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富士康一名员工坠楼身亡

  • w
    winzf623
    不会又开始跳了吧……不过挺看不起那些跳楼的。
  • S
    Suisse
    俯瞰风景
  • c
    cutpal
    蝼蚁尚且苟活,对自己生命都不懂得珍惜的人不值得同情
  • b
    bierhofflc
    让我想起了贾樟柯导演的新片《天注定》。
  • 炒期货的猫
    年轻人没有生活的希望,青春奉献给机器
  • a
    adouerhao
    又开始了 老郭是不是要再请高僧做法啊
  • 烟de诱惑
    是护栏不坚固造成的吧...
  • h
    hb_zzr
    富士康方面称,坠楼员工康某在非工作时间、公司外自行租住的公寓发生坠楼,对康某家属表示同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用赔偿了?在人生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跳楼了有钱赚,估计很多人都会做的。
  • m
    mood
    jumped, then i change my mind
  • 中发白
    You jump,he jump.
  • x
    xiu89
    老郭是不是要再请高僧做法啊
  • s
    songco
    其实,中国自杀率十万分之十左右,富士康号称70万员工(几年前的数据)………
  • c
    chiao77
    我去年做了龙华富士康 旁边的观光路 梅观路的建筑改造 去调研过好几次。。。
    发现 想在富士康厂区内跳楼 是很难的,楼顶都用铁网围挡封起来了 窗户也有防盗网 楼下2-3层 还有一个挑出来的安全网 如果有什么坠落的话 都可以接住,,,所以 厂区内现在是很安全的。。。 但是这个人竟然选择了在厂外。。。哎 为什么要轻生呢。。。。。。。。看来心理健康教育课 是不可少的
  • j
    jia1009
    去年在富士康,我也想跳楼!
  • b
    body
    怪不得灵异小说里好多拿富士康说事的
  • p
    puyin3
    这个厂几十万人有吧?就拿几十万人的小城市来说,自杀这种事情一点不稀奇,可以这么说,全中国每天每小时可能都有人跳楼,所以,这个新闻标题这么写多少也有博人眼球的嫌疑。
  • p
    puyin3
    说穿了还是富士康人太多,按总人口的自杀比例来算,不管富士康如何预防,根本无法避免。要知道富士康比很多小城市人口还多,一个城市有人跳楼算不算大新闻?
  • c
    chenrui91
    十万分之十左右

    说 万分之一有这么难么……
  • L
    L9697
    机械单调的工作与生活确实容易让人有轻生的念头,别说富士康待遇好什么的,与那个没关系。黑心厂的工人满腹怨气,对老板或主管诅咒到了骨子里,才不会轻生呢,倒是会整天想着怎么弄死他们,不是有句话么,仇恨和妒忌也是人的动力之一。
  • i
    ihaidong
    我不在富士康上班,我大学有一位同学毕业后在富士康就业,前两年我也和他聊过这种事。他说从他的心里话来讲,富士康绝对比目前国内其他公司各方面条件要好,其居住环境绝对比在外租廉价房好,饮食也很丰富,娱乐和学习有很好的资源,但几十万人的队伍谁都不能保证人人都能适应。因富士康有以下几点比较严厉:1、绝对服从上级安排,所以一些比较随意的年轻人刚开始比较难适应严厉的制度化管理,当然会有人被上级批评,甚至挨骂;2、生产作业流程严格标准化,一人一个岗位,你做不过来就会影响到其它工序,这就是被外界所说的员工像“机器人”。现在的社会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任何地方都要努力。我们公司也一样,现在的年轻人一进工厂,首先问的就是一个月休息几天?要加班吗?宿舍有没有网络?同时他们的承受压力的程度也比以前大大降低,这是事实。
  • x
    xutiancheng
    中国平均每年自杀率9.8/10万,我只能说富士康的自杀率低于平均值,富士康在中国大约有80W的雇员,现在跳楼的人才不到20人,而且不是同一年,远低于中国平均自杀率,我虽然不是帮着血汗工厂说话,但是也不要一味的代工企业,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富士康的自杀率事实上很低
  • h
    htxxvip
    If you jump,I jump!
  • i
    ihaidong
    是的。现在这个社会谁没有压力,连自己生命都看不起的人,不值得同情。我不清楚自杀的人,他们到底尝试过改变自己没有,富士康不行,可以换一家公司啊,如果换10家公司都不行,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问题呢。无论什么时候,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
  • a
    akos1233
    主要是当初14连跳太震惊世界了!
  • j
    jack2764
    富士康 好久没抢头条了
  • a
    akos1233
    整个社会人的心理健康太低了,时时刻刻都有一种"未来也就这样了"的悲观气氛.
    昨天中午在ccav不同的频道连续看了2个法制节目,一个网吧盗窃,一个抢劫杀人.罪犯不约而同地交代"工资低,不想干,所以走歪路了"
  • l
    libfire2002
    唉, 14连跳...
  • j
    jackalchenxu
    嗯。。。
    那片子挺不错的。

    跳楼的人还是想不开啊。

    在片子里面,他重新回到工厂,回到宿舍,同样的环境,但是他心情已换,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也看不到未来。
    父母抱怨没有他没有及时打钱过来,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 c
    cai414141
    呃...超过人数了
  • S
    Source_Zhang
    同时他们的承受压力的程度也比以前大大降低,这是事实。
    其实事实是钱越变越不值钱,拿的钱当然要和付出所符合。同样地工作量,别人给得起1W,你这边只给6k,换做谁都不乐意。
  • x
    xiejeff
    恰好这几天在深圳,恰好我想要带一个娃去FXC。。
    支持5楼的《天注定》
    楼上的种种,其实很多,他们是想不到的,也想不通的。
    说我的调查结果,
    生产线的娃,他们基本初高中毕业,很年轻,以前是16-20是主体,现在18+,除开大家都是老乡,与陌生人的话,3年一代沟很明显,基本圈子很简单,老乡圈子、同工种圈子、同组圈子、同宿舍圈子。甚至同车间同楼层圈子基本都绝少,回家了才是我们常见的玩伴圈、同学圈、死党圈。
    基层管理的娃呢,多了一点点同车间圈,还要很被动受各种管理模式制约,成则运用自如,败则精神枷锁?
    差不多吧,上班了,很机械的流水线,很枯燥的管理,很简单的比对;下班了,宿舍,台球,K歌、溜冰,手机只是偶尔拿来跟圈子通话沟通沟通,看剧刷段子……
    他们中的很多,思维相对简单,有着满腔热血,心智不够成熟,自己以及圈子都面对着行业的这种种可能让自己完全想不通的可能,厂方的心理辅导显然不能解决这大面的精神面貌,这些,显然是很主要的原因。
    客观条件一直存在,这是市场决定的,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要怪,难道要怪大家都喜欢IPHONE?然后他们被逼加紧生产?显然也不合理,消费者没错吧,按理肯定是这公司消化这些订单的管理模式有问题(这段不知怎么归纳,还请熟知社会利益链的同学斧正)。
    反倒勾起好多想说的,这阵子去拍照片去,整理一下,试试自己的调查,嘿嘿。。
  • h
    hui5202
    这些生活压力大···
  • h
    h-rh
    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企业员工要签自杀免责协议?
  • b
    battlegod1
    科学的说法就是十万分之十。所有死亡率的分母都是10万,国际标准。
  • s
    songco
    死亡率一般都是用十万为单位算的....
  • l
    liuliuxe
    内地100万员工,有几个心理有问题的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