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保险很火,咨询一下,求推

  • n
    neversc0t
    我和太太准备肉身番茄
    目前大家拿的进度是2月底体检完成了
    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母的身体
    我父亲59岁身体还算健康,年轻时半专业运动员,没落下什么伤病,就是体重超重,吸烟
    我母亲58岁身体也还可以,就是腰总不舒服,老疼,每次去日本玩都让我捎日本的贴膏
    我岳父56岁身体还不错,5年前戒烟了,就是胃不大好,吃饭也是总凑合一口,水果一吃就肠胃不舒服
    岳母也56岁,身体最差,腰间盘突出膨出都有,每年至少因为这个要住院一次

    请问这种情况,改为父母准备哪种保险比较合适?我看前一段都在讨论香港的保险,适合吗?求推~~~~~谢谢!
  • n
    niubility
    56-59岁,好多险种可能都不能买了。既然你们准备肉身番茄大家拿,香港保险还是挺合适的。

    我在香港买的一个消费型重疾险可能比较适合你家的情况,每年几百美金,保障内容是癌症,原位癌,心脏病和中风的治疗费用(含前期诊断和后期康复),我买的档次是一次最高赔12.5万美金,终身最高75万美金,也可以买更高档次的。也就是说一旦得了这些病,就去美帝,大家拿,香港这些地方去治就行。看了一下初次投保要在65岁以下,可以一直续保。60岁左右我这个档次一年保费大概要1千美金,这个是消费型的,也就是说没得病的话钱就没有了。
  • n
    neversc0t
    我父母 岳父母都有医保
    再买你这种香港消费型保险合算吗?
    你这种有门槛费用吗?
  • s
    spiderpig
    超重可能会被要求加保费,吸烟可买就是贵,加上年龄大了,不划算,需要告知具体身高与体重。
    母亲腰疼没有关系,主要看医院有没有记录,要问平时不舒服有没有去医院检查过,检查结果怎么样, 如果没有记录只是自己贴膏药

    本帖最后由 spiderpig 于 2018-4-24 22:3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孤高的避孕套
    有社保 就可以了

    这些都是盈利骗钱的

    人家坐办公室盘算盈利 你算的过人家团队 ???????????

    不如存钱防老
  • 莫言
    保险算盈利和你个人求保障不相冲突啊。
  • p
    pauleldwan
    这个年龄的话,在社保基础上搭配国内的一年几百块的消费型就好了,买香港的并不划算
  • 孤高的避孕套
    毫无胜算

    不如存起来
  • n
    neversc0t
    就怕碰见连住几百天ICU的情况
    挣钱能力肯定是不购支付

    没想胜,只想不因病致贫
  • 鲁迅斯基
    走向一个不可描述的方向
    全民重疾险
    这其实恰恰是最没有竞争力的东西
    比如你家重疾条款是50种,同样额度保费10000
    当下市面上最好
    过两年,别家出了100种,同样保额,保费只要2000
    你是不是打算及时止损退了重买?

    所以,这样的导向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
    不过没办法,当下环境就这样
    谁抢到市场份额谁就是大佬
    至于后续?
    保险公司在不在还不一定呢
  • 孤高的避孕套
    卖保险的就是要灌输你有这样的心理担忧

    卖保险其实是搞心理战

    [本帖最后由 孤高的避孕套 于 2018-4-24 14:04 编辑]
  • n
    neversc0t
    我目前所在的中国公司是个小单位
    一共还没有100人
    这一年同事+同事直系亲属 6个查出肠癌 大部分是我父母的年龄或再长10岁以内
    已经有2个去世
    没法不担忧啊
  • o
    okfly418
    现在这个年代还有这种想法,也是无奈。可能您财务自由了,花多少钱无所谓
  • o
    okfly418
    如果买储蓄型重疾险可以考虑香港,绝对不要买国内的储蓄型重疾险。保额终身不变,通胀就能亏死

    如果消费型医疗险,人在国内看病就不推荐香港的保险产品。如果会有境外就医的打算,那么香港的还是可以考虑的。
  • n
    neversc0t
    我俩肉番之后
    以后肯定四老回去大家拿 呆多久目前不好说 因为不知适应情况
    所以以后看病的情况应该是大陆和大家拿两侧需求都有

    这种情况考虑香港的储蓄型还是消费型?

    [本帖最后由 neversc0t 于 2018-4-24 15:17 编辑]
  • l
    lewx
    这个年龄其实不如给家人买货基
  • 猴晒阴
    我有个朋友买了个分红险,好像每月交三千多,前提是要活到75岁,具体怎么样不记得了,听他说还不错。
  • 秃猫
    啥都别说,先把“上海医保账户重大疾病保险”给买了,下载“医账通”这个软件。这个是最合算的一个,续保到75岁,政府实事逼着保险公司做的,所以性价比最高,还能用医保账户支付。
  • h
    hyper18
    没有保证续保条款吧
  • n
    neversc0t
    我们不在上海啊
  • 秃猫
    这个有的,不是医疗险。
  • o
    okfly418
    不好意思,才看见。如果能买加国的,我建议可以去了加国买。如果不能买,四老现在的年纪,买储蓄型的,不会有很高的杠杆,买消费型的,又会稍贵。特别是您岳母这样的条件,基本上是拒保的。(国内的保险产品不太了解,但是原理上差不多一样的)
    保险真的是越早买越好。

    像四老这种情况,如果想买香港的保险产品,只建议买消费型的医疗报销险。(每个人每年一万多快两万港币,有2万港币的自付额,超过2万的部分报销,一年一千万,终身三千万的上限)

    其实像你这种情况,我倒是建议你给自己和妻子买好保险。毕竟你们二人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个家庭最不能承受的是你们二位出现任何意外。你们可以多挣钱为四老医疗做好准备。

    我是香港的从业人员,这个我要告诉你,然后你了解一下,自己决定信我多少吧。
  • b
    bbscube
    我觉得很多人对保险的理念本质上就是错误的。

    保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个人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合理的分出其中的一小部分出来做风险对冲用的。比方说你30岁一年赚12w,你分出其中的5k的份额出来购买一份50w保额的储蓄型医疗保险。这是很合理的总体风险管控方式。但是反之,如果你一年收入12w,每年却要花费2w元去买一款重疾保险。那就不合理了。

    而你如果觉得,赚12w,连5k都不愿意拿出来做保险,而是认为全额的拿去自己进行资金操作更合理。那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因为也许你确实自己对资金的操作很牛逼,10年下来肯定比交给保险公司回报高,甚至可以追上保额。但是万一你是个倒霉蛋,过了2年32岁就得了重疾,你觉得自己2年能让5k操作成50w?别说自己不可能那么倒霉。现实里这两年我都遇到过2个案例了。30出头,突然一个毛病挂了。本来保险就是为了万一准备的。万一的概率本来就很小。所以为一个小概率分出一小部分资金去作为应对,很好很赞啊。凭啥说不对呢?

    另外有人说你算不过保险公司。所以保险=骗人(这个意思吧)。其实是偷换概念。保险公司当然算账厉害。但是保险公司算的是人群总体。而你可以算自己的。列位都买过车险吧。三者险都买多少钱的了?50w?100w?150w?现在这几档之间的差价可不大啊。100w和150w之间可能就差了50块不到了。你觉得自己买多少的?自己算么。你一个月赚1w和一个月赚1000。50块的比例不同,选择也不同吧。这个就是自己控制的。没啥问题啊。

    所以保险肯定是有其合理之处的。问题只在于你自己是否理解保险的含义,做出合适的配置。小资金配小概率风险合理,大资金配小概率风险傻逼。
  • o
    okfly418
    完全正确。那个说什么算不过保险公司就不买保险的人,无法懂他
  • n
    neversc0t
    我和老婆肯定在1年之内登陆加拿大了,加拿大全民免费医保,我俩应该只买药保就可以了吧?

    那你的建议是我家四老去买加拿大的消费型保险还是香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