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腔__百度百科

  • a
    aweiwei
    介泥马都没个上下文,怎么就把这莫言给抬出来了?

    这几个例子里,有几个很靠谱、很贴合实际说话方式的表达啊。
  • 绯雨流
    类似高大上的译制片风格:哦,亲爱的,我的意思是,我想,你让我觉得恶心……
  • r
    roto
    例子举的不好,这几句都挺好的嘛
  • 不吃胡萝卜
    “接过帽子戴好”和“他接过帽子,戴正在头上”表达的语境完全不同

    前者拿过来戴好就完了,“戴好”是什么含义?是戴正呢还是戴稳呢?语言含混不清楚

    而后者用逗号停顿将一句话前后分割开,说明了写作者对这个细节的强调,表达了文中这个人接过帽子后,用一个比较重视的态度将帽子戴端正了


    给人家戴什么翻译腔的帽子,而自己连帽子怎么戴的行文意义都搞不清楚,搞JB笑
  • d
    dongcho
    最近买了本讲文艺复兴的书
    那翻译就是这个问题,乱七八糟的机翻
    语句极度不流畅,看两页就累死了
  • d
    dalert
    这个评论有点逗
  • 剑霸天下
    同意,原文有停顿,而且能感觉到当事人是经过了一点思索、沉思,带有郑重的意味,而所谓的接过帽子戴好则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当然,也有可能是读者想多了。突然又想起被作者吐槽说自己完全没想那么多的某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
  • 陈小锤
    说得有点道理
  • M
    Minstrelboy
    莫言的文字的确是毫无任何美感
  • 我爱屁挨死屁
    这真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体系都是从西方学来的,别说文学体系了,中国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科学、服饰、建筑、生活习惯,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可以说中国早就整个西化了,现代汉语缺少了从日本和欧美引进的外来词,根本就没法说话,可是这个迂腐愚蠢的人竟然还在计较作家们使用一点西化的句式和语法。
  • f
    futurerui
    话说小时候看了外国译制片,一直以为老外说话的口气都是拿腔拿调的,比如佐罗,虎口脱险这些经典片,这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配音大师们算是翻译腔么?问题是后来接触到中文字幕英文对白的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 契卡
    莫言的文字就是东北农村噶哒的说书啊,说欧化太抬举他了吧
    不过确实带感,写的很有镜头感
  • h
    hexijun
    是的,画面感很强
  • 拉拉拉
    为什么我特别喜欢翻译腔?喜欢的网文好些都是。
  • 农农
    我买了本三十年战争史
    看了十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就是因为读着不顺
  • a
    azrael1234
    王小波的文字才叫优美。他的书百看不厌,而莫言的书却读不下去
  • m
    mephisto
    不是说翻译就是要尊重原文结构并忠实还原么,带点翻译腔这事无法避免,毕竟不同国家的人说话方式完全不一样,在通顺的基础上可以让你大致猜出原句是什么已经达标了

    如果可以随意更改说实话翻起来反而更简单,脑补就是了,绝对可以异常通顺,不看原文你根本不知道错在哪儿

    [本帖最后由 mephisto 于 2014-3-20 15:04 编辑]
  • e
    eva3d
    最近看了中译本的安德的游戏几本书,看得我痛苦不堪
  • h
    hsd
    翻译的信达雅决定了“信”,忠实于原文是根本要求。教科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