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即是美好

  • 影法师
    好友小雨前几天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全家搬到了余姚,我很诧异,别人都是往大城市走,小雨的举动多少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她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算是有头有脸的了,为什么?一个周末,应小雨之邀,我驱车去了三小时路程的余姚。在路上,我做了各种猜测:小雨在宁波遇到了挫折?小雨的感情出了变故?小雨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我又很快否定我的猜测,这不是小雨的性格。

    到余姚后,小雨把我迎进了她家。这是处于主干道一个闹中取静的小区,小雨住顶楼,有一个一百平方米的楼顶花园。那天下着小雨,特别安静,小雨带我到他的楼顶花园坐下,给我泡了一杯热茶,笑着说:不错吧。我连说不错不错,这样的房子在宁波可是值七八十万了。小雨说这是一套二手房,才二十万不到。

    喝着茶,我们聊开了。

    小雨“移民”到小城市的念头是前年就有的,大家都往大城市挤,可是大城市的生活真的那么好吗?她说她算了一下,工作压力大,房价高,人多,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得托人找关系......她住城东,在城西上班,路上往返得两个多小时,回家后还得辅导孩子学习、做家务,心情经常不好。去年,由于单位里的人事关系复杂,她失去了一个本来很好的升迁加出国学习的机会,她很郁闷。就在那段时间,她有了很多的思考。为什么生活非得这样?非得这样无限的竞争,这不是她喜欢的生活,她的改变。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男人程宇良。她的公司接洽一个项目,宇良是对方的代表。后来她才知道,这个代表即是公司的老板。这是她第一次发现这样的事,项目需要老板亲自出马,这是个工作狂吧?可是恰恰相反,一顿饭的时间,她像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宇良的思维方式有些与众不同。他从国外留学归来,搞贸易,由于原始积累不错,公司发展很快,很多人动员他开分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可是宇良坚持做小公司,他始终相信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的一句话:小的就是美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无限扩张并不是好事情。他只开一家公司,只需很少的人,只坚守一个城市,不向银行贷一分钱,充分发挥自己和员工的潜能,把小公司做的如火如荼,事实正如他所想象的那样,公司钱没少赚,人员稳定,而他也不会太累,一切都很不错......

    他说的一句话让小雨印象很深刻:世界其实是一个逐渐缩小的过程,无限制地创造和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他说同一个东西很多人在生产开发,往好里说是竞争,往坏里说就是资源的浪费,用那些钱可以投资其他方面,现在很多人在制造垃圾。比如,现在的人都往城市挤,可大城市真是那么好吗?环境差,压力大,发展空间不大,心态普遍不好。其实中小城市倒是小而美好的。

    那一天,小雨突然茅塞顿开,她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她父母在余姚,偶尔回去,觉得那里很好,这个小城市,虽然没有上海、宁波的繁华,却干净舒适。用宇良的话说就是小而美好的。

    她果断的联系了工作,从大城市往小城市调动,他容易了,很多人多说她脑子有毛病,所幸,先生很支持她。小雨顺利的把孩子转到了余姚最好的一所学校,学校环境不错,学费也不高,教学质量不比大城市差。小雨把宁波的房子出租了,然后在余姚买到了这所大大的房子,有楼顶的花园,空气很好,这是她一直的梦想。

    小雨这样描述她的生活:上班的地方离她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可以步行去,家门口的一条路,春天开满玉兰花,走在玉兰树下,一天的心情都变的美好。也许是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大家相处的简单。虽然收入少些,花费也少些,焦虑少多了,你说是赚了还是亏了?在这里,他步行就解决了健康问题,因为压力小,,每天有时间吃好睡好很舒缓的工作,皮肤也好了很多。孩子相对来说不用像大城市的孩子追着赶着学钢琴学书画学一些时髦的玩意儿,他们把学习搞好,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

    是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可是很多人就是想不通。也许习惯于一种生活,就惧怕改变。小雨说,这个小城市发展很快,说不定过几年,她还会搬到更小的城市,我相信小雨的话,只要坚持一种小而美好的生活,她总会找到一种适宜的方式。
  • 花溅泪
    话说得不错
  • s
    squalltc823
    这宗简单的生活挺好的,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强烈的欲望追求名利
  • 猪肉白菜
    写得很好。
  • 见风
    啥时候的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