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关于阶级固化和命运

  • 听弦
    最近一年已经很少来D版了,原来的帖子也都全删干净了。下午无意中在坛子里看到这个帖子,感慨颇深。

    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生娃吗

    从阶级固化的角度出发,我也许是个幸运儿。但是一直很反对亲戚朋友拿我做例子教育小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读书几乎是普通家庭改变命运唯一的机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就能改变命运。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聪明人,尤其是不缺聪明好学努力改变命运的穷人。先天的投胎和后天的幸运同样都是一门学问,更加不通情理的学问。传统农耕社会习惯的这种榜样式的教育,在而今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会非常误导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但是,又怎么能够让孩子们明白呢?明白了又能怎么样呢?

    回想以前走过的路,很多当时完全没有察觉的小事,仿佛一双无形之手不经意间轻飘飘的一拨,居然最后让我走到了现在。谁能想到,现在好多事情的起点,居然是当年网吧里熬个通宵天马行空凑出来的一个答案呢?去年父母来看新孙女的时候,老爷子也感慨说,他生不出我这种儿子。是啊,没道理的事情。。。

    上次回国的时候特地在小城里重温了许多童年的记忆。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聚会中能略微看出圈子的些许区别,但留在小城的儿时同学们,总体上还是很明显的有了世袭制的痕迹,但是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大多背井离乡的本科之后的同学,这个道理很简单,几代人的努力总不会轻轻松松被十年寒窗就笃定的超越吧。

    再往下走,个人的努力只能小小的影响你能否有资格去抽签,至于能否在合适的时候遇到抽签的机会,能否可以幸运的抽到签,乃至于能否和同样聪明且幸运的对手在竞争中胜出,这里面随机性太强了。从时间上看,一分天注定,九分靠努力,看似有许多可以自己左右的机会。但是从权重上而言,一分靠天份,两分靠努力,剩下九十七分得靠天注定了。
  • c
    chentz
    一分靠天份,两分靠努力,剩下九十七分得靠天注定了。
  • h
    hapybird
    说说你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什么样的阶级啊
  • H
    Highlander
    想问一下yes的股票还能买吗
  • 故阳有鱼
    不赞同。这是一个伪命题,啥是阶级固化啊?无非是给自己失败找借口罢了。

    从历史上看,目前中国是最容易改变命运的年代,机会遍地都是。比如从穷山恶水到富庶南方小城迁移更容易,马云强东们用十几年创造了传统产业几百年都无法企及的财富,但是一夜之间被拼多多追赶。。。
  • x
    xiaomao88
    教育固然是一部分因素,但这个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学校教育所能覆盖的程度,对普通人来说,教育是极少可以为之努力获得提升的方向,而很多其他方向,没有厚实背景支撑,普通人甚至没有资格去了解。HiPDA·NG
  • l
    lk999
    突然想起lz移民给娃看病的事情,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 听弦
    谢谢有心了,这些年帮哈佛医学院儿童医院赚了保险公司几十万美元,小丫头现在又高又壮,比我健康多了iOS fly ~
  • h
    hook
    谁能想到,现在好多事情的起点,居然是当年网吧里熬个通宵天马行空凑出来的一个答案呢?

    此话怎讲? iOS fly ~
  • h
    hsri
    留在老家的同学再世袭也是普通众人,小地方就没有高薪的机会,一个正式编制抢破头,大学毕业很多同学留在北上广,在996行业当福报,一年的收入抵得过父辈一辈子的积蓄。
  • l
    lk999
    回复10#听弦

    这个结果最好了,希望你家娃一直健健康康!
  • 2
    2415niu
    回复8#xiaomao88

    如果只把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狭隘,更是方向错误。
    教育根本还要看家长,因为目前的公立教育要么普惠要么向普惠发展,本身晋升功能不强,更偏重公平,如果家长不投入巨大的精力,那孩子出彩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也有,概率就低的多)。
    总结,单纯依靠学校是不靠谱的,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上心。
    至于说家庭在方向和背景的支持,这没办法,人家也是前辈拼出来的,凭啥和你拉到一起比,你要晋升也只能一步一步走。
    我个人就是年轻时不懂,吃的亏多了,现在只有教给孩子,帮他省省学费了。
  • s
    sinsc
    整好这几天陪老娘住院,一层病友来自五湖四海,聊天之余也颇有类似的感悟。 iOS fly ~
  • l
    lifree
    “几代人的努力总不会轻轻松松被十年寒窗就笃定的超越。”说的真好。
  • 嘘嘘乐
    过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 b
    beclear
    lz说得不错。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教育还是唯一可以抓住的机会
  • a
    aedieno
    想要996福报不是想要就能要的,就算有福报了,你想要在大城市留下来也不是就留下来的,你得有买房的资格,得能找到老婆,有了买房资格你才能欠银行百来万钱蚂蚁清单
  • 2
    25o
    教育是用于保底的
  • h
    huanghaizi
    这是放弃努力的家长的心态
  • T
    TITILEE
    我觉得你没看懂楼主的主意 iOS fly ~
  • T
    TITILEE
    结合楼主和你的观点,比较认同20楼,国人观念里的教育确实是用来保底的 iOS fly ~
  • x
    xsyl07
    感觉自己就是反面教材,明年学渣女儿中考了,然而,却只能考虑她去哪个职高,学哪种职业技能以后能稳定些,能养活自己……悲剧
  • t
    tiret
    我注意到这么一点:当年高考恢复后,靠考分而不是靠推荐得以进大学的那些人,虽然自身是工人农民,但查一查他们的父辈祖辈,就会发现其中许多并非底层背景。

    我记得当年一位美术教授说自己考上大学后,隔壁一家祖祖辈辈都是真正贫下中农的邻居就大为不满,说劳动人民的小孩上不了大学,地主的孙子反而能上。(尽管到教授那一辈,两家都是公社社员,都是一年吃不到两次荤的穷人了。)

    从表面看,这位教授当年实现了阶层提升,但如果再上溯两辈,就会发现他实际不是提升而是"恢复"。

    所以,当你们盛赞当年的阶级流动性时,也应该关注一下,哪些是真的流动,哪些其实是恢复,因为当时的流动里夹杂了比例颇高的恢复。同理,你们在抱怨如今阶级流动停滞时,也要看看流动的那部分其实仍在,而停滞的那部分其实是因为阶级恢复已经渐渐完成了。
  • h
    hapybird
    中国已经算好的了,阶级固化的程度在全球来说都算轻的
  • T
    TomYao
    您这话有点轻漂漂了,除非你周围就确实有若干你举的例子里那样的通过努力打破阶层的人。
  • b
    baw4u
    改命这个不是一代人的事情 iOS fly ~
  • 5
    52manhua
    小事人做主,大事天做主
  • 我爱黎明
    几代人的努力真的比不过,人家可以吃吃喝喝,你却要搬砖
  • 剑二十三
    才吃饱饭多少年啊
    就妄言阶级固化了...
  • A
    Abramovich
    跨越阶级的必要条件:或天赋,或美貌,或才华;
    有了必要条件,需要努力,机遇和舞台;

    然后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阶层的起点。


    阶级固化是个伪命题,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冲破所在的阶级;但是难度越来越大,没有那几个必要条件之一,就基本歇菜吧
  • s
    snipefox
    阶级固化这个本来就是扯淡的说法。
    通过努力,生活变好算固化吗?还是一定要鲤鱼跳龙门那种才不叫固化了?
  • 4
    417164
    命由我立,福自己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v
    victro
    回复24#xsyl07

    职高也有高考班,而且上本科容易多了
  • h
    hljm4a1
    命运不是说说而已,每个人其实都在这个框架内。有句话大意是:不要轻看别人,每个人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竭尽全力的活着。
    还有,人真的是不同的,可以说是性格不同,也可以分三六九等。 iOS fly ~
  • 六儿
    回复1#听弦

    人所有选择都是最好选择,你想明白这句话,就明白一切皆为天注定
  • x
    xsyl07
    回复37#victro

    开头我也这么想,可以考高职院校,也还容易些,可是一想到她那么不肯读书,职高里大环境又是一群不读书的人在一起,难啊……
  • e
    extraleo
    改变不了。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你能说比他父辈在工厂车间上班要改变很多么?
  • v
    victro
    回复41#xsyl07

    我们这里十八线的职校,高考班起码全部能上大专,要是普通高中,早就去打工了
  • h
    hary_2005
    但是你不努力,你的后代还要循环一次

    这就是努力的意义

    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也就就会上升到你眼中的更高的阶级



    别人的阶级也不是天生的,也是几辈人奋斗来的 iOS fly ~
  • 清风飞
    五十知天命? iOS fly ~
  • 2
    2so007
    回复12#hsri
    可是如果一买房生活得比父辈还辛苦 iOS fly ~
  • 姜大膘
    +10086

    可惜很多人没能力接受这个残酷的真相
  • h
    haffman
    对大多数人来说,觉得自己阶级提升,难道不是经济发展带来的错觉?
    就比如我自己,海外混了挺久,论收入当然比父母高,社会关系呢?之前住西安房子,被黑社会一样的物业欺负,我妈好歹能有个战友能给那个区公安局局长带句话,最后解决了事情。我呢?我估摸了一下要自己解决这事儿,很大可能就是接受物业的勒索。
    所以我现在觉得,掌握的权力没有提升,谈不上阶级提升。从这点来说,我家从我爷爷到我,是倒退。
  • 姜大膘
    看破不说破,朋友还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