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N多摇滚乐队白天依旧得去上班

  • w
    well
    http://www.douban.com/note/460347652/


    硬核乐队 Palm Reader 的 Josh



    今年我曾经给一个主唱打过电话,跟他说他那支还算比较火的二线乐队被一个奖项提名了。“这他妈太不可思议了!”他笑道。“我太高兴了都不知道该说点啥。”然后电话那边安静了一会儿,背景中传来一阵模糊的说话声。然后他让我稍等一下,我听见他从电话边走开。五分钟之后他才回来,我纳闷儿这人是不是以为奖项到手可以耍大牌了,所以他拉屎的时候我就得在这干等着。结果他回来后告诉我:“不好意思啊哥们儿。刚有个顾客。”

    我琢磨了一会儿才弄明白原来他在一个酒吧打工。我真是天真,还以为只要你的演出能招来3000个观众,你的歌曲能打入英国摇滚榜单,八成你就能夜夜狂欢了,只需弹几个和弦,剩下的生活就是呲妞吸毒喝顶级威士忌。摇滚明星的幸福生活。

    可惜这种生活方式只是传说。它早就死翘翘了。这年头在英国,不用去上班的乐队你扳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谁不知道音乐人现在已经不挣钱了。可是为何我们从未考虑过他们是如何解决温饱的呢?

    别让 Taylor Swift 的大卖专辑迷惑了你的双眼,这种商业战绩毕竟是凤毛麟角,实际上,大厂牌以外的专辑销量一直在节节下滑。Young Fathers 在获得水星奖后,专辑销量上升了40倍,知名度也大幅提升,而这也只不过将这个爱丁堡三人组送到了英国榜单的第35位。这么说吧,想要在2014年的音乐圈生存,你还是忘了所谓的“摇滚明星”生活方式吧。

    现在,有些艺人转而求助众筹网站来筹集录音和巡演的费用,而他们还钱的办法也不过是在演出上卖点周边,虽然热情高涨有如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志愿者一样。巡演确实能挣点钱,但所有巡演的乐队都会告诉你,想要不赔本,你不得不常年奔波在路上。

    有没有别的可行办法?有,当一个普通而无聊的人,去上班。没错,英国的摇滚明星白天也得上班。跟你我一样。

    Gnarwolves 乐队的哥们儿们可是上过 Reading and Leeds 主舞台的,照样得在酒吧打工,Arcane Roots 的 Andy 整个夏天都在跟 Muse 一块在各大体育馆巡演,完事儿之后还是得回来老老实实当个临时工,Bloody Knees 的 Sam 在体育用品店的食品部做薄饼(跟我以前的工作一样,可怜的家伙)。

    Matt Reynolds(照片如下)是 Baby Godzilla(《Kerrang》杂志的20支最火乐队之一)的主唱,他跟我说他在一个乒乓球馆上班。乐队剩下几个人分别就职于酒吧、超市和麦当劳。既然他们都做到了“最火”,为什么还要去干这些工作呢?



    “还能为什么?”Matt 说道。“为了生活呗。我们从音乐里挣的钱全部又投回了音乐里。”简单说:他得吃饭。“而且你再摇滚,房东也不会把房子白租给你!”倒班或者临时工作对 Matt 这种玩乐队的人来说非常完美。老板清楚你的心根本不在这,你也知道他们随时会把你换掉。

    在歌迷心中,Baby Godzilla 是在舞台上摇滚的,可不是在超市盘货的。而在音乐人之间,每个人都有正职工作是心照不宣的。Josh Redrup 是硬核乐队 Palm Reader 的吉他手,他告诉我:“任何二线(甚至更高一点的)乐队都有全职工作。所有我们朋友的乐队——Dead Harts、Black Dogs——都跟我们一样。任何你知道的此类乐队都是这样,一边上班一边做音乐。”

    即使是那些没有全职工作的,也在想方设法通过音乐以外的事情赚钱。Rolo Tomassi 乐队的 Eva 经营着一家手工制品的网店,卖的东西有靠枕、小饰品和其他周边产品。“Night Of The Living Thread 是我在家从事的职业,”她解释道。“我们外出巡演什么的时候,就让家人朋友帮忙发货,平时在玩乐队的同时,我还能做点手工。”她在设法从事一些自己所喜爱的创造性工作,供养着自己又不耽误乐队——非常聪明的职业抉择。




    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我们的这些摇滚明星其实工作起来非常非常卖力。我问 Baby Godzilla 的 Matt 每次巡演回来还要去酒吧上班心里会不会有巨大落差。“当然有时候挺失落的,头天晚上还在一群人面前风光无限,转眼就得回来上班,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忘本。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们可能根本没能力去玩音乐。”

    所以我们普通人心中所谓的摇滚明星生活纯属幻想。话说回来,在二线乐队中这种情况其实称不上出人意料。关键在于,不光二线乐队是这样的。去年英国最成功的乐队莫过 Deaf Havana 了,他们的专辑《Old Souls》在英国摇滚榜单名列第一,在英国专辑榜也打入前十,他们曾经给 Bruce Springsteen 暖场,巡演中甚至包含了大名鼎鼎的 Roundhouse。

    Chris Pennells(照片如下)是乐队的吉他手,技术上来讲他是 Camden 演出场地 Barfly 的经理。虽然他从事此职的原因部分是喜爱部分是想找点事儿干,但他还是道出了最重要的实情:“我们乐队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足以靠音乐活着。”而且这一情形不会很快改变。“考虑到下张唱片的进度,这种情况可能还要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任何人看来,Deaf Havana 绝对算得上一支成功的英国乐队,那么到底得成功到什么地步才能让你辞去工作呢?(答案是成功到 Royal Blood 那样,仅供参考。)




    他说的没错。突然解散的新乐队比比皆是。音乐人,不管他们是否喜欢如此,都不得不考虑后路。他们得找兼职,得同时打几份工,他们得向 Oli Sykes 学习,这人就是摇滚明星做生意发大财的典型案例,在 MySpace 还火着的时候,他就通过建立服装厂牌 Drop Dead 成为了百万富翁。

    实际上,几乎所有你喜爱的英国乐队都在奋力讨生计——即使是在乐队事业的巅峰期。他们和你我一样,挣的都是血汗钱。单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力所能及地去消费音乐。当我们在中筹网站看到乐队筹钱巡演时,不应该表示鄙夷,如果乐队的众筹项目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去捐钱。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去购买周边和实体唱片。对了,还有一点,在超市结账时对收银员客气点,没准他就是你最喜爱乐队的成员呢。

    翻译:席梦思

    via: noisey.vice.cn

    [本帖最后由 well 于 2015-7-13 19:29 编辑]
  • n
    nihaona2007
    摇滚毕竟不是流行,不要看着国外乐队音乐节多火,其实也就那样
  • w
    well
    按文章字里行间暗示,估计网络共享干掉了一大票中档摇滚乐队收入……

    不过这种心态蛮好的,有生活!
  • o
    orx
    这种生活方式比吃青春饭的偶像厚重多了
  • g
    gouki2003
    免费骨肉皮应该不少
  • 其实关键是这种乐队太多了
  • s
    self不self
    国内也有不少这样的,大学同学富二代就白天教书,下班玩乐队,据说还是那种巨负能量的朋克,还自己掏腰包灌过唱片
  • 兔子在云下
    歌手就一人 乐队好几人分钱呢……
  • 巨大的象叫巨象
    我们这里也是的,除了富二代基本都要工作,做音乐也好什么也好
  • T
    TG春上春
    为啥不学天朝三线明星靠各种公关媒体脑残综艺节目搏出位。
  • m
    michaelz2011
    二逼 卖肉松饼和外设呀 出视频呀 接广告呀 牛铺推广呀 炒作新闻打官司呀 出书呀 上节目呀 代言呀 做手机呀
  • A
    Acme
    旁边用大字写着:著名乐队贝斯手XXX么
  • z
    zark
    哈哈 黑豹火燒 唐朝餛飩這種?
    在中國可能隨便跑兩個二線城市就夠吃了。乾脆來中國吧 反正懂不懂的也就那麼回事,夜場熱鬧就行

    本帖最后由 zark 于 2015-7-14 07: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a
    aaaqqq
    graveworm这支极端金属乐队是干儿童看护的。。儿童看护。。
  • Z
    ZATO_1one
    正常的很 。。做乐队除非像杨海崧那样自己开公司

    或者像别的有名的乐队 混混音乐节 搞搞livehouse

    其他都要做兼职 像顶马的陆晨还是海关呢
  • 自走人形
    白天是为了活着,晚上是为了生活
  • s
    slr
    喷了,人家是竞争得太激烈了好不好,一线都几百上千个乐队厮杀,哪里轮得到二线赚钱。
  • f
    fooltiger
    观众群不一样,朋克滚青民谣狗谁会去看芒果台和非诚勿扰?大张伟走这个路子,被他们挤兑成什么样了。
  • Z
    ZATO_1one
    在我看来 大张伟是真摇

    他比国内别的号称搞摇滚的人摇滚得多
  • 易水寒风
    在中国可以来斗鱼…
  • h
    hydraliskking
    23333
    二线城市谁鸟你
    一线城市也没辙啊,13年科恩和软饼干在上海参加音乐节,几乎就是对着凳子唱的。史密斯飞船听说这事立马不来了。
    牛如无影手安杰洛这样的也只能在愚公移山开个百人规模的演出。
  • 舟13
    所以才能摇滚啊。你成天吃香的喝辣的,让你站台上扯着脖子骂句人你好意思么。
  • V
    VEVAN
    想起课长王子
  • Z
    ZATO_1one
    毕竟不是个个乐队都像metallica那样的。。

    这玩意儿始终是小众
  • s
    shssbb
    国内也这样啊
    甚至很多乐队现在是去YY当主播,靠刷礼物赚钱
  • c
    cion
    其实挺好的,真实有厚度
  • 熔点蛇
    五月天不也弄了个类似1024的网站么
  • G
    GAYBL
    主要是竞争太激烈,而唱片市场又太不景气。
  • a
    aaaqqq
    安杰洛那个是免费入场。谢谢。
  • A
    AceSword
    13年上海metallic演出第一场一票难求,第二场打折都卖不出去。主办方赔了500万。

    这没啥,过了黄金时代了。摇滚的黄金年代是80-90年代。北京我认识一个挺喜欢的乐队,吉他手a平时摆摊,过年去年货市场摆摊,吉他手b上班,主唱在鼓楼开店。靠演出每年赚的钱根本不够养家糊口的,就是爱好。

    国外一些乐队吉他中国姜总用很便宜的价格请来确实值得听,就这还被人算计,赚赔都两说。

    小众就这样了。不过不会死
  • 及格斯
    我挺羡慕欧洲一点是随便找几个朋友邻居就能组个死亡重金属乐队。
  • A
    AceSword
    不可能。重金属基本功没有n年功夫玩不了。
    你说punk还可以。
    欧洲全民学吉他吗?美国都达不到。
  • Y
    YUIIIIIII
    想起以前特意去利物浦看一个叫low vs diamond的美国小团,麻痹的整场不足30人,去了还不是因为特意看这个团,演出结束后还拉着满满一小行李箱的ep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