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认为刚需就该是为高房价买单的"冤大头"

  • h
    henryzyl
    人生在很多时候,遭遇到的问题,通常是你三言两语最难回答清楚,却又时常被追着问的。比如,本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你认为房价还会不会涨?”向来组织语言半天,还在纠结解释得是否到位,倒是经常有人不慌不忙地跳将出来,一句话解围:“肯定涨,刚性需求在嘛。”

    说这种话的,大抵以开发商居多,所以,难免又被冠以立场嫌疑。但是,事实上,这又并非是开发商一家之言,抱此观点者甚多。

    上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没来得及住上公房的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在绝望又带点无可奈何之中,选择了买房,这是典型的刚性需求。然后,买一套住房还不够,因为子女大了,结婚了,要分家了,必须又得买房,这也是很刚性的需求。旧城改造,拆出了大量的拆迁户,不管是住拆迁安置房还是回迁房,总还是或多或少匀出那么批买新房的人群,这又是刚性需求了。还有,就是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大学毕业生留在城市工作了,最终还是得从租房过渡到买房,以及恋爱后被国人视为不得不买的“婚房”,算是刚性需求里面的最最刚需了,可不是,你想连“丈母娘”都成为促动房价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总不能老拿这刚需说事儿。时过境迁,城市中老年一代,有多少人买过房了?有多少人连儿女的房都买了?不仅有房,还有空房的老人又有多少?城市中,未来的拆迁户还有多少?还有就是,如果在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实际上的都市边缘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不是也会消磨掉很大一批刚需比例?当然,你可以说,年青一代之后还会延续下一个年青一代……但是,你得承认这个事实,相对的刚性将越来越少了,单户家庭的房子拥有量越来越多了。

    所以,别总指望刚需就应该是城市买房的主力,也别总认为刚性需求就应该是为高房价买单的“冤大头”。这年头,谁又比谁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来源:杭州日报
  • c
    copper641的马甲
    老转帖这些没意义,什么时候以GDP为代表的垮了后就正常了
  • n
    nmlb
    不买单对不起刚需二字
    拼命来城市安家的动力
  • 阿信gg
    城市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