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孙维下毒不符合逻辑

  • h
    hudihutian
    当真认为重新开审就能水落石出的人,少得可怜
  • 沉默の狙击手
    贝下毒的动机是什么。何必把这个事情闹大?
  • 犬神狼
    用铊下毒在当时来说犯罪手段相当高明了,北京协和医院检测不出病因或不愿公布病因。
  • 犬神狼
    也就是说在技术上有优势。
  • 猛男乙
    动机上,似乎说法是贝和朱的关系不仅是只见过几面这么简单,贝一直暗恋朱,而朱交游广阔......

    相比而言,朱在学校古琴演奏中挤掉孙的位置这种杀人动机显得很可笑。

    至于不怕闹大,我上面说过,他认定自己能控制舆论指向朱,而且此案被最终查实的可能性几乎已经没有,他没有任何负担。
  • c
    craZyFeFe
    共同犯罪最容易被击溃了……
  • s
    shssbb
    搅屎棍:D
  • d
    dorn
    孙在班上本来就属于被人妒忌一类
  • k
    klsm
    当初对铊的了解根本不多,所以她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第一次没啥反应才发动了致命的第二次投毒,女人嫉妒很好解释,加上自己有背景,料到没有证据。。。
  • c
    craZyFeFe
    大家都是从网上看一些信息,内容如此之多,是否全面尚未可知,再加上有些误导的内容参杂在里面。
    然后就根据这些内容全民一本正经地做侦探。
    想想是有点可笑的事情……
  • 高达八成
    孙维貌似是保送的?
    在北京好像不难吧
  • a
    ablution
    这动机现在看可笑吗?开门晚一点被杀,比别人漂亮被杀,生活中的小矛盾各种被杀,这动机一点都不可笑!是可悲!
  • 猛男乙
    233随便一查,就知道这属于剧毒,口服对肝、肾有极大损害并致死。
    况且她本身是能接触到试剂的研究人员,对铊了解不多,不知道后果,这完全不成立。

    至于用女人的嫉妒来解释动机更不靠谱。
  • k
    klsm
    什么冤案,当时已经调查出来了,就是孙,也抓人了,但是被上面压了下来,被迫放人,被迫不了了之啊。

    据说之前是江办公室压下来的,胡上台后又递了一次,答复是江办的决定,不方便更改,建议不要在递了。。。
  • k
    klsm
    现在是都知道了,当时只知道剧毒吧,中毒后什么状况都不知道,后来不是互联网联系很多专家才知道是铊中毒么
  • 猛男乙
    这种传说也信?:D

    而最初编造这种“故事”的人,我倒认为应当查一查。
  • h
    hudihutian
    你这就是想当然了,知道铊盐有毒一点问题都没有,这玩意就是属于剧毒化学品柜保管的

    至于毒理特性,恐怕孙某本人未必十分了解,或者恐怕全世界了解的人都非常有限
  • 天空即将坠落
    中二没药救。

    知道盲筛一说吗,复旦案如果不是投毒者发短信,你看能在几天内确定是铊中毒。

    能致死的毒剂上万,病理毒理看起来一样的多的是。
  • p
    potus
    拙计啊,2333
  • s
    sw121
    为啥政府反映那么奇特,办案缺失线索办不下去这种事用在门户网站上集体出现又瞬间消失?搞得像有内幕搞斗争一样,凶手有这能量至少得常委级别的参与保护了吧,就凭孙咋可能,某非又是一大盘棋。
  • s
    sw121
    这点最可疑,刑事案件要压下要冒很大政治风险,孙的家世早被人肉干净了,就凭前民革主席的孙女这点能量江办会冒这险?反倒是贝的家世到有这可能性。
  • d
    dragong
    贝本来就是当时的重大嫌疑对象,怀疑他有什么问题?当然我也认为他犯罪的可能性不大……
  • a
    abrina
    推理片看多了吧,啥都高智商了
  • y
    yesword
    握手握手,想不到在19后今天的TG论坛,能看到一位亲身经历了整个侦破过程,对整个案件内情洞若观火的良心老刑警,现在还冒着被整的危险把内情言之凿凿的告诉我们,再一次对您表示感谢
  • k
    kdscw
    舟子一出手风向就变了。:D
  • t
    ttk
    很简单,如果是贝,他就不会这么多年过去了还上窜下跳为这事儿 忙活,反正屎盆子孙已经扣上了,人也出国了。又能怎样?已经是大结局了。


    而且有一点你忘记了,那个时代的互联网还是稀缺资源,信息传播速度远不如现在。而铊中毒则是非常难以辨认的一种中毒方式。如果要陷害孙,可以有更加明显有效地方式,如果贝能如此陷害孙,那给警方一点直接证据彻底给孙搞死也是很容易的。

    其次,警方发现时铊中毒之后,寝室遭到了偷窃,现场被毁。这个也是警方通知室友之后的事儿。所以室友的嫌疑依然是最大的。

    还有就是
  • h
    handsomeken
    喷了,已知的化合物几十几百万种,做药都要打几年靶子才知道具体效果和后果,到您这儿就是张口就来知道是啥中毒了……
  • O
    Oldman
    掺一脚掺到退学是什么路数
  • 猛男乙
    喷了,这智商,真的是张口就来。
    铊1861年被发现,之后广泛被用在各种行业,被定为剧毒品,在实验室也被定性为剧毒试验品。随便google一下就知道铊中毒的症状。
    作为当时直接接触药剂的学生的朱令来说,能不知道效果和后果?
  • 猛男乙
    我也很好奇,作为北大学生,当年被如此“低调”劝退学,是什么路数。
  • h
    hudihutian
    九几年到哪里去google

    中毒两次,基本上就是因为下毒者对这玩意毒理不熟悉,实际上恐怕没多少人熟悉

    都知道能毒死人,但你知道每公斤体重下多少剂量,会在多长时间内产生什么症状,致死率多少?

    太扯了
  • D
    DarthVadar
    按照这种怀疑方式有嫌疑的人太多了
    就现在看到的各方陈述,贝的嫌疑远远小于孙
  • 猛男乙
    作为专业学生,至少知道其是剧毒药品。
    既然两次用剧毒药品投毒,那就必然是谋杀了。
  • 测试一下
    http://www.baidu.com/p/大龄青年555?from=tieba

    这个人发的~

    隐藏了回复不好找~

    自己搜索下就知道这人的话有几成可信度了~
  • h
    hudihutian
    谋杀基本上没跑,要是惩戒一下,邮局港剧让人痛苦的化学品多的是,干嘛用这么危险的铊,还下两次
  • 天空即将坠落
    补充一下关于盲筛和毒理知识再来喷吧,不然真心傻逼了

    不过铊现在算是出名了,我感觉以后有投毒案肯定先筛一遍铊。日。
  • 雾桑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难免会自我吹嘘一下,不巧遇上方教主了。
  • 约翰法雷尔
    90年代,清华在北京招2000人,干部家庭送到4中,个个考的上清华

    当然现在难考多了,只招200多个不说,各种移民就能占到一半名额
  • m
    moyanljx
    这次复旦投毒案,不是怀疑是凶手发短信才知道毒物是什么
  • h
    handsomeken
    随便谷歌一下,你那时候上哪儿谷歌啊?
    还有,你能告诉我其他化合物有没有类似中毒症状的啊?
    铊的致死量,绝对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各是多少啊?
    各种外行喷真心欢乐。
  • 猛男乙
    喷了,
    凶手知道铊是致命毒物,为谋杀朱令两次下毒。
    我不知道你对此有何疑问
  • 天空即将坠落
    其实不用说别的

    就现在一个人肌肉疼痛掉头发送到医院过两天自主呼吸消失进icu,你看要查多少次能查到这是中毒,再查多少次能查到这是铊中毒(当然现在铊出名了)

    当年协和是花了20多天才有人怀疑是”铊盐中毒“,但被否定了。

    协和在这件事有无责任在这里不提了,不过这是我国最高水平的医学院之一。
  • 喜剧之王
    你这句话肯定出逻辑漏洞了
    你怎么知道罪犯就是为了致死
    而不是故意伤害
    如果对毒性很了解而且蓄意致死投两次毒
    受害者根本不应该活的下爱才对
  • 喜剧之王
    你这句话肯定出逻辑漏洞了
    你怎么知道罪犯就是为了致死
    而不是故意伤害
    如果对毒性很了解而且蓄意致死投两次毒
    受害者根本不应该活的下来才对
  • 天空即将坠落
    凶犯用铊盐下毒就是有足够信心,基本是查不出来的。

    后来被查出才是偶然
  • a
    asher
    推理片看多了,各种脑补。期待有人就此写小说。肯定精彩。。
  • 猛男乙
    对毒性了解,并不代表掌握毒死人的剂量。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两次用致命毒物毒害对方,明显就是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