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个科普话题,为什么没有振翅型飞行器出现?

  • 毒玫瑰
    现在的飞行器都是喷射式螺旋桨式滑翔式,为什么没有振翅型飞行器呢?
    是技术达不到还是这种飞行器没有实用价值?
    我觉得能制造这种飞行器的话体积可以比直升飞机小很多,可以空中原地固定位置,
    还能非常灵活的驾驶,参与军用的话战斗力也不小。
    求科学帝解释这种飞行器被人类摒弃的原因。
  • 脾气不太好
    从动力学上考虑,要花费更多的能量吧
  • 毒玫瑰
    像苍蝇这么小的生物,貌似飞行不用很大的能量,
    我觉得翅翼振频是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 8
    8点40
    爱坏
  • w
    wq123er
    玩具算么
  • w
    wanghujin
    人类的飞机来源于动物的翅膀,但原理又不一样。
    飞机的机翼只提供升力,不提供动力。而鸟类的翅膀,既要提供升力,又要提供动力。
    其实,可以看看能飞的鸟类的体重和翅膀面积的比例,基本就可以知道对于机械来说,拍翅膀和几乎不可能的。
    或者,可以看看已经失去飞行能力的家禽,他们如果要飞,就要像他们的野外近亲那样,身体要小要轻,翅膀更大,翅膀肌肉更有力。
  • z
    zo
    做不出来同等强度的振翅。。。。。。
    微型化所需的科技也跟不上
  • 第⒏感
    posted by wap

    容易坏啊
  • 毒玫瑰
    振翅飞行动物界分为两大类,鸟类和昆虫类,
    这个问题偏向讨论昆虫类,
    鸟类的振翅飞行从实现难度和实现意义上,
    以目前的人类技术可以放弃。
  • l
    lijgame
    材料的强度韧度不行吧
  • 星之尘
    明显是科技不够,什么材料能承受这样的重量?
  • k
    k62163
    鸟儿的翅膀也要提供动力. 而人类的动力是在引擎上,引擎要机翼震动的话,强度,寿命,消耗能量都要比现在要求高得多.
  • w
    wanghujin
    昆虫的结构注定了只能把以克为计量单位的东西送上天,而且要么是飞不快,要么是飞不高,要么干脆连方向都没有。
  • l
    legendkang
    我们要飞机不是让它去飞翔,而在于突破地面速度限制而已。更庞大的载客更快速的速度更经济的成本。
  • 阿西达卡
    我觉得实现不是大问题吧,只是实际应用就要求高了,成本不合理?
  • j
    jun4rui
    扑翼机 ornithopter 机翼能像鸟和昆虫翅膀那样上下扑动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又称振翼机。扑动的机翼不仅产生升力,还产生向前的推动力。中国春秋时期就有人试图制造能飞的木鸟。15世纪意大利的达·芬奇绘制过扑翼机的草图。 1930年,一架意大利的扑翼机模型进行过试飞。此后出现过多种扑翼机的设计方案,但由于控制技术、材料和结构方面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扑翼机仍停留在模型制作和设想阶段。
  • x
    xx88
    最大的能飞的鸟才多重?50kg
  • 毒玫瑰
    看来还是技术瓶颈
  • O
    OpEth
    远古时期有过巨大蜻蜓的。。。。。
  • O
    OpEth
    还是寄希望于未来的基因工程比较靠谱,单纯的机械结构要实现鸟类的飞行太困难了。。。。。

    用生物科技复制出巨大化的翼龙并在脑内植入控制芯片相对而言还好实现一些。。。。。
  • 聋则嗅明XP
    探索频道有一个节目就是说这个的,用机械装置模拟昆虫震翅
  • 李航就是大忽悠
    不先进,你看飞碟也没有翅膀。
  • z
    zenodante
    微型的有的,这东西对材料和控制的要求高啊,运动的姿态控制需要的计算能力还是很高的
  • w
    wer.
    1共振
    2疲劳
  • o
    otz
    非常简单 昆虫控制翅膀的肌肉能够保证一秒钟扇几百次而不会劳损 而人类目前还没找到一种能有如此耐久性的材料
    你看看人类的肌肉,跑个几百米就酸痛得不行了
    如果用橡胶什么材料,估计用个几次就会变脆断掉了
    再者,振翅这种运动方式发热量会很大。如果做到飞机那么大,肯定难以解决散热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昆虫都长不大的原因了,体积小,好散热
  • a
    airbox
    或者换个问题,振翅型的优势在哪里?
  • m
    masterfish
    我觉得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发动机的问题。转动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能量转换的损失也比较少,而上下振动则损失比较大,从而不能承受
  • z
    zo
    我觉得不是问题,气缸的活塞运动或者电机的旋转要转换为上下振动太简单了。。。。。
  • O
    OpEth
    振动发动机当然不是问题,不过问题主要还是在于柔性材料以及气流探测方面。。。。。

    翅膀是生物组织,遍布无数神经细胞,以探知气流的扰动,人工翅膀要做到这一步,在可见的未来几乎就不可能。。。。。
  • z
    zo
    昆虫的翅膀似乎没这个问题。。。。
  • O
    OpEth
    好像是,查了一下。。。。。

    鸟类翅膀上面在不同的地方分布有起不同作用的羽毛,另外,鸟类翅膀分布有神经元,可以在飞行的过程中根据它感受到气动力分布情况主动地控制翅膀的变形获得它需要的气动力;而昆虫的翅是由翅脉和翅膜组成,目前而言,认为昆虫的翅上没有神经元,因此,在拍动的过程中,翅是被动变形的,至于昆虫是如何利用这些被动变形进行气动力控制,现在还没有研究。
  • O
    OpEth
    看来昆虫翅膀要容易实现一些,但没法做到很大,史上最大的昆虫,就是远古巨型蜻蜓,翼展只有70厘米,当然比一般的鸟大些,但和翼龙这种翼展十几米的巨型飞行动物没法比。。。。。
  • z
    zo
    找到个关键词DelFly Micro

    http://www.delfly.nl/?site=DIII&menu=media&lang=en



    [本帖最后由 zo 于 2010-8-8 14:09 编辑]
  • o
    otz
    昆虫的翅膀是用肌肉驱动的 那肌肉的抗疲劳强度 人类可造不出来
  • O
    OpEth
    也未必,汽车发动机的抗疲劳度就超过肌肉,随便跑几百公里跟玩儿似的。。。。。

    不过肌肉的优势在于微型化、结构简单、自我修复、能耗低、发热小。。。。。
  • z
    zo
    http://v24.lscache3.c.youtube.co ... ll%20Flying%20Robot

    实际上微型的昆虫机器人已经出来了。视频,看看能不能下
  • 大手
    以前好像就看到过一本小人书,讲我们科学家发明了扑翼飞行器,然后外国敌对分子怎么怎么样。
  • c
    cc0128
    需求不一样啊。
    昆虫鸟追求的是灵活便携。
    咱们人类追求的是栽重,速度,续航
  • m
    masterfish
    其实我觉得,对于飞行器来说,人类应该重新考虑飞艇
    速度慢一点,但是只要解决安全问题,一定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 e
    eos
    振翅目前人类的材料还达不到吧。同时感觉速度不会很快。就像在水中用浆滑行和用螺旋桨推进器前行
  • a
    ages7mark
    以前记得有个鸽子玩具。。。。。。。。。。。
  • d
    df3d
    发现没有:自然界中,体积越小的飞行动物振翅频率越高,比如昆虫,蜂鸟这些频率都相当快,但随着体积越大,振翅频率就越低,看到麻雀的振翅频率就比蜂鸟低,而且到了雕一级的巨型鸟类,基本就是起飞的时候猛扇翅膀,但频率远低于麻雀、鸽子等小型鸟类,到了空中可以用翼展进行滑行飞翔,所以人类发展飞行器不用振翅是对的,也是必然规律。

    [本帖最后由 df3d 于 2010-8-8 21:21 编辑]
  • 阿翠
    posted by wap

    解释起来很复杂,懒得打字了。
    不过人类没有摒弃这种设计思想,航空科技发达的国家可能都有类似的远景研究规划,楼主有生之年或许有机会见到。
  • E
    EG瘦AA
    造这个还不如造UFO靠谱
  • a
    aironline
    振翅明显工作效率低么。以前的船都是划桨的,现在都是螺旋桨的,为啥,螺旋桨工作效率高。
  • b
    breadabo
    从原理上来说,要实现振翅飞行比固定翼飞行困难多了。固定翼飞机更容易实现飞行姿态的稳定,因为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少。纯机械的机构就可以实现固定翼飞机的姿态控制,但是要实现振翅飞行器的稳定飞行以及转向,没有电脑控制是不可想象的。
    振翅飞行的优势在于灵活,可悬停。但是在速度、载荷以及能耗经济性上与固定翼飞行方式完全没得比。所以现在虽然也有振翅飞行器的研究,但是都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军事目的的小型飞行器,不太可能发展出商用飞行器。
  • l
    lewx
    太复杂了,人类现有技术不行
  • t
    tdk01
    有什么意义,矢量推力就可以做到悬停了
  • 小虫A
    http://www.hjenglish.com/new/p95707/

    蜂鸟机器人。。。
  • 张文强天才
    那个振翅的频率需要多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