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医保抗癌药难买,限购是因为防止药品滥用

  • h
    hkagami
    韩丹东、姜珊、晏亦茜/法制日报

    2019-07-01 09:18

    字号
    近日,一篇《抗癌靶向药,却在进入医保后消失了!》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报道内容显示,不少癌症患者称,很多肿瘤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后,反而在医院“消失”,开不到了。
    《法制日报》记者对此咨询了江西省某市医保局工作人员李龙(化名)。
    李龙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确实会存在。”据李龙介绍,抗癌靶向药具有有效性和价格昂贵的特点,其中大部分药品只能在指定的药房购买,而不是通过医疗机构,且需要审批,病症和所购买药品要对应;其次,医生也可以给患者开部分此类药品,但必须是指定的医生才有资格开,这些医生在医保局的系统里都有登记。
    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限购防止药品滥用
    据李龙介绍,指定的药房都是级别比较高的,并非所有的药房都可以售卖抗癌靶向药。患者去这些药房购买此类药品只须自付30%,剩下的70%由医保局和药房结算。
    李龙说,患者无法直接购买抗癌靶向药,需要提供病理的诊断证明和基因诊断的证明,因为这些特效药的治疗效果会有个体差异,要看患者的体质是否适合吃此类药品。
    例如,西妥昔单抗(爱必妥)是治疗肠癌的,但主要对RAS基因野生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审批此药时必须要看基因报告,如果基因报告达不到要求,系统是不会把此药批给患者的。
    “如果完全放开,一些患者确诊肿瘤之后,又无法进行手术,那么就会在不清楚是否有效的情况下,购买此类药品来服用,而且此类药品医保报销后的价格许多患者都可以接受,容易造成特效药的滥用。”李龙说。
    按照李龙的说法,在江西,可以买到此类药品,只是购买途径比较难。
    天津某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询问肿瘤科室的医务人员,一般可以开具的常用抗癌靶向药只有两种,如果患者要求购买其他药品,医务人员会建议去其他医院购买。但如果认识医院领导,那么各类特效药品都有,需要哪种都可以购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北京某医院的医务人员告诉记者:“药品纳入医保报销就会占用医院的医保基金。每个医院都会受到医保局的年基金限额。全国医保基金紧缺,每个医院分配到的总额,都不及医院给病友报销的总量,而这些药品更加会加重医院负担。”
    李龙分析称,第一个原因是如今药品零差价,而特效药一般又很贵,导致许多医疗机构没有积极性做这件事;第二个原因就是可能会影响药占比(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买药的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且采购不方便,干脆就不卖了。
    李龙认为,如今江西省的做法还是可行的,将大部分特效药委托指定有资质的大型医药连锁企业销售,这样就和医疗机构没有关系了,不会受到药占比和零差价等因素的影响。
    抗癌药品部分断货
    政策落地尚需时日
    对于抗癌靶向药纳入医保后“消失”的这种现象,专家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 a
    aweiwei
    这文章写的什么狗屁啊,靶向药,能随便吃么?当然得看靶向对不对啊。无效的药你吃个P啊。
  • q
    qhlixpfh
    病急乱投医
  • x
    xiao3301
    把靶向药需要基因检测和限额混一起说。反正能骗一个是一个。

    “北京某医院的医务人员告诉记者:“药品纳入医保报销就会占用医院的医保基金。每个医院都会受到医保局的年基金限额。全国医保基金紧缺,每个医院分配到的总额,都不及医院给病友报销的总量,而这些药品更加会加重医院负担。”
  • l
    lxiang
    这种明显就是典型的洗地文章
    一边找点不被骂的乱七八糟的理由,一边轻描淡带过实际理由。
  • k
    kuma219
    很多人会盲试的,毕竟到了那时候中药跳大神都会拿来用了,就别说在特定条件下肯定会有用的靶向药了
  • a
    aweiwei
    盲试……
    所以国家对进医保的靶向药就得这么严格管理啊。

    看出必要性了吧。

    更别提我一些朋友现在在搞的靶向治疗方案啊。
  • s
    scorpioh
    这文章真是邪恶又恶心
  • c
    cloudian
    还好吧,我觉得写这文章的不算洗地吧,把医院和医生的难处也都说出来了:

    这次肿瘤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有些仓促,不符合科学决策的要求,把肿瘤药物纳入医保目录,无疑给医保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

    ——也算委婉地批评了吧。

    本帖最后由 cloudian 于 2019-7-1 15:45 通过手机版编辑
  • 真忘私绵
    拍药神2?
  • l
    llkuan
    乱投医我觉得不存在,不提药的毒性,就算有报销,但是自己出的钱也是钱啊,靶向不对不可能会用,只是病患太多,全放开了,就资金不足了。
  • c
    collinne
    到了要活命的地步是真有乱投医的...命都要没了,钱留着有什么用。
  • k
    kuma219
    事实上是存在的,而且因为肿瘤的异质性,有人也会抱着“虽然这次做出来靶点阴性,但别的位置的肿瘤也许会是阳性”的心理。
    但了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只要还有钱,总想试一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