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转贴】最新GT5P 回放模式录像,车型:F430

  • M
    Melchior
    链接页面在此:GT官网视频页面

    如果没看错的话,这个应该是Daytona赛道。

    推荐点击页面内WMV或者MOV的下载链接获取质量比较好的视频。

    看车内视角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车内阴影边缘还是有比较明显锯齿。由此基本可以判断这个是实时的回放模式,而不是CG制作。
  • k
    kalichris
    GT5太强了...什么时候出?*/-92
  • M
    Melchior
    04年公开的,顶替F360位置的型号。

    这种车子,属于超级跑车。那些每年车型都在换的一般民用车,跟这种不能进行同类比较。

    更何况还会有不同的版本。比如说波子的911就是历经改版,F430前面的F360也是有不同版本。
  • M
    Melchior
    从这段录像来看,车外固然不用说了。
    就说车内视角在此之前有待改善的问题的解决进度,后视镜基本上已经看不出问题来了;手部换挡动画因为全程都在六档跑,看不出来是否解决;投射在车内笼上的阴影,依然跟上次观察一样边缘锯齿明显没有改进;车内装璜的贴图精度高了不少,方向盘上面的皮具质感颇具分量。
  • G
    GOOGLEME
    早就看过 LZ火星来的吧*/-19

    [本帖最后由 GOOGLEME 于 2007-11-6 10:34 编辑]
  • 黑猪王子
    小易同学的真实面部终于被暴露*/-28
  • 变巨
    wmv10秒钟左右,图像有波动,怪~
    顺便一说,即使用3dsmax渲染,shadowmap没调好的话,阴影出现锯齿也是很常见的。
    来张美图
  • k
    kalichris
    现在做3DMAX已经没有人在用shadowmap做阴影了...一般VRAY,FR这类的选染器阴影永远都不会出现锯齿...*/-40
  • 变巨
    别忘了渲染速度这个问题。Maxwell渲染出来更真实,但要想获得不错的效果,那个渲染时间……
    再者我只是提出:阴影有锯齿不说明一定是realtime这个事实罢了。
  • M
    Melchior
    扯淡吧你,自己去这里头看看http://www.gran-turismo.com/jp/movie/

    这个录像是最新的一个。你从哪个位面看过来了?
  • M
    Melchior
    关于那个画面波动,你忘记了一点,现实中路面温度过高,路面上方空气密度改变,从而导致折射率改变引起的视觉效果。你从火焰上方看过去,也会有同样的效果。那里就是对这个效果的还原。

    一看就知道你平时应该没怎么看过汽车赛事啊,那个场景很常见的说
  • 变巨
    你还真喜欢下结论呢,你认为热浪气流效果的表现形式和效果影响的范围是视频中10秒那样的么?*/-91
  • M
    Melchior
    嗯,上个图吧,比较好理解这样子

  • M
    Melchior
    如果你非得说不是,我也没办法。反正everybody is entitled to his own opinion
  • 变巨
    我说,你咋不看贴就回帖呢?*/-91
    你这个图和视品中的一样吗?回去再看看吧,最好逐帧看看。
  • 变巨
    人家认为我就是不知道啊~连Haze都不知道,还搞个屁3D程序呦~
  • 变巨
    或者说如果真是要做Haze Effect,作成那样也太惨了点。
  • M
    Melchior
    你来保证每次空气折射产生的效果都是一模一样的?
    你当然认为不一样了,自己去升一堆火,从火上方往对面望过去看看是不是跟这个样子差不多。明显那个波动是在模仿热源上方空气密度随温度急遽变化所引起的折射视觉效果。
    折射效果跟Haze是一回事儿?扯淡
    说我喜欢下结论?你还真喜欢给别人套高帽咧。
    多看点赛事积累点经验再说吧。
    不过你非要以为自己很牛B,认为不是,那你就认为不是。我没什么必要说服你。多说无益。
  • G
    GOOGLEME
    说你火星你不承认 那个F430的视频 我2号就看过了 你在火星上住了几天了?

    人不要总是那么任性 这是我教你的
  • 变巨
    如果就在摄像机位置前下方很近位置,生了堆火,那扭曲程度扭曲变化频率倒和那个差不多。不过呢,这时的扭曲就应该是全画面扭曲咯,而且远处的车扭曲应该更加厉害——因为远处的车对人眼的入射立体角要小,就好象通过透镜看物体一样——物距越大,图像放大、缩小程度越大。和图中正好相反——只有那么两三辆车的右前方扭曲比较明显。
    于是你这生火的说法不能够成立。
    因此这个heat haze效果的heat source不可能位于离摄像机很近的位置,而是应该位于每辆车后的位置——由轮胎与地面摩擦与尾气排放等相关——这和第一辆车没有发生扭曲的现象相符。
    这里需要有一个基本概念,这种Distortion现象发生的原因,实际上是在于冷热空气团的相对不规则运动产生的,如果全是冷气,或者全是热气,那样的情况会是和放大镜差不多——均匀的放大缩小,而不是这种变形现象。
    但是,按照这种解释,视频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
    1:这个变形过于‘规则’且幅度有问题
    视频中的变形幅度,好像是通过了一个高低起伏的光滑透镜来观看一样——参看第三辆车右前的变形方式。而如果是这样,每辆车经过的路面和上方空间都会产生这样一个‘凹凸透镜’那么最后那几辆车就应该是根本看不清的——物距一样的情况下,那么远的距离根本成不了像。
    实际上的情况是有很多的小冷气团与暖气团/流互相碰撞旋转交融分离,就如同水流一样,总体趋势冷气下降暖气上升,而任何一个热气团/流也不可能造成那么大的折射偏移,而是许多小的热气流冷气流的多次叠加作用产生了视觉上可见的变形效果。所以这个变形的效果是完全不规则的,不会像视频中那么光滑且边缘锐利地变形,你的图片中给出的才是正确的效果——边缘模糊,中远距离是有些类似毛玻璃的效果。
    2:形变的变化的频率过低
    就如前面所说,既然是众多冷暖气团/流的互相作用形成,那么自然变化是迅速而相对激烈的——更何况是在赛车飞奔的赛道上——和你在摄像机前生一堆火不是一个概念,几年前的MotoGP就模拟了heat haze这种形变效果,虽然蛮烂,不过至少变化速度还是比较靠谱的——有时的形变变化看上去更像是抖动,而不是你给的这个视频的变化频率——好像是从一条平静的小河岸上看水里的鱼一样。
    算是我义务科普一下*/-48
  • M
    Melchior
    变巨解释那么多,根本就搞错一个基本点,这里头面积最大的热源,是Daytona这整条赛道的地面。Daytona Beach, FL的盛暑烈日可以让整条赛道表面温度轻易飚升到50摄氏度以上。
    这里头的车不是F1,10秒钟那一段是刚刚从开跑前限定时速60英里的暖身圈出来,引擎还没那么快达到极速,热量排放反倒没那么厉害

    你要视觉效果么?自己看下面附件
    地面高温,就会有类似的近地一两米左右全横幅波动的视觉效果





    至于鹰神,你对摄影的知识没有半点概念,一边凉快去
  • M
    Melchior
    太强了,原来你2号看过,我5号发帖就是火星?

    这个视频,11月1日才在官网上面发出来,这里在这之前有人转过贴么?


    你教我?你这种只会上窜下跳吱吱喳喳的猴子有个啥本事教我?你自己爬爬猴山钻山洞乘凉去,别来骚扰人类。
  • g
    gjh7576
    不错的说*/-21
  • G
    GOOGLEME
    火星就火星了还死硬不承认

    我说我看过 你还不相信 说什么扯谈

    另外警告一下你不要用什么动物来形容我 下不为例
  • 变巨
    说热源问题,肯定地面是一个,但就算车刚开出来,胎温上升到70-80度也不算很过分,即使不是F1.尾气啥温度倒没概念。低于50度?
    光是路面的温度高,不会发生那种现象,就好像深色的柏油公路夏天绝对会上升到50度以上,但绝少发生那种扭曲现象。这个事情大伙都看得见。当然,这个属于问题的次要点
    发生这个扭曲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发生局部地区激烈的冷暖对流。就好像,在F1赛车/摩托车刚出发时,启动引擎的发车点也会发生明显的这种现象,而在没有车的赛道其他地区则没有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在发车点地区一来本身是一个热源集中地,二来排气等行为加速了冷暖气流的对冲乱流现象,因此扭曲现象才可能发生,相对,当你的赛车都拉开距离,跑了一段时间了,反而这时的扭曲现象比发车时来得轻,这就是因为这时的冷热空气乱流减弱了。你说生一堆火,火那是什么温度,气体定律学过吧,通过火那样的温差才能使气流发生明显的流动,你说区区50来度的地面,如果没有其他那些因素加速对流,会发生这种扭曲现象吗?
    其实,我不知道你说地面是主要热源的目的是什么,从GT视频中你可以看出来,第一辆车,没有发生任何扭曲,按照你个整个地面都是热源的理论,这个就是矛盾的。
    再说你后来给的这个片段,不正好证明的我说的两条了吗——一是模糊且无规则的形变,二是较快的变化频率。我和你说的那个MotoGP,我不知道你玩过没有,那个绝对比这GT5p个视频,更接近你给的这个片段。虽然那个游戏在天空方面的形变太夸张了——因为实际上这个乱流的范围不可能持续到比较高的地方。
    再重复一下我的观点,我说GT5p视频中的变形怪,就是因为它不像是heat haze效果。它更像是车辆局部通过一个缓慢运动的光滑透镜——(你可以想象把那种S型哈哈镜做成透镜的模样)。得到的扭曲效果。或者像是平静的水面,规则的水波产生的折射变形。变形作用范围,作用特点,作用幅度都有问题。

    [本帖最后由 变巨 于 2007-11-6 23:02 编辑]
  • M
    Melchior
    你说的是“早就”看过。学过汉语没有?“早就”是你这样子用的?


    下不为例?你算什么?你可以挑衅他人说别人火星,别人反手一击就受不了了?还是先学学人类是怎样好好说话的,再来学人类是怎么威胁别人的吧。
    补充:除了有人暴粗口我根本就不会回应之外,其它情况下别人用什么口气跟我说话,我就用什么口气回应。我没有跟你这种生物很好礼貌的习惯。

    [本帖最后由 Melchior 于 2007-11-6 10:10 编辑]
  • G
    GOOGLEME
    哈哈 又来咬文嚼字了 4天前看过难道不可以叫做早看过了? 对于新闻来说四天前的东西已经是垃圾了 你发这种垃圾上来干嘛

    可以 你可以破口大骂 对于你的言语我已经很忍耐了

    好好说话 你先管好你的滥嘴再说
  • G
    GOOGLEME
    我可没喷他 身为版主的某人先管好自己那张嘴再说话
  • M
    Melchior
    说热源问题,肯定地面是一个,但就算车刚开出来,胎温上升到70-80度也不算很过分,即使不是F1.尾气啥温度倒没概念。低于50度?
    光是路面的温度高,不会发生那种现象,就好像深色的柏油公路夏天绝对会上升到50度以上,但绝少发生那种扭曲现象。这个事情大伙都看得见。当然,这个属于问题的次要点
    发生这个扭曲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发生局部地区激烈的冷暖对流。就好像,在F1赛车/摩托车刚出发时,启动引擎的发车点也会发生明显的这种现象,而在没有车的赛道其他地区则没有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在发车点地区一来本身是一个热源集中地,二来排气等行为加速了冷暖气流的对冲乱流现象,因此扭曲现象才可能发生,相对,当你的赛车都拉开距离,跑了一段时间了,反而这时的扭曲现象比发车时来得轻,这就是因为这时的冷热空气乱流减弱了。你说生一堆火,火那是什么温度,气体定律学过吧,通过火那样的温差才能使气流发生明显的流动,你说区区50来度的地面,如果没有其他那些因素加速对流,会发生这种扭曲现象吗?
    其实,我不知道你说地面是主要热源的目的是什么,从GT视频中你可以看出来,第一辆车,没有发生任何扭曲,按照你个整个地面都是热源的理论,这个就是矛盾的。
    再说你后来给的这个片段,不正好证明的我说的两条了吗——一是模糊且无规则的形变,二是较快的变化频率。我和你说的那个MotoGP,我不知道你玩过没有,那个绝对比这GT5p个视频,更接近你给的这个片段。虽然那个游戏在天空方面的形变太夸张了——因为实际上这个乱流的范围不可能持续到比较高的地方。
    再重复一下我的观点,我说GT5p视频中的变形怪,就是因为它不像是heat haze效果。它更像是车辆局部通过一个缓慢运动的光滑透镜——(你可以想象把那种S型哈哈镜做成透镜的模样)。得到的扭曲效果。或者像是平静的水面,规则的水波产生的折射变形。变形作用范围,作用特点,作用幅度都有问题。[/quote]

    1) 尾气温度,F1的尾气我记得可以攀升到800摄氏度的,所以就算是F430这个级别的超级跑车,也还是无法攀比的。
    2) 扭曲现象的轻重。我的观察,是这个视频里头的处理,是把镜头远段的车身边缘进行了波动处理,车子开到摄像头近端的时候,这个现象就消失了。
    3) 如果你认为有问题,这里头唯一的问题,我觉得是没有做heat shimmering的模糊处理,形变方面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形变上没问题。要模拟那种真实的布朗运动,原本就是不切实际的。
  • G
    GOOGLEME
    第一 问题你不要回避 我说你火星一点都没错

    第二 你说“扯谈”意思是我不可能之前看过? 但是后来怎么又承认了?

    第三 我不和你一般见识 人身攻击 已投诉 你尽管再继续
  • G
    GOOGLEME
    进不进贴由我选择 你爱开口骂人 搞人身攻击是你的事
  • M
    Melchior
    1) 火星?你不过在我发帖早三天看过,就说我火星?那么你最好把这里头的帖子全部一个个翻出来都回帖说一句火星,还可以加帖子数,多好!
    2) 我说你扯淡,是说你不可能“早就”看过。因为这个是最新放出来的录像。
    3) 随便,我不认为你这种生物除此之外还能够有什么伎俩了。可笑!
  • M
    Melchior
    是么?要不要我把你在各个帖子里头的表现找出来?看看谁的嘴巴没管好?

    我几乎没有以版主身份跟这里头的任何人交流过,以后也不打算这么做。
  • G
    GOOGLEME
    我有否认这不是最新的吗 你认为你逻辑上“扯谈”这两个字能用你以上的字句给你圆场吗

    火星就火星 还是死硬不承认 我没必要每个贴都检查一边 不过正巧看到你火星了就顺便提醒你一下

    我不认为你除了那张滥嘴身上还有什么干净的东西了
  • G
    GOOGLEME
    找吧 只要当事人能够在论坛的范围内活动并指出我的言论他有不满
  • M
    Melchior
    继续说一下,我发帖,从来不会批量来发,那个是鹰神的方式。我也乐得轻松

    一般来说,我是看见有好的东西,确认鹰神漏过,没有发出来的,我会发出来给大家分享。

    你看不看的惯PS3,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要来我的帖子里头撒野。这里不是猴山。
  • G
    GOOGLEME
    切 什么叫撒野 说你火星只是提醒你那个视频是几天前的事

    撒野的是你吧 先人身攻击的是谁
  • G
    GOOGLEME
    没有看不惯的游戏机 只有看不惯的人和事
  • M
    Melchior
    火星?这个版面里头谁发过了?请指出来吧。

    至于干净与否,我只能说,你不是人类,语言的定义明显跟地球人类不一样。这个帖子里头就很明显了。
  • G
    GOOGLEME
    你发版面里面没有的 去年的消息吧 也许对你的定义来说那不是火星 语言的定义明显表明你来自火星

    人生攻击 你可以继续 继续投诉 不和这般素质的人一般见识
  • 变巨
    1:从你的这个回答里我只能得出F430尾气到不了800度,但是不是超过了地面的50度,似乎你没给出答案。
    2:不同意,很简单,视频在那摆着谁都看得了,你就看第三、第六、第九辆的型变程度就能看出来了,至少wmv视频我看到的是这样。
    实际确实应该是远端的形变和模糊更明显,但这个视频里做得明显不到家。
    3:形变问题,首先,GT5p视频里这个形变基本都是和赛道切面平行方向的形变,这个就有问题,冷热对流产生的折射形变是杂乱的,这点从你给出的那个短片中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再有形变频率的问题,GT5p的这个形变频率过慢,还是和你那个短片对比一下就可以得出,类似的极端一点的还有飞机起飞/着陆时的heat haze,那个看着更明显,由于对流非常激烈(喷气的速度很快)基本上那个形变速度就是快速震动了。而GT5p这个视频,形变速度甚至比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生着一堆火,火焰上方气流波动的速度还要缓慢,虽然赛车不能跟喷气式飞机相比,但好歹也是一堆物体在快速运动啊。视频中的这个扰动,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以前的电视信号发生的水平波纹扫过屏幕的效果。
    当然,你认为形变没问题,那也无所谓。不过以后不要在说话前总是先认定别人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虽然这样对他人倒也造不成伤害。

    [本帖最后由 变巨 于 2007-11-7 00:02 编辑]
  • M
    Melchior
    几天前?我再问你一次,这里有谁发过了?麻烦指出。如果有人在这个版面里头发过了,而且这个视频年代已久,我承认是火星了。

    人身攻击?你用什么语气,我就用什么语气回敬罢了。你倘若认为自己不是猴子,麻烦就表现出不是猴子的样子来,不要上窜下跳的。你现在这个样子,很没说服力的说。

    随便搜了搜,你以前类似的言行够多的了。


    [/quote]
  • G
    GOOGLEME
    请问如上言论构成人生攻击吗 真可笑

    更可笑的是某人害怕版归 硬说自己没有人生攻击 这可由不得你去解释

    火星不火星 根本不由版面里面有谁发过去决定 前几天的视频 我还是那句话 你火星就火星了还死硬不承认 最开始甚至不承认这是几天前的视频 更可笑了是不是 还给自己下台阶
  • G
    GOOGLEME
    只要你再用 那两个子形容一次 我投诉多一次
  • M
    Melchior
    1:从你的这个回答里我只能得出F430尾气到不了800度,但是不是超过了地面的50度,似乎你没给出答案。
    2:不同意,很简单,视频在那摆着谁都看得了,你就看第三、第六、第九辆的型变程度就能看出来了,至少wmv视频我看到的是这样。
    实际确实应该是远端的形变和模糊更明显,但这个视频里做得明显不到家。
    3:形变问题,首先,GT5p视频里这个形变基本都是和赛道切面平行方向的形变,这个就有问题,冷热对流产生的折射形变是杂乱的,这点从你给出的那个短片中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再有形变频率的问题,GT5p的这个形变频率过慢,还是和你那个短片对比一下就可以得出,类似的极端一点的还有飞机起飞/着陆时的heat haze,那个看着更明显,由于对流非常激烈(喷气的速度很快)基本上那个形变速度就是快速震动了。而GT5p这个视频,形变速度甚至比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生着一堆火,火焰上方气流波动的速度还要缓慢,虽然赛车不能跟喷气式飞机相比,但好歹也是一堆物体在快速运动啊。视频中的这个扰动,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以前的电视信号发生的水平波纹扫过屏幕的效果。
    当然,你认为形变没问题,那也无所谓。不过以后不要在说话前总是先认定别人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虽然这样对他人倒也造不成伤害。[/quote]

    第一点,我是指出因为这个级别的跑车,尾气温度没那么高,所以不会好像我第一张贴图里头那样夸张的变形
    第二点,第一辆车在7秒开始到8秒左右,也有着明显的波动形变,然后驶近镜头之后,效果消失,之后的每辆车其实都遵循了这个规律,我不晓得你为什么没有注意到。
    第三点,就是因为这里头温度高到可以影响近地空气密度变化产生折射现象, 而还没有高到足以产生急遽变化的地步。
  • M
    Melchior
    你说不造成人身攻击就不造成?可笑!

    你以为自己是什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专家?还制定起规则来了?你说人身攻击就人身攻击,你说火星就火星?真娱乐!
  • G
    GOOGLEME
    行 人身攻击总要有确定的人吧 常说对事不对人 请问你找出的言论我有针对具体某人没有 搞侮蔑你的水平太低了点 脸皮也太厚了点

    再看看你的言论 人身攻击除了没有骂娘了是不是?
  • G
    GOOGLEME
    这是人生攻击?你也太可笑了

    我说你火星提醒你这个视频几天前就有了 你不承认 认为我扯谈 后来发现确实是几天前出来了 结果为了转移话题 说版面没有的东西就旧点也不火星 你也太会搞笑了 你自己让自己下台阶真难搞啊 不要那么死要面子嘛

    我说你任性就是说你不承认那是几天前的视频 这种事情以后还多着呢 不要那么任性 死要面子