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地铁10号线真是煞笔到爆

  • S
    SONIX
    每次虹桥机场回来都要感叹,这10号线是谁设计的。虹桥高铁站和机场两大人流集中点,居然每趟车间隔要12分钟还有多。一般从起点站火车站出来就已经挤满人了,机场拖个箱子经常就挤不进去。
    更煞笔的是到航华龙柏要到龙溪路下车再换另一个方向的车,而这换乘站只有单向的滚梯,而且上下行方向跟人流方向是反着的,你出站要上楼只能找到下行的滚梯,进站下楼只能找到上行滚梯。于是每次都是一堆人拎着大箱子爬楼梯。。。
  • 万物
    魔都地铁跟港铁比差太多。
  • S
    SONIX
    是。香港地铁的各种人性化和换乘便利度秒杀国内任何城市,虽然人家地铁站通常没上海的大
  • 万物
    确实,魔都电梯平时都不给用,要工作人员来开,尺寸也小,港铁劝导带行李的旅客主动使用升降机,而且所有的升降机两侧都有门,可以单向进出。
  • g
    gdx23532
    间隔长主要还是没有车吧,地铁列车不是想买就买得到的
  • 大手
    开车的人不够…
  • u
    umi360
    以日本標準來看
    中國有哪條路線不是
    渾身上下到處都是硬傷
  • 无梦
    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危险!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不同的站台宽度给人的舒适度不同
    每次我到上海的时候,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一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二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二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当然,除了一号线,全是国产
  • s
    suija
    楼上说到拥挤,我一朋友说上班高峰时的6号线能把蛋挤爆了。。。挎包里的水煮蛋
  • 万物
    说实话,我对二号线的印象更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海火车站站。
  • N
    Narancia
    一号线站台设计宽阔,我就笑了
  • m
    migiry
    一号线开阔,楼上某位同学你是认真的么
    二号线才是最宽敞的,于是能耗也是最高的
  • k
    kamuiyay
    “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设计标准不同”系谣言 设计方均为国内机构

    1号线并非德国设计
    正在外地出差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原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俞加康告诉记者:“1、2号线都是国内设计的,当时在设计初期与香港的有关机构合作过一年,以了解、借鉴当时比较先进的一些经验和理念。”至于1号线和德国的关系,俞加康表示,主要是1号线使用的包括列车在内的一些设备来自德国。
    实际情况则是地铁1、2号线的设计方同为中国单位,其设计标准也一样。不仅如此,该帖中提到的2号线出入口台阶问题、转弯问题,以及站台装饰线等问题,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3_09_16_172745.shtml
  • b
    baggio635193
    有时候也是规划没有到位,广州如果外接上去的换乘站,比如 5 号线杨基,你要从 5 号线上来,走一大段路,再下1号线。如果是本来就设计有换乘的,像3号线延长的嘉禾望岗,下车走过对面就换乘了
  • l
    lalaps2
    ..
  • s
    sijigh
    笑死我了,快去一号线去挖一下,看德国人是不是用油纸包了黄金埋那了,良心的德国人啊
  • 飞侠
    最喜欢就是看这种小清新段子被打脸,哈哈哈
  • 豬頭寶
    我觉得应该是10号线的设计师对虹桥火车站的客流增长估计不足吧,设计了往航中路的支线,必然要求虹桥火车站这条支线发车间隔要拉长。
  • 比卡丘
    ……这站的坐法是往前坐一站,从上一站上车还有座,然后坐等到虹桥机场看人流涌进。。
  • 舒夫真高
    换乘烂的都是早期的线,没办法,当时没想那么多。新线换乘合理多了,7换9,8换9,哪个不方便?
    帝都的西直门当时换乘才是走到崩溃。港铁的尖东站换乘也要走很长的路,不是所有都是外国月亮圆
    2和15在娄山关路近在咫尺都不考虑换乘了貌似

    [本帖最后由 舒夫真高 于 2014-11-1 00:53 编辑]
  • 贝尔
    台北的捷运换乘确实方便,稍微麻烦一点的就是去猫空那条线了。
  • Y
    Yit
    同台换乘国内就深圳搞了几个站 别的城市一炮无 北京那个哎哟走的足足半小时还是人少的情况
  • d
    doomking
    打人不要打脸
  • k
    k836
    魔都地铁已经相当不错了,没觉得港铁好到哪里去。单单一个自动扶梯就秒杀港铁,港铁在港岛中心好多出口没有自动扶梯的,想乘电梯?呵呵一样要等很长时间。
  • 野生蘑菇
    1换3,4改过了,可以直接换乘了,其他线也是。
    而且出站换乘不算钱。(这个忘记是否还在实施了)
    换乘长短问题,设计时,考虑到过短的换乘路线会造成站台压力,用长路线来缓解站台压力,不过这个似乎只有少数站用好了(魔都不少换乘路线有2条,长的一条,短的一条,理论上客流多到客流少的用长换乘,忙时可以单向分流,但是这种动态管理谈何容易)
    6号线这个,小道消息是tg的错,设计建造时,国家禁止早地铁,魔都发展又停不下来,折衷的就有了这个城铁方案(而且站台,铁轨都是限制的,以后不能扩建,早期设计是可以扩容加长列车的)。现在不是说要做6号线的平行线来缓解压力嘛。
  • d
    darkccc
    233,禁止造地铁这个傻逼政策谁想出来的?
  • b
    berserkme
    二号线战斗力不错啊,不能忍是后来建的那些便宜货
  • z
    zufrienden
    宜山路换乘太烂了,现在一般做升降梯,或者有高人走上来的扶手电梯下去到地面,那个熟练,,,
  • 小天猪
    有人黑二号线实在不能忍,二号线是魔都最好的一条线好不好
  • r
    robbi
    台北捷运的确是宽敞,最值得称道的是博爱座都空着给有需要的人
  • N
    Nothing
    10号线人流很奇葩,中间一些站早高峰也空的很,导致班次间隔被调的很长
  • c
    counter04
    秒个屁,坐过西铁线没?
  • 聋则嗅明XP
    受政策影响的是三号线,一开始叫轨道明珠线,不能写地铁。
  • 万物
    人广站换乘改造时候一号线换二号线那么远都走了,现在7号线各种换乘都无所谓了。
  • 芝士蛋糕
    呵呵 想想都是泪啊
    施工期间那通道斜坡长的来。。。
    当时我们开玩笑叫长坂坡
    放一个球直接往下滚要滚好久。。。
  • l
    lovepefe
    那重庆不得哭死。。。
  • I
    IzumiSakai
    设计只考虑眼前,谁管以后,以后有啥问题再补,这样还能贪污一部分,一次搞完了,没噱头贪污怎么办?就像修路,那路没修多久又是补又是修为啥啊?有钱贪污啊,一次修好100年不用动,哪来的钱~
  • h
    hodei1
    但是我觉得2号线的站台里面感觉要比一号线好点不知道为什么
  • g
    gundamlrc
    5号线4节 C型车
    6号线4节 C型车
    8号线6接/7节 C型车

    你们做过C型车再来吐槽吧

    设计C型车的人上辈子都是被公园里小火车撞死的

    设计师脑子里装的都是满满的大便啊
  • D
    Davidsesd
    [quote]原帖由 @20150000 于 2014-11-1 12:06 发表
    好鸡 巴 上海这地铁也就是公交车升级版 做不到下面表这样 永远也就是3流地铁 硬件再好也是渣


    哕炄兆⒁
  • d
    dante888
    是么,感觉都很差,十分闷热
  • h
    hodei1
    应该是因为2号线是绿色的1号线是红色的,站台里面肯定是绿色的让人感觉更放松
  • 春熙
    香港才多大点地方,小规模的地铁好意思跟上海比么

    地铁长度以后国内随便一个一线城市的地铁系统都可秒它

    只有日本才是真比不过
  • r
    rb
    还有给傻逼港铁洗地的,喷了
  • c
    cookieleeann
    这傻逼车型,弄的每天6号线和8号线挤出翔。8号线好歹还有7节车厢的,6号线就整个233了
  • u
    umi360
    港鐵價格和日本相當
    但服務水平就是個屎
  • e
    eoyanglei
    十号线飞机场火车站,每隔12分钟是有理有据的
    因为十号线是有分支线路的
    抬头看下指示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