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奶业工人的实心话(转)

  • b
    bull
    原来是尿素??尿素转变为三聚氰胺有疑问啊。尿素是CO(NH2)2好像是~~
  • 薄皮棺材
    基本上差不多了。我听本地扬子江[武汉]的人也说过,那是数年前,定早上送过来喝的牛奶,他说的加味奶就是最差的尾子奶。
  • v
    vyou
    晕。。竟然是尿素。。。。
  • 猪肉白菜
    5555555
    我最喜欢吃冰淇淋了
  • x
    xx88
    三聚氰胺的生产方法按原料分为双氰胺法(现已被淘汰)和尿素法。通过尿素热解生成三聚氰胺的化学反应为:在加热和一定压力条件下,6mol尿素生成1mol三聚氰胺,同时副产3mol二氧化碳和6mol氨。反应方程式为:
    6CO(NH2)2->C3N6H6+6NH3+3CO2

    尿素法按工艺分为干法、湿法和半干法;根据熔融尿素热解的压力不同,尿素法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路线分为高压法(7~10MPa)、中压法 (0.5~1MPa)和常压法(0.3MPa以下)3种。其中高压法工艺技术代表有美国ACC工艺、意大利的ETCE工艺和日本的NISSAN工艺;低压法工艺技术代表有荷兰的DSM工艺和奥地利的OSW工艺;常压法有德国的BASF工艺和我国自行开发的改良型低压法工艺。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三聚氰胺产品需求的增加,必将推动三聚氰胺生产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种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都向着规模大、能耗低和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国内三聚氰胺技术也有较大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将快速发展。三聚氰胺作为现阶段的清洁化工原料,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市场潜力很大,各个技术开发公司正积极改进技术,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占有率。下面分述各工艺技术的特点以及其现状与发展。

    (1)高压法

    高压法生产三聚氰胺属于液相反应,温度范围为370~450℃。其特点是:①工艺为液相反应,不易结晶堵塞;但在高温高压下,反应介质腐蚀性强,设备材料等级要求较高,控制系统复杂,一次性投资大。②反应无需催化剂,不担心催化剂的中毒和对产品的污染问题,操作稳定,产品质量好。③装置操作弹性大,一次开车产出合格成品时间较短。④操作压力高,规模较大,能耗低,运行费用低。⑤副产的尾气因压力较高,利用方便,易于联产尿素,降低产品成本。其代表技术有意大利欧技公司的ETCE和日本NEW NISSON等。

    (a)意大利ETCE工艺

    ETCE工艺流程:将从尿素装置送来的尿素溶液提浓后,得到145℃熔融尿素,加压至8.5MPa与8.5MPa、420℃的氨混合后进入三聚氰胺反应器,反应压力为8.0MPa、温度 380℃,在反应器内尿素直接转化为三聚氰胺,从反应器出来的含二氧化碳、氨、三聚氰胺和少量的缩聚物的液相物料减压至2.5MPa进入急冷工段,在急冷塔内将绝大部分的氨和二氧化碳闪蒸出来,以甲胺的形式送出另作处理,从急冷塔底部出来的三聚氰胺溶液被送到汽提塔内将残余的氨和二氧化碳彻底汽提出来,然后经过缩聚物分解、脱出固体杂质和吸附脱色后,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到三聚氰胺产品,收率为85%~90%;离心分离产生的母液经过氨回收和废水处理,将氨和工艺水重新加以回收利用,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ETCE工艺技术最大产能为30000t/a,产品质量达到欧洲标准的优级品,近年该技术不断改进,主要有①反应工段:一是开发新型反应器使气相在反应器内分离,缩短工艺流程;二是应用预转化器技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降低产品成本。②回收工段:利用超滤膜技术去除工艺循环水中的OAT。③废水系统:利用热分解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质水解成氨,二氧化碳重新利用,减少废水和固体排放。(见下一页)

    (b)日本NISSAN工艺

    NISSAN工艺:将固体尿素熔融后加压到9.8MPa,经高压洗涤塔吸收反应器释放的尾气中残余的三聚氰胺和未反应的尿素后进入三聚氰胺反应器,液氨加压到10.0MPa、加热到400℃进入反应器,在10.0MPa、 380~400℃条件下,尿素转化为三聚氰胺,洗涤过的尾气经尾气回收装置吸收形成甲胺,送出界区另做处理。从反应器出来的液体物料与热氨气在氨解器内进一步反应,将缩聚物分解成三聚氰胺,进入急冷塔得到180℃、质量分数为20%-30%的三聚氰胺粗料浆,在汽提塔内将氨、二氧化碳汽提出来,再经过过滤,降至常压,三聚氰胺结晶成固体,经离心分离、干燥、粉碎得到三聚氰胺成品,收率为85%~90%。

    NISSAN工艺技术属于较早的高压法技术,它吸收了低压法的一些优点,又改良了湿法工艺的缺点,基本上为人们所接受,但日本NISSAN公司只限于自己使用该技术,不积极向外转让。

    (c)美国ACC技术

    美国有三家拥有生产三聚氰胺技术的公司:美国氰胺公司、美国化学公司和联合信号公司。联合信号公司将高压法技术专利转让给意大利欧技公司后就不再拥有该项技术;氰胺公司和化学公司的技术均为高压法生产工艺。他们的技术主要是满足自己使用,目前发展很慢。

    (2) 低压法

    低压法生产三聚氰胺也属于液相反应,温度范围为380~440℃。三聚氰胺低压法工艺的特点:①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反应,选择性好、产品质量高、副产物少,技术开发较早,比较成熟;但工艺复杂,流程长。②工艺为液相。捕集,设备腐蚀较大,材料等级较高,设备多,占地面积大,一次投资较高。③操作难度大,易堵塞,能耗高。④压力低,尾气利用困难度较大。⑤开车后获得合格的三聚氰胺产品时间较长。其代表技术有荷兰DSM、意大利KTI(DSM改进型)和德国鲁奇等。

    (a) 荷兰DSM工艺

    DSM工艺:固体尿素熔融后,由高速氨气(150℃)通过两相喷雾器,从下侧喷入流化床反应器,尾气回收产生的纯氨气经压缩加热到反应温度,从底部高速进入反应器,使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呈流态化,雾化的尿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产三聚氰胺。反应器顶部有两个旋风分离器将夹带在反应气流中的催化剂粉尘分离下来后进入急冷器,在急冷器内与喷入的母液和冷淤浆直接骤冷,使三聚氰胺冷却而凝结成固体,形成过饱和溶液进入洗涤塔,通过喷入母液和自身循环料浆,使三聚氰胺从气、液、固三相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由塔底出来含10%三聚氰胺的粗料浆分两路输送:一路经泵返回到急冷器和洗涤塔作急冷液;另一路进入洗涤塔,洗涤塔顶部释放的氨、二氧化碳气体混合物去尾气回收工段。从洗涤塔出来的料浆通过旋风分离器或水力分离器的料浆被提浓到35%(质量分数),进入解吸塔,在解吸塔内物料中的氨、二氧化碳被汽提出来。

    从解吸塔出来的料浆进入净化工段,在混合器内加入活性炭脱色,利用氨调节料浆的pH值除去缩聚物,脱色后的料浆进入过滤器除去杂质后去结晶二段,结晶器在真空下操作,通过水分蒸发和冷却使三聚氰胺结晶出来,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三聚氰胺,收率约为85%。

    到目前为止,DSM低压法工艺在世界范围内技术占有率最高,最大规模为20万t/a,但其生产规模和现有工艺的复杂性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目前正在开发高压一步法工艺,简化工艺流程,扩大生产规模。该工艺技术处在中试阶段。
  • a
    arex
    好像很恐怖啊...
  • c
    czie
    看的人好怕
    不敢和牛奶了
    明天买个九阳豆浆机 去
  • b
    breadabo
    不太相信,以奶粉的生产工艺来看这种尿素分解的反应过程不可能是完全反应吧,那产成品中残余的尿素怎么办?
  • w
    woodnymph
    剩余的尿素就被我们喝下去了亚

    本来尿素就是溶于水(奶)的
  • N
    Nothing
    尿素一天不喝个8升也是死不了人的。。。
  • O
    OpEth
    喝尿最高。。。。。
  • K
    Kuzuryuusen
    喝掉呀,还能怎么办?
  • 神奇
    。。。。。。。。
  • h
    hudihutian
    不可能,尿素的味道比什么都刺鼻,没有任何香味剂能压住那个味道。
  • 神奇
    分解后应该只有残留了吧
  • 海鸥
    阿弥陀佛,还好我不喜欢喝牛奶。。。最喜欢酸奶
  • h
    hudihutian
    残留怎么了,尿素这东西哪怕百万分之一的残留都能闻出来
  • K
    Kuzuryuusen
    同事调侃曰:不是奶粉里尿素掺多了,而是尿素里奶粉掺少了
  • g
    gggg9999
    那就是巴氏酸奶最好?只有低温3~6天保险期的那种
  • b
    breadabo
    拜托,那么刺鼻的东西哪怕只有很少量也足以让人发觉了,还喝掉。。。。

    怎么看都像是有人根据工业三聚氰胺生产法YY出来的造谣帖。

    [本帖最后由 breadabo 于 2008-9-22 08:49 编辑]
  • j
    jacksonC
    现在只喝鲜牛奶,希望不要出事
  • 掳莞子君
    我老师早就讲过~!是用粉冲水而成的~!
  • s
    szgekko
    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
    真累啊
  • B
    BeastMa
    我现在只想知道有哪些是乳酸性饮料……

    我这东西和酸奶分不清……
  • K
    Kuzuryuusen
    拜托,闹这么大件事后,你还对乡土化学家们的能力有任何怀疑么?这点小难题何足挂齿啊……

    这个谣,造与不造,结果上不会造成太大的区别,逻辑上分析是造谣的可能性不大。

    anyway,无论如何,我是绝不再碰奶制品了,管它到底是尿素还是3鹿请安,这根本不重要
  • b
    breadabo
    我觉得食品健康当然是大事,但是搞得草木皆兵或者干脆以讹传讹也不是什么好事。事实就是事实,在生产奶粉的工艺环境下,尿素是不可能完全反应的。而且,只要见过尿素的人,不可能会相信那种东西混入食品了会有人闻不出来,基本的常识还是要有的。

    [本帖最后由 breadabo 于 2008-9-22 10:40 编辑]
  • 金碧辉煌
    三等公民还想怎么样
  • a
    angleheart
    什么世界啊!
  • b
    breadabo
    我倒是觉得事情没有变得更坏,因为据我所知以前其实问题也不少,只不过以前传媒不发达没有爆出来罢了。没必要觉得现在报道多了就好像天塌了一样。
  • 林则徐
    真是不出事谁都不吭声,一出事什么人都跳出来曝尿了

    有些说法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仿佛说得越邪就越有良心似的

    [本帖最后由 林则徐 于 2008-9-22 11:38 编辑]
  • 心之一方
    在中国,只能往最坏了想,就这还不一定想的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