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坑hifi,水一贴感受

  • 灰羽利亞
    刚花了2000入坑音乐,也许有人说万元以下听个响,你这哪是hifi,你在侮辱hifi。

    感觉dsd还只是花瓶,也许有我不知道的音乐购买、下载途径,我的歌单1200首,90%都没有dsd音源,就算找也费时费力,很多还是假冒伪劣产品,如果去追求dsd,享受不到听音乐给我带来的快乐,只有找音乐的痛苦。相反普通cd或者hires音乐产量就大多了。
    可现在国内主流产品都在吹dsd,pcm、wav中低端产品没见标题提及的。

    另外hifi圈子也有些病态,成天听打鼓、蔡琴、试音、通透、下沉、分离度,我觉得音乐圈子重点应该是音乐本身,比如聊一点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关注歌曲背后的故事。
    我看到过给女朋友点歌beyond的《真的爱你》,可这是写给老妈的。
    也看到过给女朋友点歌苏芮潘玮柏的《我想更懂你》,可这是写给儿子的。
    还看得过给女朋友点歌kokia的《ありがとう》,可这是写给狗的。
    很多人不关心歌词只听旋律,这没什么错,但如果关注歌词、关注歌曲背后的故事,会发现另一个世界,我就很喜欢周杰伦《漂移》的歌词,他唱的是中文,但很多人听不懂他在唱什么
    也喜欢M.O.V.E的《rage your dream》,你看到的只是烧焦的刹车片和轮胎,他燃烧的却是自己的梦。
    这两首歌词吧热血的飙车上升到了人生,俗(曲)中带雅(词)
  • M
    Marko
    我反正木耳,听不出来设备的太大区别,省钱
  • 4
    459557486
    现在这个小圈子。。。里面都是资本在带节奏。。。
    而音乐资源,国内资本没本事吃这个肉。。。所以重点才在器材上。。。
    个人理解。
  • j
    jhhuang
    港台老歌的作词,作曲,特别是词,太美了。现在再也没看到意境那么美的歌词了。
  • t
    thanatoszk
    一个zx300加个n3ap和金宝线就行了。虽然线材提升基本没有吧。。
  • c
    cetusli
    Hi-Fi发烧友跟音乐爱好者,有部分交集,但这本来就是两个群体。

    几个区别的特征:
    1、对于喜欢的音乐,即使听收音机,音乐爱好者也能很享受,但对于Hi-Fi发烧友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宁可不听。
    2、Hi-Fi圈子里面,玩儿高档音响只听那几张测试碟的人,是大多数
    3、买碟的标准不是音乐内容,而是录音和制作质量
    4、如果有更高录音水平的翻唱,那就不听原唱
    5、谈论音乐作品话题仅限于版本之间的音质差异,对作者、演绎者以及音乐本身所知了了而且毫无兴趣
  • 元好
    买几个音箱脚钉都要几百上千
  • l
    lzh69
    港台老歌,绝大部分的曲的翻日本的,词确实是自己写的。所以那时候日本的音乐在亚洲是老大的存在。
  • 阳光下
    你说滴非常对。比如瑞弦,简直就tm离谱。
  • 阳光下
    穷烧十五年,就我接触过的,大致分三档:

    1,我这种穷烧,随身听个响,上台听个自我陶醉,整体预算1w左右。买入一个玩意儿必须出掉一个玩意儿回血。

    2,不受资金限制,旗舰准旗舰可以随时横评,整天对比各种器材之间的参数。

    3,玩箱子,玩mod,玩听音室,虽然大部分用的都是火电,但是通常都是从变压器开始就换线的,更不必说开关电源之类。hifi展常客,系统价格动则50w起步。更有甚者嫌市区噪音大专门去山里盖房子玩的。
  • 灰羽利亞
    要是我,就自己绕组一台交流发电机,彻底隔离市电干扰
  • l
    liurene
    说的有道理
    很多人
    真的就是玩器材
    而不是听音乐
  • l
    liurene
    说的有道理
    很多人
    真的就是玩器材
    而不是听音乐
  • S
    SevenNight
    小伙子你这什么车啊
  • j
    jhhuang
    确实如此,所以,我特意说词。意境很美,越听越深入
  • s
    spyker
    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
    别人怎么开心 你别管
  • 阳光下
    厉害了老哥
  • 水哥
    功放有一个就行,玩音响最后就是玩电源。 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2)同一套器材,晚上8点到10点的时候音色就感觉有点偏冷,晚上11点之后声音明显偏暖,后来才发现高峰电用的是外省的水电,低谷电以本地火电为主,铁证如山!

    不足:3)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菜可妇司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 。

    总结:4)风力发电的单机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电是三相和两相和音色关系不大,关键是平衡感,三相电播放大编制的交响乐阵脚明显比两相的要稳! 核电适合播放《终结者》之类的大片伴音。 但遗憾水、火、风、核电都并在了国家电网上了,所以放什么声音都是混论一片。


    有位烧友为此从上海搬家到广州,声音好很多,因为南方电网以大亚湾核电和两广水电为主,音响既有力度,又比较清澈。最近准备投资建设独立不并网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高山雪原的天水,将使音响脱胎换骨。但可研报告遭到印度的反对。太阳能发电,有何不同?声音偏向温暖,不冷,但是有点薄! 有个自翔为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udio-technica)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 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

    真正资深的发烧友不用交流电源,因为整流滤波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会使人脑震荡,必须用电池供电。而且不能用充电电池,因为充电过程中积累了电网波动带来的电压起伏,还有电网谐波会在充电过程中使电解液活性增大,影响放电效果。所以用充电电池听音,虽然低音和中音尚可,但高音有些刺耳,不能听音乐,只能听赵本山的小品,而且只能是和范伟合作的那几个。

    能用的只有干电池,由于干电池特性稍干涩,高音不亮,一般都配以水浴加热,一般至87.35度最好。而且干电池体功率越大越好,放音是声音饱满雄浑。骨灰级的发烧友都是订做干电池,用得最多的,直径200多毫米,高300多毫米。

    后来电池厂家把生产电池的模具,报废后卖给了水桶厂。黑心水桶厂用这套做电池的模具开发了一种新型水桶,容量5加仑,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桶装水的水桶。这套模具原来是做电池的,有汞污染,所以桶装水喝起来都有一股水银味。

    最大号的干电池直接参照原油桶规格,近160升的大家伙,20只串联在一起,放1812的时候,连各国的侦查卫星纷纷报警。美国那次的军用卫星掉下来,还装模作样的用导弹打了一下,是为了掩人耳目。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有2个发烧友同时放1812,而且都是用的顶级电池,炮声太大,震的。由于发烧友规模越来越大,大号干电池需求量大增,装原油的桶生产不过来,导致油价暴涨。很多人不明就里,以为缺油,实际上是缺桶。

    以上转载
  • C
    Chuang
    回归音乐本身是对的
  • y
    yxu366
    DSD需要很好的机器才能表现出来,一般器材玩DSD简直就是受罪,一耳朵就想吐,因为给你的第一感觉它声音小,声音小你就会觉得你什么都没有听到,所以一般器材就不要去搞DSD
    听听pcm,wav,ape就行呢。追求多那是看自己钱包和时间精力去弄的!
  • p
    paniszt
    挺好的,买个好耳塞或者弄一套小音响,足够了。现在有了手机我攒了二十年的CD基本上也不听了
  • 骄阳
    总结的很好啊,比较清晰。以前听一些试音碟,听一会儿就累了,听普通版的又觉得音质差。直到最近试了一下Apple Music,觉得音质不错,关键还很耐听
  • 午夜风
    个人认为刚入坑的话,还是循循渐进的好,一入HIFI坑入海,从此 钞票是路人。 过来人告诉你音源比器材重要,器材有钱可以上,而音源确是常年累月的堆积。




  • h
    hao911713
    俗(曲)中带雅(词)
  • h
    hismiler
    听音乐是个很个人很主观的事情,自己开心就好,器材只要能满足欣赏要求就行,等你听久了,觉得器材影响到你欣赏音乐了,再折腾升级的事情。
  • J
    JDFY
    曾深陷此坑。。。

    怎么说呢 ,毕竟是坑,祝早日脱坑吧。
  • s
    shanexxz
    对于一些人来说,CD机懂,解码器是什么完全不知道,甚至我说给他百度云分享音乐,他问我百度云是网站还是app啊,真事。
  • 鐵血丹心
    大佬。。。。已经入坑多年,但没有你这么多好音源。。。
  • B
    Bloody_Palace
    n3那底子根本没必要金宝。。。太奢侈了。。。说实在的n3玩4.4最舒服的其实就是n3bp的配线。。客服300买一根。轻,软,听诊效应小。。。主要是n3上了金宝简直没法戴。。。
  • n
    newworld
    更喜欢听flac
  • 山顶一寺
    有些东西不经历都是空谈的,从前看见老烧说“听出耳油”,现在知道什么是耳油,太tm好听了
  • 灰羽利亞
    我的akg k420顶上的橡胶已经出油拆掉了,那耳机上学时买的,在chh还开箱过。
  • 山顶一寺
    一擦就没了,连续听上几个钟头就会这样
  • t
    thanatoszk
    还是没提升才对。。根本带不出来,纯脑补。。
  • t
    thanatoszk
    金宝买了就贬值。。
  • 紫竹雅客
    什么东西玩到极致就是病态
  • 奶黄包o
    我都玩过低层的设备,1万以内足够一般耳朵的要求了,剩余的钱可以考虑入手更多的耳机和音源本身,有机会可以玩黑胶和开盘机,这些都是可以让你直观提升层面的设备
  • s
    syon
    哈哈 试音动不动就是尘鼓、蔡琴、开火车、砸玻璃。。。那圈子有点走火入魔了
  • s
    sinogod
    还有给老师点丁香花的呢
  • i
    icefish7
    自己觉得好听就行
  • f
    fgl31
    就问水够不够深
  • W
    Wolverine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206705-1-1.html

    楼主可以跟这个兄弟探讨
  • h
    has8ad3r21
    要说歌词的话,所有翻译都是狗屎,必须得去理解原版
  • M
    Mufasa
    1812那炮声,能不能把卫星震下来,不知道。

    但确实把我前级切换信号的继电器震跳动了,导致信号爆音。
  • M
    Mufasa
    我不玩DSD,因为解码太复杂,只有ESS公司的芯片能完美实现DSD直出,其他家都是兼容转换。

    我玩上古时代的R-2R DAC,性能以现在的观点来看,烂透了
    但是R-2R实际听起来声音真不错。。。。
    R-2R适合接大音箱玩,不适合听耳机,信噪比和细腻程度不够。
    音源适合PCM或者Flac(HiRes),我的大部分音源都是CD抓轨,16bit 44.1kHz WAV

    我坑的是HiFi DIY,各种个性化玩法,以自己喜欢为准。
    最不发烧的部分,就是线材,国产BVR铜电线连接喇叭。
  • 久远
    入坑10+年,不客气地说,这个圈子的“玩家”,基本都是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
  • s
    s1lentt
    以前我也小烧过hifi,后来逐渐移步到欣赏内容了,现在买了把电贝司自娱自乐。。。
  • g
    gaoyi124
    自己喜欢,听啥都hifi,管他们,老子高兴~动次打次也带劲
  • q
    qiaozd
    文化不一样,看看林夕的词,简直了,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