不择校,只能做分母,相信你也不甘心。
  • o
    ompiera001
    上海也一样
    好小学意味着有较大机会好中学,好中学才可能好高中。。。
  • 男优的菊花
    考大学还不是看你考多少分
    你这样说的好似别的乡镇的孩子都别读书现在赶紧进富士康了啊
  • x
    x634
    是这个道理,所以现在军备竞赛已经在小升初了,而不是和我们以前那样,在初升高这个阶段。大城市外来人口多,受教育程度高,所以下一代的智商水平,家长重视程度和我们小时候在小镇完全不一样。
  • x
    x634
    你要知道广东省一本率是10%,比很多省都要低,而且高考人数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竞争远远比很多省激烈。看过一个数据,中国高考地狱模式两个省一个河北,一个江苏,其次就是广东和另外几个省。
  • h
    haorang
    这个咋说呢,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智商高,天赋。满分120,学神考120是因为只有120。。学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有些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进阶到更深的层次。有些还只是懵懵懂懂。
  • 男优的菊花
    你都说10%了
    挤破头进了那几个学校 就能进到这10%了嘛?
  • z
    zhishixc
    江苏的家长表示不要过度焦虑
  • x
    x634
    另外,现在全中国最聪明的孩子的目标早就不在国内了,基本上高中都是alevel或者ap班,大学直接去英国或者美国。现在全国十大超级中学的国际部中考要求分数都超过了本校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因为考上这些高中意味着你基本上可以进全球排名前50的大学,清华也就全球排在50而已,其他的国内院校更低了。
  • k
    kionline
    放心,这种超级牛娃都是出国去常青藤、牛津剑桥的,不会和你家娃抢双一流学位的。
  • x
    x634
    作为一个大学是站票下车的人,经历过没学历的苦,我觉得没必要和你说了,我只是称述事实和我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要和你争什么,再说争赢了有意义么?我多块肉吃,还是你多碗酒喝?
  • x
    x634
    我们计划也不和大家抢,高中目标是华南师大附中ap班,有朋友给了不少路线建议,只是我觉得太特么难了,比我想象中难度高了几倍不止。
  • B
    Bryantzhong
    同是020坐标的。。。我儿子才一岁半,看到你帖子我现在想想我的处境,看来我儿子在我手里是准备输好几圈起跑线了,哎。。。
  • l
    lichkinglog
    终点比不过别人的起点。。只能淡定
  • f
    flyingqw
    可拉倒吧,广东省高考人多,可都佛系的很,前一段报道高考移民都跑广东了
  • o
    ompiera001
    讲道理已经提前到幼升小了。。。
    想考民办的大班上基本3000字+英文简单绘本自主阅读+算数100以内最好简单乘法。。。
    小朋友的同年哪里找
  • x
    x634
    上海好像是这样,广州的小学都还是公办厉害,民办也就那么2-3所厉害,当年我们不知天高地厚去考过一家,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小学之前没学过任何东西的。
  • s
    shuitiandao
    其实培养牛蛙,关键还是看家长。主要是家长回家之后是啥表现,孩子模仿的很快
  • k
    kikiro
    我得到的数据是

    魔都

    25万人 前6000人 可以稳读四大
  • d
    dark嘉
    楼主淡定点,如果是以一流大学为目标不用这么紧张,不用把娃逼得太紧,提高他抗挫折能力,有正确的三观比较重要。我闺蜜高中可是被老师要求放弃高考的,成绩太差了,以她成绩大专吧,然后她也就放弃高考了然后去英国读预科,读了两年进了UCL。硕士跑纽约大学读的。当然我闺蜜读书其实挺用功的。还有我大学室友,他你们广州的广铁一中算是名校了吧,正式生哦,理科高考300来分,也是大专,然后因为艺术生进我们大学的,我们大学期间也是学渣一般的存在。然后大学毕业我本校读研,他准备英国读研,也混上了东英吉利大学。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比国内一些985好吧。我们本科大学也一般,澳门科技大学。如果不是很差钱不用这么紧张的。除非楼主作为老广有本地情节,大学就是要在广州读。
  • k
    kikiro
    中山港大真的逼死人啊
  • x
    x634
    魔都的大学多,所以比例也高,广东的大学少,自然比例就低很多。
  • a
    a54
    同广州,看到你说的这些表示压力山大,想想以后两个娃也要操心这些真是头大。

    不过说实话,不能把眼光放的太高,人老是抬头看着天,几分钟就会脖子疼的。得承认人是有天赋智商的差距,不是努力可以弥补的。做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才是人生的道理。

    再说了,老子当年那么差的条件出来,还不一样考的不错,虽然没有多牛逼但也能小小的吹一把。想上什么好学校自己凭实力考呗。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的幸福自己求。

    另外,可以说我们现在所有人的儿孙并不会愁吃穿,在这种情况下,我并不认为一个牛逼哄哄的人生,胜过一个性格好心态好开心把自己日子过好的人生。
  • d
    dark嘉
    哈哈哈,我懂的,那分真的清华北大随便进
  • k
    kikiro
    跨阶级
    真的是悬在老百姓头上的利剑

    要么缩头
    要么砍头
  • x
    x634
    谢谢过来人给的经验,我不是老广,我算新广州人,说本地读也是打个比方而已。
    的确现在孩子出路多很多,我一个朋友领导孩子,大学是三类,但是学校有交换,后面两年去了美国读一个普通大学,然后突然开窍,研究生去了霍普金斯,虽然没学医,但是学的金融也不错,最后留在华尔街做投行了,真的是逆袭了。
    前几天这个版看到一个在德国的小伙子写的经历,我觉得也挺好,最重要我也同意你说的,孩子的性格和抗压能力要好,这个才是最基本的。
  • y
    ytsquall
    大学城就没办法了,不好好想想以后孩子读书真的难。我在东山,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市内最高之一的了。小学还是开拓思维为主,学习什么的到了初中再加油吧。
  • h
    howardhe1
    不知道您是否是一个家长,作为家长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能上大学是不是一个国内教育一个很低的要求?985/211暂且不说就一个一本。咱们反推一下,上大学靠的是高考,这个是纯应试,再往前推高中凭的是中考,坐标西安中考录取率60%,近一半人被拒之门外,怎么办?普通初中不说上优质高中,就普高线升学率能有多少?初中如果能上一个好学校至少你高中还有的拼,如果中考都没过剩下的不用说了。反过来在看小升初,坐标西安好学校全是民办,民办二类都比公办强,现在的政策摇号面试4:6,很不幸我娃没被摇上,准备面试。面试比密考更难,本来有纸有笔可以算,现在全心算口答,除了语数英还有综合包括科学时事等等,傻眼了。(非正常渠道也可以20起,小学差不多10起,还不定能办成)小学阶段怎么准备?课外班上不上?
    在反过来说艺术类体育类特长,走专业路线就不说了路不同,我孩子本身学单簧管,业余十级肯定过了,如果一直坚持考大学说不定能加点分,但是还是要参加高考,不论乐器还是体育都要花时间练的,学习时间没别的娃多,成绩还不能掉队,是不是很难?
    说的有点跑题,更多是发牢骚,人穷志短,还望见谅。
  • y
    ytsquall
    广东高考佛系是因为本地人都不上心啊。。论难度广东高考算地狱级别了,不过本地人读个二本都美滋滋,上个广工中大都要烧高香了。
  • k
    kikiro
    艺术特长 早就不加分了
  • p
    passgod
    人和人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得不承认。说努力能弥补智力差距的,都是心灵鸡汤,可以相信它找安慰或动力,但这不是事实。

    我就是略有天赋的那种,学习不费力,学东西很快。学业不费劲,中学睡觉玩电脑,高考考上211。工作也很顺利,几年挣出了幸福生活。我就是亲戚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我这辈子就没受过苦。

    但我姐、我老婆,都是平庸的那种,拼命学习、拼命复读才考上二本。

    而周围同事则是聪明的多,我在里面勉强及格。有略逊的,更多的是我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所以我很担心我的小孩(还未出生)是否聪明。如果他聪明,学习考试易如反掌,人生走上快车道。如果他平庸,就要付出我都坚持不了的努力,才有可能比肩别人。如果他智力低下,我真的接受不了。

    天生聪明真的是太重要了。

    至于说不焦虑、不着急,不逼着孩子考大学,我做不到。

    如果考不上大学,我估计在县城打工,我老婆估计在村里种菜,不知道嫁给哪种人。就是因为考上大学,我俩才有了现在的人生,游走在一线城市,买的了自己的房子。而那个县城农村,永远也不会再适应了。

    正是因为我俩是高考的受益者,所以我俩都很重视高考,教育理念相当一致,绝不会放养孩子。

    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大学,环环相扣,哪一口气都不敢松。比题主好的是,我这城市划学区,房子买了,小学和初中就不用愁了,中考才是第一道坎。

    如果我儿子/女儿考不上大学,我都不知道他将来的路怎么走。我有幸从农村到城市跨越一个阶层,也只能勉强顾得了自己,一个房子已经预支了人生。我养不起他一辈子,提供不了富豪用钱砸出来的路,只能靠他自己。

    爱人怀孕中,现在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看到题主的焦虑,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