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鄙视中英混杂,那么来考试了,哪个不是音译词?

  • 胖子小孩2
    想到了洋泾浜英文 -____-
  • d
    dulunfu225
    扒一扒从日语里来的外来语,基本上中国人现在已经没办法日常交流了。
  • a
    alioth
    谣言别传了 澄清文章无数多了
  • B
    Boudhi
    沙发 士多
  • h
    has8ad3r21
    好多都是日语来的,那边先音译的
  • d
    dulunfu225
    有相关词典的,有兴趣可以查一查。
    别一澄清就相信了。
  • a
    alioth
    我就是看了很多资料才这么说的
    汉语外来语词典里面有800多个 后来人们发现里面有很多词是中国人和传教士合作翻译 又出口转内销的
    也有人统计过清末民初日语借词的数量 1700多个 现在大半都不用了
    这个谣言起源自1998年南京大学一个王彬彬的教授 发文章说中国人文社科方面的词汇 70%来源于日语外来词 但事实时很多词都是出口转内销 中国人和传教士合作翻译(比较有名的是徐光启和利玛窦) 日本人明治维新时直接接用了 甲午之后传回来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日语外来词
    后来越传越离谱 人文社科方面的70%词汇谣传成现代汉语70%词汇 然后又成了你口中的离开日语外来语无法说话
  • s
    shuhanks
    甲午是哪年,明治维新是哪年啊?
  • a
    alioth
    那是我记错了 不是明治维新 但我要查一下资料 日本大规模翻译的年代
    ===========================================

    又查了下 好像没错 日本大规模翻译西方科学是明治维新之后
  • d
    dulunfu225
    无法说话是夸张了,打个比方就“经济”这一个词去了,很多场景根本没办法沟通了。
    当然“经济”这个词汉语原来是的,但是不是现在这个意思。
  • c
    canini
    怕是自媒体批驳很多次了吧?翻译史研究者对其有公允评价,没见过谁爱唱“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和制词)算是什么东西!”这套。

    此类词有相当一部分借用了中文典籍中的字词,然而意思大相径庭。不用比谁出现的早,大概率是咱们这里出现的早,可问题是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早已不是古意了,有些说其是homograph也没问题。
  • a
    amike
    不如举例沙发咖啡什么的,不过我觉得应该给offer一个音译的待遇。这个破词意译的要传神该怎么翻?录用信?聘书?
  • m
    mcmib
    那是不是hello, bye bye,hi这些也不能说了以后?
  • a
    alioth
    看来你没看我上面的发言 别扯什么翻译史研究者了 这个谣言就是起源于南京大学王彬彬199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一篇文章 具体的我就不复述一遍了
    你要是有心 可以去看看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的 “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 ”
  • a
    alioth

    “经济”这个词 emm。。 大佬如果感兴趣 可以去看看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的 “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 ”
    确实是有和制汉语的 比如“电话” 但网上传的数量太夸张了 真的没有那么多
  • z
    zj78900
    下次大家报经纬度了。
  • a
    alioth
    共和我不了解 人民我可以明确的说 是国内先和传教士合作翻译出来的 然后日本人借用了 老早之前我看过这方面的文章 很多和制词根本就是来源于中国 来源我就记住了一个英华字典 还有一个好像叫西学东用 还有很多都记不住了 都是传教士和国人合作翻译 日本人直接借用了 又出口转内销
  • z
    zj78900
    都对
  • W
    Wechh
    录取通知书
  • x
    xinedai
    但是早期我们没普及开,后期又被我们借回来了。。。
  • a
    alioth
    确实 洋务运动之前 什么科学社会学确实无人问津 但有些词语确实是国内先翻译 然后又出口转内销 还有你发的这些词中 就有很多是国内翻译的 然后传到日本 比如那个“物理”
  • J
    Johnlee
    顶你一把啊。有些人总是不明白社会总是进步的,语言也是这样。别人发明新词了,你都借用沾光了,还挑剔。
  • f
    forlove80
    ID重合了。。。。。。
  • C
    Chuang
    沙发柠檬芒果请求出击
  • m
    michaeliop
    多报几个 gre 单词就好了,老外自己没文化水平也不见得听得懂。和中国人只说英文的的中国人,我直接不理甚至是只用中文和ta(男女都遇到过)说话。港台人一般来说大陆人都不和他们玩吧
  • c
    camaro
    哦夫儿 吗
  • u
    ultraboy
    看是中国人翻译还是小日本翻译的很简单,你看这个词能不能解释出意思来,小日本都是直接用自己的读音音译,中国翻译大多都是意译,讲究信达雅。像混凝土,应该是中国人翻译的,混合之后会凝结的土,是有意义的,而不是直接音译。物理,也像是中国人翻译的,物体的道理,也是有意义的,不是直接音译。
  • s
    shuhanks
    ABC很多都可以做到挺中文说英文,关键问题是说的很次小学生水平还要装的这些人。有几个台湾同学玩的挺好的,平时就正常中文交流,香港人碰到的真的是直接说英文(我们有会说粤语的)
  • 影科技
    看到发帖带区号就感觉在逛1024
  • 树蔚原颢
    俱乐部算吗,club
  • c
    canini
    看来你没看过王彬彬教授《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原文。
    引用信息如下:上海文学. 1998年08期 第71-80页。值得一读,可惜不会在坛子里传CAJ,不然放上来给大家瞅瞅。

    文章写得中肯全面,但凡认真看完,都会觉得是将其归为谣言源头,大有断章碰瓷之嫌。



    33次被引,看一眼引用列表就会发现,硕博和期刊层次可不低。好好一篇谣言起源文,咋就得到不少研究者的肯定呢!



  • c
    canini
    以你举的物理为例。还真有考据的,出处给你。
    “物理”一词在中文很早就出现了,但问题是和physics内涵意义不一样啊,跟“经济”一个情况。现在用的是人家“来料加工”后的产物。货是出口了,但再内销回来时,货已不是原来的货了。
  • 岚弋
    文化要有包容性 固步自封咋发展
    英语科技词不够 就去拉丁 希腊那边要了词来。
    中文词不够 要一些别的来有什么奇怪的
  • a
    alioth
    那我就要问问 为什么王彬彬认为的很多是日语外来词的词 会出现在更早的中国人和传教士合作的英华词典中 根本就是没深入研究就轻下论断 搞得现在谣言满头飞 你既然有空查资料 为什么故意避开这方面的 多看看这方面的考证 再去看看外来语词典中有多少个日语外来语
  • a
    alioth
    查了那么久资料 怎么没查到这条呢 来源有问题 再怎么引用也就是错上加错
  • 深圳老胡
    不是“西门町”吗?
  • c
    canini
    请看原文第三部分,回答了你的“问问”。
    词源于汉语典籍,转内销后早已不是原意了。很简单的逻辑。
  • l
    lcm0423
    不仅吃饱了,而且撑着了。
  • y
    yest1212
    offer这波节奏带的很成功啊。。
  • c
    canini
    你查不到,于是就下结论“来源有问题”?

    “查了这么久资料”还没查到?看你科研做起来这么辛苦,于心不忍给你点线索帮你一把!作者、出版社、年份列给你。

    如果都这样了继续还是查不到,再把书名也一并打给你。

    Author: Doolittle, Justus
    London: Trubner, 1872 or Foochow : Rozario, Marcal and Company, 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