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技校开大学班 百名本科生“回炉”读技校

  • 十六夜鬼月
    昨天,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宣布,停办了两年的“大学生班”今年重新开设,并且还扩招成两个班。




    2009年,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在全国技校中率先开设“大学生班”,当年招了56名大学生,第二年又招了54名大学生。在这110名大学生中,还包括18名本科生。

    大学生“回炉”再去读技校?尽管当时报读时,这些学生受到一定的质疑,但如今他们都干得不错,不少从那里走出的大学生技工都当上了单位的“工王“——技工之王,月薪多在4000元以上,高的月薪已达6000多元。

    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李舒桃介绍,今年迎来“十二五”背景下铁路建设又一个高峰,学校将把“大学生班”办下去,今年开设“桥梁工程”和“机电一体化”2个班,各招50人左右。

    记者发现,这几年来,武汉部分中职学校纷纷引来“高材生”。去年,武汉铁路司机学校武汉地铁订单班的新生中,三本线上考生接近四成,最高分525分,远远超过我省当年的二本批次线;武汉市财政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过了普高线的也有二三十人,最高分487分。

    本科毕业念技校 家人有点想不通

    侯咏是湖北荆州人,2010年他顺利从青海民族大学毕业,拿到了学士学位。由于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当年他就在武汉一所民办幼儿园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面对不到2000元的工资,他对前途有点担心:这以后怎么买房子讨老婆养家啊。

    侯咏是农村人,家里积蓄不多,一切都得靠自己。刚刚毕业的侯咏觉得“压力山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知道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开设了“大学生班”,学制两年。毕业后出路很好。于是他动心了。

    堂堂一名本科毕业生,再去读技校?看到其他同学都上班了在挣钱,侯咏觉得有些“憋屈”。 “父母当时还是很有想法的,”侯咏告诉记者,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家人时,父母没有表示明确反对,但他们脸上的不解和失望让侯咏有些自责。是啊,父母好不容易供他读完大学,指望他从此挣钱养家过上好日子,没想到,他却还要去技校!不过,最终父母还是同意他去技校。

    当年6月,揣着6000多元钱,侯咏到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报了名。当年,他和其他55名大学生一起开始了“回炉生涯”。

    110名大学生不乏名校本科生

    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目前招了两届“大学生班”,2009年和2010年各招了一个班,2009年是56人,2010年是54人。由于受铁路建设影响,2011年和2012年停招了两年。

    记者统计发现,110名大学生中,有18名是本科生,有不少还是重点大学的学生——2010级的童亚磊毕业于华中科大建筑工程专业的专科生,2010级的胡娜,则是华中师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生。

    不过,现在他们都干得不错,绝大部分都在中铁工作,月薪多在4000元以上,少数人则因各种原因去了银行等其他单位。

    09级的张达曾就读于武汉大学网络教育,目前月薪达到6000元左右,09级的杨兴国,目前的收入也达到年薪6万元。

    据了解,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的大学生班实行两年制,一年在校理论知识学习,一年顶岗位实习,包括学费和考证费,整个费用是7200元钱,一年的生活费(顶岗实习有工资)至少要8000元,这意味着,每个学生至少都得自掏1.5万元。

    毕业于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梅超,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到南方找到了一份工作,但觉得收入少,发展前景也小,于是在家人要求下,他选择了“回炉”就读技校。昨天,他告诉记者,尽管是自己掏钱,但很值得。

    “大学生班”学什么

    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李舒桃说,“大学生班”的教学和普通班的教学不同,文化课不用教了,重点是技能训练,该校还专门为这个大学生班编写了教学大纲。

    因此,学校安排了大量的工程施工讲座,实行跟普通技校学生不一样的浓缩式、精华式的教学。学校还特别为这个班配备了具有10多年现场施工经验的技校毕业生刘岗担任班主任。培养的目标就是一线工人,在岗位上逐步成长为管理者,如班长、领工员等。

    刘岗介绍,他们的学习内容涵盖桥梁工、材料试验、工程测量三大工种,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工程制图,要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工艺等等。

    以桥梁工为例,他们要学习桥梁吊装的技能训练。在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的操场,你们可以看到他们模拟搭建修桥的平台。当然,混凝土配合比实验也是重要学习内容。他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计算、试拌调整和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工程制图也是重要学习内容。他们每周要上两次制图,相对其他较为枯燥的课程,工程制图课是他们较为轻松的课程,因为可以上网,可以查看相关素材。

    当然,第二年学习内容,则是顶岗实习,到工地上课和实训了。

    用人单位用起来很顺手

    “大学生班“的毕业生,到底如何,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

    李舒桃副校长告诉记者,经用人单位反馈来看,“大学生班“的毕业生很受欢迎。“不少学生毕业后,不到两年,都当上工王(技工之王),都带领团队了。“他算了一下,像中专生毕业的工人,要想当上工王,一般得15年时间,而“大学生班“的毕业生则只需三四年就可实现。

    昨天,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雷政全告诉记者,他们单位招了好几个“大学生班“的毕业生,相比其他中专生来说,用起来要“顺手得多“;这些“大学生班“的毕业生,综合素质比较高,包括创新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突出,更容易脱颖而出。

    据了解,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我省中职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户籍、地级以上城市新远城区、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均可按国家和我省相关政策直接免除学费,“大学生班的学生也包括在内,这意味着,大学生技校回炉,可依国家规定享受免费政策”。

    专家认为“回炉“很正常

    大学生回头再去读技校,这是不是大学白读了?当许多“大学生班“的学生,当初把这个想法告诉亲人、同学和朋友时,有许多人表示不解。

    记者采访时,许多人都提到,当年确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邻居,听说我大学毕业后,又跑回去读技校,被他们作为反面教材,说大学有什么读头。“昨天,09级的一名学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侯咏告诉记者,大学当然没有白读,只是与技校相比,学的东西不一样。他还说,在大学里学得比较轻松,反而在技校里,像高三学生一样忙。“我每天早上7点就起来了,8点开始第一堂课,上午四节,下午又有两节,有时晚上还有课,没上课就得晚自习。“

    据了解,在技校的第一年里,一周上7天课,只放寒假,没有暑假,时间安排得很紧。

    针对这个问题,昨天,厦门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别敦荣告诉记者,这很正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他说,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多元化选择。大学并非是一个人的终极教育,读完大学,他还可以继续接受其他方方面面的教育,技校的职业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读技校,并非是“倒回去了“,大学毕竟是理论知识学习,而技校则是专业性的职业教育,两者并不冲突。他举例说,像一些大型企业,自己还办有大学,哪怕员工是大学生,甚至是硕士生,同样也要参加培训学习。他对这些放下架子勇于“回炉”技校的大学生,表示肯定和欣赏。

    记者屈建成 实习生王凤燕 通讯员 郑志国
  • Y
    Yit
    本科点的是泡妞和游戏技能
  • w
    westlost
    这他妈的也能成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